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变迁与华语传承*

2023-03-08 02:55王文豪
关键词:华校华语华文

王文豪

(广州大学/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

一、引 言

身份认同与语言的关系研究是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关心的课题。身份认同是指个人或群体的“归属感”,回答个人或群体如何认知自己“究竟是谁”的问题。海外华人移民群体因生存环境改变,认同情况变得复杂(1)王庚武.东南亚华人的身份认同之研[A].华人与中国:王庚武自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过去,学者较多关注身份认同与语言选择、语言变异以及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而对身份认同与语言传承的关系关注不够。实际上,语言传承是代际间、纵向的过程(2)郭熙.海外华语传承的历史经验与国际中文在地化传播[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身份认同对其影响更为突出,华人身份认同的研究是华语传承研究亟需提升的重要方面(3)郭熙.华语与华语传承研究再出发[J].语言战略研究,2021,(4).。海外华人在回答“自己是谁”“自己归属于哪个群体”之后,采取了相应策略传承华语。本文尝试找寻两者之间的互动规律,发掘历史经验,以期在新的语言生态下,实现华人祖语保持的目标。

印尼华人移民历史悠久、历经波折,且华语传承状况复杂多样,因此本文选其作为研究对象。印尼与中国隔海相望,两地交往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初期。李学民等认为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开始已经有成批中国移民定居印尼。(4)李学民,黄昆章.印尼华侨史(古代至1949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至13世纪,印尼的华侨社会已经初步形成,并且相当繁荣。(5)黄昆章.战后印度尼西亚华人社会的演变[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9,(1).20世纪初,印尼华侨共计22万人,到1930年,华侨人数达到123万人。20世纪60年代,印尼政府进行族裔人口普查时,华人人口达到200万人。现在印尼华人的人口数字,存在较大争议。《2014~2016年世界侨情报告》统计了不同部门、不同机构和不同学者对印尼华人人口数的看法,从241万到3000万,差距非常大。(6)陈奕平.2014~2016年世界侨情报告[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数字争议也从侧面反映了印尼华人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目前,已经有学者关注到了印尼华人身份认同与语言使用的问题。例如,王爱平对印尼华裔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青少年一代的语言环境、语言使用、语言能力及其认同问题(7)王爱平.印尼华裔青少年语言与认同的个案分析——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印尼华裔学生的调查研究[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4).。陈丽梅选择印尼巴淡岛和石叻班让岛的华人商铺店主及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汉语使用、对汉语的态度及身份认同情况。(8)陈丽梅.从语言看印度尼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对印度尼西亚巴淡岛和石叻班让岛华人的调查[J].东南亚纵横,2019,(5).刘慧考察了印尼峇淡、坤甸、北干巴鲁3地华族集聚区华语标牌与族群认同之间的互动关系。(9)刘慧.印尼华族集聚区语言景观与族群认同——以峇淡、坤甸、北干巴鲁三地为例[J].语言战略研究,2016,(1).

上述研究多是共时层面的调查研究,较少关注历时梳理和分析,也没有阐明华人身份认同与华语传承之间的关系、不同认同情况对华语传承的影响,以及未来印尼华语传承应从中汲取的经验教训等问题。当前,语言与身份认同研究倡导从横向范畴到纵向过程研究的转变。(10)高一虹,李玉霞,边永卫.从结构观到建构观:语言与认同研究综观[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1).本文尝试结合华侨历史文献,以及对印尼华人的质性访谈资料,纵向剖析海外华人身份认同对华语传承的影响,以期对上述未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的华语传承情况主要包括华语使用、华侨教育等。文献资料主要来自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吧城华侨自治机构的实录文献《公案簿》和前人口述史资料,质性访谈材料源自笔者所在团队针对印尼70~80岁华人做的华语传承口述实录。

二、文化认同与华语传承意识的萌发

19世纪末,印尼的华人社会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新土二元格局,分为新客华人和土生华人。华人“下南洋”,以生存为首要目的。荷兰殖民者较多关注对华人的经济掠夺,无暇顾及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因此,华人的身份认同较少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得以自然发展。杨启光考察发现这一时期的华人身份认同也是对应的二元格局,新客华人坚持“以唐人身份为荣”的“唐人观”,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土生华人在国家认同上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但又不认同于当地民族(11)杨启光.1900~1945年印尼华人的华人观初探[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1,(2).,也不认同当地文化。这一时期无论是新客还是土生华人,在文化上都比较认同中华文化。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文献中找到相关证据,比如在《公案簿》中有很多唐人礼仪、唐人规矩、唐人法律的记载,例如:

