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人口流动与迁移研究分析

2023-03-10 08:29程颖慧
内蒙古统计 2023年5期
关键词:人口迁移通辽市流动人口

文/程颖慧

近年来,人口流动与迁移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首先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通辽市人口流动特征。数据显示,通辽市人口流动呈现增长态势,并有“就富”趋势,流动人口以劳动年龄和低文化程度人口为主体,迁移原因主要为拆迁搬家和工作就业;其次,获取人口迁移数据,绘制人口迁移空间地图,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通辽市人口迁移状况;最后,提出引导人口流入通辽市的对策建议。

一、通辽市人口流动基本特征

(一)流动人口呈现增长态势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人户分离人口87.03 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0.29%。其中,流动人口66.61 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3.18%,平均每10个常住人口中就有3 个人户分离人口和 2 个流动人口,与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44.92 万人,增长106.68%;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9.76 万人,增长91.75%;流动人口增加35.16万人,增长111.81%,通过以上数据对比显示,近十年全市人口流动频繁,呈现增长态势。

(二)流动人口呈现“就富”趋势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流动人口总量66.61 万人,科尔沁区、开发区和霍林郭勒市流动人口规模为34.11 万人,占全市流动人口的51.21%,并与2020 年全市各旗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相比较,科尔沁区、开发区和霍林郭勒市均排名前三,流动人口 “就富”趋势明显(详见表1)。

表1 各旗县市区流动人口规模及GDP、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三)流动人口集中于劳动年龄

从年龄结构看,流动人口以25-54 岁为主,省内流动人口25-54 岁占比为51.93%,省外流动人口25-54 岁占比为59.58%,两项占比均超过半数。总体来看,省内外流动人口均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主要原因是劳动人口为寻求更合适的就业机会和更优越的就业环境。从性别看,省内流动人口中,男性为37.48万人,女性为40.56 万人,性别比为92;省外流动人口中,男性为4.89 万人,女性为4.09 万人,性别比为120。总体来看,男性和女性流动意愿存在差异,省内流动中女性意愿较强,跨省流动中男性意愿较强(详见表2)。

表2 分年龄、性别的省内外流动人口情况

(四)流动人口以低文化程度为主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3 岁及以上流动人口总量为85.07 万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最多,为31.03 万人,占比为36.48%,高中文化程度人口为18.54 万人,占比为21.79%,小学文化程度人口为14.17 万人,占比为16.66%。高中文化及以下流动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比重为79.52%,大学专科及以上流动人口占比为20.48%。总体来看,通辽市流动人口以低文化程度人口为主,较高学历的流动人口相对较少(详见表3)。

表3 通辽市3 岁及以上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情况

(五)流动人口迁移原因形式突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流动人口迁移总人数为87.03 万人。其中,拆迁搬家类迁移人口共26.95 万人,占全部迁移人口的30.97%,以40-65 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为主,占比为57.51%;工作就业类迁移人口共20.96 万人,占全部迁移人口的24.08%,以30-49 岁的青壮年为主,占比为55.49%;投亲靠友类迁移人口共9.12 万人,占全部迁移人口的10.48%,以 0-14 岁的婴幼儿和儿童为主,占比为50.55%。从流动人口迁移原因排序看,为获取某种资源或经济利益的工作就业、学习培训、投亲靠友类流动人口迁移数量低于以拆迁搬家、婚姻嫁娶等为主的社会型迁移流动人口数量,说明通辽市自身经济基础薄弱,优质教学资源稀缺,导致经济类人口流动少于社会类人口流动(详见表4)。

表4 分年龄、迁移原因户口登记地在外乡镇街道人口情况单位(万人)

二、通辽市人口流动空间特征

(一)通辽市人口流动迁移基本状况

百度迁徙大数据平台通过对我国手机用户进行定位,实时记录位置信息变化,通过对复杂的城市人口大数据进行智能化和可视化处理,以迁入、迁出规模指数和百度迁徙图呈现一段时间人口流动强度和出行态势。2023 年,作为后疫情时代的开端,省内流动和省际流动重启,通过获取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平台2023 年1 月至6 月时隔两周的通辽市人口迁移规模指数和迁移城市分布,有效反映本地区人口迁出、迁入规模(详见图1)。

图1 通辽市人口流动迁移规模指数

通辽市人口迁出规模指数绝大部分大于迁入规模指数,表现出人口外流现象明显,人口迁出规模指数在4 月30 日迎来峰值,表明当日人口流出强度最大,五一黄金周开端,迎来三年疫情防控后的第一个小长假,居民出游意愿明显,全国热门景点人山人海。人口迁入规模指数在5 月1 日迎来峰值,表明当日人口流入强度最大,五一黄金周刚刚开始,探亲游玩旅程启动,短途游旅客和返乡人员增加,人口迁入迁出规模变化与实际情况相符。

