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探索

2023-03-02 17:19徐婧怡邵献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共同体话语主体

徐婧怡, 邵献平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这是新时代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不仅关乎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关系到我国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思政”格局的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2];教育部等十部门2022年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要“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3];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4]的要求。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构建主体多元、内容协同、目标同向、体系完备为特征的共同体既是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大思政”格局建设的重要成果,对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路径、方法、价值方面的研究,且多以局域视角为嵌入点。本文以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为背景,分析一体化共同体的内涵特征、构建困境、功能以及构建路径,以期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做一点理论探索。

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内涵和特征

探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是什么”是研究其“何以可能”“何以困”“以何可能”的学理前提,需从现实语境出发分析其内涵和特征。

(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内涵

“共同体”通常意为使各自独立分散的个体或部分结合成一个协调整体,在允许差异的基础上彰显要素间的连续性、递进性、层级性和整体性。马克思从哲学思辨层面对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进行了阐释。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5]571在马克思看来,共同体必然是在个体与集体、自由与责任的矛盾张力中实现共同的目标。个体为共同体发展奠定基础,共同体则为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积蓄力量。共同体是个体群策群力、凝聚力量的集合,两者是“群己共在”的现实存在。此外,马克思还指出利益共同体是共同体的本质,共同目标是共同体效能最大化的基础,“现实的个人”基于生存诉求的实践活动是共同体生成的前提。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这些思考对于理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发展需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6]。因此,把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内涵要以“贯通”为切入点。这种贯通“不是个别领域、个别问题、个别工作的贯通,而是各个领域、各种问题、各项工作的贯通,是一种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普遍贯通”[7]。基于此,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是以“现实的人”为主体,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驱动,以“大中小学”作为实践场域,以“新时代”为实践时域,以“一体化”为实践要求,以“共同体”为视角嵌入,对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思考和机制探索的成果。从横向贯通维度而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强调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机联动,旨在协调育人要素,优化排列组合,实现育人功能最大化。具体表现为构成主体上,国家决策实施主体、各职能部门实践主体和学生受益主体的三者统一,在实践场域中,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教育实践场域的协同育人格局;在内容组织上,达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紧密衔接、循序渐进;教育模块上,实现理论学习与价值惯习融合统一;其建设重点是优化结构和要素,进而实现资源要素整合的目标。从纵向贯通维度而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旨在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特点为遵循,使得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内容设置、目标导向、质量评价、方法渠道既有侧重又呈现阶梯式递进,实现各学段的有效衔接和螺旋上升。具体表现为各学段以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为前提,以知、情、意、信、行循序渐进为培塑过程,搭建起包含管理组织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和学科体系一体贯通的纵向运行机制,以此实现各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有顺序、有层次的提升,其重点为优化教育过程,进而形成各学段的育人合力,共同提升立德树人的质量。

(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特征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构成主体、育人内容、育人目标和体系搭建四个维度。

一是构成主体的多元性。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向的经验传输和意义说教不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强调构建实质主体、实践主体和受益主体的多元主体“共在”模式,形成“互补性交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中包含了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科研者、管理者、实施者、学习者,其间各构成主体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沟通互动。与此同时,将学生作为受益主体纳入主体范畴,凸显了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扭转过去的单向灌输劝导的教育范式,搭建起了各司其职、相互融通、高效对话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此,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对“共在”性的价值追求凸显了其构成主体的多元性特征。

二是育人内容的协同性。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中的实践主体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和职能部门,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实践型学科,其关键在于使理论内化为认同、外化为行动指导,改造人的精神世界,进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其全方位发展固然离不开各研究领域教育资源的协同支撑。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各主体在各自的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各有差异,但在作用对象和价值追求方面紧密相连,展现出耦合性、共生性和同构性,可以避免“缺位”和“错位”情况,规避“分力”和“壁垒”恶性竞争,进而实现教育方法的同频共振、优势互补、推陈出新,共同勾画育人“同心圆”。因此,教育资源的贯通性和教育方法的关联性体现了育人内容协同性的特征。

