结构家庭治疗视角下失独家庭隔代教育问题
——基于铜陵市A项目Z个案的分析

2023-03-14 23:23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家庭治疗隔代祖辈

訾 倩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一、问题的提出

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改变,“少子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为缓解人地分配不均而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少子化的进程[1]。研究显示,“少子化”现象的影响下失独家庭数量逐年增多[2]。2022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失独家庭数量约为102万[3](P1)。在这种情况下,失独第三代成为特殊群体,失独家庭也面临一些特殊的问题,如教育问题,即在缺失父辈教养的背景下孩子的隔代教育、亲子关系,等等。

王秀银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龄独生子女意外伤亡的家庭开展研究[4]。2012年,“失独家庭”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被提出[5]。刘祥敏认为,失独老人面临现实的困境主要包括经济条件无法保证物质生活、老无所养、病无所依等方面[6]。在医疗保障方面,秦秋红认为,对失独家庭而言,医疗制度存在不合理的规定,例如手术需要直系家属签字[7]。由此可见,对失独家庭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物质和政策保障方面,对家庭深入的个案研究相对较少,精神层面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年轻人忙于工作,将教育责任转移给祖辈。同时,计划生育政策推动家庭人口结构较多呈现为“4+2+1”的模式,空巢老人不断增加。部分年轻人为减缓老人的孤独感,将照看孩子的任务交给祖辈,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普遍[8]。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于隔代教育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孔屏认为,在祖孙的相处中祖辈对孩子百依百顺, 对日常生活几乎包办代替[9];阙攀认为,祖辈与父辈教育观念存在明显不一致,老年人受传统思想影响深重,与时代脱轨,没有掌握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教育方式[10];卢富荣等认为,隔代教育对祖孙两辈人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双刃剑的作用[11]。通过对比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的区别,分析隔代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表现、影响及相应对策,是学界研究的主要面向。

目前,学术界对失独第三代,以及失独家庭隔代教育的文献资料较少,关于城市家庭隔代教育的文献逐年上升,但总数不多。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隔代教育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乡村隔代教育的研究结论无法完全适用于城市。同时,研究方向以分析隔代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为主,提出的建议偏向于提倡加强亲子教育,对失独家庭的借鉴意义不大,亟需深化和拓展研究。

结构式家庭治疗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由萨尔瓦多·米纽秦(Salvador Minuchin)创建。对于结构家庭治疗在不同领域的实务运用及理论,我国以本土化研究为主。赵芳从结构家庭治疗的产生和发展、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多个方面,对结构家庭治疗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分析了实际运用过程中遇到的治疗模式本土化问题[12](P82-87);姚峰从中西文化差异出发,分析结构家庭治疗在理论和技术中多元化的特征,并探究了结构家庭治疗与中国本土文化之间如何能够更好地适应[13]。

本文立足于铜陵市第五届微公益创投A项目Z个案,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中的边界、权力结构和角色的核心概念,分析失独家庭隔代教育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在隔代教育弊端的影响下,失独第三代面临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困境。本文在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的指导下,对失独家庭隔代教育问题进行研究,从家庭整体视角出发,通过个案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提出改善失独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措施,缓解失独老人教养孙辈的压力,为失独家庭的隔代教育问题提供建议。由于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失独家庭的隔代教育与正常主干家庭的隔代教育存在不同之处,更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对失独家庭的隔代教育问题进行探索显得尤为重要。铜陵市是安徽省下属的地级市,以铜陵市M社会工作事务所承接的铜陵市第五届微公益创投A项目为依据,通过长达14个月的服务周期,取得家庭的信任,与家庭一起明确了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协助其化解矛盾冲突,逐步恢复家庭功能。

Z个案家庭基本情况:共有3名家庭成员,祖辈夫妻两人和一位处于小学阶段的孙辈;儿媳在儿子去世后改嫁。夫妻两人均患有慢性病,需常年吃药,能维持基本生活的自理,并能共同照顾年幼的孙女。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两位老人的退休金和政府给予失独家庭的补贴。案主自我评估的主要问题,是养育孩子面临的经济紧张,以及居住在熟悉的环境中的心理压力。该家庭为避免成为饭后谈资,主动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基本没有娱乐休闲活动,呈现逐渐封闭的消极状态,与外界社会的距离逐渐拉大。

