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呼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谈“立德树人”

2023-03-07 13:59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立德立德树人

朱 倩

(扬州市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扬州 225100)

“立德树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国家、民族与个体的未来。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出了多次重要指示。2016 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根据现阶段发展特点与经验总结,“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地位得到了更多提升与强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在2018 年9 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也进行详细阐述的同时,深刻揭示了“立德树人”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当代全球化影响下的新自由主义、功利主义观传播与蔓延,让个人主义意识和权利观念空前高涨,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多道德教育方面的挑战。国民教育要回归本真,最重要的就是“立德树人”价值观的引导。而“立德树人”观念不是现在才有的,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先哲们的思想文化践履中,“徳”的探寻就如空气与水般从未有过缺席。研究如何把握教育的根本目的——“立德树人”,就要追根溯源——深入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立德树人”的一点一滴。

一、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根”

文化是被人们普遍认可的意识形态,其能传承与传播国家、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作为制定和约束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的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属于文化范畴的衍生物。思想道德教育离不开文化土壤和历史积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是民族思想基因的延续所在。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体会其价值理念与基本精神的道德过程中,我们可以寻觅到“立德树人”的根源之处。

“立德树人”可拆分为“立德”与“树人”两个传统汉字惯用语。“立德”,即树立德业。它最早出自于《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3]书中记载,在与晋国范宣子讨论人如何做到“不朽”时,鲁国大夫叔孙豹认为立德、立功、立言才是人生万古长存、永固如新之事。“树人”,即培育人才。其源于《管子》中的论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管仲提出人才培养应如种植谷物、树木般,具备长期性、终身性特点。后人将“立德”与“树人”两者并用:先“立德”在前,指出“徳行”是个人成才的前提和基础。然“树人”在后,暗示“终身之计”是德育的归宿与要义。“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5]一个人在生活上倘若能“立德”,无论其自觉与否,都对他者有着教育的意义,这就已经做了“树人”的工作。而培育一个人,首先需要回答培育什么人、怎样培育人的问题。“立德”正是“树人”的题中之义。“立德树人”这一思想理念蕴含了亘古不变的教育哲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中国智慧的美好体现。

(二)“立德树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主导的“徳”似江河之水,也似生命之流。它有着为人立身立事之根本,为天地立命立心之重器的价值主导。这与叔孙豹所提倡的人生“三不朽”中的“立德”思想和管仲的“树人”主张,形成了不谋而合的价值认同。可以说,这份价值认同正是“立德树人”本身所具备的人才培育逻辑与我国历代教育实践中遵循的传统理念的高度契合点。作为一种萦绕千年的主流意识形态,“立德树人”早已凭借此“契合点”,深入中华文化骨髓,流淌在民族血脉之中,成为了我们百转千回想要寻觅到的民族文化之“魂”。“立德”“树人”二者联用,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了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魂”的魅力所在。

其一,“立德树人”在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展开,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之“魂”。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崇德善修的“徳”影响深远。在“个人之徳”上,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6]鼓励天下人革除自身的旧习,加强个人修养以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在实践方面,提倡“自省”。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与曾子“吾日三省吾身”[8],都主张通过不断反省自身意识与行为,借以开展自我批评与修正,且以仁爱“圣贤”为理想人格追求,以德立人。后来的宋明道学家们在继承先秦儒家、道家推己及人的道德教化的思想基础上,也进一步指出个人道德践行的重要性,提出道德治国,以德服人、以德教人的思想;从“个人之徳”出发,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方式,用“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将“徳”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社会逐渐形成由生理、安全等先天需求层面到较高层面——实现社会道德理想之风。崇徳尚善的“社会之徳”就此萌芽。在其关系上,先哲们主张与人为善、和谐友爱的道德观。如孔子倡导“天下大同”社会境界,荀子认为人能遵守礼法,才会保持群体性特征。孟子主张“明于庶物,察于人伦”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特征,并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之说。之后出现的如西汉儒客大家董仲舒确立的“三纲五常”基本道德原则、宋代思想家的四大徳目“忠、孝、节、义”主张,都是在强化社会人伦关系,发展“社会之徳”的脉络表现;而在“国家之德”层面,则内涵更为丰富。国家治理上,《诗经·召南·采蘩》提出“夙夜在公”为国办事的道德要求,《尚书》中倡导“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廉洁为政的道德标准。

国家利益上,强调“先义后利”,个人要坚持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如北宋范冲淹“先忧后乐”奉献思想,或如林则徐在被发配置伊犁前,铭志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为舍小我,成大我,拥护国家利益的典范。民族问题上,“以和亲之”“因俗而治”各民族相互交融,同舟共济的道德思想占据了主流地位。对外关系上,儒家“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互助、互敬的道德情怀至今影响最深。

