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钢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 上海 200032)
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与核心资源,是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体和主力。作为兴教之源、立教之本,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关系到社会前途、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教师队伍建设,就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素养提升做出了一系列部署、指示和论述,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再到“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不断为教师素养提升和教师队伍建设凝心铸魂、厚植根基。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教师代表时强调:“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1]这一论断既是对以往关于教师论述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更是立足新时代、面向新征程、着眼于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所做出的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对于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指引、价值基点和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中国的历史、国情和现实所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对于教育现代化和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教育展开的基本逻辑、空间场域和内在理路,它赋予了教育现代化和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以新的时代诉求、内涵特征、历史使命与发展路径;而教育现代化和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缩影、反映和折射,它为观察、理解和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注脚和参照。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阶段,能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且足够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在此情况下,要推动教育现代化,就必须调动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主体性和历史主动性,就迫切需要教育战线涌现出一大批教育家,这就迫切需要呼唤新时代的教育家精神。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设教育强国,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并把教育、科技、人才视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足见教师队伍建设在强国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求把“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重点任务。[2]今天,我国基于世界教育发展格局、中国教育改革方向和人民群众教育诉求,绘就了包含立德树人、文化自信、基本理念、内涵发展、综合改革、人民满意等在内的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其中,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文化自信是价值追求,基本理念是发展原则,内涵发展是基本方向,综合改革是内在动力,人民满意是评判标准。可见,教育强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要实现这一宏图伟业,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理想、有担当、有智慧、有情怀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和教育家,深切呼唤教育家精神。《荀子·大略》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今天,教育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唯有以时代强师推动时代强教,才能最终建设时代强国。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生力军,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文盲大国变为教育大国、从人口大国变为人才大国,这些都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学前教育逐步普及普惠、义务教育日趋优质均衡、高中教育开始普及多元、高等教育走向分类发展、全民终身学习蔚然成风,这些都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走出强调规模扩张、单一发展、简单复制、外部赋能的发展阶段,开始走向优质公平、内涵建设、多元赋能、质量优先的新发展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相比,我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已经超越“基本实现”开始向“全面实现”过渡,这就意味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这一新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敢于直面挑战、勇于承担重任、善于破解难题,圆满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与责任,这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家精神。
质量是教育的永恒追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对教育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今天,我国立足新时代、新阶段、新格局,同样也需要与这一时代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从“构建”到“加快构建”,既说明高质量教育体系对新时代、新阶段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又表明新时代的“高质量”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高质量”,有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关于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内涵与工作重点,早在2021年,国务院新闻办就曾举行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布会,对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其中,在内涵上,基础教育重在强调公共公平、普及普惠和优质均衡;职业教育重在强调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高等教育重在分类发展、开放多元和协同创新;终身教育重在服务全民、提高质量和多方联动。