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法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在老年冠心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3-03-03 14:46刘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耐量步法心功能

刘琳

(商河县人民医院慢病管理中心,山东济南 251600)

冠心病(CHD)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多见于≥40 岁群体[1]。既往临床常通过药物稳定CHD 患者的相关症状,且嘱其注意休息,以避免病情加重。但一些研究指出,康复运动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促进心脏侧支循环生成,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心脏泵血功能[2-3]。《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专家共识》[4]中建议CHD 患者根据自身状况每周进行适当频率的运动,以便改善心功能。因此,探寻合理的康复运动方案保障CHD 患者的康复效果十分必要。 七步法运动是一种以循序渐进为原则的康复运动方式,其可调节患者的肌群代谢能力, 提高其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为心功能康复提供有力的保障[5]。 抗阻训练是指对抗阻力的运动,其可促进肌肉收缩,恢复关节、肌肉、韧带的运动功能[6]。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1 年9月—2022 年8 月商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 例老年CHD患者为对象, 分析七步法运动联合抗阻训练的应用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商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 例老年CHD 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稳定性CHD,参照《稳定性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7]中的标准诊断;年龄≥60岁;合并心功能不全,且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或Ⅲ级;生命体征平稳,沟通能力良好;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等其他心血管疾病或已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脑血管疾病;合并躯体功能障碍;患有精神障碍。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5 例。 研究组中男24 例,女21 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65±3.02)岁;病程3~12 年,平均病程(6.85±1.02)年;体质指数(BMI)18.52~27.80 kg/m2,平均BMI(23.02±1.50)kg/m2;NYHA 分级Ⅱ级22例,Ⅲ级23 例;基础疾病为糖尿病10 例,高血压19 例,高脂血症15 例;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5 例,初中18例,小学22 例。 对照组中男23 例,女22 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9.58±2.98)岁;病程3~12 年,平均病程(6.83±1.12) 年;BMI 18.50~27.78 kg/m2, 平均BMI(23.08±1.48)kg/m2;NYHA 分级Ⅱ级21 例,Ⅲ级24 例;基础疾病为糖尿病12 例,高血压17 例,高脂血症14 例;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6 例,初中19 例,小学20 例。 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遵医嘱合理用药,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CHD 相关知识, 以及饮食、 用药等日常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心功能Ⅱ级者可进行轻体力劳动, Ⅲ级者需限制活动,维持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患者离院后每两周进行1 次电话随访,认真解答相关康复问题,嘱其定期到院复诊。 共干预3 个月。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即七步法运动联合抗阻训练进行。(1)七步法运动:①卧床期被动与主动肢体训练,15~20 min/次,2 次/d; ②坐位被动与主动肢体训练,15~20 min/次,2 次/d, 独立完成吃饭、洗漱等生活操作;③他人扶持下缓慢站立与离床行走,10 min/次,2 次/d,独立完成如厕;④原地踏步运动,15~20 min/次,2 次/d; ⑤无他人扶持下正常行走,15~20 min/次,2 次/d;⑥正常行走10 min/次,爬楼梯10 min/次,2 次/d;⑦正常行走15~20 min/次,爬楼梯15~20 min/次,2 次/d。以上训练均以循序渐进且患者无疲劳感为原则,持续训练3 个月。 (2)抗阻训练:患者血压与心电图指标正常且无胸部不适感后方可进行抗阻训练。首先进行10 min 热身运动,之后脚踩5 磅弹力带,握住弹力带两端并向两侧举起;两手握住弹力带两端,吸气时屈肘,呼气时还原;重叠弹力带后握住两端, 两臂在吸气状态下向前平举后拉,角度在180°以上,保持3~5 s 后呼气还原;将一只手放于背部,另一手放于脑后,拉紧弹力带与地面垂直,吸气时向反方向拉伸,保持3~5 s 后还原。 抗阻训练每周2 次,持续训练3 个月。 上述训练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心电图ST 段持续2 min 以上下降>2 mV、收缩压下降>10 mmHg(1 mmHg=0.133 kPa),或存在心绞痛、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过度疲劳感等异常情况,须马上停止训练。

1.3 观察指标

(1)心功能:干预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 (2)运动耐量:干预前后,采用6 min 步行试验(6MWT)对患者进行评估, 记录其在6 min 内进行平地行走的距离,即6 min 步行距离(6MWD),运动耐量与行走距离呈正相关。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干预前后,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量表(MBI)对患者进行评估,量表包括如厕、上下楼梯等10 个维度,总分0~100 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分值呈正相关。(4)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患者进行评估,量表包括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等8 个维度,标准得分=(实际得分-最低得分)/(最高得分-最低得分)×100%,总分0~100 分,生活质量与分值呈正相关。(5)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的MACE 的发生情况,包括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冠心病死亡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LVEF等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MACE 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LVEF、CO、6 MWD 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LVEF 高于干预前,CO 大于干预前,6MWD 长于干预前,且研究组LVEF 高于对照组,CO 大于对照组,6MWD 长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CHD 患者心功能指标与运动耐量对比()

表1 两组老年CHD 患者心功能指标与运动耐量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

2.2 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MBI、SF-36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MBI、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CHD 患者MBI、SF-36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老年CHD 患者MBI、SF-36 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

2.3 两组MACE 发生情况对比

随访6 个月, 研究组的MACE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老年CHD 患者MACE 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CHD 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主要与遗传、年龄,及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有关[8]。 目前,除合理用药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外,科学的康复训练是改善CHD 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9]。 然而,常规CHD 护理中的训练方式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整体护理效果欠佳[10-11]。

七步法运动是一种渐进性、 低强度的运动方式,其可逐渐激活机体深层肌肉能量, 改善大肌群代谢,继而促进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能力的恢复[12]。抗阻训练属于无氧运动,患者通过重复性的对抗阻力动作刺激肌肉收缩,不仅增强了肌肉力量,且利于提高运动耐力[13]。 同时,抗阻训练过程中使用的弹力带可随着患者的运动负荷量进行灵活调整, 利于老年CHD 群体耐受。 现阶段,七步法运动与抗阻训练已在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中得到了应用, 但二者在老年CHD 患者中的获益性报道甚少[14-15]。 本研究中,45 例老年CHD 患者接受了七步法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LVEF 高于对照组,CO 大于对照组,6MWD 长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七步法运动联合抗阻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考虑原因可能为,七步法运动可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有效调节患者心肌自主神经功能,恢复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动态平衡,而抗阻训练能提高心脏压力负荷,维持心肌供氧平衡,二者协同作用,能有效促进心肌氧合能力,继而改善心功能。 此外, 七步法运动与抗阻训练可增强局部肌肉代谢能力,提高基础代谢率及局部肌肉血氧供给,恢复四肢协调性,利于运动耐量的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的MBI、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七步法运动联合抗阻训练能预防老年CHD 患者的肌肉萎缩, 逐渐恢复其躯体功能与生理功能,改善机体症状,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影响,保障整体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随访6 个月,研究组的MACE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七步法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疾病危险因素,继而降低了MACE 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 七步法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在老年CHD 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理想, 能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提高其运动耐量,保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且降低了MACE 的发生率。 由于本研究观察时间及样本量有限,尚未明确七步法运动与抗阻训练对患者远期心功能、运动耐量等指标的影响,故此方面还有待后续延长观察时间、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分析与论证。

猜你喜欢
耐量步法心功能
老年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心功能如何分级?
酵母源葡萄糖耐量因子的提取纯化研究
学书五步法
学书五步法
学书五步法
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知晓率调查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