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掌胜, 朱瑾文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21)
成语是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汉语辞书不可或缺、着力收释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成语大多来自古代,其中部分语素的意义往往用的是古义或假借义,给今人的正确理解带来不少困难。如果我们的辞书编纂者掉以轻心,望文生义,则极易造成成语释义的错误,影响现代汉语辞书的质量。下面以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这两部典范的语文辞书为例,对其中误释的部分成语条目试加考辨,以供辞书编纂者参考。
【宠辱不惊】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形容对得失不在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183页)
【宠辱不惊】无论得宠还是受辱都不动心。形容把得失置之度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183页)
两本词典“宠”字下都只收“宠爱”“姓”两个义项,此处分别用“受宠”和“得宠”来解释“宠辱不惊”的“宠”,显然是用“宠”的常用义“宠爱”来理解“宠辱不惊”的“宠”字。持此观点的还有《汉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当代汉语词典》等众多词典,但细加玩味,实有未安。试想,“宠爱”的反义词为厌恶、嫌弃、讨厌等,“耻辱”的反义词是光荣、荣耀、光彩等,两者难以构成词义的相反或相对。而且“宠爱”是上对下的喜爱,语义偏在一隅,而“耻辱”并无上下之分。若将“宠辱不惊”的“宠”理解为宠爱,“宠”“辱”二字的词义就不相对,不符合成语的结构要求。
那么,“宠辱不惊”的“宠”到底该如何解释呢?
首先,从“宠”的词义来看,本指高大的房屋,《说文解字·宀部》:“宠,尊居也。”[1]15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申为荣宠。”[2]340的确,由“宠”的“尊居”义可以引申出“尊荣,荣耀”之义。《书·周官》:“居宠思危,罔不惟畏,弗畏人畏。”孔传:“言虽居贵宠,当思危惧。”[3]236《国语·楚语上》:“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征南海,训及诸夏,其宠大矣。”韦昭注:“宠,荣也。”[4]532《史记·赵世家》:“为人臣者,宠有孝弟长幼顺明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此两者臣之分也。”张守节正义:“宠,贵宠也。”[5]1807“宠”的这一意义已被权威的《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收录。
其次,“宠”的荣耀义也可从“宠荣”“荣宠”等同义复词中得到验证。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夫富贵宠荣,臣所不能忘也;刑罚贫贱,臣所不能甘也。”[6]532“宠荣”与“贫贱”相对,当为荣耀义无疑。“宠”即“荣”,“宠荣”为同义复词。因是同义复词,故可倒序成“荣宠”,清陈天华《猛回头》:“若是战死了,全国的人都到死者的家中庆贺,这家也就不胜荣宠,全无哀戚之心。”[7]85这里的“荣宠”,也是荣耀的意思。
最后,“宠”的荣耀义还可从一些相关成语中得到旁证。如众所周知的成语“哗众取宠”,又作“哗众攫荣”,宋魏了翁《故迪功郎致仕史君孟传墓志铭》:“苟以哗众攫荣者,不惟浅之待人,亦薄乎处己矣。”[8]2711成语“哗世取宠”,又作“哗世取荣”,前者如宋秦观《论议下》“苟以哗世取宠而不适于用,故孝武好神仙,相如作大人赋以风其上,乃飘飘然有凌云之志”[9]571,后者如宋魏了翁《朝请大夫利州路提点刑狱主受冲佑观虞公墓志铭》:“或者唯博之趋,若可以哗世取荣,然气为之主,气衰则志索,于是有始锐而终惰,始明而终暗者矣。”[8]2486今之常用语“宠辱与共”又作“荣辱与共”,“宠辱不惊”又作“荣辱不惊”。在以上各组异形同义成语中,“宠”与“荣”相对成文,“宠”显然就是荣、荣耀之义。因此,两本词典“宠辱不惊”宜改释为:“无论是获得荣耀还是遭受屈辱都不动心。形容不计较荣辱得失。”
【经年累月】经历很多年月,形容时间很长:他是个海员,~在海上。(《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686页)