(1)特因不能指明,又无取回原单,兼其数无设《日清》,只《总簿》一本,无照我唐数法,不得取凭,须从传光诗礁字内清还爲是。(《公案簿》第4辑21页)

(2)今邱江娘、高巴阳既犯此科,恳依我唐法律征责其罪,以警后来。(《公案簿》第7辑59页)

(3)论林丹娘请伊夫王猫洛求离一案,从唐人规矩,两姓成婚六礼并行,则有《婚书》,又有礼帖,此富家宦裔者有之。(《公案簿》第9辑 252页)

此外,《公案簿》中还有大量关于“唐”的语汇,如:唐文、唐字、唐法、唐教、唐历、唐人礼仪、唐人礼统、唐人葬仪、唐人成规、唐规矩、唐数法、唐山规例和唐人五伦等。上述语汇也从侧面反映了印尼华人愿意凸显自己的文化身份,坚守中华语言文化。

另外,根据陈安尼的口述,华人家庭和社区会传承代表中华文化的中国节日、祭祀仪式等习俗。例如:

(1)根据华人的传统,在春节后的第九天,要举行“拜天公”的仪式……拜天公的祭台不是祭先祖的祭台……

(2)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会举行游行活动,人们舞龙舞狮……有一次为迎接舞龙的到来,他们在龙车经过我们家门口时燃放烟花爆竹。

(3)在我们家里还会在“忌日”祭祀过世的祖先,每到“忌日”,母亲就要忙上三天……(12)包乐史.回归厦门[M].孙蕴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综上,这一时期华人的身份认同有“新土”之分,整体上未与政治、民族等因素发生紧密联系。华人没有对国家和民族身份过多思考,但是他们对中华文化保持了认同,而且是一种比较单纯的基于生存因素的文化认同。

这一时期华人的文化认同,对此时的华语传承产生了影响。首先,华人的语言使用情况比较复杂。一方面,部分土生华人弃用华语,转用“中华马来语”。19世纪末,王大海游历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曾记载“华人有数世不回中华者,遂隔绝声教,语番语,衣番衣,读番书……”(13)周南京.印度尼西亚华人同化问题初探[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6,(Z1).。“中华马来语”采用马来语的基本语法结构,但又保留了大量汉语闽方言的词汇。另一方面,新客华人大都操着各地的汉语方言来到印尼。他们为了与荷兰人、印尼人以及土生华人交流,学习了荷兰语、马来语。《公案簿》记载了很多关于华人为申请自治机构官职,介绍自己掌握多门语言的案例。(14)王文豪.早期南洋吧城华侨语言使用情况研究——基于华侨历史文献《公案簿》[J].中国语言战略,2022,(2).

另外,荷兰人为土生华人设置了荷华学校,供其学习荷兰语。土生华人陈安尼家的语言使用情况可作为证据:

