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的演进与展望

2023-03-13 03:53杨晨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24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

杨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E-mail:516644351@qq.com。

[摘  要]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的制订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特殊教育评价的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经历了酝酿起步期、持续探索期、加速发展期和更新转型期四个阶段。特殊学生评价政策在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及评价指标等方面都向着更加科学、适宜的方向发展,呈现出由关注结果转向强化增值、由学科测试转向多维度综合评价、由片面单一转向多元兼顾、由简单笼统转向丰富细化的特征。在特殊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促进特殊学生全面适宜健康发展,需要强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制订特殊学生适宜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评价工具,建立特殊学生评价保障机制。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生评价政策;特殊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6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1]。学生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中心环节,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评价改革的成败。特殊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的制订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特殊教育评价的改革与发展。教育部于2022年11月印发《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显示了国家层面对特殊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视,也反映了特殊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鉴古而知今,更可创未来,梳理政策文本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更好地厘清思路,明晰方向。由此,本文拟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的历史演变,尝试梳理其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并结合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展望特殊学生评价的未来趋势,为建构更加适宜的特殊学生评价体系提供启示。

一、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的历史演进

特殊学生评价是评价主体依据特定的评价标准,借助多种评价方法,对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和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价值判断,以期达到教育增值的过程[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和特殊学生的发展,围绕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方式等因素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研究发现,我国特殊学生评价政策大体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借鉴参照到探索发展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酝酿起步期(1978—1999年)、持续探索期(2000—2010年)、加速发展期(2011—2020年)、更新转型期(2021年—至今)。

(一)酝酿起步期:实现从无到有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渐重视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办特殊教育学校。1984年,国家颁布了《全日制八年制聋哑学校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全日制六年制聋哑学校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1987年,国家先后发布《全日制盲校小学教学计划(初稿)》《全日制智力落后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对盲校、聋校和培智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出指导意见与要求。在《全日制智力落后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的第七部分,首次以政策文本形式规定特殊学生评价的相关内容,如“教师应根据平时观察、课堂提问和作业考查等方式所积累的资料,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出评价”[3],并要求“学校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资料、档案、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考核与评价办法”[4]。为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内部的规范化管理,1998年教育部发布《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在文件的第三章《教育教学工作》部分首次对特殊学生的评价方式作出具体要求,如“特殊教育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尤其要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5]。特别指出,“学校每学年对学生德、智、体和身心缺陷康复等方面进行1—2次评价,毕业时要进行终结性评价”[6]。上述政策文件中提到的“两个首次”,体现出特殊学生评价政策从无到有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的起点,为后续特殊学生评价的进一步探索揭开了序幕。

(二)持续探索期:以借鉴参照为主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特殊教育围绕“完善体系”“深化教学改革”进入向内求索的发展阶段。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提出:“以全面提高残疾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残疾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要根据学生差异提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使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残疾学生都能够通过教育得到发展。”[7]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特殊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提高其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融入社会、勞动和就业等能力的培养”[8]。上述两项文件尽管没有直接涉及特殊学生评价的相关内容,但是其中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特殊学生评价内容的要点和方向。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明确了特殊教育的发展任务,对特殊学生发展的要求为“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9]。这一时期对特殊学生的评价仍以借鉴参照普通教育为主,同时从上述政策文本中也显示出对特殊学生评价更为全面的要求,对特殊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持续推进中。

(三)加速发展期:以内涵式发展为主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特殊教育事业迎来了更多利好政策。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指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建立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10]。这是我国教育政策文本中首次涉及有关特殊教育的质量监测评价要求。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2017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提出“完善特殊教育质量监测制度”[11],从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的初步建立,到特殊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逐渐完善,都彰显出国家建构特殊教育评价体系的决心和要求。同时,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里,还首次提出要“探索适合残疾学生发展的考试评价体系”[12]。从特殊教育质量评价到特殊学生评价,体现了特殊教育评价政策不断聚焦核心环节的发展方向。2016年,教育部发布盲校、聋校、培智学校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这是我国第一次专门为特殊学生制订的一整套系统的学习标准,也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集中总结[13]。在三类课程标准的实施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特殊教育教学和评价改革,“要求关注过程、着眼发展、尊重差异、多元评价”[14]。值得关注的是,在每一门学科课程标准文本中的实施建议部分都有关于评价的建议,包含了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类型、评价方式以及评价主体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一系列的评价建议可以看作是对《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中关于“探索适合残疾学生发展的考试评价体系”的积极回应,表明我国特殊教育评价不再仅仅是借鉴和参照普通教育的发展模式,为特殊学生评价体系的独立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融合教育的实施和推进,2020年,在《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中,首次对就读于普校的特殊学生的评价方法提出建议。如“要健全符合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实际的综合素质评价办法”“避免单纯以学科知识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实施个别化评价”[15]。至此,特殊教育的评价对象更加全面,特殊学生的评价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四)更新转型期:走向独立化发展道路