【经年累月】经历了很多岁月,形容时间长久。(《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695页)
两本词典似将“经年累月”的“经”理解为动词“经历”,这会使读者误以为“经年累月”是动宾结构。其实,“经年累月”属于并列关系,“年”与“月”相对为文,“经”与“累”相对为文。根据对文结构可以推知,“经”字应该与“累”字同义或近义。
那么,“累月”的“累”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从“累夜”“累日”“累旬”“累年”“累岁”“累世”“累代”这些跟“累月”结构相同的语词可以看出,“累”是连续的意思,“累月”即连续数月的意思。古代文献有这样的用法,《晋书·王鉴列传》:“去年已来,累丧偏将军师,屡失送死之寇,兵厌奔命,贼量我力矣。”[10]1889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11]2257《水浒传》第一回:“朱武哭道:‘小人等三个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12]24《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也收有此义项。
“经年累月”的“累”既然是连续义,相对应的“经”应该就是“常”的意思。《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李善注:“言常怪足下何从而便得吾之此意也。”[6]600陈后主《洛阳道》:“台上经相识,城下屡逢迎。”[13]341“经”与“屡”对文,显然是常义。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想必你不经出外,早难道惯曾为旅。”[14]259“不经出外”就是不常出外的意思,“经”也是常义。另外,从“常年累月”“长年累月”“连年累月”等跟“经年累月”相似的成语也可看出,“经”应该是常的意思。因此,“经年累月”应改释为“长年累月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
【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817页)
【两小无猜】男孩儿和女孩儿在一起玩耍,天真纯洁,彼此没有嫌疑和猜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827页)
“两小无猜”的“猜”,《现代汉语词典》以“猜疑”释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则释为“嫌疑和猜忌”,都不够确切。因为“猜疑”是缺乏根据的猜想和怀疑的意思,不符合天真烂漫的小男女相处的情状。“嫌疑和猜忌”以两个意义有别的词来对释“猜”,也不符合汉语释词的规律。
众所周知,“两小无猜”语出李白《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11]1694其中的“嫌猜”一词,本或作“猜嫌”,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刘巴传》:“又自以归附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私交,公事不言。”[15]981晋习凿齿《襄阳耆旧记》卷二:“君本庶民耳,先帝相拔过重,既数作无礼而不远虑,又复逆自猜嫌,逃叛求活,以此北归,何面目见中国人乎! ”[16]203南北朝以降,“猜嫌”一词用于诗歌,为押韵需要,倒序作“嫌猜”,南朝宋鲍照《放歌行》:“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13]568唐杜甫《山寺》:“诸天必欢喜,鬼物无嫌猜。”[11]2320李白《长干行》中的“嫌猜”亦是如此。始见于诗歌的“嫌猜”一词,后被逐渐扩展运用于各种文体《南齐书·萧谌列传》:“矫制王权,与夺由己。空怀疑惧,坐构嫌猜。”[17]746《太平广记》卷三三二《唐晅》:“妻曰:‘文词素慕,虑君嫌猜而不为。言志之事,今夕何爽?’”[18]2637《新唐书·后妃列传》:“时隐太子衅阋已构,后内尽孝事高祖,谨承诸妃,消释嫌猜。”[19]3470
