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对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启示

2023-03-07 19:09
菏泽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黄炎培职业院校劳动

王 晶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山东 济南 250000)

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于劳动教育高度重视。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明确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思想指引。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黄炎培先生作为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对职业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在此过程中,黄炎培将劳动教育作为开展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是对当时教育脱离生产、脱离实际的反思;另一方面黄炎培进行了大量国内外教育考察,并从国外职业教育实践中吸取经验,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他的劳动教育思想。研究黄炎培的劳动教育思想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劳动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学理价值,同时对于新时代的职业院校如何具体实施劳动教育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

(一)劳动观念:劳工神圣、尊重劳动

劳动价值观是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黄炎培反对“读书做官”“重仕鄙劳”等陈腐的观点,针对当时所处社会存在轻视、歧视体力劳动者的现象,黄炎培指出:“关于社会服务的种种事业,吾人应认为神圣高尚的天职”[1]“劳工神圣,是吾人良心的主张”[2]。在黄炎培的大力推动下成立了中华职教社,并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根据学校要求学生入学时都要写誓约书,而誓约书首要之条就是“尊重劳动(学生除半日工作外,凡校内一切洒扫、清洁、招待等事,均有全体学生轮值担任)”[3]。在黄炎培看来,劳力与劳心都是神圣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尊重劳动是尊重职业的前提,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二)劳动方法:手脑并用、做学合一

黄炎培倾注心血开展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以解决当时教育与社会生产脱节的问题。黄炎培提出了职业教育是实践的教育的观点。他指出“中国读书人顶怕用手,除掉写字和吃饭、穿衣、上毛厕以外,简直像天没有给他两手似的。在糊里糊涂中,把社会分做两下:一是号称士大夫,是死读书老不用手的;一是劳动者,是死用手老不读书的”[4],针对这一手脑分离的现象,黄炎培提出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思想。他认为“办职业教育,万不可专靠想,专靠说,专靠写,必须切切实实‘做’。”[5]因此他强调做学合一,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努力为学生的劳动实践提供平台。中华职业学校的章程特别规定:“本校十分重视实习,学徒学习半天,工作半天,以便学会各种技能。学校推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学习期间到车、钳、锻等工场中轮流实习。”[6]他在中华职业学校开设了铁工科、钮扣科、木工科、珐琅科以及各种教员养成科,并且将每科附设了工厂。每个工厂既给学生和艺徒工作,又将出品出卖,将“产”与“教”完美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并在实践中体验着劳动的快乐。

(三)劳动品质:刻苦耐劳、自立自治

吃苦耐劳是中国人的优秀传统美德,通过劳动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培养人的自主能力。注重学生劳动体验,养成刻苦耐劳、自立自治的品质是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黄炎培指出:“养成守规则,有礼貌、耐劳苦的习惯,吾敢说没有益处不欢迎的”[7],他认为社会所需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品质,刻苦耐劳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华职业学校他强调把劳动实践经验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习劳耐劳”的品质。黄炎培一直以来提倡学生要自立自治,如他创办了 “农学团”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要求农学团的学生入学后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劳动生产,以此来实现自给自足;在中华职业学校创办“自治职业市”,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于己而言可以自食其力,于社会而言可以服务社会。

(四)劳动价值:敬业乐群、服务社会

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深刻认识到劳动价值所在。黄炎培认为劳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劳动不仅仅是个人掌握技能、提升职业能力、解决个体谋生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且通过劳动可以培育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进而达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他指出:“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厉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8]因此,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使受教育者对劳动有正确的认识,并通过劳动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体会与人合作、乐于奉献的快乐。

二、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

(一)社会性

黄炎培的劳动教育思想的一个逻辑起点是他深刻认识到当时教育与社会生产相脱节,所以社会性是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他认为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掌握生产生活的基本技能,如此自立才能更好地满足当时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并服务社会。黄炎培指出:“切实说明生产之重要,劳作教育之价值,并明定学校考绩标准,凡能帮助生产者,一律予以优奖。”[9]他在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上也紧紧结合社会需要,如设置铁工、木工等科目是通过调查发现从事铁工和木工的人是最多的,“列为统计,则以铁工最多,次为小工,次为小贩卖,又次为木工。小工与小贩卖,不足为固定职业,自为以木工为次多数。”[10]