Z个案失独家庭意识到家庭面临问题后,主动向社区求助,因此有较强的改变动机,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较为配合。在接触该个案时,家庭失独的时间未满一年,家庭结构骤变,处于不稳定阶段。家庭成员情绪低落,访谈中经常默默流泪,有较强的情感支持需求。家庭中没有父辈,祖辈完全承担教养的责任。与社区和周围邻居的访谈中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孙辈存在一些行为习惯问题和心理认知问题。Z失独家庭正在面临家庭结构转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其自身的力量不能有效解决问题,需要他人的帮助,尤其是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二、A项目中Z个案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米纽秦在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中提出,家庭成员个人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造成的[14](P10)。家庭成员深受家庭结构、沟通互动方式等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在的,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渗透到家庭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中。因此,在介入中需要把整个家庭作为服务对象,找出问题的根源,针对性地帮助个案失独家庭解决隔代教育问题。

(一)边界模糊引起的生活习惯问题

边界是家庭系统区别于社会系统的重要工具。家庭中又包含很多次系统,每个次系统之间也有各自的边界。清晰而有弹性的边界才能形成良性的家庭结构,家庭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在此失独家庭中,次系统边界不清晰是孙辈形成不良生活习惯的重要影响因素。

像大多数隔代家庭一样,部分失独家庭隔代教育中也存在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使得孙辈出现不良的生活习惯。失独第三代是祖辈生活的重心,在祖辈看来,失独第三代可怜、没有父母疼爱,所以就尽力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个案中的失独第三代已经在读小学六年级,生活自理能力基本为零,例如不会自己洗头发、不会剥鸡蛋壳等。这些例子体现出在祖辈替代父母养育孙辈的家庭结构中,孙辈成长的机会大多被剥夺,生活自理及其他的能力亦趋于弱化。同时,由于祖辈对孙辈吃零食习惯的无限满足,孙辈的饮食习惯不健康,存在偏食挑食、热衷零食的问题。在“补偿式”的溺爱下,祖孙次系统边界模糊,容易产生纠缠与疏离,给不稳定的家庭结构带来冲击,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对失独第三代的成长起到负面的作用[15]。祖孙边界模糊的同时也存在些许僵化,主要体现在祖孙的沟通方式中。祖孙沟通的多少取决于孙辈的情绪状况,交流内容以学习问题为主,深层次的情感交流较少。隔代教育中出现的“重物质、轻情感”,使家庭在青少年成长中的情感支持作用没有及时发挥。由此可见,隔代教育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对孙辈生活习惯的养成产生负面影响。

家庭中应处于核心位置的夫妻,其系统边界呈现僵化状态。双方很少交流,甚至互动需要孙辈在中间传话。独子去世给失独老人带来了难以弥补的巨大伤害,已没有多余的精力应对和处理诸多的家庭问题[16]。夫妻次系统的边界僵化,家庭缺乏凝聚力,失独第三代长期在缺少沟通互动的环境中成长,逐渐形成沉默内向的性格。另外,受到祖辈面对问题时逃避态度的影响,孙辈可能形成逃避和冷漠的性格特征。

(二)“倒三角”的权力结构引发的行为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权力结构体现为各种家庭事务围绕的家庭成员的权力和意愿。良性的家庭权力结构应由夫妻掌握家庭主要权力。在个案的失独家庭中,家庭的权力实际上是由失独第三代掌握。“倒三角”的权力结构,容易引发失独第三代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

家庭人口结构的突然变动,催生了失独家庭不良的权力结构。在一般的主干家庭中,家庭权力一开始由父母掌握,孩子成家立业后,父母逐渐退离权力中心;而失独家庭中缺少父辈层级的成员。权力本该再次由失独父母掌握,但由于丧子之痛难以释怀,缺乏重掌权力的热情和耐心,对重新掌握家庭权力存在不适应的情况[17]。家庭结构遭遇急速变化,家庭权力回到老人手中,在对孙辈的溺爱下,几乎所有的事情祖辈都会首先考虑失独第三代的意见,此时家庭权力表面由失独老人掌握,实际上权力的中心是失独第三代。在祖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影响下,部分失独第三代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缺乏规则意识,较为任性固执。在失独第三代与同辈群体的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相处方式,祖辈也会参与到孙辈的人际交往中协助解决矛盾,使孙辈形成了不良的人际交往方式。

在个案中,祖辈必须担负照顾孩子的全部责任,但由于生理的衰老、情绪的压抑等原因,无力承担全部责任,隔代养育存在不足。在个案访谈中,他们认为失独第三代玩心重、不专心学习,是因为没有父母管教。但他们只能照顾孙辈的物质生活,不应该负责其他方面。而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波动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自我约束能力较为薄弱,需要家庭教育的引导与支持。因此,失独老人虽然承担了养育孙辈的部分责任,但在实际教育中,失独第三代的一些行为没有得到恰当的约束与正确的引导。

