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楷芹
(中央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获得感”一词最初缘起于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话语,而后学术界也着手对“获得感”展开相关探讨,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当前“获得感”研究主要聚焦于人民群众[2]、员工[3]、大学生等主体,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重点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4]“思政课获得感”[5]等,还有部分学者探讨了“环境治理获得感”[6]“文化获得感”[7],但尚未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获得感”加以综合考察。大学生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力量,志愿服务获得感作为反映志愿服务满足大学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和积极性。有鉴于此,深刻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获得感的内涵结构,剖析大学生志愿服务获得感提升的现实困境,积极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获得感提升的破解路径,推动由矛盾向统一转化,对于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体验,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获得感”作为一种对实际获得的正向评价和积极反馈,是个体基于一定获得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在此尝试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获得感”界定为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有所收获而产生的主观积极体验,强调客观获得与主观感受的有机统一。从志愿服务上看,作为一种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的获得感生成不是源于外在的物质获取,而是强调内在的精神获益。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有对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明显需求,又有对社会参与和人际交往的强烈诉求,也有对自我和社会价值实现的自觉追求。通过对志愿服务特点和大学生群体特征的综合考察,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获得感”划分为知识习得的受益感、能力提升的充实感、视野拓展的满足感、交往体验的归属感和价值实现的成就感。
大学生所学专业类别众多,对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即使参加同一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们所能调用的知识体系也不尽相同。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现实的志愿服务中,在实际运用和思考中对所学知识生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强化知识转化与迁移效果,并借助实践参与得到的信息反馈对知识加以检验,及时弥补欠缺的内容。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可以获得不少直接经验,这种知识习得的途径明显不同于学校的间接传授,往往让大学生印象更深刻。
志愿服务类型众多、形式丰富,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在任务设置、内容安排以及工作难易程度上也各有不同。通过参与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以及体验不同的服务岗位,大学生能够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组织管理、沟通协调和团结协作等。在参与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未曾预设过的问题,这些不确定性问题时常需要他们在短时间内作出判断并采取相应行动。这既是考验,也是磨练,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大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培养了大学生迎难而上的勇气。除此之外,面对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大学生在寻找应对方案中深入挖掘自身的潜能,意外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在合力完成工作任务和积极应对各类事件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大学生学习生活于校园环境中,他们的生活阅历尚浅,社会体验欠缺。伴随着主体意识的增强,他们渴望迈出校园去亲身感受和投身参与社会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增长自己的社会见识,志愿服务则成为大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重要渠道。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类型的人和事,到达未曾去过的地方,体验到之前尚未体验过的角色,这种全新的学习体验契合大学生追求新鲜有趣的心理特征。与此同时,基于某些志愿服务活动的安排设置,驱动大学生去学习和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地方风俗习惯或其他国家知识,进而对世情、国情和民情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认知范围,增长大学生的社会见识,为大学生带来视野拓展的满足感。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大学生群体具有强烈的社交需求,他们渴望表达自我,但受学业压力、个体性格和交往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沟通交流的机会。在志愿服务中,为了共同完成任务,成员之间往往需要分工协作。基于相似的兴趣而结成的群体,更易激发个体主动交流的意愿,促使大学生在沟通互动中增进对其他成员的了解,在互帮互助中逐渐建立起友谊。志愿服务赋予了大学生不同于学校生活和虚拟世界的交往体验,促进了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在深化交往体验中增进了大学生的归属感。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大层次,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大学生群体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时常通过他人的反馈和外部的评价来生成自我认识,定位自己的价值。在志愿服务中,当获得服务对象的积极反馈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认可时,大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体会到自己对于他人及社会的价值,进而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对自己的认同。与此同时,大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周边的人,带动其他人共同投身到志愿服务中来,生成更强烈的成就感,而这种正向的外部反馈又能起到强化作用,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自我实现的热情,驱动着大学生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持续努力。
矛盾具有普遍性,大学生志愿服务获得感的生成是主观与客观因素、内部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现阶段存在志愿服务类型供给单一与大学生现实需求多元、志愿服务能力要求较高与大学生实践水平不足、志愿服务实际开展情况和大学生预先心理期待不符、志愿服务获益反馈潜隐和大学生感知能力薄弱等多重矛盾,制约着大学生志愿服务获得感的生成和提升。
