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语文课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研究

2023-03-10 19:00
辽宁教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培智学情语文课程

孙 娜

(大连市甘井子区特殊教育中心)

2022 年4 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新时期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标志着我国基础语文课程观念的进一步革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积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特点、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在核心素养培育导向下,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

培智学校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其生活语文课程改革的历史沿革,无论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07 年版)》,还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 年版)》,均是对普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的“适应化”“本土化”。鉴于此,课标对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的实施依然具有指导性价值,而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也应积极响应课标中“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课程理念,探索情境教学法在生活语文课程中的有效实施路径,并以此推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学生生活情境相近的、形象具体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优化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方法。相较于普通学生,培智学校学生普遍认知能力受限,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在言语理解、语言表达、口语交际等语言运用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影响其生活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有效缓解培智学校学生的学习认知弊端,将生活语文课程中的语言运用知识与其生活实践相联结,能形象、立体地促成学生对语言运用知识的理解,并推动其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目标的达成。经实践证明,想要发挥情境教学法在生活语文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教师可从加强学情分析、精致方法设计、丰富课堂练习、开展综合评价等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情分析,明确情境教学法起点

课标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发活动为主线,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该论述顺应了培智学校新课改所提倡“学生是动态发展、具有特殊个性与独立意识的人”的学生观以及“明确课程目标,实施生活化教学”“重视生活语文实践,实施综合性活动”的课程观,同时也明确了情境教学法在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应满足“兼顾学生身心发展自性与生活语文学科特性”的要求。鉴于此,教师应加强学情分析,并据此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且有助于其学习目标达成的生活语文课程教学情境。

(一)学情分析的内源性

一是分析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情境价值是情境创设的第一要义,而只有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相匹配、生活实际相关联的情境,才能发挥情境教学法的情境价值。因此,教师应合理利用家校网络平台,全面分析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语言运用的现状,并依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模拟学生多元的现实生活情境,减少其情境学习壁垒。

二是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目前,我国培智学校班级的划分大多仍以年龄为主要依据,容易出现年龄相近但学习能力各异的学生共处一班的现象,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故教师应有效开展学习能力取向的学情分析,通过分析学生语言运用的现有水平与最近发展区,了解其认知发展的偏离度与上升空间,为后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依据。

三是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由情绪与行为因素构成,能反映学生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作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风格分析,教师能了解学生对在不同情境中语言运用的注意倾向,进而可通过匹配与之相适应的情境呈现策略,激发学生语言运用的学习动机,加强其对语言运用的自我概念。

(二)学情分析的外延性

借由学生的发展是连续的且课程教学是动态的,情境教学法视野下的学情分析应体现连贯性与生成性。

连贯性学情分析是教师依据教学经验预设的,指向学生对情境教学法的正确反应。在生活语文课程教学中,连贯性学情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语言运用习得的真实情况,以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

生成性学情分析是根据教学发展衍生的,指向学生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偏差。在生活语文课程教学中,生成性学情分析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暗含于常规教学以外的次生性语言运用问题,以便更清晰多维地揭示其认知特点与思维水平,更为稳固地呈现基于学情分析的情境教学。

二、精致方法设计,优化情境教学法实施

课标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与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目标体系。结合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教学实际,教师在实施情境教学法时应通过教学准备精心、教学目标精确、教学资源精准等途径精致情境教学设计,丰富情境手段并加强情境的迁移,使课程教学更为紧凑,进而促成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对语言运用的深度学习,提升其在不同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教学准备精心,合理应用情境并匹配资源要素

培智学校学生的专注力水平普遍较低,因而合理应用情境并匹配资源要素是情境教学法有效开展的前提。

在情境导入上,教师应生动引导学生进入与其学情以及教学内容贴切的情境之中,充分激发其课堂参与兴趣并调动其先备语言运用的知识经验。

在情境渗透上,教师应兼顾语言运用的知识情境与情感情境,通过情境举例、情境模拟等多种途径,使学生综合感知字、词、句等形式语言运用的深刻奥义。

在情境实操上,教师应借由学生多元智能水平的差异为其匹配在语言应用学习中能互补的同伴,使其能收获更为积极的语言运用体验并逐渐树立起语言运用的信心。

(二)教学目标精确,兼顾情境教学的个别化与普适化

传统的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制定以片面的“生本”取向为主,认为教学目标应在“学生能学会什么”的学情维度上建立。这种静态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学生语言运用的缺陷补偿,但在面对差异显著的动态学情时,难以对学生语言运用的潜能发挥更大作用。因此,为提升情境教学法的有效性,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适时上移视角,明确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积极地从助力学生靶向发展的个性化教学目标中探寻其普遍缺陷与共性需求,以增强个性与共性教学目标之间的对接并逐渐建立起系统的教学目标体系,再通过将其分解与重组等途径,使情境教学法能切实满足更多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刚需。

