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研究院”开放性课题“孤独症核心障碍发生发展演变机制与教育干预的研究”(21tjfyjd18)成果。
魏轶兵,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融合教育研究。E-mail:867775514@qq.com。
[摘 要] 对5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为期8个月的研究,采用问卷、访谈、查阅成长记录、调取就诊病历等方式,收集他们0—3岁的行为信息进行核心症状形成过程分析。分析发现,社会注意性缺陷在孤独症儿童3个月时已经出现。社会性注意缺陷对孤独症儿童后续出现的社交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等孤独症核心症状的发展形成有重要影響。由此,应从婴儿期就重视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性注意的培养,将社会性注意培养作为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注意缺陷;核心症状;早期干预
[中图分类号] G760
一、问题的提出
核心症状既是医学诊断孤独症的重要指标,也是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核心内容,更是衡量孤独症儿童康复效果的重要工具[1]。孤独症儿童核心症状的行为表现,如社交障碍、兴趣狭窄、重复刻板行为等,在儿童出生后不久就出现,在3岁左右基本形成[2]。目前,人们对于孤独症核心症状的研究主要是一些局部性研究[3-4],对核心症状整体发展规律的探讨比较少。为了探究影响孤独症儿童核心症状行为表现的基础性因素,本研究选取5名孤独症儿童核心症状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其形成过程,探讨影响该症状的基本因素。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从某市特殊教育学校中招募5名孤独症儿童,年龄7—13岁,均符合DSM-5中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并经过医院临床诊断为孤独症。图片词汇测验(PPVT)得分在40—65分之间。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均正常,无色弱或色盲,右利手。其中男童4人,女童1人,均为母乳喂养。被试基本信息详见表1。
(二)研究时间
2021年8月至2023年4月。
(三)研究过程
对5名孤独症家长或主要照顾者采取问卷、访谈、查阅成长记录、调取就诊病历等方式,采集这5名孤独症儿童在0—3岁期间的主要行为信息。5名被试的家长均有养育普通儿童的经验(家中至少有1名普通儿童)。针对专业性较强的信息或模棱两可的信息进行澄清式访谈,每周与家长访谈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研究持续进行8个月。
三、研究结果
对5名被试在0—3岁期间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表现及形成过程进行整理,详见表2。
(一)孤独症儿童0—3岁的核心症状及成因分析
众所周知,社会性注意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以上5名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性注意缺陷在出生后3个月之内就已出现,根据这5名儿童在3岁内的行为表现特点,研究认为孤独症儿童早期与人相处过程中感知觉愉悦经验匮乏,可能加剧了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注意缺陷,并进而促进了这类核心症状的最终形成。
(二)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注意缺陷形成的分析
1.社会性注意的内涵
社会性注意主要是指人类将注意投放到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并对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选择和解码的过程,包括对社交场景中人和物的觉察和识别、社会定向、视觉搜索、共同注意等,更是推动儿童社交能力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5]。有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性注意在婴儿时期就已经表现出了异常情况[6],本研究对这5名儿童的研究显示了相同的结果。
2.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注意缺陷的加剧
孤独症儿童脑损伤的存在不仅会导致社会注意性缺陷的出现,也会引起异常感官偏好的发生[7-9]。研究结果显示,该5名儿童均存在异常感官偏好,异常的偏好导致了异常的行为,这种行为也被称为“自我刺激性行为”。这5名儿童均属于难以被人安抚的孩子,尤其在0—3个月期间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这说明家人给予他们的安抚方式并不足以让他们感到舒适愉悦,可能与他们异常感官偏好密切相关。随着这5名儿童的长大,他们均找到了令他们感到愉悦的行为方式,哭闹现象也随之好转,但在这些行为方式中并没有其他人参与其中,孤独症儿童与人相处的愉悦感知觉经验一直是匮乏的,因此,这5名儿童一直存在与人的互动障碍,社会性注意缺陷即情绪分享性行为更没能到好转。研究者认为,孤独症儿童的早期与人相处过程中感知觉愉悦经验匮乏可能加剧了这类儿童本就存在的社会性注意缺陷。研究结果还显示,这5名儿童的游戏一直停留在比较原始的感官刺激阶段,并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这与没有人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去是密不可分的。
(三)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注意缺陷对其社交行为的影响
社交障碍有三种表现形式,即社会情感互动障碍、非言语沟通障碍和建立伙伴关系障碍。这三种社交障碍在研究对象中均可印证。
1.对社会情感互动行为的影响
孤独症儿童在出生后不久就表现出对人的注意有障碍,表现为对人缺乏兴趣,很少主动去观察人,这与普通儿童相比有明显的区别。普通儿童是喜欢观察人、观察环境的,这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情感互动行为出现的基础是互动双方能主动对彼此产生注意,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使互动在一来一往中不断进行下去,这也是拓展儿童社会认知的重要途径[10]。研究显示,孤独症儿童对人存在社会性注意缺陷,这必然对他的社会情感互动障碍行为的出现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导致孤独症儿童对与人有关的事情难以理解。