三是育人目标的同向性。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坚持以德育为价值前提,立足共善的伦理诉求,在价值选择、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上形成共识,建设多主体共同达成育人目标的共同体。“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指明了方向。立德是树人的价值前提,树人是立德的现实要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拥有明确的育人目标,以共同的精神信仰、共同的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一致的价值认同和道德信仰为导向,将立德树人作为共同的目标贯穿国民教育所有学段,实质是引导个体达成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不是内在要素的竞争博弈,而是建立在统一立德树人目标之上的价值统一体,共同体内各要素实现有效合作的前提就是育人目标的同向性,方向一致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形成合力的必要保障。

四是体系搭建的完备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8]“大思政”既体现了一种人本教育观,也展现了一种立体式的教育思维,更体现了系统方法论的实践运用,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应然状态。从马克思主义整体理论和系统理论出发,致力于构建“大思政”格局,搭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是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彰显了新时代育人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通过育人的认知共识和价值认同,实现共同体内部不同系统、不同因素、不同部分的相互协调。从横向层面而言,党和国家作为实质主体聚焦顶层设计,不断健全体制机制保障;各个大中小学内的职能部门作为实践主体,各司其职,协同育人;不同学段的学生作为受益主体,充分发挥主观积极性,主动与各要素融合互动。从纵向层面而言,各学段的教学任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可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内各主体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以多层次、一体化的结构层次,形成“同构式发展”的协同系统。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系统性是共同体的特质显现,同时以体系性思维赋予共同体内在活力。

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功能定位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功能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学段、不同场域中沟通联动以形成育人合力,其功能定位与共同体的实质主体、实践主体和受益主体三大主体结构密切相连。

(一)导向与服务:把握意识形态方向,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党和国家作为实质主体在引领社会主流思想的过程中,通常采取“硬权力”与“软权力”相结合的方式。“硬权力”指依赖国家机器的强制力量,运用行政、法律和政策手段来规约社会成员;“软权力”指利用文化、道德、价值观等非物质性资源,通过文化、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的感召力形成价值认知共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属于“软权力”的范围,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把握意识形态方向,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是共同体的重要功能。

一方面,党和国家作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实质主体,在共同体中发挥导向功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程,各类外来思潮纷至沓来,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西方价值的冲击。要有效应对这一冲击,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稳定,需要强有力的导向功能为支撑,最大化地发挥出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导作用。构建以党为领导核心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正是应对这一冲击的主动之举。党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中要发挥领导作用,从而实现对共同体内部各环节、各要素的全面领导,通过舆论引导、道德感召、文化熏陶、价值同化等方式引导社会成员特别是学生的思想观念,以此提高社会成员的思辨能力与抵御外来错误思想的能力,增强对党和国家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产生认同,将党的创新理论外化为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

另一方面,党和国家作为共同体中的实质主体,也将其服务人民的理念注入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中,共同体的服务队伍正是各年龄段的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4]构建思想政治共同体的最大价值在于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回答好培育时代新人的时代课题。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服务功能具体体现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中,如不断更新顶层设计政策配合,提高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增强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使育人内容、目标及教学方式符合以德为先、学生为本的价值遵循和时代发展诉求,使学生主体诉求与社会发展相衔接,既彰显服务社会的价值尺度,又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尺度。

(二)灌输与教化:促进理论走进青年,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教育客体能将理论认知外化为现实实践,除了理论思想灌输外,还需积极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实现道德个体社会化的正向引导,在思想交流、交汇和交融中形成认知深化和理论升华,进而成为实践指南。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实践主体是育人过程中的各职能部门,肩负着灌输和教化功能。

一方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离不开理论灌输的基础保障。列宁在《怎么办?》中曾指出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9]。学生作为不断成长的群体,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形成期,具有可塑性和创造性。在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纷繁复杂的信息流给学生的理论认知、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造成巨大困扰。此外,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并不是与生俱来、自发形成的,这也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所肩负的理论阐释和道德教化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准则和品格。