(二)大众性

黄炎培认为教育要从广大民众最迫切的需求出发,而当时中国最大、最迫切的需求是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他着眼于平民大众的生计,注重平民的实践,促进教育大众化,实现平民职业教育,使更多人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如黄炎培建立了农村改进实验区,创办了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机构,强调职业院校以“社会化”“平民化” 为办学方针,使各个阶层、各个人群都能享受职业教育。而生活所必需的一切都是劳动创造的,没有劳动也就无所谓职业,大众性、平民化是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

(三)实用性

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有很强的实用性,他十分推崇实用主义,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中指出:“今观吾国教育界之现象,虽谓此主义为唯一之对病良药,可也。”[11]这里的此主义就是实用主义。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在实习办法中,黄炎培将实用主义来指导劳动教育,他鼓励学生在做中学,手脑并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作,来获得知识与技能,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和劳动的高尚。

三、当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一系列重大论述和精神,为职业院校进行劳动教育提供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职业院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职业院校中,无论是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还是具体实施,都存在一些问题。

(一)劳动教育课程未规范开设

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设计”。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劳动教育,但绝大多数院校均未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未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统一的课程标准。职业院校进行劳动教育形式也比较简单,如整理内务,实习实训,参加志愿服务,侧重强调劳动技能的培养,对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的培养没有深入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未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

(二)劳动教育实践缺乏规划设计

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并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只有通过实际的劳动实践,才能更好地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

职业学院的劳动教育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实践体系缺乏规划。一是当前劳动教育尚未全面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劳动教育机制。学校教育引导不到位,家长不支持孩子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未形成三者劳动育人的合力。二是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形式与内容比较单一。当前职业院校开展常见的日常生活劳动如整理个人内务;在生产力劳动方面有些职业院校将实习实训误解为就是劳动教育,导致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不能充分融合,劳动教育与实践活动处于分离的状态;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形式的志愿服务也存在覆盖面小、参与度低的情况,实践过程中难以形成职业道德、劳动精神的养成。

(三)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劳动教育的评价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评价过程中应把握好评价什么、谁来评价、怎样评价三个问题。当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还不完善,首先体现在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不明确。劳动教育的评价既应该关注学生劳动相关理论内容掌握情况,又应关注学生劳动方法、劳动态度、劳动实践的综合素养的养成。但很多院校在评价考核形式上比较单一,主要以统一考试为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过于空泛,很多指标不能实现量化,从而无法准确反馈学生的劳动综合素养。其次,评价的主体相对比较单一,一般是由任课教师或指导老师来评价,缺少评价主体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现评价的客观性。再次评价的方法相对简单,教师主要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而对学习的各个阶段不能进行实时的评价,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效果如何难以真正体现。

四、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的启示

黄炎培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劳动教育的思想对我们当前开展劳动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他提出的尊重劳动、劳工神圣的观念,提倡手脑结合、重在实践,强调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服务社会的劳动价值理论,对于今天构建劳动教育体系仍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一)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树立正确劳动观念

黄炎培所倡导的尊重劳动、劳工神圣的观念对于培养现代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重要借鉴作用。中华职业学校在学生学习的每个阶段都贯彻尊重劳动的理念,从入学签誓约书到日常生活学习,再到毕业实习,不断强调尊重劳动的必要性。在新时代,我们需要加强大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培养正确的劳动观。

首先,发挥课程在劳动教育中主阵地的作用。中华职业学校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不仅规定了专门的劳动时间,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训,还将其他课程与学科和专业特点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将劳动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中。新时代的职业院校可以借鉴中华职业学校的经验,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我们应该全面贯彻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并制定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根据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在大学不同阶段开设不同内容的劳动课程。我们既可以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也要将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相融合,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劳动育人元素,形成协同发力的课程劳动育人机制。

