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还原法”解读《故都的秋》

2016-01-05 12:45张露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矛盾

摘  要:为摆脱当前文本解读中存在的空洞分析、无效分析、过度阐释、脱离作品等问题,孙绍振先生提出以揭示矛盾、分析矛盾为主线,运用还原法解读文章的思想。这为文本解读开阔了新视角,注入了新活力。文章先从理论层面对还原法进行探讨,然后运用还原法对《故都的秋》进行文本赏析。

关键词:还原法  矛盾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是一篇传统的抒情散文名篇,郁达夫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向往和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在深层次上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由于本篇文章的思想感情距离现代高中生实际生活较远,致使学生在领悟文章的趣味性、艺术性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只是凭直觉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好,但说不出具体好在哪里。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内部进行鉴赏,逐步培养学生有效解读文本的能力。

一、还原法的基本含义

进行“还原”,就是把未经作者加工的原生的现象想象出来和作者艺术加工过的作品加以比较,即不是被动接受文学现象的现成样子,而是把目前现成的观念或解释“悬隔”起来,想象、推导出本来——在原初状态,它应该是个什么样子,[1]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就不愁没有矛盾了。[2]还原法操作的关键就在于揭示矛盾、分析矛盾。

二、还原法的操作方法

还原法的操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语义还原。从文学语言中“还原”出它本原的、原生的、字典里的规范意义。把它和上下文中具体语境中的语义比较,找出矛盾进行分析;第二种是在较为复杂的问题上,借助一些历史文献,依靠想象去有效地还原。[3]文学作品的分析,如果一直是和谐统一的,说明分析仅停留在粗浅的表面,没有找到矛盾就一直抓不住文本分析的关键和要点,只能是隔靴搔痒。通过语义和想象进行还原,便可以走进文本内部,从看似完整的地方找到缝隙,发现矛盾,这就有了具体的问题,可以进行具体的分析了。[4]

三、还原法的具体运用

运用还原法,从浅层次上来讲,就是文本细读。从更高层次来讲,就是关注作者省略了的和回避了的地方。读者应该把回避和渲染、弱化的和强化的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切入矛盾的起点。弱化和回避了的,有时正是理解文章的关键。[5]通过细读《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结合还原法的理论,本文共对以下三处矛盾进行揭示和分析。

矛盾一:“秋天总是好的”与“悲凉”的感情基调之间的矛盾。

文章开篇,“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6]作者先表明自己对秋天的情感态度,认为秋天总体上是好的。可是,后半句笔锋一转,却说北国的秋来得悲凉。利用还原法解读,我们知道“悲凉”一词在《辞海》里面的基本解释是凄凉悲伤,[7]形容意境悲惨、凄惨。可知其着重于形容环境萧索,给人寂寞冷落之感。显然,在这里“好”与“悲凉”是相互矛盾的。

由此可知,作者对北平的秋天有非常复杂的情感,既觉得秋天是好的,值得赞美,但又觉得故都的秋透着“悲凉”。我们通过了解作者的身世和创作背景,可以还原作者对北平之秋的感情。本文写于1938年8月,这一年作者三十八岁,即将到达不惑之年。作者之前与北平有过几次交集,经历了1919年9月外交官与高等文官考试的失意;1923年9月在北京大学作为讲师讲授统计课程,而不是自己擅长的文学;1926年6月,长子龙儿在北平患脑膜炎夭折……这些在北平不堪的回忆,也都与秋天有关,是作者心中的一道隐痛,不曾抹去。这也便是作者对于北平的情感,充满矛盾、复杂之处。正如其在《北平的四季》中写到:“在北京以外的各地——除了在自己幼年的故乡以外——去一住,谁也会得重想起北京,再希望回去,隐隐地对北京害起剧烈的怀乡病来。这一种经验,原是住过北京的人,个个都有,而在我自己,却感觉得格外的浓,格外的切。最大的原因或许是为了我那长子之骨,现在也还埋在郊外广谊园的坟山,而几位极要好的知己,又是在那里同时毙命的受难者的一群。”[8]所以,郁达夫对北平的感情是隐忍和悲凉的,永远不会像老舍的《想北平》一样,内心深深爱着这座城。