(三)责任分工不明确造成的心理问题

在失独老人必须完全承担养育孙辈的责任后,失独家庭的人口结构类似主干家庭,即家庭由一对养育者和被照顾者组成[18]。在家庭教育中缺乏父辈的角色,以及祖辈负面自我标签的影响下,失独第三代面临自卑的心理问题。

亲子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是无可替代的。在个案失独家庭中,丈夫去世后孩子的母亲再嫁。母亲初期还保持定期的电话交流、偶尔去家里与孩子谈心,之后逐渐减少了联系。失独第三代拒绝谈及母亲。从祖辈处得知,失独第三代一开始很期盼母亲能来看她,随着次数减少,期待值降低;在得知母亲再婚怀孕之后对母亲持排斥态度。可见,家庭结构变化后,责任分工不明确,母亲完全退离亲子养育的角色和责任;而祖辈承担父辈的角色,面临沉重的养育压力,有时会出现责任空缺问题。同时,父辈角色缺失,使得失独第三代意识到自己与同辈群体的不同,可能形成自卑心理,亲情观念的培养也受到阻碍。

失独父母负面的自我标签,加重消极的家庭氛围和孙辈自卑的心理困境。“别人会在背后说你,儿子都去世了每天还能过得这么开心。”失独父母不断暗示自己,形成自我标签。标签理论认为负面标签会使个体改变自我意识,不断依据标签进行自我修正,从而产生一系列不利的影响[19]。这也影响到失独第三代的自我认知,“你跟别的小孩不一样,没有父母只能靠自己”。因此,家庭教育中父辈角色的空缺和祖辈传递的负面标签,加深失独第三代自卑的心理困境,自尊感和自我效能感较低。

综上所述,通过14个月对失独家庭的观察与服务,总结得知个案失独家庭的家庭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成员边界不清晰、“倒三角”的权力结构,以及责任分工不明确。在不良的家庭结构中,孙辈的生活习惯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和自卑的心理困境都值得高度关注。这些问题不利于失独第三代完成积极正向的社会化,因此,在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下,需要从家庭整体入手解决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三、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在Z个案中的实践运用

在结构家庭治疗法中,家庭的问题是由家庭成员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因此,在社会工作者与家庭一起面对问题时,也需要从家庭整体着手。社会工作者在与家庭成员互动的过程中,收集充足的资料,如家庭结构、互动方式等,根据对资料的分析,采用适当的介入方法,协助家庭重新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重构健全的家庭结构,缓解隔代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重塑家庭结构

社会工作者根据对失独家庭的个案访谈,观察家庭成员维持日常生活的互动方式,明确家庭结构存在次系统之间边界模糊、“倒三角”的权力结构的问题,正视失独第三代存在的独立自主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问题。针对边界模糊的家庭结构,米纽秦常用通过对空间的操控来划分家庭成员的界限,动摇整个家庭系统的平衡状态。因此,社会工作者在会谈中改变家庭成员的空间距离,协助家庭重塑不良的家庭结构。

社会工作者在与家庭建立初步信任关系后,尝试调整家庭成员的座位,打破家庭平衡,即失独第三代和失独老人分开坐,拉近失独夫妻座位的距离。这需要孙辈回答问题,主动阻止祖辈代为发言;并通过鼓励孙辈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予赞赏,增强其自信心。刚开始调整座位时,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表现出了不适应:失独母亲不停地看向孙辈,失独父亲的参与度很低,失独第三代很沉默并且有想逃离会谈的举动。多次访谈中,社会工作者坚持要求换座位、划分界限,家庭成员逐渐接受规定的空间距离,沟通和互动不再需要刻意引导。每位成员都能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想法,从最开始的逃避转变为享受新的边界。

从最简单的调换座位入手打破家庭平衡,协助了失独家庭建立清晰有弹性的次系统界限。通过重塑不良的家庭结构,在访谈中对家庭成员的鼓励和赞赏,积极肯定失独第三代的优点和潜能。这一方面增强了孙辈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帮助其逐渐摆脱负面标签带来的自卑心理,改善依赖祖辈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让祖辈感受到孩子自主成长的需求,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的教育方式,减少包揽孙辈全部事务的行为习惯,为孙辈培养独立的认知和行为提供机会。由此,为失独第三代的健康成长营造起和谐的家庭环境,有效缓解隔代教育的问题。