2.对非言语沟通行为的影响
普通儿童的非言语沟通能力在1.5岁左右基本成熟,这项能力的获得使儿童在与人的沟通中对人产生注意,尤其是对人脸部信息的采集[11],由于孤独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对人的注意也很少,不看人脸,因此,他们学习非言语沟通的机会很少,出现非言语沟通障碍是必然的。
3.对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的影响
普通儿童建立起伙伴关系的前提是需要先具备一些基础能力,这些能力在儿童3岁前已经得到充分发展,包括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能力、社会情感互动能力、假想能力等。儿童发展伙伴关系的最早形式是假想游戏,这类游戏的主题需要依托儿童能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情景事件,如超市购物、医院看病等[12]。研究显示,这5名孤独症儿童在以上几个方面均有明显障碍,而这几方面的能力都需要以儿童的社会性注意为基础。因此,孤独症儿童与同龄伙伴建立关系容易存在障碍。
(四)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注意缺陷对其兴趣和刻板重复性行为的影响
5名孤独症儿童在狭隘的兴趣和行为方面的表现主要體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兴趣狭窄
广泛的兴趣是推动儿童认知发展的核心动力,孤独症儿童狭窄的兴趣对这类儿童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必然会产生不良影响,这类儿童狭窄的兴趣固然与他们的脑神经损伤有关,但是兴趣狭窄也是因为兴趣无法得到拓展导致。研究中这5名儿童的兴趣虽然得到一些有限的拓展,但这些拓展出来的兴趣属于在他们异常感官偏好的范畴内,依然是狭窄的。儿童广泛兴趣的形成离不开教师、家长、同伴等人的参与[13],因此,孤独症儿童兴趣狭窄与他们对人缺乏兴趣,对人存在社会性注意缺陷有密切关系。
2.重复刻板性行为
孤独症儿童刻板重复性行为主要表现为仪式性行为和感官刺激性行为。5名孤独症儿童对做这类事情较为迷恋,如果家长不允许他们做这些,他们就会表现出焦躁不安,甚至会出现严重的情绪行为问题。因此,可以推断这些重复刻板性行为可能是满足了孤独症的某些心理需求。研究显示,这5名孤独症儿童出生后就出现不明原因的顽固性哭闹,且难以被人安慰,在3个月后找到了一些令其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哭闹现象有所减少。孤独症儿童依靠自己感官的指引发现一些可以满足他们需求的事情,而不是因为受到了家人的启发,因此他们的行为方式是难以被拓展的,出现刻板重复性行为就可以被理解。孤独症刻板性重复性行为固然与这类儿童脑神经功能受损有关,如果孤独症儿童能够被周围环境吸引,能通过观察人、模仿人、与人产生互动的方式去发现一些新鲜、有趣的事情去做,他们的重复刻板性行为将会得到有效缓解。因此,孤独症儿童对人缺乏注意与他们的刻板重复性行为出现有相关性。
3.拒绝变化与抗拒性行为
研究显示,5名孤独症儿童均拒绝接受变化,他们所能够接受的事情都是他们熟悉的、可预期的。这5名孤独症儿童虽然身处一个正常的养育环境,但在这个环境中,他们除了对几件玩具物品比较在意之外,对其他的事物几乎没什么关注。他们操弄这些玩具物品的方式大多情况下是刻板重复的,从这种活动方式中满足大量的感官需求,除此之外,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获得需求满足的方式很少,当然也不能排除他们在接触新事物时曾有过很多不良的情绪体验,偏爱熟悉的、可预期的事物会成为他们更愿意做的事,因此他们拒绝接受变化并容易与家人对抗。普通儿童获得需求满足的方式有很多种,他们更喜欢体验新鲜经历,这种经历需要以儿童对人的注意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大量的社会参照、心智解读等心理活动[14],这种方式也是儿童实现健康成长,包括形成正常行为举止的必然途径[15]。孤独症儿童由于存在社会性注意缺陷,这不仅会使他们缺少体验各种新经历的机会,同时也使他们缺少出现适当行为的可能,因此,孤独症儿童出现各种异常行为是必然的。如果他们能够对人感兴趣,愿意在人的引领下去体验周围环境,他们的拒绝变化和抗拒行为将更容易得到缓解,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性注意缺陷对他们拒绝变化和抗拒行为的出现有重要影响。
四、结论
本研究对5名孤独症儿童进行研究,梳理并分析了该类儿童社会性注意缺陷的成因,以及社会性注意缺陷和核心症状的形成过程。孤独症儿童在出生后社会性注意缺陷的持续存在,不仅使这类儿童偏离了普通儿童的发展规律,更导致孤独症儿童在出生后不久就出现了很多异常行为,最终形成核心症状,他们在异常感官偏好的引领下,长期沉迷在大量的感官刺激中,也因此呈现出典型的自闭状态。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社会性注意的基础[16],儿童期的心理发育是非常快速的,孤独症儿童在出生后即存在社会性注意缺陷,这必然会影响这类儿童的正常发育,使他们在情绪、认知、沟通、假想等各个心理领域出现发育障碍。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性注意缺陷虽然是由他们先天存在的某种脑损伤导致的[17],但是发育期脑组织的可塑性很大,积极的行为训练对脑损伤有修复作用[18]。孤独症核心症状形成机制是极其复杂的,研究者为了加深对该症状的理解,对5名孤独症儿童核心症状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寻找导致各类核心症状发生的基本因素,没有从行为学角度对具体行为出现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也没有从脑神经科学、实验心理学等多角度进行阐述,因此,研究还有较多局限,更多关于孤独症儿童核心症状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邹小冰.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5版“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解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8):561-563.
[2]Broman-Fulks J J, Abraham C M, Thomas K, et al. Anxiety Sensitivit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rcise Frequency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ology[J] . Stress Health, 2018(4): 500-508.