(4)我和父母是用马来语交流,和仆人们则说爪哇语——他们用高层次的爪哇语回答——我们孩子之间说话也会掺杂很多爪哇语。

(5)当我们在学校学了荷兰语之后,便开始用荷兰语互相交流,后来也都是用荷兰语通信。

(6)父亲不仅为自己订阅了报纸、杂志,还阅读马来文的书籍,包括考茨马勒的小说翻译本,姐姐们则读该书的荷兰文译本。

(7)通常情况下,像我父亲那一辈的土生华人是不会中文的,他们的日常对话中也只偶尔夹杂一些闽南话的单词。……我知道父亲一生都后悔他不懂得读写荷兰文。

其次,华语传承意识在早期华教中萌发。印尼华人一直较为关注华裔子弟的教育问题,早在17世纪末,华人甲必丹已经在巴达维亚的华人公馆建立私塾式的义学,后来发展出“明诚书院”“南江书院”等义学机构(15)黄昆章.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义学的教师多来自福建,使用汉语闽方言教学。到1900年,爪哇有257间义学式私塾,学生人数达到4452人(16)李学民,黄昆章.印尼华侨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在义学私塾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吧城中华会馆倡议兴办新式学堂,规划“于会馆先设立小学校一区……参以东西洋教科章程,详立科表,教以认字、串字、习算、作论……”。1901年,印尼第一所新式华校——中华学堂在巴达维亚成立,(17)张四红,董理颖.印度尼西亚国际中文教育的本土化路径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2,(6).学堂教师也多是从中国招聘而来,采用官话(18)“官话”指当时中国的通用语,也称作“国语”。教学,设有国文、算术、常识、音乐、体育及英语等课程。随后,印尼各地建立了多所中华学堂。1912年,中华学堂改称中华学校,数量达80余所,学生达5451人(19)温广益.印度尼西亚华侨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随着华教的兴起,印尼华人开始思考华语传承的问题,萌发了华语传承的意识。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华人保持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华语文在日常语言使用中居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华人开始思考如何传承祖籍国的语言文化。本文认为这一时期可以视作印尼华人社会华语传承意识的萌发期,为后来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承积蓄了力量。但是,在华人个体层面,生存因素仍是主要矛盾,也导致此时的华语传承比较脆弱,易被影响。比如,在语言使用方面,部分华人转用马来语,甚至华社重要的档案材料《公案簿》后来也转变为用马来文书写。还有些华人学习荷兰语,甚至认同自己是荷兰公民。但不可否认的是,华人先辈的努力,促使印尼华人社会保持了中华语言文化“基因”,甚至还促成一部分土生华人与中华文化再次联结,实现“再华化”,为后来的“泛华运动”以及国族认同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国族认同统一与华语传承快速发展

20世纪初,荷兰人不断强化抑华政策,而中国国内民族主义思潮也对南洋华人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华人的民族意识觉醒,开始走向联合。1900年,印尼华人社会打破封建宗族、帮派、地域限制,成立了巴达维亚中华会馆。中华会馆与华人商会、书报社等华人社团掀起了一场泛华运动,催生了对印尼华人社会影响深远的身份认同观——“泛华观”,号召全体华人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国。1945年,印尼独立建国,以《新报》集团为代表的新客华人认为不论是土生华人还是新客华人都是华侨,都是中国公民。新中国成立后,印尼华人组建了印尼华侨团结促进会,号召华人社会认同新中国,并立足于当地,积极主动地与印尼政府沟通以争取华侨的合法权益(20)杨启光.1945年以后印尼华人的华人观初探[J].世界史,1992,(10).。印尼华人的身份认同,在这一时期实现了国家认同和族裔认同的统一。他们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是中国人,只是侨居在南洋。

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华语传承。最突出的表现是,印尼华侨教育蓬勃发展,华人读华校、学华文成为华社潮流。二战前已有的华文中小学迅速复办,各地华侨又新创办了许多华校,各地华校数量激增,学生人数也有了很大增长。到1957年,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达到顶峰,全国共有1800多所华校,大约43万名学生。并且华校分布广泛,即使是相对偏僻的加里曼丹岛都有300多所。通过表1,可以直观感受到当时印尼华侨教育的情况。

表1 1950~1957年印尼华校数量和学生人数变化表(21)黄昆章.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这一时期,印尼华校还形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完整教育体系,开设的课程基本上和中国学校一致。他们还大力发展师范教育,解决华校师资问题。

老一代印尼华人还在访谈中提供了一些案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华教的盛况。

(8)在牙律在一个县城,西爪哇啊,离开万隆63公里啊一个县城,不过呢,虽然是一个小县城,1907年就成立了中华学校,印尼第一间的中华学校是巴华学校1901年成立……

是郊区叫星棒,那个地方就是十字路口,所以叫星棒(地名)。什么交通不发达嘛,那个铁路拿掉,不过呢,过去因为华人很多,跑去山上,附近有一个镇叫做七塘家,那边也有中华学校。 ——印尼东方语言文化中心 马永男

(9)印尼最鼎盛的时候,1966年是1500间,那个很了不起,相当了不起。如果说那个时候从1900年开始到1966年,60年。60年的时间,我们先辈能够创造1500间的这个华语学校,遍布到穷乡僻壤噢。你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经济财力来说,那个时候媒体传输的这个科技程度它太低了,但是能够达到那个程度。 ——泗水新中校友会 王伟奇