“猜嫌”之所以能倒序作“嫌猜”,跟该词是同义复词有关。因同义复词两个语素的意义是相同的,故往往可以倒序言之。如此,我们只要弄清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即可明了该词的意义。仍以鲍照的《放歌行》为例,该诗被萧统的《文选》收录,唐李善注“不受外嫌猜”,引杜预《左氏传注》“猜,疑也”[6]405。可见,“嫌猜”的“猜”是疑、嫌疑的意思。再看“嫌猜”的“嫌”字,《说文·女部》:“嫌,疑也。”[1]263《礼记·坊记》:“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别,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也。”郑玄注:“嫌,嫌疑也。”[3]1622《管子·君臣下》:“明男女之别,昭嫌疑之节,所以防其奸也。”[20]585《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但在先有兄弟之好,今后有男女之嫌,相见只此一次,不复能再聚矣。”[21]1103这里说的“男女之别”“男女之嫌”就是中国封建礼教所强调的男女授受不亲的道德伦理,即男女之间要避免让人产生暧昧的嫌疑。因此,同义复词“嫌猜”和“猜嫌”就是嫌疑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两小无猜”的“猜”应解释为“嫌疑”,“无猜”就是“没有避忌男女嫌疑”的意思。
【恶贯满盈】作恶极多,已到末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341页)
【恶贯满盈】形容罪恶累累,已到尽头(贯:古代穿铜钱的绳子;盈:满)。(《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346页)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比较宽泛,没能落实字词“恶贯”和“满盈”的含义,不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虽然指明了“贯”和“盈”的意思,但存在错误。
先说“恶贯”。“恶”是罪恶的意思,当无异议。“贯”是什么意思呢?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看不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则径直释为“古代穿铜钱的绳子”,大误。其实,“贯”也是罪恶的意思。《韩非子·说林下》:“有与悍者邻,欲卖宅而避之。人曰:‘是其贯将满矣,子姑待之。’答曰:‘吾恐其以我满贯也。’遂去之。”陈奇猷集释:“《书·泰誓》‘商罪贯盈’,谓商罪满盈也。引申之,则凡罪恶满皆谓之贯,再引申之,则凡罪恶皆曰贯。”[22]505陈奇猷指出了“贯”之罪恶义的由来。下面这句话中的“贯”即是罪恶的意思,《左传·宣公六年》:“使疾其民,以盈其贯,将可殪也。”[23]688正因为“贯”有罪恶义,故可跟同义语素“罪”“恶”等构成同义复词“罪贯”“贯恶”“恶贯”,表示罪恶的意思。“罪贯”的语例有,《大金吊伐录》卷四:“悲衔去国,计莫逃天,虽云忍致其刑章,无奈已盈于罪贯,更欲与赦,其如理何?”[24]159王阳明《三省夹剿捷音疏》:“今其罪贯既盈,神怒人怨;数月之间,克遂歼殄;雪百姓之冤愤,解地方之倒悬。”[25]416“贯恶”的语例有,宋杨亿《君可思赋》:“俟贯恶之既盈,将幽神而共弃。”[26]1892《水浒传》第四十六回:“怎禁贯恶满盈,玷辱诸多和尚。”[12]501“恶贯”的语例有,《旧唐书·崔融列传》:“独有默啜,假息孤恩,恶贯祸盈,覆亡不暇。”[27]2999《二刻拍案惊奇》卷二〇:“某家惯做歹事,恶贯已盈,神不开报,以致尚享福泽。”[28]351《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善根在者转生矣,恶贯盈者堕狱矣。”[29]206可见,“恶贯满盈”的“恶贯”属于同义复词,“贯”是罪恶的意思,《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古代穿铜钱的绳子”来解释“恶贯满盈”的“贯”,脱离了语词的构词背景,显然是错误的。
再来看“满盈”。“满”有充满、充足之义,当无疑义。“盈”义同“满”,也是充满、充足之义。《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盈之。”毛传:“盈,满也。”[3]284《诗·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郑玄注:“瓶小而尽,罍大而盈。”孔颖达疏:“盈者,满也。”[3]459“满”和“盈”具有同义关系,故能组合成同义复词“满盈”。汉刘向《说苑疏证》卷一:“宋大水,鲁人吊之曰:‘天降淫雨,溪谷满盈,延及君地,以忧执政,使臣敬吊。’”[30]22《旧五代史·晋书·高祖本纪》:“伪廷贼臣张延朗、刘延皓、刘延朗等,并奸邪害物,贪猥弄权,罪既满盈,理难容贷。”[31]993元赵孟頫《题耕织图》诗之十四:“仲春冻初解,阳气方满盈。”[32]36“满盈”的倒序词为“盈满”,自然也属于同义复词,《后汉书·方术传上·折像》:“吾门户殖财日久,盈满之咎,道家所忌。”[33]2720《北齐书·归彦列传》:“归彦既地居将相,志意盈满,发言陵侮,旁若无人。”[34]187《法苑珠林校注》:“寻取佛钵,掷虚空中。百味饮食,自然盈满。”[35]1320这是“满盈”为同义复词的旁证。