(二)改变沟通方式

家庭系统功能失衡,主要原因是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方式不合理。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结构,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20]。因此,问题的焦点应集中于整个家庭的处境中,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方式,以及这样的方式如何产生和维持问题的具体过程。祖辈和孙辈的喜好、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差异是家庭沟通不畅的原因之一。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引导失独老人关注失独第三代的情绪变化,并认识到良好的沟通不能局限于表面,更要关注深层次的问题;遇到问题主动沟通协商,及时发挥家庭的情感支持功能。同时,鼓励失独第三代主动交流,理解祖辈的困境。社会工作者通过适当的自我披露,向失独第三代示范自己如何与长辈沟通,并采用指定任务的方式,与孙辈约定记录祖孙沟通中的变化,及时给予记录的内容反馈意见和赞赏鼓励。布置“家庭作业”是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中的治疗手段之一。在会谈结束时布置行为作业,可以使家庭成员尝试新的互动体验,并使这些改变日常化。此外,从访谈中了解到,孙辈不主动与祖辈交流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共同话题。对此,祖辈通过主动询问,加强了与失独第三代的沟通,拉进心理距离。祖孙关于情感、情绪的沟通频率逐渐提高,家庭的情感支持功能得到增强,失独家庭隔代教育中出现的“重物质、轻情感”的弊端得到改善。

另外,社会工作者带领祖辈参加一些小组活动。小组中均是有相似失独经历的成员,容易产生共情。通过观察其他小组成员的沟通方式,祖辈逐步建立起积极的行为模式,提高自我认同感,增加与他人交往的频率,重新融入社会[21]。在家庭互动中,成员的改变会对整个家庭产生影响[20]。祖辈的改变会为孙辈提供了积极的家庭教育氛围,其榜样作用引导失独第三代改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方式。祖辈不再干涉孙辈与朋友的相处方式,孙辈通过独立处理人际关系摸索学习,逐渐掌握了积极的交往方式、加强同辈群体社会支持网络。

(三)调整责任分工

家庭内部应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家庭系统的合理运行要求每位家庭成员能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在失独家庭中,角色的缺失致使家庭责任分工不明确,无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因此,社会工作者应根据家庭成员承担角色的实际情况,协助家庭重建完善的家庭责任分工模式。

针对母亲没有承担对失独第三代养育责任的案例,社会工作者积极与母亲沟通,督促其履行养育职责,提供必要的物质帮扶和情感支持,尤其是随着学业压力增大和生活开销增多,建议其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如社会工作者承担起桥梁的作用,协助母女建立约定,定期电话联系和见面,维系亲子关系。同时,引导祖辈减轻芥蒂,向孙辈传达母亲的正面形象,协助缓解亲子关系。针对无力约束孙辈行为的问题,社会工作者承担使用结构家庭治疗法中的重演技巧,邀请家庭成员实际表演,将问题展现在家庭成员面前;在表演中从旁指导,结束后共同总结,协助祖辈学习合理教养孙辈的方式方法,缓解祖辈教养压力,同时尽可能减小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四、结 语

个案中失独家庭隔代教育的主要问题,来源于原有家庭结构的瓦解,家庭成员在适应新的家庭结构中形成的问题。结构家庭治疗模式,有助于协助家庭成员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重新建构健全的家庭结构,改变隔代教育中不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为失独第三代的积极社会化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社会工作者在结构家庭治疗法的指导下,合理运用治疗技巧,在家庭会谈中使用调整座位、指定任务和重演等技巧,协助失独家庭解决隔代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在社会工作者与家庭共同的努力下,介入结束时失独家庭隔代教育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在访谈中,家庭成员愿意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成员仔细倾听并交流自己的观点,与服务开始阶段沉默的家庭氛围相比,产生了显著变化。带领失独父母参加小组活动,增强了祖辈的社会支持,组员间交流学习教育孙辈的方式,不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有效缓解。这体现在代劳和放任不管的教育方式逐渐消失,祖辈的改变为孙辈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失独第三代也发生了变化,生活自理能力不断提高,在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和自卑的认知观念得到改善,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因此,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研究方法发挥隔代教育的作用,为失独第三代的成长提供积极正向的家庭教育,是值得重视的研究取径。

猜你喜欢
家庭治疗隔代祖辈
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冲突对祖辈抑郁的影响:祖辈个人掌控感的中介作用与长辈价值感的调节效应
家庭治疗对躯体化障碍临床效果的干预研究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国内外青少年药物滥用家庭治疗的研究回顾与反思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败归咎于“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不背这个锅!
家庭治疗在社区戒毒中应用的理论探讨
隔代教育为何总“两头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