“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要“完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6]。2022年,我国第一份关于特殊教育评价的政策文件出台,即《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其对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作出了全面部署和规划。在基本原则中提出“强化学生全过程纵向评价”“整合各类考核评价项目”“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程度、不同阶段特殊儿童的需要,分类设计评价方式”“强化增值评价”等开创性的举措[17]。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政府履行职责、课程教学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组织管理、学生适宜发展等5个方面,共18项关键指标和49个考查要点[18]。其中在学生适宜发展部分明确提出3项关键指标,即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技能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在课程教学实施部分指出要开展多元评价的关键指标。如,“开展过程性评价,实施个别化、多元化评价”“合理调整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掌握情况作为基本评价内容,突出对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心理生理矫正补偿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评价”[19]。进入新时代,我国特殊教育已经迈入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新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的出台,有利于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特殊学生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更有学者指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以及特殊教育四份质量评价指南的发布,意味着我国已形成基础教育“三段一类”质量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改革新格局基本确立[20]。同时,作为第一份特殊教育领域专门的评价政策文件,其在评价理念、方式及指标等方面都作出了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更加科学、适宜的评价要求,标志着我国特殊学生评价政策进入了全新的、独立化的发展时代,在特殊教育评价发展历程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是,也应当看到评价指南涵盖特殊教育办学质量的方方面面,并不是特殊学生评价的专项政策文件。因此,尽快研制专门化、系统化的特殊学生评价体系是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迫切需要。

二、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的特征分析

我国特殊教育起步较晚,前期多以模仿和移植国外特殊教育、参照我国普通教育的发展模式为主。改革开放以来,特殊教育愈发受到重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先后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战略要求。纵观我国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的历史演进发现,评价作为制约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深受特殊教育发展进程的影响。特殊学生评价政策在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及评价指标等方面都向着更加科学、适宜的方向发展。

(一)评价理念:由关注结果转向强化增值

改革开放前期,特殊学生评价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重视结果评价的痕迹还较为明显。如在《全日制智力落后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出评價”。《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中提出,学校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终结性评价”。关注结果的评价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时国家对特殊学生评价的重视,契合了当时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但这并不利于特殊学生的长期发展,也不符合特殊学生的身心特征和成长规律。2020年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21]。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政策文件,为特殊教育学生评价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特殊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国家对教育评价改革风向的研判,各界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和评价问题逐步形成共识,即“尊重特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将特殊学生全面健康适宜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根本点”[22]。“全过程纵向评价”“增值评价”等评价原则与理念逐渐从理论探究走向实践探索。由此可见,我国特殊学生评价理念已由关注结果转向强化增值。

(二)评价内容:由学科测试转向多维度综合评价

特殊学生的评价内容在变迁中与时俱进、逐步发展。2009年,《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要关注特殊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从此以后关于特殊学生评价的内容开始由单一关注学科测试转向综合素质评价。在具体的评价内容层面,增加符合特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的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等维度。2016年出台的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进一步对课程与教学评价做出调整与优化,更加契合特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要求。2020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避免单纯以学科知识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要建全综合素质评价办法。2022年印发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将评价内容界定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心理生理矫正补偿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殊儿童教育评价内容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我国特殊学生评价内容已由单一的学科测试转向多维度综合评价,有利于促进特殊学生全面健康适宜发展。