综上所述,“恶贯满盈”的解释宜改为“罪恶累累,形容罪大恶极(贯:罪恶。盈:充满)”。所谓“已到末日”“已到尽头”之语显系蛇足,应当删去。
【名列前茅】名次列在前面(前茅:春秋时代出国行军,有人拿着茅当旗子走在队伍的前面)。(《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912页)
【名列前茅】动名字排在前面。参见1046页“前茅”(《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920页)
【前茅】名古代行军,前哨举着白茅,遇有敌情则以茅向后军警示,所以用前茅指先头部队。现比喻考试成绩或其他按优劣排列的系列中靠前的位置名列~︱位居~。(《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1046页)
两本词典都将“前茅”的“茅”理解成了今之常用义“白茅”,似乎古人以白茅当军旗。这十分荒唐,很不确切。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二四云:“茅为草名,旌则旗章之属。二者绝不相涉,何得称茅以旌乎?”[36]1481“茅草”之所以跟军旗毫无关系,首先是因为茅草易折断损耗,难以用作军旗。茅草茎长,所以能够用手执,但茅草重量轻,在艰难的行军路上很容易毁坏。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就描述了茅草被疾风吹散的情景。军队在外行军打仗,会遇到各种恶劣天气,如果遇疾风、大雨、狂雪,茅草不易被妥善保护,很容易被折断、毁坏。其次,茅草不能够很好地为绵延的军队起警示作用。茅草细长,虽然顶端有白色的柔毛,但是颜色寡淡,行军路上的军队绵延数里或数十里,难以保证后面的军队能看到茅草的警示信息。
“名列前茅”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23]723这是晋楚争霸时晋国士会讲的一句话,意为军队出行时,前后左右的军队各司其职,其中的前军是先头部队,负责探道开路,需要用标志信号将消息传递给大部队,以便中军策划斟酌、后军蓄势待发。这用作标志信号的“茅”不是今人熟知的茅草,而是通“旄”,一种竿顶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清王引之最早抉发此义:“茅当读为旄。旄,正字也;茅,借字也。盖旌之饰,或以羽,或以旄……其用旄者,则谓之旄旌矣。”[36]1481此说极具创见,已为学界公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即曰:“茅,疑即《公羊传》‘郑伯肉袒,左执茅旌’之茅旌,《礼记·杂记下》云:‘御柩以茅’,亦谓以茅旌为前导也。楚军之前军或以茅旌为标帜,故云‘前茅’。……古之军制,前军探道,以旌为标帜告后军,《礼记·曲礼上》所谓‘前有水,则载青旌;前有尘埃,则载鸣鸢;前有车骑,则载飞鸿;前有士师,则载虎皮;前有挚兽,则载貔貅’,郑注云‘载谓举于旌首以警众’者是也。《通典》引《李卫公兵法》云:‘凡军行营垒,先使腹心及乡导前觇审知,各令候吏先行,定得营地;擘五军分数,立四表候视,然后移营。又先使候骑前行,持五色旌,见沟坑揭黄,衢路揭白,水涧揭黑,林木揭青,野火揭赤,以鼓本数应之,仍须数相接。立旗鼓,令相闻见。’盖亦师古人载旌之意。说参沈钦韩《补注》及刘文淇《疏证》。”[23]723杨伯峻以丰富的引例证王引之的通假观点,颇具说服力。今之《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词典也不约而同地收录了“茅”通“旄”这一成果。因而两部现代汉语辞书应作相应修改,以帮助读者正确掌握这个成语。
上文我们比较详尽地讨论了两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存在错误的五则词条,具体来说,第一至第三则属于误释实语素,第四则属于误释同义复词,第五则属于误释通假字。虽然错误词条不一,但致误的原因却是相同的,都犯了望文生训、以今释古的错误,违背了辞书释义准确性的要求。它启示我们,词典编纂是一项十分精细的工作,要求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就词义解释来说,惟有重视汉语古今一脉相承的关系,以全面、历史的眼光来研究汉语的词义,才能不断提高现代汉语辞书的编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