在工作重点上,强调立德树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可见,高质量教育体系既强调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的高质量,又强调教育系统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相互适应、协调运转的高质量,特别是它本身就内含了对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这就意味着,高质量的教师绝不只是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娴熟的教学技能,更应饱含一种独特的教育家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教育水平持续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我国学前教育的毛入园率已经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义务教育普及率高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教育毛入学率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这表明,我国教育的整体实力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我国教育在世界教育版图的位次开始发生重大改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尽管如此,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教育已经逐渐步入全球教育第一方阵,但我们距离第一方阵中的许多国家仍有较大距离,并没有在国际教育事务中发挥主导示范作用,我国的国际教育话语权仍十分微弱。因此,要持续增强我国教育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充分释放我国教育的传播力和辐射力,就必须瞄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短板和软肋,在保证教育“硬实力”的前提下全面提升教育的“软实力”,即“以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文化、师资素养、教育方法、教育质量等为主的内涵式发展”,真正实现“硬实力与软实力的齐头并进、内涵式教育的蓬勃发展”[4]。要实现这一目标,既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战略眼光、战略定力和战略策略,也离不开其精益求精、久久为功的脚踏实地,更离不开其多元开放、圆融会通的教育智慧,所有这些,都需要教育家精神的引领。
由上可知,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迫切呼唤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教育家精神来统领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充分表明,教育家精神应成为未来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指引和核心构成。教育家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积淀、提炼、升华并内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内心的教育价值、教育思维、教育心理、教育情感、教育伦理等诸多精神品质的统称,是高远的教育理想、深厚的教育情怀、独特的教育思想、深邃的教育智慧与丰富的教育实践的相互契合与高度统一,是国家使命担当、教育规律践行、教育理论创生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完美统一,是历史与逻辑、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个体与国家的有机统一,是教育家群体的集中画像展示与独特精神标识。具体而言,教育家精神在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今天,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就必须坚守中国立场,努力挖掘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我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他们虽处于不同时代,但都对特定时代的中国教育问题做出了回答,促进了那个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家思想,体现出中国独特的教育家精神,这是一座丰厚的思想理论宝库。从孔子“有教无类,泛爱众而亲仁”的“爱满天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专业素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育人智慧、“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仁者”情怀、“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弘道”追求,到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无疆、“生活即教育”的大教育观、“社会即学校”的大学校观、“教学做合一”的大教学观,可以说,历代教育家都体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其深切的家国情怀出发,展现出浓厚的教育情怀和高远的教育理想,并进而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实践,最终建构起彪炳史册的教育理论体系。这既是历史的思想之光,更是时代的思想之源。面向未来,我们要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就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积极借鉴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和教育智慧,做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不断挖掘我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活态因素,努力做好传承与发展。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同样离不开伟大教育家精神的涵养,正是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5]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伟大梦想呼唤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实践,伟大实践创新伟大精神。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唯有树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才能厚植家国情怀;唯有秉持“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才能夯实师德根基;唯有生发“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才能走向专业成熟;唯有端正“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才能诱发思想之泉;唯有拥有“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才能收获桃李天下;唯有肩负“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才能汇聚磅礴伟力。这表明,新时代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唯有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时刻秉持中国立场、发展立场和教育立场,方能激发强劲动力,把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主动融入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难题、时代主题和国家命题中。