其二,“立德树人”主张把人的培育当做终身之计,“一树而百获、一徳而百才”,是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教为政本”的思想之“魂”。在重教方面,明代五大学者之一的朱舜水曾言道:“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9]指出了教育乃为建国之根本,培育人才为治国之基要。《易经》中有言“蒙以养正,圣功也。”[10]主导通过培育中正道德去除蒙昧,乃圣人的功业。在尊师方面,《礼记·学记》中首次提出了相关观点:“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11],认为尊重老师是习得道理的根本。亦强调,“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2],兴办教育是古之君王的第一政务。《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中载:“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9]主张学生应如对待生父般尊重与爱戴老师,且应将“尊师”思想延续终身。

知识的源流永不停息,文明的血脉世代相承。把学知识、尊师长作为个体安身立命之本,兴教育、育人才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这是传统优秀文化对“树人”这一思想之“魂”的活的写照。

二、透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的发展现状

中华传统文化里所展现出的积极、革新的优秀部分,蕴藏了丰富的中国智慧与道德启发。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立德树人”关系的解读,可以看出数千年来,先哲们的文化主张一直发挥着“立德树人”的效用。而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道德教育却与社会主流意识有了脱轨之迹。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文化“疏离”下的“重智轻徳”

文化“疏离”下的“重智轻徳”是道德教育角度下教育目的与教育实践间矛盾演化的现实性表现之一。教育目的是培养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随着“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位置的确立,培养“有传统文化道德观”的人更应是教育目的的应有之义。而在具体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教育实践上,往往与教育目的背道而行。其一,现行升学制度一般都以分数论英雄,这就造成了形式主义下华而不实的传统道德教育的衍生。如2015 年发生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的强制性要求学生每日“边跪孔子、边诵道德经”事件,就是一次充满喜剧性的传统文化“疏离”下的“轻徳”行为。其二,教师评价机制的不健全也是当下“重智轻徳”教育实践发生的主因之一。以学生的考试分数及升学率作为教师的主要评价标准,已然造成了对学生实施传统道德教育的动力不足及对教师传统德行操守监督不力的局面。譬如有“仁爱不足”,教师体罚、侮辱、歧视学生现象。有“徳之不修”,在考核评价、教研科研中教师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师德失之,屡见不鲜,“经久不衰”。

其实“重智轻徳”的问题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创立让教育成为了平民子弟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它是助推社会产生相对公平的阶级分化利器。尤其是近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随着人类道德文明被日本、德国等军事、科技发达国家肆意践踏,显得苍白无力时,国人终将“智”推到了至高地位。透过历史的缝隙,我们可以发觉打破当前“重智轻徳”的局面任重而道远。

(二)“文化自卑”中的“重洋轻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近代之前,中华民族从不缺少文化上的自信。自鸦片战争以来,一批批进步人士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背后,也开始了传统文化的逐步抛弃之路。从五四时期的西化理论伊始,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尺学童”皆骂孔子,再到80 年代国门洞开后因“饱览”外国物质文明而产生的“自我否定”,这些都是“重洋轻中”下“文化自卑”现象的真实写照。

“文化自卑”现象对道德影响甚广。因自卑心理,个体信念中往往缺乏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在时亦发生的中西方道德“交锋”中,容易苟同甚至全盘肯定西方“轻人伦、重契约;轻道义,重功利;轻整体,重个体……”的歪曲道德观。“以洋为尊”“唯洋是从”,这是时至今日,面对改革开放下滚滚而来的“文化洋流”,国人“重洋轻中”的表现之一。此外,在随着“文化自卑”心理上产生的肯定他者道德主张的层次加深,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道徳论的一步步抛弃和否定。这也是另一侧表现。正如之前所言,少年皆骂孔子之事,恰是自卑之际价值观扭曲的体现。上世纪的错位心理,抽离了中华文化与价值观发展的历史语境,给历史与文化虚无主义留下了空间,使民族道德教育发展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影响至今。当下“低龄化”留学的日益盛行。很多父母将其尚读小学的子女单独送至国外,“开眼界”“学本领”。让他们在懵懂年龄,第一时间接收到西方先进思想的“净化”。试问,如此还能保留住血脉中的民族道德特性吗?或许,多年后“学成归来”的也只是相同肤色、发色的国际友人。我们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民族节气,“先义后利”的集团主义精神,还有那仁爱、知礼、自强、诚信、尚勇等可贵的优良传统美德再也难寻踪迹。而因为这些传统道德思想早已被其“西徳倾向派”的父母蒙上了“卑微”的烙印,断了延续的根基。

如今,“重智轻徳”“重洋轻中”,所产生的教育问题已越发严重。诚信不足下的作弊、学术论文造假;伦理丧失下的打骂、弑母虐父频发;倾西思潮下产生的互惠互利型交友思想、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萌发……这一系列问题,无不在呼喊:“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之路到底该何去何从?

