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型课堂 唤醒童真童心
——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的教学设计为例

2023-03-09 03:04江苏省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小学部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生字笔者动作

江苏省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小学部) 吴 逸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要求学生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牛和鹅》的教学起榜样示范作用。在学习统编版语文三年级教材时,学生已接触过“批注”,但是对于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初步了解并尝试从一些不同的角度做批注的要求,在本册教材第六单元是首次出现。

基于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的主体目标,笔者在教学设计时注重环节的趣味性,通过词语整合、情境朗读、演绎示范、分享观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自己的个性想法,乐于接受最新的语文要素,在不断尝试、参与、探索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乐趣。

一、排列之趣——发掘生字特点

生字教学,是文本阅读的必经之路。视生字数量多少、难易程度不同等因素,可选择集中出示,或随文识字。《牛和鹅》课后生字不少,左右结构居多,尤其是提手旁的字。如果按照一般组词模式进行生字教学,机械排列,一则无趣无味,学生只是和尚念经般朗读一遍;二则对感悟文本起不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1 一般模式课件

如何把这些动词有机串联?这对读懂文本、梳理文本、趣味教学,是否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基于趣味性考量,笔者将动词有机排列,串联成一首有节奏的儿歌。(见图2)

图2 趣味生字教学模式课件

对比明显,学生更愿意接受读来琅琅上口、极富趣味性的生字教学模式。实际课堂教学如下:

师:课文中,“我们”这群孩子是怎么对牛的?

生:欺负。

师:怎么欺负?(相机出示动词:拍、摸、触、扳、骑、捶)

师生接龙对话:拍什么?(拍牛背)摸什么?(摸牛肚子)……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短语:拍牛背、摸牛肚子、触牛屁股、扳牛角、骑牛背、捶牛背。指定一组学生开火车对话,以此类推。最后全班齐读,一边拍掌一边读出节奏)

师:看来,我们对牛啊,是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对鹅就不敢。胆大的孩子,也只敢远远叫唤一声——吁哩哩哩。谁敢来叫唤?

生:吁哩哩哩。

师:近了可不敢喊,远远地就喊,拉长了调子喊,吁——哩哩哩。(生跟读)

师:有一个人却敢收拾鹅——金奎叔。金奎叔是怎么对鹅的?找找动词。

生:握、提、掐、摔。

师生对话:哪个动作最狠?(摔)还有哪个动作没有“摔”那么厉害,但也挺要命的?(掐)伸出手,跟着笔顺动画一起写一写、读一读。

读罢,学生个个笑颜初现。此番处理,抓生字结构特点,投学生所好,让学生在富有节奏的朗读中,明晰动词用法,感受文本乐趣。同时,文本中的几个重要角色,也在笔者串联教学的语言中一一展现,人物关系明确,为理清文本奠定基础。

二、演绎之趣——鼓励个性理解

表演是中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环节之一。演,即角色代入体验,能演准、演像,表明学生对文本有了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感悟。如文本内容能演、易演,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意、体会作者情感,便可着意在课堂上进行尝试。演,未必是演完整的剧目或章节。宝贵的课堂中,演也要演在“刀刃”上。

《牛和鹅》这篇课文中,有一句,便可以让学生来演——“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通过对“贴”这一个字的演绎,演出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惊慌。课堂实录如下:

师:这句话主要写的是“我们”的动作。其中哪个动作、哪个字,最能让你感受到“我们”的惊慌失措?

生:“贴”。

教师指名上台表演。

师:你为什么要“贴”得那么紧?

表演者:我感到害怕,想要离鹅越远越好,背后靠着也有安全感。

师:我看出来了,你恨不得找个墙缝钻进去,是吧?演得真棒!

表演者沿着讲台边缘往后退着,“观众”犹嫌不够,让表演者死死抵着讲台,脸上要有惊慌的表情。短短1分钟的时间,学生兴致高涨,从直观的动作表演中,感受“我们”对鹅的恐惧。群演群议,无论是氛围感还是对“贴”字的解读,都达到了预设效果。有时,言语不如实践。教师要细读文本,抓住要点,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表演展示的机会,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之趣——拉近师生距离

课堂中,教师往往会亲身示范朗读、写作等,一是便于学生模仿或创作,更快地掌握技能,进而举一反三;二是消除学生攀爬知识高峰的畏惧心理,搭好扶梯,让课堂更加融洽。学生对于“批注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如何组织批注语言”等问题,依旧比较困惑。在教学时,笔者适时做示范,引导学生体会“从什么角度去做批注”,并请学生将笔者所做批注读出,学生乐意帮忙,边读边思。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了“贴”,真是让人印象深刻。老师在第一次读这句话的时候,印象也特别深,所以我忍不住在这里写了一句批注,谁愿意帮我读一下?