另一方面,即使以各种“指令”的形式进行灌输,对受众而言也只是貌合神离地接受。外化于行的前提是理论入脑入心,但“灌输”并不意味着填鸭式的“硬塞”,也不是照本宣科式的“强观”,而是由内至外的引导式灌输。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曾指出:“培养共产主义青年,决不是向他们灌输关于道德的各种美丽动听的言词和准则。”[10]在列宁看来,要将青年放在斗争环境中,使其感受斗争的残酷性,才能逐渐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因此,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将学生列入为构成主体,让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者的引导、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实现教育的目标,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协调与整合:实现内部要素和谐,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545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处处体现着人的文化,为人独有。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凭借其构成主体多元性的优势,能从多方位多角度为学生营造特定的情境,有利于其确认自身主体身份和价值,强化其角色认同和主体意识,增强主观能动性,以此实现自我教育、自我醒悟和自我发展。因此,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整合协调功能具有营造育人氛围的作用。同时,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功能发挥也离不开其内部要素的整合与协调,共同体通过系统整合和要素协调,增强共同体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作用的良好互动机制,着力营造积极的育人环境氛围,齐心协力将社会所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点渗透于各种实践活动中,如校园生活、社区管理、家庭交互、社会服务活动等,使受益主体在贴近生活、形式活泼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达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以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

一方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实效性不是依赖一个或部分主体的功能,而是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协调优化各构成主体效能,进而达成共同体效能大于个体效能之和的效果。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协调功能旨在处理共同体内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多元构成主体中找到功能发挥的“最大公约数”,使各主体在功能发挥的时间、空间、领域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有序排列,形成功能融合、关系融洽、效果叠加、协同共进的育人格局。

另一方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整合功能是为了保持系统有机体的平衡,促进系统一体化,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追求基础上的内部各要素功能耦合、结构协调、相互配合的过程或结果。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旨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基本的道德信仰和价值理念,以达成价值共识,达到理性认识的同一性,从而形成共同体价值导向一致性。同时,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构成主体多元化特点也需要系统整合功能的发挥,以价值整合突破现实思想分化的困境,以统一目标化解认知分歧和价值区分,以联动机制整合各主体分散的育人能力。

(四)发展与创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新时代学生具有较强的超越性、创造性、理想性,始终处在把现实变成理想中的现实的过程。这驱使学生不断地创造和追求新的价值,不断实现更高的需求。因此,坚持学生本位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也需要具备随时代变化和学生需求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的功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强调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撑,离不开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发挥共同体的发展与创新功能,正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尝试。

一方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由现实的人组成,其目标实现最终的落脚点也是现实的人,因此要把握共同体的功能定位,需要从“人”的角度出发,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价值尺度,通过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身份的确认充分激发其内在动力。恩格斯指出:“由整个社会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完全不同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人来。”[1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取决于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培养。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始终围绕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构成主体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将受教育者作为受益主体纳入共同体之中,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避免了陷入“异化的能动性”困境,使其通过自我肯定和自我意识的发挥,达成思想上的解放,观念上的转变,行动上的突破,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面对现代化的时代课题,创新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符合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聚焦于主体要素和过程要素的协调发展、助力课程内容资源的与时俱进、课程衔接的有序递进、全员育人的全阶段贯通,要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人只守一段渠”的固式思维,形成了系统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的现代化育人理念,实现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教育有效衔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将一体化的思想贯穿在目标、内容、方法、形式、途径等各个环节,打造纵向衔接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育人共同体。

三、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现实困境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研究任何主题都应坚持问题导向,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系统内的各要素在运行机制的协调下,发挥优势互补、合作配合、同步协调的效应。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使用“灌输”式的固定育人形式,忽略了教育对象的主体多样性、主观能动性,削弱了教育实效性,忽视了教育对象成长规律问题,其成长发展过程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其认知发展和学习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导致教育内容反复重复,继而影响教育的针对性,使受益主体与共同体日益分离。因而,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要在育人思维、育人共识、育人话语和育人机制四方面突破现实困境,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规律性,进而科学地发挥其功能。