(三)教学资源精准,充分挖掘有益于情境教学法开展的教学资源

资源的运用程度是衡量情境教学效度的重要指标,故教师应充分挖掘有益于情境教学法开展的教学资源并做到有效运用。

首先,要挖掘教材教辅资源。从教材教辅资源中汲取有益于学生语言运用习得的情境创设思路,并依据具体教学内容择优创设故事情境、游戏情境、任务驱动情境等生动情境。

其次,要挖掘信息技术资源。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直观性、延伸性资源,也为情境教学法的高效应用提供了保障,教师可按需运用图片、影音以及课件等资源,吸引学生进入情境并提高其在情境中语言运用学习的能动性。

最后,要挖掘物理空间资源。从教学空间布置、教学用具选放、互助同伴合作等方面入手,优化物理空间资源的供给形式,同时发挥情境教学法的浸润性,引领学生在更深层的拓展空间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丰富课堂练习,提升情境教学法效果

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该论述表明教师在开展生活语文课程教学时应丰富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的练习,以提升情境教学法的效果。然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由于存在认知不足等弊端,出现仅关注学生语言运用练习时长或忽略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存在个性化语言运用练习需求等问题,使其语言运用练习流于形式,降低了练习效应。基于此,教师在设计构思语言运用练习时应着眼于对“练习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本质的回归,通过有效课堂练习推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一)目标维度

从目标维度来看,应制定与教学目标一致的练习目标。传统的课堂练习目标制定多从“有利于教师教学”视角出发,认为课堂练习是教师教学的补充,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学生课程学习”视角下的课堂练习逐渐成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由此,教师应首先为学生制定与语言运用教学目标一致的练习目标,使学生的语言运用练习能在多维的情境中得以有效开展,并增强其与其他教学环节的呼应性,共同服务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此外,鉴于学生之间的学情差异显著,且课堂练习具有诊断功能,教师应坚持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顺应每一名学生的学情与发展需求构建个性化语言运用练习体系,以高效的弹性分层练习,实现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语言运用练习效应的最大化。

(二)内容维度

从内容维度来看,应设置体现结构性、整合性、可持续性特征的练习内容。

就结构性而言,培智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直接经验为主”的认知特点,与此对应,教师应积极选取结构性强的语言运用练习内容,以简化学生语言运用知识的加工过程,进而在其能力范围内收获更多的语言运用练习成效。

就整合性而言,学生语言运用练习的价值在于“学以致用”,整合性的语言运用练习内容能弥补学生学习迁移能力方面的不足,促进学生对语言运用知识结构的完整把握并提升其维持与泛化的效度。

就可持续性而言,由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与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长期性,教师需要综合设计可持续的语言运用练习内容并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子模块,使学生更容易体验语言运用练习的成果,并据此推动整体情境教学法的可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课堂练习离不开教师的评价与反馈,教师应在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练习的过程中实时关注他们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支持、纠偏或鼓励,渐次地帮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建立起“恰当语言运用—收获积极反馈”的正向联结,进而使其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取得更大进步。

四、开展综合评价,延伸情境教学价值

课标倡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评价应兼顾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鉴于此,教师应综合学生生活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同时综合评价其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语言运用核心素养在不同学习情境中的应用与发展。

就综合评价的形式而言,受制于自身认知、情绪、感知觉等方面的异常,培智学校学生往往难以全程投入刻板的终结性评价,致使评价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其语言运用学习效果。而过程性评价则可在减少终结性评价体量的同时,使教师得以实时关注每一名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语言运用学习的参与状态与学习成效,从而动态调整课程教学,发挥课程评价对情境教学法的导向价值,促进学生语言运用知识的理解以及能力的提高。

就综合评价的方式而言,顺应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导向,教师应采用量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评价,并积极采用质性的方式描述学生语言运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思维意识层面考察情境教学法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影响。由此,开展综合评价充分延伸了情境教学的价值,而据此调整的情境教学法也更能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夯实基础。

诚然,培智学校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但实践表明,坚定以课标为抓手,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必然能有序推动该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还需持续深入学习与践行课标理念,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中的效果,并力争以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来实现学生学习生涯的完满发展。

猜你喜欢
培智学情语文课程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