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哲学意蕴

2023-03-14 18:04赵素锦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中国式中华

赵素锦

(南京艺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2023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1]这一重要论述表明了我们党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两个结合”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早在2021年7月,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正式提出“两个结合”,即“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随后,“两个结合”的创新理论写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2]17。可以说,“两个结合”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创新成果,它的形成与完善彰显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揭示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也指明了在新征程新起点担负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文化使命的现实路径。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进一步深入阐释了“两个结合”的前提、结果、作用、价值等,并从“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意义高度来评价“第二个结合”,那么,如何理解经由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新文化形态,剖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两个结合”的作用价值,分析其中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意蕴,更深刻地理解“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呢?

一、世界历史背景下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浪潮

众所周知,“现代化”(Modernization)不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概念,更是近代以来关涉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重大实践。虽然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建立现代国家、步入现代文明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现代化却深深地改变了整个世界。

毋庸讳言,谈及现代化,必须承认西方国家尤其是西欧国家走在了世界前列,甚至可以说,整个世界就是在西方现代化潮流的席卷下或主动或被动地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有学者以发展动力为标准,将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分为三种:一是以英法美为主要代表的“原发式”国家,内生发展动力,在没有任何样板借鉴的基础上率先实现了现代化;二是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后发式”国家,源于外部世界环境的逼迫和挑战,依据前行榜样示范快速、突进发展的“后发式”国家;三是以第三世界为主的“新发式”国家,在多元选择中探索发展道路,进度不一[3]。其中,“原发式”和“后发式”国家由于较早较快地实现了现代化,优先获得了丰硕喜人的现代文明成果,相较于“新发式”国家实际占据着一种主导和有利地位,并确立起某种现代化发展的标准化模式。“几个世纪内,非西方民族曾一直羡慕西方社会的经济繁荣、先进技术、军事实力和政治凝聚力。他们在西方的价值和体制中寻找成功的秘诀,如果发现自认为可以的答案,他们不得不仿效西方。”[4]这几乎是整个20世纪非常流行的观念,即现代化意味着“西方化”,又由于美国现代化的巨大成功及其在全世界的扩张,以至于不少国家产生了“西方化就是美国化”的认知偏向,“现代化只有一种模式,那就是美国领导的西方社会体系……全世界的现代化,不仅应是‘西方化’更应是‘美国化’”[5]。随着世界一体化联系越来越紧密,“美式现代化”自然演变成全球国家羡慕模仿和学习参照的标准模式。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出现的一大波“出国热潮”,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这种认知的体现。

应该说,以英美为突出代表的西方现代化国家,在短短两三百年间为人类展现了惊人的现代文明成果。正如马克思所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6]36科技革命拉响了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汽笛,把世界各地串联成一个贸易市场,封建的所有制关系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6]35-36。资本、技术、经济的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联合,各民族各地区的依赖性和统一性无比增强,“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6]36-37,就连文学都变成了一种世界文学。事实上,随着整个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马克思所描绘的资本主义在21世纪更是飞跃式发展。因此,就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潮流而言,它恰如不断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带动全世界越走越快。

然而,承认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和巨大成就,并不意味着没有异质的声音和反思。早在18世纪,康德对人类“摆脱自己的不成熟状态”的启蒙理解,已经开始了关于启蒙理性的批判思考;马克思“异化”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提出,更是对资本主义文明进行了有力的批判。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后现代”思潮,直接从根本上质疑“现代化理论”及其“现代性”价值。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接连爆发,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打破了现代化的迷人神话,经济萎缩、政治动荡、社会无序等低迷混乱景象,让全世界不得不重新审视“西式现代化”的实质及对世界的意义,一股“反现代化”潮流涌起。“西方作为人类历史上首先步入现代文明的地区,其现代化进程始终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和变迁。但资本主义本身始终蕴含着在它自身之内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并为现代文明带来了诸多危机,包括在经济、政治、社会方面,乃至环境或生态方面。”[7]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普遍感受到一种精神世界的价值迷茫和意义缺失,在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之后,萨特更是说出了“人也死了”的极端话语。于是,现代化一路高歌的快进步伐开始踌躇,“西式现代化”在各种反思批判中渐渐呈现出它原本就有的多个面相。

二、“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逻辑

事实上,“两个结合”的实践历程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历史进程,反映出近代中国现代化启蒙与觉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与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历史与实践充分证明,正是因为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成功探索出“两个结合”的道路,才最终确立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世界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自己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积极开展工人运动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通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对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与学理分析,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这既基于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大革命失败的客观现实,也是马克思主义开始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体现。这对于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红色政权有着重要的方向意义。这种“结合”引导中国革命逐步走向成功并取得最终胜利。

1938年9月至11月,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举行,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毛泽东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征,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8]88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既来源于大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付出的惨痛的血的代价,也来自党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经受过的严峻考验,还来自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经验的总结,这成为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思想武器和制胜法宝。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四个现代化”的曲折探索

新中国建成初期,党带领人民开始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的探索,着重提出了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以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任务路线。从1953年起,党中央制定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是指实现“国家工业化”。之后,党又进一步提出“两化”,将“国家工业化”改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另外加上“农业社会主义化、机械化”。1954年9月,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即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64年底,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即“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8]198;同时确定了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虽然党中央确定了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启的。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9]继而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0]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的正式确立,成为指引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而“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则成为坚定不移的建设原则和根本指南,其目的正是为了走上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社情和民情的道路。经过四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将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由21世纪中叶调整为2035年,缩短了15年。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1]党的二十大立足“两个大局”,擘画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提升,并在遵循实事求是、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规律的伟大实践中不断确证这一认知的真理性和科学性。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

应该说,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艰辛的探索已经成功走出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胜利之路,并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也在不断践行和验证着 “第一个结合”的科学性与正确性,那么,党中央为什么还要提出“第二个结合”呢?更值得追问的是,从广义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构成中国具体实际的一部分,已经包含在“第一个结合”之中,为何还要单独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呢?