(一)育人思维固化,无法满足学生群体差异化的协同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第一,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第二,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第三,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第四,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第五,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第六,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12]思维要新是其中的关键一“要”。育人思维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行为导向,是从共同体理论走向构建共同体实践的前提。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因此育人思维应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依据有机论思想,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人的思想意识发展也是一个有机体的发展过程,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应遵循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的方法,根据大中小学学生年龄差别,遵循学生成长和育人规律,循序渐进,有机展开。新时代学生在学习习惯、性格情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特征,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水漫灌”传统意义上的育人思维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群体差异化的协同供给。育人思维固化的影响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运作过程中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在教育过程中容易陷入整体“分化”困境。当下的育人思维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渠道,且以传统的“满堂灌”课堂为主。若将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完全归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渠道,将教育实践完全归责于课堂教育的实践主体,而单一的实践主体无法满足学生群体差异化的协同供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会不断削弱,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会陷入整体“分化”的困境。思想政治理论课固然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一环,但其他环节的协同育人作用不容忽视。究其根本,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各学段的必修课程而展开的课程教学设计。这些课程教学设计是“显性教育”的体现,也是通常意义上的“思政课程”。但是仅仅依靠“思政课程”来完成“立德树人”任务,显然显得势单力薄。不断扩张的知识体系一方面需要新时代的学生以更积极的姿态,更饱满的精神去吸收和接纳新知识;另一方面也需要教育内容的供给更具针对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除了依仗丰富的专业课程设计,还需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各构成主体力量的联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地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协同教育。

二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在运作过程中易忽视各构成主体的“被需要”问题。共同体的构成主体是现实存在的人,处在现实关系和一定历史条件中的,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通常情况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育人思维预设了实质主体和实践主体主导性的正当性,受益主体作为“需要”的一方,需要通过实质主体和实践主体的“给予”来实现“需要”。而“单向需要”的育人思维往往会造成“单项灌输”教学方式,由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易沦为“观演关系”——教育者是教学中的表演者,教学实践是表演舞台,受教育者是台下观众。台上表演者自说自话,台下观众沉默不语。随着人们精神世界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增长,受益主体“被需要”的精神需求越发重要。如果受益主体相对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被支配处境中,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会产生消极应对的情绪,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入脑入心。

(二)育人共识匮乏,无法实现信息传递异质化的协同治理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是以共同的目标作为行动导向,以育人共识引导各构成主体育人心态,以“共生效应”推进“共振效应”达成“共融效应”,进而形成协同育人的正向效果。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组织,包括了中央决策到部门执行再到基层实践,每一层组织因为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差异都存在复杂的实际问题。因此,只有在达成育人共识的前提下,各构成主体才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确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目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组织结构仍表现为典型的科层特征,“单一化”“分散化”和“独立化”为主要展现方式。使得各部门职责定位不清、边界不明,阻碍了育人共识的凝聚,无法实现信息传递异质化的协同治理。信息传递异质化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运作过程中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存在失真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作为直面教育对象的资源,理应展现出真实性和全面性。但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加之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种种组织层面上的缺陷,导致信息传递失真现象的发生,失真现象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四个过程。一是实质主体决策过程中的概念不清和表述有误,导致信息自源头就被模糊。二是在各层级实践主体传递过程中信息被遗漏、被误解。信息被传递的次数越多,信息传递的遗漏现象就越严重。三是各层级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信息的不合理过滤。信息在层级间传递过程中,由于缺少层级间的沟通协调,往往会习惯于传递自身满意或者通过主观臆断传递主观满意的信息。不合理的过滤使得核心信息被遗漏,客观信息主观化,加剧传递信息失真现象。四是受益主体被动机械地接受信息,缺少主观思考整合,疏忽于对信息真实性和科学性的考核,使失真信息直接被输入。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达成共识是形成育人共识的前提,信息失真会直接影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育人共识的形成。