其次,发挥劳动模范的榜样力量。学校可以邀请优秀校友和劳动模范来为学生授课,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劳动模范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影响力。这样的接触会对学生产生无限的正面影响,激发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和追求,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供有力的支持。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与今天工匠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我们国家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阶段,只有将工匠精神与技能培养相结合,才能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营造尊重劳动的校园环境。一是学校可通过利用校园内的物质文化资源展开相关活动。在教学楼走廊、学校餐厅、学生公寓、宣传栏、图书馆以及校园标志景观等地点,展示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故事和标语,用以宣传劳动的重要性。二是通过开展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学校可营造出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比如举办劳动技能比赛、劳动大讲堂、劳动知识竞赛等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此外也可以结合相关节日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如在“五一劳动节”让学生们手绘劳动标志、在“植树节”组织学生植树,在“春节”举行为家人制作一道拿手菜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中感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三是可以利用学校各类网络媒介宣传劳动教育。以学校微信公众号、团委公众号、抖音号等媒介,主动抢占新媒体阵地,推出新时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劳动教育宣传作品,将劳动教育的宣传与时代同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学生。

(二)丰富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黄炎培大力倡导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知识与技能并重。他指出,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知真知。因此他提出手脑要联络训练,并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教育方针确定为“双手万能”“手脑并用”。

新时代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可以根据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年级的实践活动。通过劳动教育实践将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高校劳动教育模式的创新,加强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和认同。

一是开展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学校组织各项劳动实践,如校园卫生打扫与维护,秩序维护,展览讲解等;以勤工俭学、公益服务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劳动的机会;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还要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完善创新创造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造,尽可能的提供创新创造的机会和平台,满足不同年级多样化的劳动实践的需要。

二是开展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家庭是校外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有意识的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注重孩子掌握必备的生存技能。校外开展劳动教育的另一重要阵地就是社会大课堂。鼓励支持大学生深入社区、养老院和一些公共场所参加志愿服务,参与社区义务劳动,关爱空巢老人,扶助残障人士,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

劳动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而且能够使他们在真实的劳动过程中深刻领悟劳动的意义。通过劳动实践使大学生在动手过程中锻炼技能,在吃苦出汗的过程中磨练意志,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劳动观。

(三)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保证劳动教育效果

劳动教育评价是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在中华职业学校的考核中可以看出黄炎培对劳动教育评价环节的重视。中华职业学校对学生毕业证书的取得做出了严格规定,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让学生参与校内外劳动实践。有效可行的劳动教育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是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劳动教育既包括学生的校内生活,又涵盖了学生的校外实践,仅靠单一的评价主体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所以在劳动教育评价的主体应采取多元评价的模式,形成教师评价为主体、学生自评互评、社会与行业专家相辅的评价模式,实现多角度评价劳动教育的展开情况,促进评价的客观性。

二是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劳动教育评价不应该只停留在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评价,更应该注重劳动观念的养成、劳动能力的提升、劳动习惯的形成、劳动实践的创新等方面,构建全面评价学生劳动素养的指标体系。可以分年级制定评价表,对于难以量化的指标进行等级评价,对于可操作、可展示的劳动项目进行量化评价,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对观念、习惯的形成进行评价,全方位的反映学生的劳动素养。

三是注重评价方法的综合性。单一的评价方式远不能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在评价劳动教育过程时,应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一种具体的评价方法是建立劳动档案袋,该档案袋可作为劳动评价的重要参考工具。评价过程中,可以通过日常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平时的劳动习惯和态度,并进行等级评价;同时,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参与劳动的相关信息,包括劳动主题、劳动作品、劳动研究报告、劳动照片等,并进行具体的量化操作,最终将其转化为等级评价,以实现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目标。

劳动教育是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黄炎培先生在劳动教育方面的探索,无论是从劳动观念还是劳动实施方面都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职业院校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以劳动教育为重要抓手,厚植劳动情怀,深耕五育并举,塑造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猜你喜欢
黄炎培职业院校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热爱劳动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黄炎培感动了日本特工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浅析黄炎培对职业教育过程的思辨
1949年以来黄炎培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