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睿萱 王江
有专家在讲座中提道:“绝大部分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候考虑的是80%的学生会做,但是这个80%设立的标准是什么?”这段话引起了笔者的深思:哪些学生是另外20%的部分?是你的孩子,还是我的孩子?为什么这20%的学生要成为“受害者”?促进学生学习的数学作业,难道不应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吗?教师布置数学作业,应该如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呢?
从2018年发布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来看,整体而言,学生的作业负担重是不争的事实。改进作业设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当前,作业设计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
◆作业功能:功能单一,认为作业主要是巩固课堂知识与技能。
◆作业目标:缺乏目标意识,目标指向单一,且低水平目标多。
◆作业难度:低难度和中等难度的作业偏多,而高难度的作业又远远超过学生身心接受程度和课标要求。
◆作业类型:以书面作业为主,类型单一,机械重复性作业过多。
◆作业结构:作业目标、难度、类型等的分布比例不合适,设计缺乏整体性、序列性。
◆作业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作业不多。
◆作业时间:时间长,作业负担来自教师、家长乃至学生自己。
……
作业,应该要帮助、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但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被看见呢?笔者开展了相关的实践与探索。
“学数学而不做数学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目前市面上的各类“大一统”的同步作业真的能帮助“每一个”学生进步吗?显然,“大一统”的作业不能适应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要求,而聚焦差异的作业评价有着它独特的意义。
学生对数学的理解程度通常是在学习过程中展现的,因此作业不能仅仅停留在显性化事实性知识的再认和重复,应该要直面学生“思”和“想”的过程,考查学生思考的方式和路径,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内涵、意义价值,建立丰富的知识联系,把内隐素养的提升放在首位,真正实现从“记忆”向“理解”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作业评价深化了学习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道:“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业设计不应“一刀切”,既要有80%的学生能完成的基础巩固,更要为20%的学困生搭好“脚手架”,而在聚焦差异的作业评价设计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思维的进阶。
每一次作业背后的数据,都能为课堂教学的提升与改进指明方向。通过聚焦差异的作业评价,教师可以收集到个别学生、一类学生甚至所有学生的学习证据,为教师了解不同的学习起点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分析、调整、优化,从而制定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决策,最后回归到作业评价设计的优化,形成“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机制(如图1)。
图1 “教学评一体化”有效机制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最终结果出发,复盘、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发现自己存在困惑的具体方面及主要原因,修正完善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后续的学习积累更多的可能。
聚焦差异的作业评价,通常要求教师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以人为本,把学生分层,在相同的教学目标下,设计不同量、不同质的弹性学习任务,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获得思维的进阶。
通过作业评价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主要可以通过预学作业来实现。预学作业中,学生探究空间较大,学生完成预学作业后,教师应当从学情起点、知识起点的研究来捕捉学生的真实起点。
1.在预学作业中,关注“20%的学生”的错例
学情起点的精准捕捉对于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预学作业中的错例是学生思维的真实暴露,是学生预学后的第一反馈,通常潜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等工具抽阅学生的预学单。考虑到优秀的学生通常在课堂上有着更多的展示机会,因此,在错例分析中,“20%的学生”的错例尤其值得关注。通过平台大数据的反馈,教师很容易收集到这一部分学生的错例。真切关注“20%的学生”,捕捉这部分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有助于优化教师的教学评价。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这节课的作业题(如图2)为例,学校教师通过大数据平台找到出错的同学,给予重点关注,对学生的错例进行快速分类,针对有价值的错例进行访谈,形成错例分析,同时想好对应的评价。
图2
错例1:1号图形有大有小,4号图形一样大,所以没有选4号。
评价1:你观察得很仔细,看来这个同学关注了物体的大小,虽然它们大小相同,但是它们是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排列吗?
……
错例2:1、4号图形长度差不多,我选择4。
评价2:你关注的是外在的样子,数学学习更要关注的是内在规律,要不你再仔细瞧瞧内部是怎么排列的?
