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培军 于合美
摘 要:教师要探索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建设途径和方法,重新定位生命教育的起点,营造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美好样态,完善生命教育的多维度课程内容体系,体现教育的生命本体价值,有针对性地解决生命教育课程“碎片化”的困顿,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全人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基础教育 生命教育 生命化课堂
学科教学是以教师为引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体验为手段,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活动。“学科教学生命化课堂”就是在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发挥教材的作用,有目的、有组织地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最终实现生命个体的幸福成长,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生命活力课堂是对生命教育理念的深化,是一种全人的教育,是学科教学从工具价值转向生命价值的体现,是教育本真的回归。
一、构建生命活力课堂的意义
生命教育倡导学校教育应致力于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以培育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个体为己任,进而实现个体生命的自由、幸福与成长。对此,生命活力课堂的建设,将课堂教学与生命价值、生命质量联系在一起,使生命活力课堂常态化,以弥补生命教育的不足,对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延伸了生命教育的内涵
当下,教师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仍停留在初级层面,表现为虽然注重生命安全的知识提升、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生存技能的训练,但是缺少对生命体验感、行动感和价值感的追寻,对生命的态度、情感以及自我能力方面的关注不足。生命化课堂建设能够将生命教育的内涵延伸,完善生命教育的发展谱系,体现生命教育的价值。
(二)能够减少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
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心理疾病”是学生容易发生的现象,既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究其原因,除家庭和社會环境存在问题外,教师对生命教育的不足是主要原因。只有深挖教材内容的生命资源,做好生命化课堂建设工作,才能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的生命素养,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建构生命化课堂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围绕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知识、创新素养、人文底蕴和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行丰富的知识储备,也要围绕知识学习、生活体验和学生的心灵世界有目的地进行备课和教学,从而达到传承人类文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促进学生生命素养整体发展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更成熟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不同的课堂实践需要教师不同的言行样态,需要教师以友好的面部表情和自然恰当的身体语言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课堂、喜欢教师,这样的生命化课堂教学才有意义,才能事半功倍。
(四)能够适应学生未来的发展
生命化课堂的教学内容,涵盖安全教育、死亡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民族教育、家庭生活指导等多个方面。同时与生命意识、生存技能、生命价值相适应,能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教育内容模块之间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形成学生从低龄段至高龄段逐层递进、逐级上升、贯通一体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学生在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中,能够学习知识技能,懂得生命的真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提升生命素养,进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构建生命活力课堂的现实问题
虽然传统的基础教育经历了不同层次的转变,但始终未脱离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这导致教学背离了教育的本源,阻碍了生命教育的完善和发展。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师必须了解当前生命教育的现实困难,分析存在的问题,才能在实践中选择正确、高效的途径。
(一)学生生命素养的现状
2020年7月,某省级中小学生生命教育课题组,针对疫情期间因生命教育缺失、居家隔离心理压力大等原因,导致“自杀”“心理疾病”多发等问题,专门编制调查问卷,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涉及小、初、高三个学段的学生。调查统计数据显示,75%的学生认为应提升生命教育认识,82.6%的学生对生命教育现状不满意,约70%以上的学生缺乏对生存技能的自信。在生命化课堂建设中,这是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教师运用生命教育资源的意识淡薄
2021年9月,某生命教育课题组编制了教师调查问卷(了解教师落实生命教育的实际状况),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86份,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调查统计数据显示,100%的教师选择了“实施生命教育具有必要性”,26.2%的教师选择了“经常开展生命教育”,28.1%的教师选择了“很少进行生命教育”,45.7%的教师选择了“不确定”。通过调查得知,虽然教师能够认识生命教育的意义,但是不能认真落实。针对“生命教育制约因素问题”的选择,除选择受现行考试制度和考核评价标准的影响制约外,43.2%的教师选择了缺乏对生命教育资源运用的意识和能力,34.6%的教师选择了生命教育资源匮乏。通过调查,不难发现,教师运用生命教育资源的意识淡薄和能力欠缺,是制约生命化课堂建设的主观因素之一,需要加以解决。
(三)“碎片化”制约了生命教育的发展
一是师资配备碎片化。因师范院校未开设生命教育专业课程,导致中小学校缺乏专门教授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师。二是课程内容碎片化。生命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没有系统的生命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仅凭碎片式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生命教育需求。三是课时开设碎片化。生命教育是弱势学科,虽然教育部文件明确规定每两周必须开足一课时生命教育课,但是课时往往被挤占或挪用,造成生命教育课不能开足规定课时。以上原因导致生命教育课堂缺乏连续性、系统性,严重制约了生命教育的发展。
