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昆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03)
习近平总书记将“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定义为“又一次思想解放”,并强调:“‘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1]“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党在新时代的又一次理论创新,深刻理解并全面把握这一重大命题,才能为进一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和强大的主体力量。
“第二个结合”是顺应时代需求而产生的理论成果,具有丰富内涵,准确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是实现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前提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2]二者同样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形态,它们之间高度的契合性构成了“第二个结合”的基本前提。
一是价值取向相近。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可见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一致,具有鲜明的集体主义取向。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也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以及倡导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以实现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都围绕人而存在和展开,遥相呼应,高度契合。
二是精神品格相通。马克思主义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其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超越了思辨哲学传统,强调实践之于理论的优先性和本源性,坚持以无产阶级革命和发展生产力来消灭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同样强调实践至上,“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在此基础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真、躬行,崇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中国传统经世致用的文化品格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是契合融通的。
三是思维方式相似。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辩证思维方式上具有相似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因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主张在对立统一中理解和把握客观事物,为我们认识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蕴含了大量辩证思维。比如《周易》中提出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老子阐释的“有无相生”“福祸相依”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思想等。尽管这些辩证思维并不系统,也不够科学,但仍显示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高度的相似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是彼此吸收和融入,更重要的是二者的相互促进与互相成就。
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动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自开始就面临着如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党在早期革命实践中,曾因忽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出现机会主义、教条主义等错误,导致革命遭受重大挫折。也正是从这些失误中总结经验教训,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并逐步成为全党共识。此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以“一个结合”为主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和不同民族、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显示出科学的指导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日益凸显,在党的十八大后逐渐形成“两个结合”的科学认识,其中“第二个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为重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沃土”滋养了马克思主义这棵参天“大树”,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充实其文化生命,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型。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五千年来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清朝中叶开始,以传统农业文明为特征的中华文明开始不断遭受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鸦片战争后一个时期,中国与西方无论是军事上的对决还是文化上的碰撞,都是一败涂地。无数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中西方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伴随着追问和探索,中国也开启了举步维艰的现代化进程。从器物现代化到制度现代化,再到文化现代化,一次次失败的尝试打破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迷梦。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传播,才为中国的革命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一百多年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被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二者结合贯通,产生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从而推动中华文明在持续的生命更新中由传统走向现代。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现代化塑造,获得了崭新的活力与价值。
“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重大原创性命题,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逻辑意蕴。要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重要论断,就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全面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出场逻辑。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百年。在党成立初期,由于理论上没有形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认识,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右”或“左”的错误。随着革命深入发展,党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只有实现中国化,才能发挥真正的指导作用,而中国化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因此不应当割断历史,要学习、继承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5]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一时期,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进一步提升。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求党充分地批判地利用文化遗产,“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6]努力创造新文化为现代社会主义中国服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新命题。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既要与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国实际相结合,也要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融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进入了新境界,产生了一系列极具创新性的理论成果。比如,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中蕴含着中国古代“民惟邦本”的国家治理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借鉴了“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对外交往传统价值取向。梳理历史脉络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经百年历程,众多思想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为今天“第二个结合”的认识飞跃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坚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了其与时俱进、开放性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代代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不断丰富、完善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为时代精神精华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是勇于并善于理论创新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7]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根本性历史经验,“坚持理论创新”就是其中之一。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越紧密,同一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就越丰硕,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也更加昂扬向上;反之,马克思主义脱离中国实际就会导致理论创新停滞,革命和建设事业也会因此遭受挫折、陷入低谷。因此,党的百年征程中每一个关键历史节点的突破,每一项伟大历史成就的取得,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引领下的理论创新密切相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结合,党的理论创新更加生机勃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8]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中成长,才能避免“水土不服”“南橘北枳”的情况。这样结出的理论果实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同时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长青。面向未来,党的理论创新深入发展需要更广阔的的文化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理论创新提供空间拓展的动力和取之不竭的资源。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其精华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独特个性,并成为中华文明生息延续的基因密码。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使党的理论创新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广阔场域中深入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用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文明观,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底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9]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共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夯实了思想根基。