三、呼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谈“立德树人”的实现

基于上述实际问题的阐述,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然系统道德教育影响下个体道德自觉的形成是“立德树人”实现的基本条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道德教育,用文以化之、文以铸之的方式打造国家灵魂,民族脊梁,是时间车轮滚滚向前过程中,传统文化在历史深处的呐喊。

(一)以“文化自觉”助推“道德教育”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民族的未来。在如今“重智轻徳”下传统文化道德观“落寞”的时代,道德教育成败的核心落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道德教育对象“自觉”行为存在与否方面。其“自觉”重拾与研读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精神,助推道德教育,早已成为完善“立德树人”体系的“源头活水”。

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家长的美好启蒙,也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共同作用。而社会、学校在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尤为关键。创新现代教育“全面发展”理念,使教育真正关注到人的完整与全面性,才能于和风化雨中自然迎来“文化自觉”下道德教育的春天。

从社会整体性看,道德教育发展是以在校学生为基础,面向全体公民的国民性教育。需提高全民社会整体“自觉性”,为学校、家庭道德教育打造良好社会环境:其一,将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念转向大众教育方向发展。以夯实人民对传统文化道德理念认同基础为目的,深入阐释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其滋养民族整体的全面发展性,以达到提高文化自觉性和民族凝聚力的社会效果。其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方法来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求“自觉”处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能力锤炼与德性培养、知识完善与人格养成、为学与为人的关系,为德育发展提供专业性社会基础;从学校角度看,须围绕学生及老师的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开展构建校园“文化自觉”培育体系工作。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至高影响力,在教学过程中,须抛弃传统分数至上理念,并以传授传统道德知识及自身能力提高为切入点,做到如下改善:第一,自身热爱研读传统文化书籍,深入挖掘其中精髓,能对学生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引导学生从中华文化源头的“三玄、四书、五经”出发,共同广以学之,深以探之。在启蒙学生的同时,也能涵养自身师德师风。第二,充分将各科目教学目标与思政教育相联系,开展浸入式教学模式。如将表达爱国主义、厚德载物、知行合一、勇于创新等积极精神的优质资源,有效融入到各科目教学实践中。让教师与学生都可在日积月累接触中产生传统文化与自我意识的“自觉”契合。

(二)以“文化自信”引领“道德自觉”

“道德自觉”局面的形成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最终期许。它是建立在道德教育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自觉意识:在不同道德理念相冲突时,能不被错误观念所迷惑,并始终坚信自身道德信仰并以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传播者的姿态付诸实践。在“重洋轻中”等社会道德意识问题频出的背景下,唯有在坚持“自觉”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弘扬“文化自信”,才能引领“道德自觉”意识的壮大。

面对文化不自信,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全盘否定中华优秀文化的行为进行思考。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我们要看到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与社会制度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传统文化中难免有会阻碍和束缚社会的发展进步的陈旧之物,但也存在既有历史存在价值又有今日借鉴价值的思想精华。需用“扬弃”辩证思维方式对之,才能在面对错综复杂的价值假象时,始终抱有正确的学识导向。其次,提倡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绝不是怂恿用故步自封的态度增强文化自信。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认同本国优秀文化,也要尊重他国民族特色。在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中,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原则,警惕其中腐朽的道德价值观念,并寻求与社会主义道德理念相符合的“共性”,为己所用。以“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姿态更好地壮大与传播我们的民族道德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形成“道德自觉”。

四、结语

“立德树人”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道德建设发展的规律性概况与精炼表达,也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做出的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文化基础、思想源泉和价值引导,对完善立德树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深挖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以弘扬“文化自觉”实践精神引领“文化自信”,运用“道德教育”开启“道德自觉”,是推进“立德树人”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发展的美好构想。与此同时,虚心汲取历史智慧而发展的“立德树人”也能推进温润隽永的优秀传统文化前行。使其更具时代内涵、现实价值。让我们在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重拾传统、正本清源,以饱满的民族底气实现民族复兴。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呼声,也是历史的呼声。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立德立德树人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严以修身”先立德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