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运动联合阴道哑铃训练在促进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肉张力恢复中的应用价值

2023-03-03 14:46费亚男孙方梅张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哑铃盆底张力

费亚男,孙方梅,张文

(日照市东港区妇幼保健院妇科,山东日照 276800)

盆底功能障碍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等,严重影响产妇产后正常生活。产妇分娩时盆腔高压会拉伸盆底肌肉,甚至导致断裂,严重破坏盆底肌肉组织的正常收缩功能,因此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治疗目标为刺激盆底肌肉收缩,提高盆底肌肉张力[1]。阴道哑铃训练是目前常用于恢复盆底肌肉张力的措施之一,通过将阴道哑铃置于阴道内,利用重量下坠刺激阴道肌肉收缩,增强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但存在部分患者其盆底肌对该种训练敏感性不高的情况,其康复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要求与其他训练联合以加快患者盆底功能恢复速度,进一步提高疗效[2]。悬吊运动训练作为一项康复治疗, 可增加机体对肌肉的运动控制能力,增强肌力、肌耐力。 鉴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8 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对象, 就悬吊运动联合阴道哑铃训练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具体效用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6 月—2023 年6 月我院收治的6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4 例。 观察组年龄21~35 岁,平均年龄(24.75±1.22)岁;产次1~2 次,平均产次(1.45±0.16)次;盆底功能障碍类型为压力性尿失禁29 例,子宫脱垂2 例,阴道壁膨出3 例。对照组年龄20~34 岁,平均年龄(25.42±2.10)岁;产次1~2次,平均产次(1.52±0.18)次;盆底功能障碍类型为压力性尿失禁28 例,子宫脱垂3 例,阴道壁膨出3 例。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诊断标准[3];伴有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等临床症状;无既往盆腔手术史;精神状态稳定,认知清晰;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相关同意书。 排除标准: 盆底肌力≥4 级;伴有其他严重产后并发症;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依从性差或无法进行训练。

1.3 方法

两组患者产后均予以常规饮食指导,保证患者心理健康。 对照组采用阴道哑铃(郑州康金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豫郑械备20150098 号)训练,取不同重量的哑铃,涂抹少量润滑液后,置于患者阴道内,嘱咐患者收缩盆底肌肉;训练强度以哑铃在患者阴道内的停留时间达到10 min, 且在咳嗽等负压增加的情况下不脱落为佳,30 min/次,3~4 次/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悬吊运动治疗。 具体为:(1)患者仰卧,双手放于体侧,用弹性腰带固定其骨盆下侧,小腿悬吊于同一水平,患者缓慢抬高骨盆,保持头部、肩胛骨、骨盆在同一水平,患者身体与水平面呈30°,维持30 s,休息30 s,重复运动10 次为1 组[4]。 (2)患者侧卧,双手抱肩,用弹性腰带固定骨盆下侧,悬吊一侧下肢与水平面呈45°,患者缓慢抬高骨盆,使另一侧下肢与悬空的下肢及骨盆保持同一水平, 维持30 s,休息30 s,重复运动10 次为1 组。(3)患者俯卧,双肘呈90°支撑,弹性腰带固定骨盆下侧,悬吊小腿,患者双腿并拢,缓慢抬高骨盆,保持身体各处水平,维持30 s,休息30 s,重复运动10 次为1 组,以上各项运动10组/d。 两组均连续训练30 d。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等临床症状消除,盆底肌力达到4 级及以上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盆底肌力达到2 级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好转,甚至有所加重,盆底肌力未改善为无效。 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2)盆底肌肉张力指标:通过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MLD 电刺激生物反馈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值;采用深圳英智科技有限公司的EB NEURO 诱发电位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电位。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盆底肌肉张力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盆底肌肉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值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肌肉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肉张力指标对比[(),μV]

表2 两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肉张力指标对比[(),μV]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

2.3 两组盆底肌电位对比

治疗前,两组肌电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电位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电位对比[(),μV]

表3 两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电位对比[(),μV]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

3 讨 论

盆底功能障碍是一类常见的临床妇科病,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壁膨出等一系列盆底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其发病机制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妊娠和分娩导致的盆底组织受损和功能障碍是主要因素,故临床治疗以改善患者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为主[5]。

阴道哑铃训练的练习模式为选取质量合适的阴道哑铃置于患者阴道内,依靠重力作用对阴道壁产生刺激,被临床广泛用于妊娠期、产后等盆底肌肉松弛人群。 该训练可刺激患者阴道肌肉收缩,增强尿道闭合能力,同时重复刺激盆底肌肉神经,降低患者盆底肌肉神经阈值,经过训练增强患者对盆底肌肉收缩的掌控能力,调节盆底肌肉收缩与盆腔内压力升降保持同步,从而增强盆底肌肉张力,恢复盆底肌肉组织功能[6]。阴道哑铃训练可有效激活患者盆底肌肉,使盆底肌肉张力得到恢复,但患者往往受到自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训练依从性下降,导致训练效果并不理想。 肌电位是指肌肉最大力量收缩时,参加肌纤维去极化组合中的最大瞬间值,肌电位越高说明盆底肌肉收缩力越强。Ⅰ类肌纤维是盆底肌群的主要组成部分,Ⅱ类肌纤维属于快纤维,可协助机体关闭尿道括约肌;Ⅰ、Ⅱ类肌纤维状态是反映盆底肌肉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收缩状态决定盆底肌肉的张力能否维持盆底组织结构稳定,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由于盆底组织受损,导致肌电位下降及Ⅰ、Ⅱ类肌纤维受损[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值、盆底肌电位均明显增强,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悬吊运动联合阴道哑铃训练可有效促进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肉张力恢复。 分析其原因为:悬吊运动通过将患者部分肢体部位吊起, 可特异性训练腹部核心肌肉群,增强其肌力和耐力,从而改善患者对盆底肌肉运动的感知及协调控制能力[8]。 运动过程中患者通过仰卧、侧卧减轻腹腔内压力,削弱盆底组织由于应力导致的变形,减少肌肉组织受到的机械性损伤,同时缓解轻中度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损伤[9]。 此外,悬吊运动通过强化对腹部核心肌群的训练,增强患者骨盆稳定性,促使盆底支持结构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阴道哑铃训练可使患者精准有效收缩盆底肌肉,患者通过主动重复性收缩及舒张盆底肌肉,促使盆底肌肉张力恢复,同时悬吊运动可通过增强核心肌群力量提高患者对盆底肌肉的控制,可增强支撑阴道、盆腔器官的盆底肌力,因此二者联合作用可更好地提高盆底肌肉张力,恢复盆底组织功能。

综上所述,与单一进行阴道哑铃训练相比,使用悬吊运动联合阴道哑铃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恢复盆底肌肉张力。

猜你喜欢
哑铃盆底张力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我给爸爸当“哑铃”
论张力
张力
张力2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去赘肉又强身的哑铃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