……
在这样的错例分析中,教师研究学生的学情起点,学生起点的差异、思维的差异成为课堂的互补性学习资源。课堂上,教师带着学生不断去捕捉间隔排列的本质属性,剔除非本质属性,让学生的认知走向清晰、深刻。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工具(如大数据平台、QQ、微信等)来了解真实学情(如图3),及时对学生的错例进行分类、整理,提炼有研究价值的2~3个错例,利用课前的时间访谈、归因,形成分析,精准把握学生的知识起点,让学生之间的差异成为课堂的教学资源。
图3
2.在预学作业中,关注学生真正的问题
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提出问题的机会,许多学生真正的问题被掩盖,这样的学习或多或少没有很好地指向“每一个”学生。数学组团队通常会在预学单上设置 “我的问题”板块,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就可以在这里记录下来,这些问题的研究自然也成为教师新的课程资源。
“间隔排列”一课中,学生提问:“间隔排列,它是周期问题吗?”教师在课堂的结尾,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设计(如图4)。这样,借助预学单的铺垫,学生就知道“间隔排列”是“周期排列”的一种特殊情况,这既是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的真实回应,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联系的视角和长线思维。
图4
随堂作业和课外作业是应该重点关注的两方面。随堂作业更多地在相同、相似背景中通过一些不同问题或者变式问题,去体现难度层次;而课外作业可以通过更加综合、更加广泛的作业类型,展开作业设计,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对应层次难度的作业。
1.随堂作业:基于个性化学习的设计
针对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点理解程度的差异,教师设计合适的随堂作业,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获得学力的提升。
(1)指导分层,让每一个学生都“留痕”。
“间隔排列”一课中,教师提供了“选项1”“选项2”“选项3”(如图5)这三种针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而展开的作业设计。
图5
其中,对于思考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这部分学生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例如,可以适当对这部分学生给予提示,可以提供一个“小锦囊”,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直接告知他们答案,而是提供一个思考的可能路径,因此,小锦囊打开后,里面不是答案,而是一张方便学生统计的表格,这使得研究任务更加清晰(如图6)。
图6
图7
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自主探究,留下思维痕迹,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这份体验,对于每一个学生都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视而不见,不能只关注少数“学霸”而忽略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当深入挖掘“差异”,创造合适的机会,促进学生最大发展。
(2)进阶分层,让每一个学生都提升。
“间隔排列”一课中,教师设计了如下练习:
其中,一星题是基础题,二星题为提高题,三星题为发展题。课堂上,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一星题逐步挑战至三星题,也可以从二星题至三星题,甚至可以直接挑战三星题。学生根据自身不同起点,灵活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实现进阶分层。
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差异,教师还分享了二维码,只需要扫一下二维码,大家就可以获得比较详细的思考过程,对自己进行再一次辅导,这为“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20%学生”留下了进一步学习的空间。
当然,学生的“好题推荐”“我的提问”“数学史料”“人文故事”等,也可以作为有趣的随堂作业在课堂呈现。
2.课外作业:基于持续性发展的设计
有这样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学生在六年级期初的数学练习中只得了8.5分,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发现:学生父母难以给学生进一步帮助。于是,数学老师就和这个学生约定:从现在开始,学生只需要做计算和基础习题,后期下发其他作业,全部允许选做。最终,这个学生在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练习中考了75分。这个故事给学校数学组带来思考: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外作业,作业为学生的持续性发展而设计。
通过一段时间实践的探索,数学组认为课外作业要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而设计,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作业的目标性、计划性、适切性,还包括作业类型的层级性和思维的发展性。最终,拟定的作业单框架(如表1)。
表1 作业设计单 班级 姓名
(1)作业目标。
作业目标决定着作业内容、作业类型、作业量等诸多问题。教师对作业目标的设定,一定要契合教学设计的学习目标,两者需要具备一致性。“间隔排列”设定的作业目标如下:
①理解间隔排列的规律,意识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蕴含着间隔排列规律,并且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解释;
②结合示意图,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间隔排列规律,且能够较合理地运用规律,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③面对复杂的间隔排列(如封闭图形等),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灵活解决问题。
(2)作业内容。
作业内容一定要与作业目标相匹配,它是判断作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的课外作业设计,要遵循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的一致性。
(3)作业类型。
①整理回顾类。
学生每天所学的知识缺少系统性、连贯性,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回顾、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梳理。这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把新学的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使碎片化的知识变得高度结构化。如教师可提问:
1.同学们,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把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吗?
