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良
(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甘肃庄浪 744699)
当前,高中阶段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它以“新课程、新教材”的有效推进为中心目标,进而促进高中教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高中数学是高中课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感觉难度最大的一门课程。在“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并于2020 年进行了修订;新的高中数学教材也进行了调整,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要求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这无疑给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新要求,也提出了新挑战,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变化、有创新。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双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实施,是新时期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和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理念实施的重要环节。对于高中数学学科来说,在“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指导课程实施的课程标准还是教材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在课程标准方面,在2020 年教育部新修订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它对高中数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以及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同时突出了高中数学的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较之前有较大的变化,首先明确提出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是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其次设置了学业质量标准,指导学科教学有的放矢、高效落实;最后强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作为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成为落实新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也为开展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教材方面,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现在的高中数学教材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从教材的结构来看,新教材分为了必修教材、选择性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三部分;从教材内容来看,新教材突出函数部分、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并且融入了数学文化,凸显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体现了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通过了解“双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开展新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必要的创新,进而把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推向新阶段。
高中数学学科是高中课程中难度相对较大的一门学科,学生也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在此背景下,部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还是立足于学生的“成绩”与“分数”,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关注不够;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还是坚持以教师“讲”为中心的原则,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或者学不透,结果导致学生的中心地位难以体现出来,部分学生学习被动,且两极分化问题日趋明显。
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调整教学方法,也鼓励广大数学教师要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但从教师的具体落实情况来看,其本质上还属于注入式教学,教学关注的重点还是在知识落实和方法掌握上,这难以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特别强调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需要数学教师要在科学地设计“教”以及有效地引导“学”两方面下功夫,尤其是要特别重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然而部分数学教师面对“双新”课程改革的变化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新课程标准的重视以及研读程度不够,还是在用旧理念开展教学;对于新教材则表现出了种种不适应,不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进而影响了对教材中学习资源的合理应用,影响了对“双新”课程改革的落实。
进入高中阶段后,数学学科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越来越强,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学生应对起来有些困难。同时,部分学生并未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不足,对教师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导致其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进而影响了其课堂学习效率,其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教学评价是高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能够起到诊断、引导、矫正和激励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课程目标、学业质量为依据,关注学生全方位的表现,尤其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要重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但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够及时地进行评价;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较为随意,缺乏针对性的评价制度;在评价主体上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的机会极少;在评价依据上则是以结果为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关注不足,导致部分中等生和“学困生”不敢参与课堂,这样也就难以发挥出评价导学、促学的作用。
当前正在推进的“双新”课程改革是依据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一套新的教学体系,也是对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理念的一场革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会直接影响其教学行为,因此要想切实落实“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且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做出创新性调整,教师需要更新观念,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学。
具体来说,广大高中数学教师要强化理论学习意识,积极主动地参加与“双新”课程改革有关的培训工作,如假期教师线上研修、教师全员培训等线上学习活动,通过收看专家讲座来提升对“双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并增加理论储备。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对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研读,把握政策方向。为了使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深入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国家也出台了对新课标解读的文本资料,教师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深入地理解新课标对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各方面具体要求,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在新教材方面,国家几乎每年都会组织针对新教材如何科学应用的线上培训,广大数学教师要积极参加、主动参与。为了使数学教师更有效地使用教材,国家还专门配套了教师教学用书,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进而准确把握新教材的内容,这对教师的备课有着重要作用。另外,高中数学教师还要树立科学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和教学观,即要从本质层面深刻理解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内涵所在。教师要本着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原则开展课堂教学,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这样才可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终身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树立以培养和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意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因此,根据“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下备受教师青睐的教学方法,它是依据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的理论,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之中,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启发学生积极的学习与思考,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消化与吸收。“双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特别强调要改变单一的注入式教学,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生成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知晓数学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例如,在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首先启发学生举例不同的指数函数引入,然后要求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函数性质,并类比一下幂函数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多个指数函数图像,然后再进行性质的探索。这样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由特殊到一般,逐步完成了学习任务,其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2.合作学习,使学生全员参与其中。针对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部分学生不能主动参与课堂的情况。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开展合作学习,通过以“强弱互补”的原则来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让优秀学生带动数学成绩偏弱的学生。教师也要保持小组之间实力相对均衡,给学生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这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恰当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目前,普通高中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教学,这给“双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求,科学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例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数学文化融入其中,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了解;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形象、直观的优势给学生展示函数图形的变化或者几何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使学生高效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根据“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在课前准备、课上实施和课后反思这三个环节认真对待,这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在课前,教师备课一定要精准、充分,把每一节课都要当成是新授课来对待,把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明确任务,促使学生把听与做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要把握好方向,发挥其“导学”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多观察学生,把握好课堂节奏,有效调控课堂教学的质量与进度。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亮点”,形成有效的课堂生成,进而打开学生的智慧与思维。课后要及时总结与反思,教师要着重对比教学预设与教学完成情况,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助力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为了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双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强调对学生“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也就是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其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教师可以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角度来着手,首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这不仅能够使学生为课上参与做好基础性的准备,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会听课的习惯,教师要告诉学生不仅听课要专注,随时做好笔记,还要在听的过程中开动脑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成为课堂上的旁观者;最后要帮助学生养成课下提问和复习的习惯。高中数学课堂容量大、进度快,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吃“夹生饭”,针对课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寻求帮助,同时注意通过知识复习或者巩固性训练来查漏补缺,这也是在间接提高听课效率。
为了切实发挥评价导学促教的作用,教师也要进一步完善课堂评价体系。在评价原则上,要重视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为基本要素,要把整体性评价和差异性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评价方式上,既要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要注意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如在评价主体上可以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这对学生的启发作用会更深刻;在评价形式上,要重视赏识教育手段的应用,多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总之,“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要求的主阵地,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政策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创新并且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收获、有进步,逐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