青年大学生对于“参与志愿服务态度积极”[9],普遍持有较强的参与意愿,但受到年龄、专业、学段和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对志愿服务类型也呈现出多元多样的需求,更倾向那些可以助益自身素质提升、人际关系拓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更欣赏那些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志愿服务项目。然而,当前志愿服务类型供给还是较为单一,从国家层面上看,虽然针对大学生群体专门设有西部支教、暑期“三下乡”等大型项目,也有以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活动为契机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的项目,但囿于人数、地区和时间等因素,能够参加此类志愿服务的仅有一小部分学生,绝大多数学生仍以“探访老幼、公益宣传和环境保护”[10]等为主。从高校层面上看,学校志愿服务事业长期维持“党政支持、共青团承办,社会化运作”[11]的志愿服务模式,虽然能够与上级部门和外部资源形成良好对接,也方便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和指导,但这一代大学生生逢于国家繁荣发展的新时代,他们身上涌现出自主意识强、探索意愿高等新特征,更热衷于追求丰富多样的生活体验。学校层面缺乏对新一代大学生的深入了解,未能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学科门类来创新志愿服务,也欠缺对社会资源的深化拓展和有效链接,导致当前高校志愿服务类型的同质性普遍较高,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无形中消解了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内容涉及面较广、开展灵活度较高的工作,对于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要求。受到大学生自身和志愿服务培训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实践水平尚未真正匹配志愿服务的能力要求。一方面,大学生虽然在学校经过专门的学习训练,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但这些专业知识很难直接应用于志愿服务当中;即便有志愿服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又因大学生群体缺乏生活经验和工作历练,在考虑事情和处理问题上还不够成熟,因而在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灵活性不够或是技能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受到时间、精力和资金等因素的制约,除了一小部分大型专项的志愿服务会开展科学化、系统化的培训指导外,大多志愿服务培训仍存在着培训流程形式化、内容简单化和方式同质化等问题,这样的培训模式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当个人能力难以匹配志愿服务活动的要求或服务对象的需求,或是因技能不足而造成失误时,会给大学生造成极大的受挫感和失落感,影响着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精神状态和能力发挥,制约其志愿服务获得感的生成。
能否满足大学生心理期待是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获得感生成的重要因素,但当前志愿服务实际开展情况与大学生预先心理期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志愿服务方面看,一方面,志愿服务后期实施与前期宣传可能有所偏差。为了招募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大多会根据活动内容进行简要宣传,大学生通过宣传信息了解志愿服务的相关内容,并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是否参与,而志愿服务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因外在因素影响而导致实际开展过程与前期宣传有所差异。另一方面,志愿服务在设计安排上缺乏对大学生的了解和观照,时常存在服务岗位与理想岗位不一致、接受任务与意愿工作不相符、合作对象与心仪搭档不匹配等问题,偏离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期待。从大学生层面上看,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缺乏了解,没有充分预估志愿服务的困难程度,受到同学鼓动和大规模活动感召而选择参与,对志愿服务预先抱有较高期望。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参与志愿服务持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功利化倾向,希冀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求,从自身利益出发来预设志愿服务所能取得的成效。当现实开展情况与预先心理期待难以匹配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志愿服务获得感的生成。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不计报酬、服务利他的特殊活动,其本身在获益反馈上较为潜隐,又加上当前大学生自身感悟能力不足,致使部分大学生难以感悟志愿服务的内在价值和捕捉到自己在志愿服务中的实际获得。从大学生层面看,因年龄、阅历所限,他们的感悟能力还较为薄弱。一方面,大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追求新鲜体验,在对待事情和处理问题上还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更关注即时效益。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的人生阅历尚浅,看待和把握事情还不够全面,对于事物的认知多是停留于表层,难以自行挖掘其潜在价值。从志愿服务层面看,志愿服务的获益反馈较为潜隐。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最大特点是非营利性和利他性,所能提供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更侧重于精神营养。这就决定着志愿服务的获益反馈具有潜在性、隐蔽性甚至延迟性。一方面,不同活动类型影响志愿服务获益供给的丰厚程度,有些志愿服务的获益并不明显,可能需要大学生通过多次参与、持续跟进才能产生较为显著的效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获益,其供给方式大多是以间接而非直接的方式作用于人,这就需要个体自身去深入领会和探寻。但鉴于现实生活中某些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完整规范的执行流程,时常忽略对志愿服务过程的整体回顾和总结反思,而这一环节的欠缺不仅使成员之间缺少一个分享收获体验的平台,也让学生失去一个挖掘志愿服务价值的机会,影响着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潜在价值的感知。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逻辑起点,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关注学生内在需求、丰富志愿服务类型、加强志愿服务培训和培育志愿服务精神,激活大学生的参与动力、拓展大学生的选择空间、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深化大学生的价值体悟,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获得感。
正如马克思指出:“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的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12]需求的满足是大学生获得感生成的核心要素。只有充分把握和回应好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真正赢得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和认同。关注学生内在需求不是聚焦于某一特定环节,而是要贯穿于志愿服务全过程。首先,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之前,要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调研,探寻和考察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基本动机、活动类型的选择偏好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创新志愿服务,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关联性。大学生群体有能力提升、社会交往和自我实现等多重需求,要理性看待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新期待和新诉求,在契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尽力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其次,在活动过程中,要及时跟踪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态情况,协助大学生解决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还要关注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积极调适,避免不良情绪的生成和演化。值得注意的是,强调对学生参与过程的动态把握并非要过度干涉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而是要力求规避某些风险及意外事件发生,避免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最后,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召开志愿服务总结会议,为大学生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了解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所思所想。