另一方面是层级化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权力间隔问题。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内部展现出明显的科层结构特点,产生了共同体内部的权力间隔,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决策落实的间隔,科层组织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共同体高层掌握着最终决策权,而层级间层层交流传递障碍又导致共同体的决策高层难以对全局尤其是基层的情况有全面掌握。二是等级层级的间隔各个层级间的间隔愈来愈大,共同体的各构成主体各行其是,选择性执行、差异性履职、重复性传递导致核心意识涣散。三是人际关系的间隔。科层组织的特征是上级的绝对权威性,出于对权威的敬畏,各层级间都会刻意保持距离,其间的沟通仅仅是单纯的信息传递,机械式地一致向下信息传递使协同意识弱化,主观能动性削弱。基于此,宏观体系上的育人共识无法达成,不仅无法实现信息传递异质化的协同治理,而且会影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构建。

(三)育人话语阻隔,无法达成网络空间芜杂化的协同净化

教育内容、价值导向、教育内核都深刻地蕴含于育人话语之中。基于不同的知识水平,大中小学必须有不同的呈现方式、路径,但是在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上必须是同一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需要以育人话语为中心实现交流沟通,以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要发挥育人话语的实效性,掌握其话语的领导权是关键。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渠道和前沿阵地,维护各个场域中的育人话语主导权地位尤其重要。随着社交信息化、网络普及化和技术数字化,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渐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并形成融合,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重要平台。但网络空间芜杂化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大势,其所导致的育人话语阻隔直接影响共同体内部的交流。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主体间性为特征,是各主体以话语沟通为基础而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若各主体间以各自的话语体系为标准,其差异性会影响各构成主体间的信息交流和思想传递,进而阻碍各主体间的协同贯通。

一是网络环境的复杂化,冲击育人话语的领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纭激荡。”[13]这一社会现实也深刻地反映在网络空间中。全球化话语带来多元化思潮,网络化话语带来复杂化、虚拟化的沟通渠道,使得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传播中共存。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信息的实际传递过程中,比以往更容易受到多元价值的冲击。相当一部分非主流思想游离在灰色的网络地带,在广阔的传播渠道中滋生和传播,使网络空间芜杂化的趋势愈来愈严重。而新时代的学生作为网络阵地的原住民,网络空间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实践场域。因此,让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育人话语占领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高地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是育人话语体系更新滞后,话语内容与网络空间契合度较弱,话语影响力时常表现出“式微”的态势。一方面目前的育人话语仍以传统的单一严肃形式展现,“指令”式的灌输对受众来说也只是貌合神离地接受。另一方面,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青睐传统的线下课堂渠道,缺乏线上线下的话语协同理念。与此同时,网络空间中的娱乐化、活泼化的快餐式话语更易被学生接受,且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参与主体多元性、时空交流全程性营造了“人人可发声”的“意见舞台”“社交平台”与“思想战场”。但网络话语因娱乐化、碎片化和浅表化通常缺乏完整性、客观性和辩证性,网络环境参差不齐。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若不能推动育人话语随时代发展而创新,提高话语内容与时代发展和场域变化契合度,使育人话语切合多元化的社会思潮,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就会导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新时代网络话语的矛盾和冲突,降低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与认同,进而造成实践主体和受益间的话语交流阻隔,影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构建。