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诸多领域和要素维度,如师德师风、专业素养、教师管理、教师教育等,但无疑,教育家精神在其中发挥着统帅作用。对此,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就明确指出,到2035年,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6]之后,从《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到《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再到“国优计划”的出台,无不在以教育家精神推进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的现代化。这表明,教育家精神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要义与精神诉求。关于这一点,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就曾指出,“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7]。这里虽是在论述大学精神与大学质量的关系,但却适用于整个教育系统。具体来说,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三大作用:一是凝聚作用,即它有助于团结广大教师、荟萃教育智慧、优化队伍治理、打造教师共同体、促进教师集群发展;二是激励作用,即它有助于广大教师激发教育热情、激昂教育斗志、激活生命状态、激扬创新精神;三是导向作用,即它有助于树立专业发展的航标,引导广大教师积极从教、热心从教、专心从教、终生从教,书写高质量的教育人生。
精神是历史的浓缩、时代的精华和社会的记忆,它既源于实践,又要指导实践。教育家精神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致信中指出,他们身上“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这里所说的“中国特有”,包含三层含义,即教育家精神不仅是属于历史的,也是属于民族的,更是属于现代的。正因如此,当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更应该创生于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实践,脱胎于教育强国的伟大征程,反映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的最新成果,成为当代教师群体的集体共识和智慧结晶。今天,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大幕已经拉开,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筑牢主阵地、唱响主旋律、演好主角色、发挥主功能、把握主动性,已然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和重大挑战。对此,广大教育工作者理应直面挑战、主动作为、积极有为,一方面,应自觉投身于教育改革实践的时代浪潮,以弄潮儿的姿态和创造者的勇气,书写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传奇与辉煌;另一方面,应持续不断地对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加以总结、提炼、概括,逐渐完善新时代的教育理论体系,最终丰富新时代的教育思想宝库。只有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推动教育家精神的建构与传承。
教育家精神既要弘扬,更要落实,方能转化为广大教师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并研究当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状况,只有从这一实际出发,推进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传承与创新、生成与再造,教育家精神才能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生动实践。但纵观当前的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不少不符合教育家精神、甚至与之背离的现象,这严重阻碍了教育家精神的当代重建。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当前,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代,加之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影响,教育也呈现出高速运转的态势。受此影响,教师的职业压力持续加大。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调查结果显示,高校青年教师的焦虑一直存在且呈上升趋势。[8]201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57.16%的受访青年教师表示自己的工作状态基本达到996,更有12.2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工作状态已经不止996了。”[9]高校教师如此,中小学教师也不容乐观,关于这一点,已有诸多研究成果,尤以对乡村教师压力的研究为著。应该指出,职业压力与教育家精神的生成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适度的职业压力有助于精神的涵养,但若超过一定限度,则会阻碍精神的培育,其中的内在机制就是职业韧性。所谓职业韧性,是指“教师在自身职业发展中面对各种职业压力或逆境时做出积极的调整和适应,且具有较强的从逆境中恢复并反弹至良好心理和工作状态的能力。”[10]每位教师都具有一定的职业韧性,尽管表现出极大的个体差异,但共同点是,如果教师的职业压力长期超过韧性负荷,其职业韧性就将消退,不利于精神养成。当前,对广大教师来说,正是职业压力加大和职业韧性消退的叠加效应阻碍了教育家精神的涵育。
现代社会崇尚科技理性和效率中心,它在把客体对象化的同时,也把作为主体的人对象化,结果,人变成了抽象的物的存在,而失去了情感、意义和价值,人之生活等同于物之存在。在此背景下,人们不再遥望星空,追问生命意义,探索终极价值,而是开始沉湎于物欲的占有、世俗的狂欢和即时的行乐。有学者指出:“在这个工具理性、文化媚俗与绩效主义泛滥的时代,大学教师精神被时代流俗遮蔽,出现了爱的冷漠、良知的消弭与自由的旁落。”[11]与工具理性的盛行相伴的是教师公共精神的式微。教师的公共精神是指教师参与公共问题解决、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活动组织的基本意识与态度行为,它源于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属性。公共精神秉持利他取向,而工具理性多是自我中心和利己取向,这就必然引发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在工具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公共精神的式微成为必然。有人就指出:“大学及大学教师陷入了工具理性主义和专业主义的全面包围之中,大学教师的公共性不断削弱甚至隐匿,人们已经很难再将大学教师纳入公共知识分子的阵营。”[12]这又何尝不是整个教师群体的写照呢?公共精神是涵养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源泉,而教师群体公共精神的式微必然会给教育家精神涵养带来极大挑战。
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激情是教育精神的情感表达,它既源于精神,又充盈着精神,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如果说教育精神代表着教师修养层级的话,那么教育激情则通过教师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讲述着其教育人生故事。教育是直抵灵魂深处的碰撞,唯有激情,才会使教师全身心投入,才会灵感迸发。但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论调,有“躺平”说、“摆烂”说、“佛系”说等,这反映出一个现实,即个别教师形成了不顾大局、不思进取、不去作为、不求创新的行为举止和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明哲保身的人生态度,导致教育激情和教育动力的缺乏,最终无法形成崇高的教育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一些教师即便在教育中“呈现出‘理性’,但由于压抑了激情,显得生机萎顿,形如委衣,志如死灰,沉寂枯萎,抱残守缺,随波逐流,被动地听从命运的安排。”[13]与此同时,受网络信息技术和教育内部竞争逻辑的影响,教师队伍呈现出群体性孤独的现象,这一方面表现为对数字网络技术的热衷,使教师之间原本亲密的社会关系日渐疏离,[14]另一方面表现为竞争逻辑导致信任危机,进而解构了教师共同体存在的内在根基,“使教师间的互动时间逐渐异化,甚至导致教师间极少见面与交流,最终形成群体孤独。”[15]而教育激情的隐退与群体孤独的浮现必然对涵养教育家精神造成一定影响。
