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佩云,雷 佳,张红玉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人们对花卉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形色各异的花卉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再加上我国对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使得社会对花卉栽培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对各个高校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花卉栽培学”是园艺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实践教学在课程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因此,开展实践教学至关重要[1],它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还能让学生在面对实际生产问题时,具备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2],同时也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激发学生对花卉栽培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兴趣,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通过对“花卉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时数不足、实践内容单一、缺乏实践教学校本教材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实践改革措施。
“花卉栽培学”作为园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还是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导致很多学生虽然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不能将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当前实践教学存在以下不足。
多数高校“花卉栽培学”课程教学时数非常少,总学时为32 学时,平均每星期只有2 学时,其中的实验课学时则更少[3]。因此,教师只能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挑选出该课程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教授给学生,无法全面系统地讲解本课程的全部知识。一方面,由于实验课学时数非常少,一些基础操作性实验(如主要花卉植物的分类与识别)、综合应用性实验(如育苗试验)和创新研究性实验(如花卉植物设施微环境调查与分析)的有效开展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贵州师范大学园艺专业“花卉栽培学”课程实习时间只有2 周,时间紧任务重,这对学生来说有些专业实践技能是无法熟练掌握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花卉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由于实践教学学时不足,学校实验设施较为单一,实验室所具备的条件不够充分,再加上季节的局限性,使得能够开展的实验项目比较少,实验内容也较单一。并且大多数的实验都是验证性的[4],通常在教师讲解完实验内容和方法,并演示之后,学生才开始动手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目标存在一定的矛盾。
目前,多数高校都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对园艺专业的学生来说,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能替代实践操作训练,而实验、实习等实践操作训练需要实践教学校本教材的指导,这样教师才能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进行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指导。由于各个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该课程开设的季节和学期不同,各高校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实践技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更需要编写具有当地特色的实践教学校本教材。然而,大部分高校目前都还没有正式出版具有当地特色的实践教学校本教材,这就导致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5]。
大部分高校在该课程的考核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4]。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时,教师更看重学生期末试卷的成绩,而实验和实习成绩通常包含在平时成绩之中,主要是以实验报告和出勤率为评价依据,且教师在批改实验报告时,只注重学生的实验结果是否达到预期,不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操作是否规范,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只重视理论知识,而不用心参加实验或实习,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可见该课程的考核及成绩评价方式还不够完善。
“花卉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与科技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随着科技社会发展的逐渐加快,新的育种方式(如航天诱变育种)、栽培繁殖方式、应用方式等不断出现,花卉的新种类层出不穷。然而,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如果教师仍根据以前的实践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不与时俱进[6],不将新的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等带到教学中,将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当前最先进的技术,也会对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大学期间,园艺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多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而“花卉栽培学”就是其中之一,但由于其内容多、学时少,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大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再加上这门课程实践教学学时的严重缺乏,使得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花卉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从而不能获得较为直观的感性认识,也不能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这就影响了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7]。
教学团队针对“花卉栽培学”课程存在的实践教学问题,提出以下具有一定参考性的改革措施。
根据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计划,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从形态、习性、繁殖栽培等多方面认识花卉,并掌握花卉的基本理论、前沿知识和最新应用技术[6]。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而多数高校只在一个学期开设这门课,导致秋季开课的学生缺少对春夏两季花卉的认识,而春季开课的学生又缺少对秋冬两季花卉的认识。为使教学能够与花卉生产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快速掌握生产中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各高校可根据本校的教学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大纲,缩减一定的理论教学学时,相应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实践教学学时数的增加,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掌握花卉栽培、繁殖、应用等方面的实践技能,从而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花卉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在不同地区、不同教学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高校可根据所处地区、课程开设的季节、实验室或实习基地的教学条件等编写具有当地特色、符合学生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学校本教材,这样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指导。同时,教师可重新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验证式的实验,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探究性、综合应用性和创新性实验等,增强实验课的开放性、设计性和灵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教师应转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更多关注学生在实验或实习过程中的表现[9],不能只以理论知识、出勤率、实验结果等作为成绩评价的依据,应适当提高实践教学在平时和期末成绩中的比重。在实践教学考核中,除了需要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和实习总结报告之外,需要增加对学生实验操作、实践技能等过程性考核,观察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在实验课的平时成绩考核评价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整体表现,实验报告的分析与讨论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是否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批改实验报告时也应注重分析与讨论环节[10]。另外,教师也可以提高平时作业的实践性[11],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些简单的实践教学内容。在期末考核评价中,教师可增加对花卉种类的识别、栽培方法的应用等形式的现场考核,由师生共同打分。总之,为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及成绩评价方式,教师应做到评价内容多样化(如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评价方式多样化(如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等)和评价主体多样化(如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学生的长期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科技社会的飞速发展推动花卉产业的迅猛进步,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不能与科技相脱离,航天诱变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的出现,使得新的花卉品种层出不穷,花卉栽培到达了一个新高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需要具备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要勇于探索创新,要实时关注科技发展动态,与时俱进,将最新的育种、栽培、应用技术等带到课堂中,让学生获得最前沿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所以,在课程教学大纲和计划的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12],把新兴的技术和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从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多数学生之所以对“花卉栽培学”课程不感兴趣,是因为多数时间都用来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很少有机会到实习基地观摩学习和动手实践,学生得不到直观的感性认识,在某种程度上会产生厌学情绪。高校需要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它是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长期观察和连续操作的场所,有些实验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校内实习基地就为其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而校外基地是学生扩宽知识视野的保障,各个地方的花卉市场、花卉生产企业、高科技园区等为学生识别常见的花卉种类、掌握花卉栽培技术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观摩学习和动手实践,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校外实习基地同时也是高校和社会之间的重要桥梁,通过在校外基地实习,学生还可提前了解花卉经营等方面的知识,为之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高校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还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13]。
探究教学改革是为了促进教育进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不仅是对社会飞速发展的主动回应,也是一种探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规律的自觉努力。对教学改革来说,最关键的就是转变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当然,只有教师主动发展,才有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勇于动手、质疑、探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创设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情景,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14]。“花卉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可以有目的性地从多方位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做到最优、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