(10)66年华校封闭的时候,我从符老师那边听到是1500到3000所,这个就是有一个很大的差距。相当于现在来说应该是华人的经济实力比以前强得多,是不是?但是我们远远赶不上以前的水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华社已经不是19世纪的华社,人在变。符老师说得对,以前我们是说,以前的老师他有奉献精神。 ——东爪哇华文教育协调机构 李光迈

在语言使用方面,华语成为华社主要的教学及日常生活用语。访谈中,华人前辈也讲了一些相关的故事。

(11)因为我爸爸他就是国内来的嘛,所以谈话讲仙游话,家乡话,所以小的时候第一语言就是家乡话。学前了,大概四五岁吧,晚餐以后,店铺关门以后,我爸就把我就放在桌子上,他给我讲《隋唐演义》,用家乡话来给我讲的,我听了会哈哈大笑。 ——泗水新中校友会 王伟奇

(12)我们年轻人被抓进监牢。抓进监牢里面啊,遇见一个刑事犯,华人呐。他说在家里都是讲中文的,我以前读书都是印尼文嘛,就跟他慢慢学。那时候没什么课本。他那个那时候上课,有个犯人有个《古文观止》。古文观止,一个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字那边写。他教我。 ——印尼三宝垄三宝基金会 柯东海

另外,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在华人社会也得到很好地传承,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也都如国内一样进行。在华人聚居的社区,华文招牌、广告随处可见,多种华文书报发行出版。印尼华人还在报纸副刊发表了一批华文文学作品,举办了各类征文比赛,并结集出版了《学生习作选》《印华文丛》以及《印华文艺评论集》等。各地华侨文艺剧团,上演了一批中国话剧、歌舞和方言戏曲作品。

总而言之,这一时期印尼华人的国家认同和族裔认同相统一,是一种较为强烈的身份认同,这也促使他们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手段传承华语,主要表现为:在华人社区以及家庭中广泛使用华语,大规模开办侨民教育性质的华校。华语传承进入快速发展期,为接受基础教育的华裔子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强烈的国族认同,以及繁荣的华语传承景象,使当时的印尼政府重新考虑华人政策,采取了更为激烈的抑华和强制同化政策。

四、坚守华族认同与华语传承转型

1965年,“九三〇”事件以后,苏哈托政府施行强制同化的政策,主要表现为:禁止开办华校、禁止使用华语文、禁止华文报纸发行、禁止华人组织进行活动等。到1998年,印尼政府逐步解禁华社,调整对待华人的方针,实行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政策,印尼华人社会开始复苏。但是三十多年的禁华政策影响了印尼华人的身份认同,许多印尼华人加入印尼国籍,在国家认同上转变为认同印尼。但在族裔认同上,他们大都认为自己属于华族,中国是他们的祖籍国,中华文化是他们的身份符号。以下是访谈中提到族裔认同的实录。

(13)我们今天的印尼华人,我们是印尼公民,我们的祖国是印度尼西亚,我们是应该热爱这个祖国,热爱这个人民。但是我们作为族群,华语仍然是我们的母语,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文化。 ——东爪哇华文教育协调结构 李光迈

(14)其实呀我们华族印尼华族,很多在荷兰那边读书变成律师啦,医师,多得很。我们华族小孩子读书都很努力的。 ——印尼东方语言文化中心 马永男

(15)我们培养的学生除了华族子女,也有兄弟族,我们真正去推动,他不敢说不。好像比方说汉语水平考试,东爪哇的教育局局长,新来的,他不同意。我后来给他看,参加的,很多兄弟族。 ——东爪哇华文教育协调结构 李光迈

1965年至1998年,在政治因素影响下,印尼的华语传承几近中断。华人不能讲华语、教华文,华文学校被关闭,有关中国的习俗仪式被禁止。印尼政府提倡华人改用印尼姓名及信仰伊斯兰教。(22)黄昆章.战后印度尼西亚华人社会的演变[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9.只有部分华人零星办了一些“家庭作坊式”的华文补习班。