(三)评价方式:由片面单一转向多元兼顾

评价方式是落实学生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评价体系的先进与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学生评价方式呈现出由片面单一转向多元兼顾的趋势。在特殊学生评价政策发展的初期阶段,特殊学生的评价方式还是以纸笔测验和终结性评价为主要手段。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特殊学生的评价方式也逐步得到改观。2016年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三类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都有关于评价方式的具体说明。如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方式的建议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运用日常行为观察与记录”等[23]。2020年颁布《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则提出了个别化的评价方式。2022年印发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提出的分类别、分程度、分阶段设计特殊学生评价方式,既尊重了特殊学生整体的需求,又兼顾到每一名特殊学生的个体差异,为破解特殊学生评价的难点痛点问题找到了突破口。多元兼顾的评价方式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要求的有力保障,也是当前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杠杆。

(四)评价指标:由简单笼统转向丰富细化

通过梳理发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特殊学生评价指标呈现出由简单笼统向丰富细化发展的特征。早期的特殊学生评价政策关注特殊学生德、智、体和身心缺陷康复等方面的发展,但是没有涉及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评价指标。2022年印发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将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技能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特殊学生评价的3大重要指标。为保障指标的落地落实,还设置了更加具体细化的考查要点。例如,在评价社会适应能力这项能力指标时,考查要点细化为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安全意识、是否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是否能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否能基本适应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生活等[24]。随着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等交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特殊学生发展的认识和定位也更加科学和专业,对特殊学生评价指标的研制也更加丰富细化。高质量发展的特殊教育旨在促进特殊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人发展和全过程发展,让每一名特殊学生都能真正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的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学生评价政策逐步发展,已进入独立化、专门化的发展阶段,但也应当认识到距离更加全面的、系统的特殊学生评价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以上考虑,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学生评价政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审思并展望未来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的发展方向。

(一)强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专业化

评价主体是学生评价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评价的公平公正和信度效度。当前,特殊学生的评价主体主要是特殊教育教师,这并不完全契合特殊学生多元评价发展的要求。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背景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已成为学生评价发展的趋势。特殊学生的评价主体也应从单一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扩大到教师、家长、社会人员以及学生本人,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特殊学生发展与评价的基本格局。同时,特殊学生多元评价主体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在这些评价主体中,学校教师是主导因素,主要负责把控特殊学生评价的信度效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特殊学生评价质量的高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评价的专业性,带头更新评价理念,提升评价能力,并加强对多方评价主体的指导、沟通和联合,让更多的主体走进特殊学生,了解特殊学生,积极参与到特殊学生的评价中来,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此外,还要积极探索特殊学生的自我评价,在适宜的引导与支持下给予其自我评价的权利,有助于发展特殊学生的自我决定能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也是落实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未来制订特殊学生评价政策时应特别注重对评价主体内涵和能力的要求。

(二)制订特殊学生适宜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学生评价来说,评价主体解决的是“谁来评”的问题,评价指标则是要解决具体“评什么”的问题。只有明确“评什么”,学生评价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评价指标是特殊学生评价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我国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的演变中发现,特殊学生的评价内容已经转向多维度综合评价。当前围绕综合评价设置的评价指标尽管已经进行了丰富细化,但是仍然需要思考评价对象的适切与否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特殊学生的个体差异巨大,不同障碍类别的特殊学生在能力起点、个性特征及学习需要等方面都不相同,这也是制约特殊学生评价工作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结合实际,分层分类制订特殊学生评价的具体指标,细化到“让一线实施者看得懂、对得上、做得来”[25]。同时,也应当看到特殊学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制订涉及学生、学校、家庭及社会多种因素,不是仅凭一线教师“埋头苦干”就能完成的,也绝非一蹴而就。为制订特殊学生适宜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我们需要“跨界思维”的引领,自上而下地整合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的专家和人员组成研究团队,进行系统化的安排与设计,将笼统抽象的评价内容维度分解为更为全面、适切、易操作的评价指标,从而有力促进特殊学生适宜发展。

