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维
优秀的课例,恰似精粹的散文,耐读耐品;又如醇浓的陈酒,历久弥香。华平教授执教的《故都的秋》这一课例,已有若干年头,其对散文文本解读的理念,其引导学生品读的课堂招式,让语文人常读常新,不断收获新的教学感悟。
郁达夫笔下的故都之秋,具有作者独特的人生况味,其秋风秋景、秋色秋声、秋味秋思,无一不是作者丰富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如何适度的解读,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要求教者必须紧扣文本中的具体景物与情感,紧扣作者特有的自我表现手法。华平教授的“这一课”,无论是总体的教学环节,还是真实生成的教学细节,堪称是“合体”且“贴身”,环环紧扣,丝丝入扣。
第一课时以理解情感为主线,完成了把握文眼、初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理解散文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北国之秋等任务。这接下来的第二课时,教者引导学生品读写景,重点感悟文本写故都之秋的选材特点;进一步探究文中关于秋的议论文段。在指导学生感悟课文选材特点的这一环节中,值得点赞之处颇多:
“请同学们思考第一个问题,作者都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请在文中勾画出来,给它下边画一个双横线。”
“请大家注意思考第二个问题,作者所选取的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共有的特点。”
生:他写的景物要切题,题目是故都的秋,肯定要描写跟秋有关的事物,然后他描写的事物都代表秋天的那种典型的形象。
师:哦,代表秋天的,故都秋天的典型的景物。很典型哦,哪些很典型?
师:如果要说典型的话,写北京秋天的景色最典型的,为什么不写西山的红叶呢,红叶更典型。我们说霜叶红于二月花,红叶肯定是最典型性的。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倾听,学会倾听。
生:我觉得不是说它不典型,而是这些东西很平常,很普通,对于一个在北方生活的人来说,我觉得他最主要是写故都的秋,如果它是故都,他对它肯定有不同于别人的那种感情。北京的故宫啊香山啊,是一般的外人都可以感受到的东西,而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故都、故乡有特殊感情。只有这些十分平常的东西才能表现出作者对于故乡的特殊感情,“一草一木总关情”。
师:你看,最要紧的不是典型,最要紧的是这些一草一木,这些很细小很平常很普通的景物已经融入作者的血液当中…作者在选材这一块,他选取的是最平常最普通的景物。
(师板书:平常普通)
这个环节着眼于学生对散文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去追问去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文本写景选材的“玄机”,进一步感悟郁达夫散文的情感及表现特点,可谓因势利导,举重若轻。接下来,就“平常普通”这一写景选材特点,继续点拨,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深处:
师:好,我们看一下,哪一种景物最普通最平常?
生:秋雨。
师:哦,秋雨最普通。好,那我们看一下,作者怎么写秋雨的?用了什么样的词语,勾画出来。
生:“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师:嗯,那么最要紧的是哪几个关键词?
生:“奇”,“有味”,“更像样”。
师:怎么体现出来的?作者说这样的话在文中有没有体现?怎么体现它的“奇”,怎么体现它的“有味”,怎么“更像样”呢?
生:我觉得应该表现在“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我觉得这个就表现了奇,南方应该没有这样的情形。
师:他这个雨是属于什么啊?
生:阵雨,雷阵雨。
师:大家注意抓住几个关键词语,请看阵雨什么特点?体现在哪里?
生:来得快,去得快。
师:对,说得好。来得快,去得快。请在旁边做好笔记。要善于提取一些关键词语,把握关键词的信息,理解文本。看,“忽而来一阵凉风”——“忽而”,这个词同学们需要掌握。“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一会天又晴了”,这属于“奇”。继续说。
生:有味,我觉得就是后面,“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这充分表现出在秋雨里故都人的感受,以及秋雨里的味道。
“作者怎么写秋雨的?用了什么样的词语,勾画出来。”“大家注意抓住几个关键词语,请看阵雨什么特点?体现在哪里?”“说得好。来得快,去得快。请在旁边做好笔记。要善于提取一些关键词语,把握关键词的信息,理解文本。”这几个教学细节尤其值得语文人品味——对故都北平的秋景感悟,华平老师没有借助繁复的多媒体,没有依赖于PPT,只是紧扣文本内容,平实的设置问题;只是提示学生要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其写景特点;只是提醒要勾画和做笔记......
郁达夫《故都的秋》,是散文经典,也是一个异数。说它经典,自不待言;说它是异数,自有其个性——倒数第三段作者关于秋的大段议论,是其另类之处,也是教学《故都之秋》“这一篇”绕不过去的内容。纵观一些公开课和随堂教学课,不少老师要么避重就轻,要么不了了之,要么繁复解读,让学生有“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说了我更糊涂”之感。华平老师这一节课里,不回避,不错杀,其探讨过程和真实生成,颇值得语文人学习借鉴——
师:好,请同学再思考一个问题,从表达方式来说,写景最主要采取一种什么表达方式?
生:描写。
师:对了,描写,但请同学们注意,我们这节课看看另外的表达方式。他有一个大段,不是在描写,你看是哪一段?
生:倒数第三段。
师:“有些批评家说”这一段,这一段主要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生:议论。
师:是议论,请在旁边注明。议论,他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很奇怪啊,我们说写景最主要用的就是描写,在描写的基础上抒点情,但他为什么在这里用议论呢?那是不是这一段该去掉?整体上写景,用的是描写,在此基础上抒情,但这一段在议论。这个似乎有点多余。同学们交流一下,是不是多余了?
华平老师于文本解读精于“症候解读”,此处以“写景散文以写景抒情为主,议论是否多余”设问点拨,引导学生,自是游刃有余,举重若轻。“大匠示人以巧”,于貌似无疑处生疑,于有疑处乘隙而入,可谓匠心别具而又不动声色,不露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