由此可认为,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悲凉的。对此,徐西前、赵文峰结合文本内容作了细致分析:在文中“写槐写蕊,首着一‘落字。写蝉写声,首着一‘衰字。写雨写人,首着一‘叹字。写树枣,首着一‘风字。故都之秋,天上地上,无论声色,无论人物,都贯以生命的音符,都伴以弱者的悲鸣,从而合奏起生命的悲歌。”[9]

矛盾二:“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与“啼唱”之间的矛盾。

文中第四自然段写道:“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10]显然“衰弱的残声”和“啼唱”是相矛盾的。“衰弱”在《辞源》里面的解释有:①人失去强盛的精力、身体机能:身体、心脏衰弱。②事物由强转弱。[11]“残”字在《辞源》里面的意思也有毁坏、残害,残缺、不完整,剩余、将尽等意思。[12]经历了时间的洗礼,随着秋季天气开始转凉,蝉的生命一点点由繁盛转向衰竭,叫声不再像盛夏那般清脆与响亮了。“啼”字在《辞源》里面的解释有,放声哭;鸣、叫的意思。[13]“唱”有歌唱、高呼的意思,[14]而“啼唱”尤指公鸡的啼叫。清晨公鸡的鸣叫,让人听起来恰似一首嘹亮的高歌,歌唱新一天的开始,充满了朝气。

文中作者用“啼唱”来形容“衰弱的残声”实则是有一种悲鸣在里面。蝉餐风饮露,到了秋天意味着生命也即将结束,所以在中国传统文人笔下,蝉的意象常常带有一种悲剧美,唐代的李商隐、骆宾王都写过咏蝉的诗句。所以作者这里用“啼唱”来形容“蝉声”是为了更加突出秋天的萧索和悲凉,还有自己对生命中不能把握之事物的慨叹。

矛盾三:“清、静”与后文关于声音方面描写的矛盾。

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到“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15]既然故都的秋具有“清、静”的特点,下文就应该描写如何的安静,故都的万籁俱寂,甚至一点声音也没有。但是文中不是这样,作者在下文陆续写到“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蝉声”“风雨声”“都市闲人‘一场秋雨一场凉啦的问答声”……显然这些是与前文的“清、静”相矛盾的。

借助还原法,我们可以这样分析:1934年8月,作者应《当代文学》杂志主编王余杞的邀请,秋后到北平一游,并写篇文章。八月十六日,《达夫日记》载:“1934年8月16日,(今日七夕)星期四阴,今天是双星节,但天上布满了灰云,起而上厕所,从槐树阴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16]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此时既悠闲又自在的心境。次日清晨,郁达夫便创作了这篇散文。通过文本解读,一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天空是晴朗的,周边是安静而没有吵闹声音的,作者一个人坐在窗前静静地观察着、思考着;另一方面说明作者内心的平静与安宁。那么安静到什么程度呢?文中写到的“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风雨声”“人声”,都是细小的声音,听起来感觉缓慢而悠闲,说明这里没有城市嘈杂的车水马龙,甚至连细微的蝉声都能听到,可以给人幽静之感,所以,能够很好地呼应前文所提到的清、静。

由于《故都的秋》“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总也有五十年上下了”[17]。所以,关于它的主题分析、表现对象、感情基调等,一直有多种解读。每一种分析,都有值得参考借鉴之处。作为语文教师,通过文本细读,能够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18],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有意义。

注释:

[1][2][3][5][18]孙绍振:《名作细读(修订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页,第18页,第185—188页,第97页,扉页。

[4]崔雪梅,郭莉莉,刘帅:《运用还原比较法解读作品——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第3期,第8页。

[6][10][1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必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11][12][13][1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第2103页,第219页,第2235页,第257页。

[8]郁达夫:《郁达夫散文全集》(第一版),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 2013年版.

[9]徐西前,赵文峰:《悲凉之美生命之爱——再读<故都的秋>》,语文建设,2009年,第12期,第1页。

[16]王松泉,冯国生:《披文入情品美文——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学语文,2003年,第10期,第15页。

[17]林从龙:《作家谈高中语文课文三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张露  甘肃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730070)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矛盾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神秘的汀娜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情解读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导读思练写”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