(三)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评价工具

随着对特殊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以纸笔测验为代表的传统评价工具已不再符合特殊学生的评价要求。同时,特殊学生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在常规考试中也无法精准实施。因此,研究开发新的特殊学生评价工具成为迫切需要。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评价工具”[26]。由此可见,特殊学生评价的改革与发展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评价工具有利于特殊学生评价向着更先进、科学的方向发展。在评价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及情绪行为等方面,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在线填写、记录学生的行为与表现,实时生成学生发展的曲线图。在评价特殊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时,可以依靠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与特殊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场景,动态生成学生的心理状态、行为表现等信息数据。信息化的评价工具可以更真实地记录和存储特殊学生的评价数据,更有利于监测和分析特殊学生发展的全过程。此外,特殊学生评价的数据和结果还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現资源共建共享,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运用,进而实现特殊教育普惠发展。

(四)建立特殊学生评价保障机制

任何政策的落地落实都离不开相关机制的支撑配合,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的实施与推进同样也需要一系列配套保障机制。通过与国外特殊教育的对比研究发现,美国较早对特殊学生的评价制度立法,有力地促进了特殊教育的发展。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起步相对滞后,对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研制的脚步也较缓慢。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构建更加适宜的特殊学生评价体系已经提上日程。特殊教育评价、特殊学生评价应及时更新,更好发挥指挥棒的引领作用。为此,应尽快制订适宜的特殊学生评价政策,从法律层面建立健全特殊学生评价保障机制,确保特殊学生评价有法可依。同时,自上而下建立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多方协同参与的评价组织实施机制。逐步将评价结果作为相关行政部门履行职责、学校奖惩、教师考核等方面的重要参照和依据。以评价促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特殊学生评价保障机制,推动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的落地实施,进而从根本上促进特殊学生全面健康适宜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2023-09-24].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22378.htm.

[2]吴春艳,刘路娟.高质量教育发展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学生评价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23(1):10-17.

[3][4]国家教育委员会.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J].人民教育,1988(6):8-10.

[5][6]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8(35):1313-1322.

[7]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EB/OL].(2001-11-27)[2023-09-24].http://www.moe.gov.cn/s78/A06/jcys_left/moe_709/201001/t20100128_82033.html.

[8]國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EB/OL].(2009-05-07)[2023-09-24].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410/t20141021_180368.html.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23-09-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10]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EB/OL].(2014-01-08)[2023-09-24].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401/t20140120_162822.html.

[11][12]教育部等七部门.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EB/OL].(2017-07-17)[2023-09-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31/201707/t20170720_309687.html.

[13][14][23]教育部关于发布实施《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通知[EB/OL].(2016-12-01)[2023-09-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31/201612/t20161213_291722.html.

[1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20-06-22)[2023-09-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31/202006/t20200628_468736.html.

[16]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21-12-31)[2023-09-24].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201/t20220125_596312.html.

[17][18][19][2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EB/OL].(2022-11-03)[2023-09-24].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31/202211/t20221107_975922.html.

[20]李绚.以评价改革为牵引,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办学质量[EB/OL].(2022-11-14)[2023-09-24].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2022/2022_zl30/202211/t20221114_989355.html.

[2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3-09-24].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10/t20201013_494381.html.

[22]邱轶.科学评价,适宜融合——关于教育部《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的对话[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3(1):71-80.

[25]辛涛.以质量评价促进区域特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EB/OL].(2022-11-14)[2023-09-24].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2022/2022_zl30/202211/t20221114_989380.html

[26]闫志明,朱友良,刘方媛.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教育评价:价值诉求、现实问题与建设进路[J].现代教育技术,2022(11):34-41.

The Evolution and Prospects of the Evaluation Policy for Special Students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Yang  chen1,2

(1.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2.Xuanwu District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Nanjing  210018)

Abstract:Speci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formul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special student evaluation policies a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valuation policy for special students in China has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of the initial stage of brewing, the continuous exploration stage,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renewal and transformation stage. The evaluation policy for special students has developed towards a more scientific and appropriate direction in terms of evaluation concepts, evaluation content, evaluation methods,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It has shown a shift from focusing on results to strengthening added value, from subject testing to multi-dimensiona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rom being one-sided and single to considering multiple factors, and from being simple and general to being rich and detailed. I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age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sui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pecial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of evaluation subjects, formulat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suitabl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students, develop evaluation tools based on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stablish a special student evaluation guarantee mechanism.

Key words: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 evaluation policy; special student development

(特約编校  孙  会)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
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
浅议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应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
如何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
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对智障儿童的有效教育的策略
关于特殊学校初中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