中国式现代化面临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情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自古就有“重民”“利民”的民本思想。这些传统文化基因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结合,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过程中,始终重视人民的主体作用,以满足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古今皆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治理理念等,都表达了古人对共同富裕的憧憬,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传统文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向重视人的价值,并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而中国传统文化同样重视精神生活,“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物质富足的基础上追求精神富有是中华文明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基因,这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异曲同工。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大力夯实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同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中国式现代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比如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态环境问题根源于社会制度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同时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国古代“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哲学理念,实质上就强调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定是在生态良好基础上的文明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文明具有显著的“和平基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秉持的对外交往之道。这些文化基因塑造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三大全球性倡议等中国方案中,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潮流和方向。
“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思想解放。党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内涵逻辑,探索“第二个结合”的发展进路。
党的百年历史证明,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是辩证统一的,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加强思想统一的过程,而统一思想则是为了凝心聚气,进一步解放思想。当前要推进“第二个结合”,实现“又一次思想解放”,首先就要以新时代的新思想来统一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并对其进行了科学阐释,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进一步系统化、学理化。在实践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应注意:
一方面,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0],而群众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前提,是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结构严谨,内容博大精深,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要在实践中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完整系统地学习理解“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重要内容,从总体上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思想脉络与内在逻辑,并对其精髓要义融会贯通。
另一方面,要科学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推进“第二个结合”,就应运用这一理论赋予我们的方法论正确认识、分析新时代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突破创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始终运用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六个必须坚持”,使正确的立场、观点和科学的方法既见于心,更成于行,从而真正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并在实践中指导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辩证统一,在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完整准确地理解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同时,还要旗帜鲜明地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作斗争,巩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一是反对文化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是对中华文化价值的贬损、矮化和否定。对待传统文化,文化虚无主义者弃其精华,夸大其糟粕,完全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贡献及当代价值;对待革命文化,他们将矛头指向党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学术或娱乐之名丑化革命人物、模糊历史真相、篡改历史评价,企图消解革命文化的意义与影响;对待社会主义文化,他们无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越性,鼓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西方普世价值观念,意图涣散人心,动摇党的领导。因此,新时代实现“第二个结合”就要坚决批判、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全面树立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11]
二是反对文化复古主义。文化复古主义表现为脱离时代,忽视社会历史状况,一味推崇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其视作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良方。文化复古主义在现代中国仍然鼓吹“半部《论语》治天下”,甚至提出以儒家学说改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儒学化等错误观点。文化复古主义狭隘而片面,无视历史与现实的差异,割裂了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最终仍会滑向历史虚无主义与文化虚无主义的错误泥潭。反对文化复古主义一方面要明确,推进“第二个结合”的目的是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容动摇;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味要求复兴儒学是以偏概全,破坏了中华文明智慧结晶的整体价值。
三是反对“庸俗化”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机械、生硬结合,而是在相互契合基础上的有机结合,因此要注意避免“结合”的庸俗化倾向。比如,将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传统文化中的术语、概念进行简单的裁剪、拼接;或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对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点进行牵强附会的重新解读;又或者以泛娱乐化的态度随意歪曲传统文化内容,哗众取宠。总之,“结合”不能机械拼盘、生硬拼凑,要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链接点,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才能超越形式比附与内容改造,实现价值理念层面的深度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关键抓手。
一是古为今用,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核心就在于不断深入发掘、凝练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中提炼出契合时代需要的思想元素与价值理念,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在理论层面,要不断拓展中华优秀文化创新研究的视角,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多维阐释,并结合时代语境建构新的话语体系,推动传统文化的时代化、大众化表达。在实践层面,要把握传统文化服务于当代社会的宗旨,重点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智慧与经验,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启发和借鉴。此外,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状况,中国还应承担大国责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人类共同难题的答案。
二是技术赋能,革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传播和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当然也离不开前沿科技的支撑与赋能。借助全息影像、VR等数字技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被更加动态立体地展现出来,甚至那些无形的、只可意会的精神意蕴也在虚实结合、沉浸互动的技术加持下,得到更加直观鲜活的呈现。此外,当前融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强调表达内容的故事化、表达视角的平实化以及表达手段的多样化。如利用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方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就十分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拓宽视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融入社会生产和大众生活,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主要方式就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资源,进行文化再生产。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传统文化中的故事、符号、理念等进行提炼和加工,运用影视、动漫、网络游戏、网络视频、文创等多种形式加以呈现,形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并在此基础上打造相关IP,逐步辐射到周边产业,如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研学培训等,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拉动社会经济增长,丰富大众生活。这个过程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