(四)育人机制滞后,无法完成思政教育全员化的协同实践

系统观念表明,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必须做到精神实质上保持一致性、一体化。为了解决各部分间的解构、抵触和分化的问题,要积极推进不同学段有机衔接、不同学科相互配合。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并不是各个构成主体的单个功能相加,而是各构成主体紧密联系、高度融合、协同发展,协同不是个别领域、个别学科的单一协同,而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协同。纵向上,使各自独立运作的个体,组成一个紧密衔接、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横向上,使一个整体中细碎的部分,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所构筑的“大思政”格局是实现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应然状态,但实然却是内部各构成主体在现实中存在壁垒,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封闭、分散等情况,呈现出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两张皮”现象,“全员育人”在现实实践中尚未形成耦合协同效应。究其根本,育人机制的建设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发挥实效的根本前提,只有行之有效的育人机制才能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构建的行稳致远。育人机制滞后对于思政教育全员化协同实践的现实壁垒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从顶层设计而言,目前的制度政策对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重视不足。具体而言是制度、政策和资源供给不足,影响共同体内部的目标同向性形成、价值共识的凝聚、实践平台搭建等,进而导致共同体搭建过程中的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二是相比机制建设,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现实实践,因此各主体更多聚焦于自身岗位“一亩三分地”的职责需要,而对于与共同体内其他主体的联动融合甚少,协同共抓的理念不深、合作育人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割裂的现象。三是相关的激励机制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目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工作无论是在经费支持还是教学科研成果认定和职务晋升等方面,与之相挂钩的是学生成绩或是论文发表数量。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更偏向于教研部门,其他部门在一定程度上被轻视和弱化,构成主体的归属感也会随之被削弱,若失去归属感这个“培养基”就难以开出理论认同和情感共鸣的绚丽之花,进而影响共同体的整体效能发挥。

四、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可从课程育人、环境育人、网络育人、实践育人四方面入手,以创新育人思维、凝聚价值共识、筑牢话语根基和完善实施机制为手段,从横向维度推进各构成主体和学科的交叉融合,从纵向维度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接续培育。

(一)创新共同体的育人思维,构建课程育人共同体

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一环。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要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育人共同体放在首位。而思维作为行为的前提导向,构建课程育人共同体需实现“单向灌输”思维向“双向对话”思维的转变、单一思维向系统思维的转变以及分散思维向协同思维的转变。以课程目标一致性为前提、和谐关系为价值导向、情景实践为检验方式,以此增强共同体内部的核心意识、合作意识、成长意识、共生意识,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勾画教育目标的“共同愿景”。构建课程学习共同体的前提是确定教学目标,以“共同愿景”激发各构成主体的内生动力。只有打破“灌输式”“填鸭式”的固定育人思维,以实现内部的目标的一致性,共同体内部各构成主体才能聚焦资源对话、实践对话、自我对话,进而构建课程育人共同体。于具体教育实践活动而言,针对学生的成长规律,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实践,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党团组织、社团活动、日常管理等为载体开展多样活动。

二是恪守主体间性,构建“和谐关系”。一方面,可以在理性化传递中融入人性化对话,以沟通代替灌输指令,打破“上级主体中心论”的定式思维;在理性之中融入人性,以互动方式打破不同层级、不同分工之间的层级隔阂,使课程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实现不断优化。尤其在教师与学生交流中,要积极践行“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14]。另一方面,要在对话行为中实现因事而进、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思维创新带动课程学习,最终实现信息在共同体内的充分流动和充分共享,既满足各构成主体的主体性需求,又使各构成主体实现每个主体的个人价值,推进课程育人共同体的创新发展。

三是优化教学环境,搭建“学习情境”。教育主体要聚焦课程学习的核心素养。通过观察日常学生的行为倾向、在交流中捕捉学生的语言表达,以此洞悉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困惑的难点、思考的重点,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聚焦情境元素、支架元素、内容元素、活动元素和目的元素,积极创设真实情境,结合教材已有的图片、文字描述讲解,同时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实际操作,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情境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同时,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素材,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的不同特点、成长需求和情感导向,协同教学部门、政策制定部门、信息技术部门等多个主体,以各种技能实践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采取课标定向、资源定点、问题定学、任务定位、结果定评的方式设计不同的情境内容,模拟和再现实践环境,满足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实践需求,促使学生将所学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凝聚共同体的价值共识,构建环境育人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5]这表明个体的价值认知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经过后天环境培育、形塑而成的。尤其是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学生,持续性、全方位的环境影响在其品行塑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培养需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营造特定的育人环境,并积极发挥其推动作用、感染作用和规范作用。而构建环境育人共同体,需要将立德树人这个核心价值共识贯穿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各构成主体信息传递之中,融汇于各主体的各个实践场域中。同时,学生所在的环境有一定局限性,对学生产生较多影响的是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且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是一直存在且稳定不变的,会随着个体的经验和心理的品质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认知是在阶段性的成长中逐步发生变化,要遵循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层层递进的教育规律,形成大中小学各学段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立体化、全程化、动态性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功能与作用。