②基础巩固类。
此类作业重点在于基础知识的落实以及查漏补缺,这一类作业通常可以留给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间隔排列”基础巩固类作业如下:
2.▲○▲○▲○▲○▲,图中一共有( )个▲,( )个○,○的个数比▲的个数( ),如果像这样排列,一共排了20个▲,那么一共要摆( )个○。
3.学校教室门前一共插了24面彩旗,每相邻的两面彩旗中间放了一盆鲜花,一共放了( )盆鲜花。
4.把▲和○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和○个数相等
B.▲和○相差1个
C.都有可能
③能力提升类。
在基础巩固类作业的基础上设置的能力提升类作业,它的目标包括能力的提升、思维的拓展以及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这类作业可以留给学习程度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以“间隔排列”这节课为例,能力提升类作业设计如下:
5.下面每组的两个物体,可以一一间隔排列吗?
(1)5个男生,5个女生;
(2)4朵红花,5朵黄花;
(3)7支铅笔,10块橡皮;
思考:你是怎么想的?提醒:可以借助学具,也可以画图研究哦!
6.小明说:下面的三个场景中都藏着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呢!聪明的同学们,小明说得对吗?为什么?
7.【场景1】河边有一排柳树,明明从第一棵树跑到最后一棵树,一共跑了156米,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4米,那么河边一共有多少棵柳树?
【场景2】小明把1根10米长的木材锯成8段,每锯断1次,就需要5分钟,完成这次任务需要多少分钟?
【场景3】:东东家住在9楼,每两层楼之间有18级台阶,从一楼走到家,一共需要走多少级台阶?
就上面的三个场景,任意选择其中两道完成。
第5题贴近执教老师的板书内容,教师也给了“借助学具”“画图研究”等提示;第6题的设计源自高年级数学老师的启发,据高年级数学老师反馈,很多时候,学生根本不知道某个问题情境里藏着“间隔排列”,于是,数学组对问题进行了微改造,以帮助学生建立模型意识。在这个基础上,才开始解答问题,即第7题。
④实践创新类。
实践创新类作业更多指向学生的关键能力、应用意识。通过此类课外作业,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能灵活运用数学做出决策。以“间隔排列”这节课为例,教师这样设计:
8. ▲○▲○▲○…▲,如果三角形和圆片一共有35个,那么三角形一共有多少个呢?
9.圆形池塘一共栽了25棵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4米,圆形池塘的周长是多少米?
10.足球和篮球间隔排列存放。一天课间,小红和小明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小明说:无法确定足球和篮球谁多谁少,中间被挡住了啊,我怎么确定篮球的数量呢?小红却说:肯定是足球多,而且刚好多出1个。同学们,谁的观点正确?说说你的理由。
这类作业指向学生的表达力提升,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助力。
⑤学后反思类。
学习是不断反思的过程,而5~12岁儿童恰恰处在元认知能力提速发展阶段,关注作业元认知能力训练,调动学生监控知识掌握情况的意识,调动学生自我调节的意识,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利用课外作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数学组进行了这样设计:
11.今天我学会了什么?我是如何学会的,我用到了什么方法、技巧和规律?我还有哪些困惑?
学习之后的这份收获与感悟,才是更高层次的学习。当然,我们还可以注重课外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数学游戏、数学阅读、数学工具等形式都是有趣的探索。
学校对于课外作业实施的原则如下:
◆尊重学生,层次动态。教师心中有数,不公布学生属于哪一个层次,动态调整层次。
◆自由选择,注重质量。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做实践创新类,能力中等的学生可以完成基础类、提升类,能力弱的学生,只需要完成基础类,总之,给学生选择权。
◆鼓励挑战,及时奖励。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挑战,同时,对进步的同学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
◆评价对接,导向鲜明。平时的作业,可以考虑和最终的期末考试的命题设计对接。
相对于以往“大一统”的作业,聚焦差异的作业布置下,学生花在每道题上的时间就会增加,有更加充裕的时间思考题目。有教师担心学生偷懒都去做基础题怎么办,实践证明,这样的顾虑基本是多余的。每个学生都想证明自己,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选择略高于自己现有学习水平的作业去做,他们都想成为老师心中的好学生。
总之,预学作业、课堂作业、课外作业这三个具有序列的学习任务,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学习任务难度各不相同,却都体现出了“选择权”“分层次”,指向“每一个”学生的长远发展。同时,聚焦差异的作业评价研究,始终把教师放在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位置上,支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这对于“每一个”学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当然,这对教师在学生学习进程中的适度跟进、追踪、点拨指导和作业创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