(二)通辽市迁移人口空间特征

分析通辽市2023 年1-6 月迁入、迁出数据,可以看出,全市人口流动强度较大,具有空间集聚性,由于空间上城市较多,对比复杂,所以选取每月月初、月中和月末迁移人数占比平均值进行综合比较,具体比较情况如下图所示(详见图2、图3)。

图2 通辽市人口迁入(A)与迁出(B)城市占比(%)

图3 通辽市人口迁入与迁出流向及分布情况

(三)通辽市人口流动迁移原因分析

通辽市地处内蒙古东部,与东北三省相邻,和辽宁省、吉林省接壤。2018 年通辽至京沈高铁新民北站铁路(新通高铁)正式开通,成为内蒙古第一条接入国家规划“八横八纵”高铁网的铁路,通辽到沈阳运行时间缩短至1.5 小时左右,沈阳市是东北地区核心城市,医疗、文化、娱乐等产业相对先进,对周边城市人口吸引力逐步增强,“虹吸效应”明显。

通辽市与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继呼包鄂乌城市群后,又一着力打造的“双子星座”,两地将围绕生态环保、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四大领域通力合作,共谋发展,因此人口流动较频繁。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是辽宁西部的交通要道,北上可到达通辽市,两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交流十分活跃,特别是随着巴新铁路、阜奈高速公路等项目的建设推进,进一步拉近了两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吉林省长春市、四平市和松原市位于通辽市东部,交通便利,部分物流企业实现跨区域合作,真正做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此外两地在人才引进方面联系频繁,友谊深厚,通辽市已连续五年选择在吉林省重点高校举办推介会,运用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生源特别是内蒙古籍生源返乡,两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来往十分密切。

为全力推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通辽市抢抓新机遇,着力培育绿色农畜产品产业、绿色煤电铝产业、镍循环经济产业、现代能源示范产业、蒙中医药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镍基循环新材料、硅砂新材料、绿色铝基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玉米生物、文化旅游、现代煤化工、现代中医药(蒙医药)等九大产业链,积极招商引资,打造全产业链,推动项目签约落地,其中通辽市下属旗县市区中霍林郭勒市、扎鲁特旗与兴安盟、锡林郭勒盟接壤,霍林郭勒市、扎鲁特旗煤矿资源丰富,近年来迅速崛起的煤电铝大型工业,使其成为重要的能源基地,汇集多家煤电铝龙头企业,此外部分企业煤矿和工厂均设在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境内,两地经营发展活动交流频繁。

三、引导人口流入的对策及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就业是民生之根本,因地制宜制定措施,合理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既能更好的留住本地人口,又能吸纳更多外地人群来通辽就业。2021 年通辽市三大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第一产业占49.7%,第二产业占10.8%,第三产业占39.5%。全市素有“内蒙古粮仓”美誉,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粮食产区,同时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正全力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因此,全市第一产业吸纳就业人数较多,但第二、三产业吸纳就业人数整体规模较小,空缺行业较多,缺乏吸纳众多劳动力的重点产业,对自治区内其他城市和外省人员流动迁移拉力不足。今后,应引导产业结构向“倒三角”结构形式转换,推动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充分挖掘服务业热点企业,增强新兴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力,补齐行业短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和基础,此外,应尽快推动农业产业化和机械化发展,将大批剩余农村劳动力释放出来,从而实现迁移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二)完善保障措施,吸引优秀人才

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干事创业的环境问题是高质量人才流动最关注的两类问题。首先要提高对人才资源的重视,提升对人才的服务水平,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工作环境;其次要在人才管理上做减法,畅通职称评审和科研申报渠道,在政策扶持上做乘法,积极整合资源,放大对扶持人才创新创业的乘数效应,切实做到“助力凤飞”;最终为避免人才迁往外地,从子女教育、父母赡养和发展空间等方面着手,为高质量人才解决后顾之忧,真正做到“筑巢引凤栖,花香蝶自来”。

(三)立足自身优势,营造优质环境

通辽市城镇人居环境逐年向好,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城市公园14 座,其中,中心城区7 座,全部为市民免费开放,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6.12 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增长9.83 个百分点,辽河公园、西拉木伦公园、人民公园、市民公园、森林公园等综合性公园成为市民休闲锻炼热门场所。中心城区于2014 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辽河公园建设项目荣获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22 年,中心城区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等小区域“见缝插绿”打造口袋公园100 处,让市民群众享受到转角见绿的幸福感。下一步,通辽市应利用自媒体力量加大宣传本地特色和优势,持续扩大知名度,将通辽市的特色文化、美食美景和人民的热情展示给更多的网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通辽,让城乡更宜居、生活更美好,真正实现城市“百花齐放”,最终让人愿意“留”在这里。

猜你喜欢
人口迁移通辽市流动人口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通辽市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从“刘易斯拐点”谈“人口迁移与产业发展”专题复习策略
集聚效应、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
Family Education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