横向维度而言,构建环境育人共同体离不开校园、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于校园教育而言,学校要积极引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历史文化进课堂、红色资源进教材,以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物资源等充实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其他各类课程的浸润、深化和拓展,形成课程主体间的协同效应;家庭教育家庭作为个体最早接触、最常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个体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家长要发挥良好的言传身教作用,在家庭活动中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以和谐家庭交流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情感支撑;社会教育作为覆盖面最广的教育方式,联通历史与现在、理论与实践、理性与感性的跨越,要鼓励种类丰富的社会专业机构和社团组织为不同学段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社会志愿服务、劳动生产、研学调查、公益帮扶、勤工俭学等活动。在环境育人共同体中,实现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的联通互补,真正实现全时、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纵向维度而言,构建环境育人共同体要聚焦跨年级、跨学段的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及核心价值认知的一以贯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层次性和特殊性,因此不同的教育内容应配合不同的教育方法。于各学段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不可忽视的主渠道。对于低年级的学段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向榜样学习,用革命前辈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激发认同的情感;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要引导学生结合家庭生活的变迁、国家的发展成果去领悟,确立理想信念;对于初高中段的学生,要引导他们了解我们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提升历史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要引导他们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提升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纵向打破权力间隔问题,实现各层级间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各级资源的交互共享的转向。身处一线的实践主体最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情况,政策制定研究者应积极与实践主体沟通,依据具体实践情况及时调整政策指导。另外,要促进优质教研资源的下沉。相比中小学而言,高校拥有更丰富的教学设备、教研专家,可以定时向中小学学生开放校史馆、科技馆等,定期派出教研专家指导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各个层级的双向对话。

(三)筑牢共同体的话语根基,构建网络育人共同体

“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不同传播渠道的功能优势,抢抓工作先机。”[16]网络空间的快速发展是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筑牢共同体的话语根基,构建网络育人共同体有利于突破传统社会实践的弊端,发挥网络育人形式多样、资源丰富、时间灵活等特征,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别于其他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作用机理、运行方式,以多元主体的参与、开放空间的思想碰撞、对立统一的内在联系为生成逻辑。构建网络空间价值共识、提高内容供给质量、规范话语传播平台、激发青年主体“自为”及促进话语的守正创新多重进路可以有力祛魅“网络思潮”,以此构建网络育人共同体,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要正确把握育人话语的“危”与“机”。“危”指非主流意识形态思潮的侵扰,“机”指传播渠道的拓展更利于提高育人话语的影响力。针对网络空间运行的特点和机制,网络信息部门的实践主体要及时捕捉和研判其中的传播信息,把握思想交流的动态,坚决防范和打击网上攻击渗透行为,尤其是在重大事件节点和社会舆论爆发点,容易产生具有倾向性、行动性和普遍性的煽动性言论。同时,教研部门的实践主体要走到群众中去倾听青少年群众的真实想法和诉求,及时消解群众困惑,解决其工作生活中的难题,针对青少年的所思所想所盼,提高内容供给质量。另外,对于错误思潮要建立意识形态的“防火墙”,同时也要敢于“亮剑”,对于诋毁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行揭露和批判,努力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交流空间,构建网络空间价值共识。

二是构建网络育人共同体要利用和规范各类育人话语的传播平台。新兴媒体并非意识形态的真空地带,反而是维护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不容小觑的重要平台。因此,各构成主体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通力配合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建设,加强议题设置,规范网络交流方式,提高网络信息监管力度,加强网络技术新应用的管理,使网络空间由不可掌握的最大变量转化为引导和规范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最大增量。