生(读):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我们”的惊慌失措和“我们”内心的恐惧。

师:谢谢你,孩子。这是我对作者这一句写法的一个评价,这是批注非常重要的角度。(相机板书:评价)

听到此话,学生频频点头,豁然开朗。此举虽小,意义却大。学生察觉做批注有了参照的方向,自然更乐于尝试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不枯燥,反而更具挑战性。笔者用巧妙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基于文本产生共情,再邀请学生读自己的批注。学生全程参与,精神集中,感受深刻,最后批注的形成亦是水到渠成。

四、想象之趣——创设如真画面

文字有限,文字背后却有无限广阔的空间。引导想象,启发学生思维,可以在课堂的各个角落有机渗透。学习新的阅读技巧时,如果失去了趣味性,学生接受度不高,畏难情绪会随之而来。因此,笔者考虑在教学时将想象画面与朗读指导相结合,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一起置身于紧张的环境中,读懂文字背后的情绪,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解。于是,在朗读时,便有了这样创设情境引读的画面:

师:这里的动作描写多贴切啊!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在池塘里竟然看到了四只大白鹅……

生(读):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师(加大音量):不好,鹅伸长了脖子,好像看见“我们”了……

生(读):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师(语调急促,喊):完蛋了,鹅上岸了,朝“我们”跑过来啦……

生(读):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师(边做着“嘘”声的动作,边小声说):是啊,就是这样,可千万别把鹅惊到了!

引读到这里,学生的情绪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此刻,那些原本喜欢开小差的学生眼睛也都是亮亮的。课堂本该这样充满学习的趣味性,人人参与其中,人人感受其间。

当然,创设情境,反复朗读,并不仅仅是为了调动气氛。学生在此刻读得越认真、越投入,感受就越深刻、越真切。在此基础上,再去围绕这句话写批注,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岂非易如反掌?

五、“张榜”之趣——收获认同自信

语用训练点的由扶到放,是教师上课常用的方法。以上所有环节,无论是整合、表演还是示范、想象等,都在为学生作为主体独立体验、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做基石。当学生进入练习做批注的环节时,他们已经有了大半节课的情感体验交流,会自发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将感受转化成精练的文字,即成批注。因此,笔者围绕文本中的三个自然段,对学生就做批注提出了一些要求:

“同学们,你瞧,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开始这样一边阅读一边做批注了,是不是挺简单?接下来,咱们就再来试试,从不同的角度做批注,写写心里想说的话。再读一读第5~7自然段,找出写鹅的句子,试着在旁边用简洁的文字做批注。”

在学生做批注的同时,笔者进行巡视。当笔者发现学生批注的角度独特又准确,语言凝练而有启发性时,就会给该生发一块磁铁板和一支粉笔,并让其在上面写下自己的想法。此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写好批注的积极性,极大地鼓励学生尝试用简洁的、概括性的语言写批注,鼓励学生尝试大胆举手发言,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时,被叫起的同学分三步回答:一答找到的句子;二答书写的批注;三贴板书磁条。笔者惊喜地发现,当第一块磁铁板被分配出去时,周围关注到这一幕的学生,眼神流露出的是羡慕,他们在下一秒迅速投入文章中,静心思考,字斟句酌地做起了批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虽各有不同,但他们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探究,形成自己的体验,这是最宝贵的财富。

【交流画面一】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

师:嗯,这是在写鹅。请分享你的批注。

生: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鹅此刻神气活现的样子。

师:你提炼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动作、神态、神气活现。

师:非常准确,请你将磁铁板展示在黑板上。

【交流画面二】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师:嗯,这也是在写鹅。你在这句话旁边写下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鹅的凶神恶煞,怪不得小孩子都这么怕它呢!

师:你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写下来了,多好啊!你提炼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凶神恶煞、怕。

师:挺好,很精练,也请你将磁铁板展示在黑板上。

【交流画面三】

生:我找到的也是刚才那一句。

师:英雄所见略同,那你又写下了什么呢?

生:我有一个疑惑,鹅和人争斗起来,最后到底是什么结果呢?

师:这个同学为我们打开了做批注的一个新思路。当我们在阅读时产生了疑问,也可以把困惑写在旁边,这也是最真实的内心感受啊!你提炼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人鹅斗,结果如何?

师:来吧,也请你将磁铁板展示在黑板上。

师(小结):瞧,同样的文字,不同的人去阅读,写下了不一样的批注。这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思考,是我们自己最真实的阅读体验。

笔者在评价时,肯定了学生做批注的角度多、思维广,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才是阅读最直观也是最真实的输出。课毕,没有来得及发言的同学,依然聚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批注关键词。这是对笔者这节课最大的肯定,也激励着笔者探究趣味课堂,在富有乐趣的教学环节中,落实基础,让语文要素于无形中落地,教授新知,传递文化,让师生共享语文课堂。

统编版语文教材,生字多,文章长,内涵深,主题更集中,语文要素更具连贯性和阶梯性。它给学生带来了更丰富的文化体验,也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与学生站在同一方向,要着眼于童真、童心,让学生在有情、有趣又有效的实践活动中,真正享受成功的满足感。千人千面,百课百样,以兴趣为支点,语文课堂就可以这样千变万化。课文只是一个个例子,读课文、教课文也只是一种学习的途径和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落实语文要素,夯实基础,培养情智,以文化育人,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所在。

猜你喜欢
生字笔者动作
读儿歌识生字
老师,别走……
生字辨识大闯关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生字变身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