1998年以后,华人校友会、宗亲会和同乡会等组织,开始复办华校。他们还根据时代的发展,改革华校组织形式,大量创办“印尼语、华语、英语”并存的三语学校。截至2019年,三语学校共计70多所,在校学生达5万人(23)陈友明.印尼华文教学现状研究[J].世界华文教学,2019,(1).。梁英明认为三语学校的出现并不是“华文教育的复兴”,也不是“从华侨教育转型为华人教育”的结果。三语学校与华文学校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三语学校是一种新型的多语言学校(Multilingual School)(24)梁英明.从中华学堂到三语学校——论印度尼西亚现代华文学校的发展与演变[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3,(2).。林瑀欢则认为实施三语教学的华校是海外华语多路径传承的一环,是海外华校本土化和现代化的转型。(25)林瑀欢.东南亚华校的三语教学:趋势与方向[J].全球教育展望,2021,(10).本文也认为,创办三语学校,是印尼华人面对新的外部环境,传承华语的一种探索,体现了印尼华人的对华族认同的坚守,表明了他们延续中华语言文化的智慧和耐心。

在华语使用方面,情况却不容乐观。1998年以后印尼华社创办了很多华文报刊,如《印尼商报》《千岛日报》《坤甸日报》《苏北日报》等。但是,我们实地调查发现,现在的华人在家中或社交场合大多说印尼语或当地语言,雅加达、泗水和三宝垄等大城市的街头几乎看不到华文的语言景观,华人开办的工厂也很难看到汉字。

如上所述,这一时期印尼华人社会受政治因素影响,在国家认同上认同印尼,在族裔认同上认同华族。在族裔认同影响下,印尼华人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接受侨民教育的那一代华人,1998年之后恢复使用华语,并坚持传承华语,探索新的华校办学方式,开办“三语学校”,显示了印尼华语传承的韧性。当下印尼华语传承处于转型期,面对新的外部环境和语言生态,还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

五、结 语

本文重点研究了3个阶段印尼华人身份认同与华语传承之间的关系。第一阶段,华人保持文化认同,华语传承意识开始萌发,但是脆弱易受影响。第二阶段,华人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国,华语传承快速发展。第三阶段,华人在国家认同上认同印尼,但在族裔认同上认为自己是华族,中国是自己的祖籍国,华语传承充满韧性,积极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王赓武曾将东南亚华人认同分为政治类认同和文化类认同。(26)王庚武.东南亚华人的身份认同之研[A].华人与中国:王庚武自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梳理印尼华语传承的历史,本文认为政治类的国家认同和族裔认同对语言传承的影响较大,移民群体会在政治类认同的影响下采取更积极的手段传承祖语。

当前全球各地的华人移民,在国家认同方面大都“落地生根”,认同住在国。因此,推进华语传承实践,我们需要关注华人的族裔认同,主动引导海外华人的华族认同。第一,善用外部因素。根据上文梳理可以发现,印尼华人的身份认同一直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与海外华人的接触中,要向他们分享中国故事,帮助他们知华、认华和爱华。第二,借助老一代华人维系华裔青年的华族认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接受侨民教育的老华人大多经历过国族认同统一的阶段,也经历过外部政治压力,他们坚持传承华语,是帮助引导下一代华裔子弟华族认同的重要力量。针对这一群体,学者也应该做好口述实录等抢救性工作,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展现印尼华人华语传承的历史。对此,暨南大学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团队已开展了相关研究(27)郭熙,刘慧,李计伟.论海外华语资源的抢救性整理和保护[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第三,借助文化影响族裔认同。华社应适当营造中华文化氛围,比如节日习俗、婚嫁风俗等,以期激发华裔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使之在文化形式上区别于其他民族。

在祖语传承理论方面,本文认为应该关注华人身份认同与华语传承的历史。第一,前人强调身份认同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28)周庆生.语言与认同国内研究综述[J].语言战略研究,2016,(1).而在海外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与语言传承历史中,认同对语言的影响更为显著,稳定的族裔认同有利于传承祖语。第二,移民住在国若强势推行同化政策,反而会强化移民群体的族裔认同,促使他们更加重视祖语传承。第三,祖语传承不能单靠学校教育。祖语传承应该在族裔认同影响下,发挥群体力量,群策群力,拓展传承路径。

猜你喜欢
华校华语华文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柬埔寨华校文化教学调查研究
民国时期华校国语文考试研究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菲律宾华文教育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加坡华语的语音与流变
泰北华校小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报告——以清莱府光明华侨公学为例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
华语大片经典改造的迷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