三是构建网络育人共同体要推进育人话语的守正创新。在话语内容维度,实践主体要积极尝试以个人视角切入,以“共情式”替代“一言堂”的话语表达,增加话语魅力,跨越从理论认知到理论共鸣的“沟渠”,使受益主体在个人叙事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以此激发其“自为”的主体积极性,在情感共鸣中实现认同和接受。另外,在话语组织维度,对于滞后的育人话语要坚持“辩证扬弃”的处理方法,保留合理部分,推进传统话语与创新话语相衔接,育人话语与网络话语相联通,以与时俱进的话语更新增强解释力,以大众化通俗化替代教条化。在话语传播维度,除了坚守第一课堂主渠道外,要积极开拓第二课堂功能。为厚植育人话语力量,共同体的实践主体要巧妙运用新媒体、新网络等新平台、新渠道、新载体推动思想文化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官方网络公众号宣传育人话语,结合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融入主流话语,以实效性和活跃性占领宣传高地,防止出现育人话语“空场”现象,用导向性话语抵御负面思潮。另一方面,针对突发性事件、群体性舆论事件,学校主流媒体渠道要主动发声、及时发声、持续发声,澄清事件真相,引导舆论走向。

(四)完善共同体的育人机制,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

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实践环节既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环节。教育者将一定理论融入实践活动中,并以各种形式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受教育者通过亲身参与增加对理论的理解和认知,在理论知识学习中形成实践技能,提升创新能力。理论教育是基础,实践教育是对理论学习的运用和升华,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创造力的最佳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的关系,而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搭建也需要相关育人机制的配合。因此,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要在完善共同体的育人机制上“求实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上“出实招”,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领导与组织机制,提升实践育人的思想力。大思政工作体系的理念与内涵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要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工作机制,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某个部门或某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校一盘棋,紧密协作,相互对接,凸显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17]。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需要领导机制锚定方向,凝聚共识,在宏观层面完善顶层设计,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同时也需要组织机制廓清职责、协调关系,在微观层面完善内在运行机理,在明晰主体职责后,遵循教育组织规律,以可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功能的有效叠加。如推进教学活动与学生党建团建相融合,以主题团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将核心思想融入主题并贯穿实践活动全程,促进理想信念入脑入心。

二是完善激励与联动机制,提升实践育人的发展力。任何问题的提出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为支撑。而内生动力不足是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的现实问题之一。解决内生动力问题需要以激励机制激发各构成主体的积极性,避免陷入“唯分数论”“唯科研论”等陷阱,对认真开展实践教学,评价高、满意度高优秀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以联动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助力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课上课下相联通、线上线下相衔接、校内校外联动的作用,家、校、社三方形成协同育人局面。如积极奖励开展创新创业、“互联网+”创新大赛等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主体;积极发挥不同领域实践主体的学科资源、丰富经历,以个性化咨询、深度谈心谈话等方式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为学生实践提供帮助和支持。

三是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提升实践育人的内嵌力。评价和反馈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嵌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校园实践、校外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和适配度。于实质主体而言,评价和反馈有助于及时调整其制定的政策、制度内容,使宏观层面的指导与微观层面的实践紧密相连,发挥“上连党心,下连民心”的桥梁作用。于实践主体而言,评价和反馈有利于构建和谐导学关系,实现“导疑、导学、导生”的三导同步,实现对“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升华,更好打造“五好”(课程设计好、思维训练好、学生参与度好、课堂节奏好、形象气质好)、发挥“四有”(有用的、有趣的、有味道的、有价值的)的优点。于受益主体而言,评价可以帮助实践主体探寻最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反馈可以检验受益主体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以最真实的途径展现出实践教学的成效,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评”的一致性,实现政策制定、推进落实、反馈完善的一体循环。

猜你喜欢
共同体话语主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共同体的战斗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