与此同时,还要完善激励机制,对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良好表现予以表扬和嘉奖,为其提供一定的动力支撑,提高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长期性和延续性。简言之,要以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为突破口,不断探索和优化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与学生需求更贴合、更匹配,才能更好地激活大学生的参与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13]针对当前志愿服务类型供给较为单一的问题,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和企业等多方主体要强化合作,以汇聚多元合力和整合多方资源来丰富志愿服务类型,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自我能力的机会,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向更深层次发展。政府要完善顶层设计,加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力度,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基本权益和合理诉求提供保障。着力打造更多特色的大型志愿服务项目,主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大型展会和赛事活动,为学生拓展志愿服务平台。加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及培训提供场地支撑。引导和激励企业力所能及地提供资金帮助和资源链接。在家庭层面,家长要多关注社区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信息,鼓励和陪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区层面要积极创新基层服务,推出丰富多样的日常志愿服务活动,加强与学校方面的沟通交流,以便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和社区服务对象的需求结对帮扶,提高活动开展的连续性,增强学生参与的持续性。高校是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主体力量,要着力创新志愿服务类型,为大学生提供丰富且优质的志愿服务项目。一方面,高校要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综合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对志愿服务加以开发创新,着力打造具有特色化、品牌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增强志愿服务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同时,学校要重视和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创新精神,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为志愿服务活动增添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加强与外部资源的链接,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实践平台。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多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丰富志愿服务类型,让大学生结合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志愿服务,真正将自身的专业所学应用到实际的志愿服务当中。既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专业优势,提高服务的开展成效,也使大学生的个体价值得以充分发挥,达成双向受益的理想效果。
科学到位的培训是提高大学生服务能力、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条件。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主阵地,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夯实大学生的专业基础,也要观照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综合素质培育。要着力构建完备的培训体系,增强志愿服务培训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一是针对志愿服务的日常培训,高校要做好长远性和整体性的统筹规划,通过日常性、基础性的志愿服务培训帮助学生深化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与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打造多样化和立体化的培训形式。既可以增设志愿服务的选修课程,开设志愿服务的相关讲座,也要注重利用网络平台,贴合大学生的接受特点和话语风格加以宣传教育,使培训内容更易被学生接受。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组织志愿服务团建活动,为大学生创造经验分享和情感交流的机会;也要引导大学生强化自我提升,主动学习和广泛涉猎与志愿服务相关的知识内容。二是针对志愿服务开展系统培训。根据志愿服务类型采用分级分类的培训模式,打造具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培训,促使学生对志愿服务了解更全面、深入。小型简单的志愿服务活动,要着重加强流程规范、表达沟通、操作技巧、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培训;大型复杂的志愿服务活动,则要制定专项的培训计划,通过组建专门的培训队伍,制定详细的培训手册,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培训,必要时还要进行模拟演练。同时,要坚持培训与考核有机结合,在培训之后对大学生作出相应的考核评价。既根据学生的评价反馈及时调整培训目标和方案,又检验大学生对志愿服务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夯实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能力基础。
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吃苦耐劳意识不强、抗压能力不足等问题,可能会出于利己而非利他的心态来参与志愿服务。鉴于此,要加强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深化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价值体悟。在学校层面,一要注重显性引导。教师要向学生阐释好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精神,讲述好志愿服务的内涵和价值,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实践,在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中对志愿精神生成更深刻的认识,在亲身实践中体悟志愿服务对于他人、社会乃至国家的积极意义,从中生成和积累满足、自信等正向情感。二要重视隐性渗透。高校要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崇善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一要邀请志愿楷模讲述自身志愿服务事迹,挖掘身边教师和学生志愿者的优秀事迹,鼓励他们分享参与志愿服务的收获和感想。二要调动学校教师积极投身到志愿活动中,形成良好导向。教师的以身示范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更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在共同参与中增进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引导大学生深入领会志愿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志愿服务的价值意义。社会层面要对大学生志愿者给予更多的包容和鼓励,形成关心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良好风尚,增强大学生参与的信心和动力。媒体层面要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的感人故事,积极弘扬和大力倡导志愿精神,让志愿精神得以深入人心。通过加强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引导大学生秉承志愿精神的真谛投身于服务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志愿服务的价值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