教师是知识权威与道德人格的统一,是“经师”与“人师”的合一,是师者、学者和知识分子的统一。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信息社会和数字时代的到来,知识产生的方式更加多元,产生速度更加快捷,产生数量呈倍增态势,人类对知识技能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结果弱化了教师的道德权威。对此,有学者就指出:“数字媒体时代的教师道德权威呈现出失落的态势,具体表现为教师道德指令‘语力’的降低、道德指令‘语境’的缺失以及教师感召力的下降”[16]。与此同时,受近代以来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传统神圣型的教师道德典范也日渐衰微,以致今天,“转型期知识分子在神圣秩序与世俗秩序、神圣价值与世俗价值之间感受到了紧张与焦虑”[17]。在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下,教师的道德教化功能持续减弱,知识传递、技能发展、智力开发开始成为教师教育生活的全部,呈现出教师知识授受强化与道德人格虚化的倒挂现象。最终,作为人师的角色开始让位于经师,同样,作为师者的教化意蕴也开始被知识分子的知识生产功能所代替。伴随教师道德人格的虚化,教师的精神世界开始坍塌,情感世界开始放逐,生活世界开始异化,教师沦为一种“纯粹”的职业,这与教育家精神的内在旨趣背道而驰,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中国教师群体所秉持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人格品质等的统称,它既是对中国教师群体的集体画像,又是中国教师的精神内核,是教师成为独立精神实体的缘由和根基。当前,要涵养教育家精神,加快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就必须破解上述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此,亟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用力。
今天,我们要涵养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就必须在历史中寻找根基,在传统中发现未来。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18]同样今天的中国教育,也是赓续历代教育家精神的中国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以对历史负责和对传统敬畏的态度,不断挖掘和诠释中国特有教育家精神的思想根脉、精神内核、文化基因和价值逻辑,做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努力做好新时代中国历代教育家精神的传承工作。同时要看到,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在时代中创新,因此,在做好传承的同时,还要结合时代主题、人民诉求和实践需要,兼收并蓄、去伪存真,不断创新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使其始终充满时代活力、发展潜力和思想引力。
教育家精神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政策上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文化上的生态重建,更离不开自我的精神修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论述为我们进行政策设计提供了根本遵循,目前的重点是文化上的生态重建,关键点是教师的自我修炼。在生态重塑上,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入手。就区域宏观层面而言,主要是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基于区域特色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之路,破解当前社会背景下教师职业压力持续加大的难题,不断缓解教师职业懈怠,并努力形成区域特色。在中观层面,应加强教师实践共同体建设,其关键是创造一种“家庭氛围”,帮助教师坚定职业承诺、激发职业热情和增强职业认同,[19]最终远离群体孤独。在微观层面,则是要帮助教师充盈精神实体,“摆脱单纯的生物实体和知识实体状态,以包摄生命充盈、精神充实、情感充沛、德性充达的状态存在”[13],不断激发教育激情,持续增强职业韧性,“给予教师职业发展动力,促进教师不断实现自我成长,成就教育生命。”[20]
教育家精神不是空中楼阁,它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因此,在涵养教育家精神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价值认同与身份践履的关系,努力实现二者的相互转化与互动生成。一方面,要深刻涵养对于教育家精神的价值认同。思想的淬炼非一日之功,价值的认同也非一朝一夕可成。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教育家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教育领域的生动展现,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独有的精神家园,是教师队伍独特的精神标识,要学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学习中领悟,在领悟中涵养,在涵养中达成自觉,不断夯实认同根基,提升认同层次。另一方面,要时刻牢记身为知识分子的角色,躬身践履、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在干事创业中重塑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基本精神价值,[21]做教育家精神的建构者。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应把对教育家精神的价值认同深深地扎根于对中国历代教育家的深刻理解中,扎根于中国教育发展变迁的伟大进程中,扎根于自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中,扎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教育家精神的培育。
教育家精神的涵养离不开师德这一基点和抓手,更离不开人格完善这一终极目标,为此,就需要以师德奠基,以人格引领。精神只有奠基于丰厚的道德修养之上,方显其崇高和伟大。涵养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第一要务,教师要立德树人,首先自己要立德树魂,即“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2],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立教之基、立学之源,是教师精神涵养的道德之基。唯有此,教师的精神涵养才有可能。但仅仅强调师德是不够的,因为“‘教育教学活动呼唤的是教师的经验改造与心灵丰富,显示的是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教育追求’。因而,只有精神生命焕发的教师,才能培育精神生命旺盛的学生。”[13]对此,著名思想家萨义德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具有能力‘向(to)’公众以及‘为(for)’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23]。这就要求教师应由德性存在走向诗性存在,由个体伦理走向交往伦理,由道德人格走向整全人格,以此不断推进教育家精神的建构。
教育家精神不是海市蜃楼的幻影,也不是虚无缥缈的存在,而是融化于我们广大教师的日常生活中,换言之,它是教师生活世界的浓缩与映射。这就是说,我们应善于从自身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探寻意义、发现价值、生成智慧、建构思想。有学者指出:“对教师来说,做教师就是意义,教师就生存在意义中,并不是为了意义而生存。意义对于教师来讲并不是外在于生活中的一个预设或者目标,意义就是一种‘在世’的领会,一种关联性,一种对教师职业的‘讶异’感。”[24]可见,教师应注重对生活世界的批判性表达和反思性建构。但我们又要看到,精神具有一种超越的品性,仅仅留恋于生活世界是不可能完成精神建构的。这就是说,“人是需要一个精神学意义上的想象空间,一个精神扎根的地方,一个精神的来源地。”[25]这告诉我们,伟大精神的创生需要冥想、灵感和彻悟,而这些超越品性的获得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是经过长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形成的,教育家精神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应将超越品性融于生活世界,并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