1.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独特价值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2]115。可以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中国人民最认同的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如果抛弃了这个文化传统和精神支柱,就等于丢掉了文脉传承,割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同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并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类型,这充分说明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有着独特意义和时代价值。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正视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3]。

2.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文化建设理念来看,始终对中国传统文化秉持继承批判和改造创新的观念主张。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为重要的精神武器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确立了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原则,即“科学把握传统文化的完整成分”“坚持批判与改造的有机结合”“坚持理论服务实践、古为今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可以说是这一辩证观最凝练的思想表达,也是我们党一直以来对文化文艺工作的指导方针。改革开放以后,自党的十五大开始,给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的关注,陆续提出要“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有着深厚的文化情怀,多次强调要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清楚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态,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3.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来看,由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且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相互融合、彼此成就,因此造就了一个新的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中华文明有着巨大的包容性和创造力,如汉朝时佛教文化进入我国后,在不断的本土化过程中产生了禅宗这一中国本土的佛教宗派并对宋明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第二个结合”中,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由此更具现代性,二者的结合产生出中国式现代化新文化形态,彼此都获得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由此可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问题,最关键的是内蕴其中的历史性和民族性问题,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两个问题都是必须高度重视的核心问题。在近现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两大问题都指向了一个焦点,即文化如何现代化的问题。这个问题曾深深地困惑着转型中的中国人民,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解决中华文化现代化问题。因此,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哲学意蕴

虽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和建设实践早已开展,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党的创新理论之重要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二十大报告中予以集中阐释的。 如:“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界定阐释,既包含着人口数量庞大的国情,又彰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更彰显出天人合一、和平崛起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体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平性、包容性等”特点[14]。此外,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等场合,创造性地将“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结合,极大扩展了这一新理念的时代意义。因此,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内涵要义,充分体悟内蕴其中的哲学意蕴和思维理念,尤其是在“两个结合”的视域下坚定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理解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唯物论根基:更加牢固确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总原则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习近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阐释,首先强调的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特殊国情,这既是中国不同于世界其他各国的客观实际,更是正确看待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基础和前提,它充分反映出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对人口因素这一最大的客观实际所保有的清醒认知和高度负责精神。众所周知,人口因素作为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指数量上的增减,还包括质量、构成、分布、变动等众多复杂因素,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中国14亿人口的庞大体量,既在市场经济领域对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在社会民生、医疗教育等领域使得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升人民美好生活品质面临更多的难题。这正是党的十九大报告虽然明确修改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内容,但仍然强调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客观事实的根本原因。因此,承认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党中央科学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和阶段任务的思想前提和最大实际。

应该说,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成了其中最核心的思想主线和实践路径,在这一科学理念的指引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中华民族才真正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事实上,习近平也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中的困难、缺点、不足以及世界的不确定性,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高精尖前沿科技创新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国际金融风险和安全问题、世界局势的复杂性等。推进解决系列难题和问题,需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客观态度,一切从自身的国情、社情和民情出发,不主观臆想、不盲目作为,在尊重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辩证思维方法: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分析法是观察和分析事物运动变化与发展的根本方法,其核心在于善于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到具体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15]。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也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16]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义,关键点也正在于以矛盾分析方法来揭示中国现代化与欧美各国现代化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就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方向来看,现代化潮流势不可挡。就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内容而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是走向现代化的“必备要素”“共性要素”,没有它们,现代化无从谈起。就各国具体实际来说,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在发展速度上有着先后、快慢之别,发展模式也不尽完全相同。如英法德美等国家较早开启资产阶级革命,在工业革命的大力推动下创建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中国在经受近代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惨痛屈辱之后,从孙中山尝试发展“中国式资本主义”开始,到毛泽东开创的“中国式革命”道路、邓小平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习近平的“中国式现代化”,“一系列‘中国式+’概念的形成发展,充分证明我们无论是在发展道路选择方面,还是在学术概念构建方面,都已经摆脱了对苏联、对西方国家的追随模仿,开始走向真正的独立自主”[1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18]这就充分揭示了这条伟大变革的新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经历救亡图存、建设伟大新中国做出种种努力和尝试之后找到的正确道路,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核心建设理念的体现。

整个世界现代化建设经过三百多年的不断探索,其实践说明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化的唯一模式,每个国家生搬硬套或照抄照搬他国道路和经验,只能是削足适履,适得其反。因为基本国情、民族传统、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和多元,注定了各国发展道路的多元性,每个国家都应当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强国。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上的成功,正是在吸纳借鉴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共性经验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个性”发展道路,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现代化新样本、新路径,也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了新的活力、做出了独特贡献。

(三)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更加彰显文化精神力量的价值引领作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19]文化作为引领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旗帜和号角,其所产生的强大精神推动力,在唯物史观看来,恰是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突出表现,这也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特点。在世界文明舞台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历经苦难而又凤凰涅槃,不断焕发和创造出新的活力和奇迹,这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的继承与发展。因此,站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应该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习近平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2]13中华文明独一无二的智慧和神韵,既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中国人民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42-4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面对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代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是要充分利用深植于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之中的思想精髓和正性的价值理念,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守正创新的思维方法,把蕴含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予以转化融合,化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伟力。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理念,对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等国际共同关心的问题,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着十分显在的时代价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联合国确认的“金规则”;“德不孤必有邻”“睦邻友邦”“天下大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思想,更是表明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与态度,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误读。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精神宝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能够为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理念。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中国式中华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