(四)学生参与生命教育主体权利的缺失
生命教育过程改变了知识传授、计划执行、目标实现的预设性,是一个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和联合创造生命价值的过程。 生命化课堂建设应让学生感到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生命化课堂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在生命化课堂中,学生占主体地位,应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参与对生命教育内容的设计、对生命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对生命化课堂质量的评价,主动参与探究、体验、反思、实践。
三、构建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策略
(一)精神维度和生命特征
要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师应将课堂的起点定位在“润泽生命”上,教学应散发出浓浓的精神气息。精神认同、主动吸收和自主再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行为,也是生命化课堂建设的精神维度。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生命素养和创新素养,这是生命化课堂建设的特征。在富有生命意义的课堂上,师生一起经历、体验、探索、反思生命的意义,做幸福之人与有用之人,这是生命化课堂建设的目标。
(二)应具有的美好课堂样态
在生命化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被灌输知识的“器皿”,而是充满想象、富于智慧和活力且具有不同经历和特征的活生生的人。生命化课堂能够让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专业得到发展,能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回归、生命得到成长。这种样态才是生命化课堂应有的真貌,才是生命化教育的本质。
(三)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生命化课堂建设只有遵循顺序性、灵活性和“量力性”,才能让生命化教育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分层设计原则。在生命教育的渗透过程中,教师要在不同学段内容选择上有所侧重,生命教育资源应遵循学科课程的逻辑顺序(如生命起源、生存技能、生理知识、健康安全、心理健康辅导等),要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生命化教育的品质。二是因材施教原则。运用生命教育资源,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适当调整、补充,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样的内容,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才能获得个性化发展。三是量力而行原则。教师应让学生参与生命教育资源体验活动,不同年龄的学生,认知范围和领会能力有很大差别,如果违背规律开展不相适应的教育,学生就无法理解。
(四)应重视的三个环节
一是对生命教育资源应用环境的选择。教师必须针对学科教学的具体特点、生命教育资源的特征,确定生命教育资源应用的环境。二是对导学案的制作和应用。教师要编制不同的教学课件,制作恰当的导学案。三是精心编制校本教材。学科中涉及的生命教育资源往往缺乏系统性,为了更好地应用生命教育资源,学校需要编制生命教育校本教材,应严格遵循“总体规划”“目标设计”“教材整合”“内容选择”四个步骤。
(五)应具有的三个维度
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自我、社会和自然三个维度对生命教育资源进行深挖、梳理、整合和提炼。一是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首先要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通过提炼教科书中蕴含的材料内容,对学生进行睿智人生教育。通过从学科资料中提炼出勇于面对挫折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的生命教育资源主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让学生学会处理自我与社会、他人的关系。要突出情感教育,注重亲情和爱情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亲情观,珍惜生命,融入社会,善待他人。三是让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到热爱和珍惜自然界的一切生命。
(六)应采用的课堂体验方式
一是反复精心阅读,品味生命。从品读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传统优秀经典作品,仔细琢磨字词,反复推敲作者用意,获得对生命的感悟。二是通过用心书写,表达生命感受。通过写读后感来评价作品,提升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三是通过实践活动,践行生命(如通过升国旗仪式、开学典礼、暑期军训等各种活动,进行勵志教育,激励学生积极上进;通过栽种树苗,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学会感恩;等等)。四是利用专家讲座作为必要补充,落实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选择,进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七)应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生命化课堂里,教师、知识与学生不再是“瓢”“水”“容器”的关系,师生多渠道地交流互动,能够达到生命的共融。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感受,收集、研判学生传递的所有信息,有针对性地教学;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达到身体、认知、精神上的升华。
总之,生命化课堂建设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途径和相配套的教学制度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发展规律,把对知识的教学与对学生的人格、心理品质和道德价值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成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修梅,刘慧.“我是谁”:生命教育的追问与应答[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65-71.
[2]魏晓东,周小琳.未成年人生命教育的意涵、价值及课程建构[J].中国德育,2021(15):36-40.
[3]安桂清,刘宇,张静静.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指导纲要的构建理路[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4):16-22.
[4]黄明光.课改新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4):142-144.
[5]朱少义.文献分析视角下的国内STEM教育研究现状概述[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9(6):17-22.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沭县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