[3]阳雨露,李雪,刘靖,等.高功能孤独症患儿刻板重复行为与认知灵活性和抑制控制能力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8):983-988.
[4]吕攀攀,徐冲锋,高文婷,等.孤独症儿童在象征性游戏中的典型行为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1):6-11.
[5]Guillon Q, Hadjikhani N, Baduel S, et al. Visual Social Attention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sights From Eye Tracking Studies[J]. Neurosci ence and Biobehav ioral Reviews, 2014(42): 279-297.
[6]侯文文,李晶,李婷玉,等.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社会性注意异常的机制[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9(1):59-66.
[7]Sarah N R, Brenda M S B, Lorna S J. Gaze Patterns During Scene Processing in Typical Adults and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2016(25):24-36.
[8]Johnson M H, Griffin R, Csibra G, et al. The Emergence of the Social Brain Network: Evidence From Typical and Atypical Development[J]. Development & Psy-Chopathology, 2004(3):599-619.
[9]Neloson C A, Haan M D. Neural Correlates of InfantsVisual Responsiveness to Facial Expressions of Emotion[J].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1996(7): 577-595.
[10]尤媛,王莉.儿童行为抑制性与心理障碍关联的认知神经过程[J].心理科学进展,2020(4):612-625.
[11]徐韵.语前儿童非言语沟通体系的建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79-83.
[12]连金金,黄进.幼儿假想游戏情境动态发展过程探究[J].教育学术月刊,2020(11):87-92.
[13]胡恒波.澳大利亚学前教师的儿童兴趣观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07):47-51.
[14]Moll Henrike, Pueschel Ellyn, Ni Qianhui, et al. Sharing Experiences in Infancy: From Primary Intersubjectivity to Shared Intentionality[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1(12): 667-679.
[15]邱关军.模仿心理機制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心理学探新, 2014(6):488-492.
[16]文雅童,何清华.儿童的注意研究——基于教育、心理与神经科学的整合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8(24):54-63.
[17]侯文文,李晶,李婷玉,等.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社会性注意异常的机制[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9(1):59-66.
[18]赵聪敏.发育期脑损伤的早期识别与干预[J].重庆医学,2009(22):2799-2781.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Attention Defici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Formation of Core Symptom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Wei Yibin
(School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210038)
Abstract:An 8-month study was conducted on 5 children with autism. The behavioral information of 0-3 years old was collect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growth records, medical records and other methods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core symptoms. The analysis found that social attention deficits had already appeared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by the time they were 3 months old. Social attention defic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formation of the core symptoms of autism, such as social disturbance, narrow interest and stereotyped behavior. Theref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ttention in infancy, and social attention training should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early intervention for autistic children.
Key words:autistic children; social attention deficit; core symptoms; early intervention
(责任编辑 李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