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角下体裁相同“学习任务群”教学探索
——以统编版教材小说单元为例

2023-02-28 04:12童志国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3年3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母题小说

童志国

(铜陵市第十八中学, 安徽 铜陵 24412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汲取历次语文课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紧扣语文素养的培育目标,创造性地凝练出课程学习内容——学习任务群。作为“新课标”实施的物质载体,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结构模式为“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其中“人文主题”体现学科育人的功能,“学习任务群”是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现实载体。必修和选择性必修5册教材,共有28个学习任务群(一个学习任务群即为一个单元),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中学习任务群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学习任务群分布

从表1中不难发现,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中有不少学习任务群是学习重点,比如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其中有些任务群虽然名称不同,但构成单元的选文体裁完全一致,如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学习任务群为“文学阅读与写作”,3课段共选择了5篇中外小说,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群为“外国作家作品研习”,4课段共选了4篇外国小说(节选),这两个学习任务群的选文体裁都是小说。那么这两个处于不同课程的学习任务群,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该如何教学呢?

下面笔者以上述两个单元为例,简述一下在大单元视角下对位于不同课程中小说“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思考和探索,以求方家指教。

一、学习任务群分类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若仔细分析上表中必修教材中的7个学习任务群的名称,我们便会发现问题——分类的标准不统一,存在概念交叉、不能并列等情形。“文学阅读与写作”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分类标准是文学和实用文(非文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分类标准是阅读的方法和路径,“当代文化参与”是从文化现象的角度来分类,“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是从学习对象的角度来分类,“整本书阅读”则是从阅读对象整与散的角度来分类的。由此看来,7个学习任务群就有5个分类的标准,从逻辑角度出发,分类若不遵循统一的标准,概念之间就不能构成并列关系。

同样的道理,选择性必修上中下三册书12个单元,6个学习任务群也存在分类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这3个任务群是从作品内容来分类的,“外国作家作品研习”是从国别的角度来分类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是从国别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分类的,“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则是从学习对象来分类的。不难看出,6个学习任务群有4个分类标准,其并列关系也很难成立。其中“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的分类也存在交叉关系。另外在选修的6个任务群中同样存在分类不当的情况。

接下来的问题是,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选文,体裁同为小说,它们为何分属不同的学习任务群?笔者认为这要从统编教材语文课程分类中找答案。“新课标”在“课程结构”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其中“必修课程,每名高中生必须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选修课程,学生可自由选择学习”。这就是说,必修课程是“标配”,指向的是人人达标的学业水平测试;选择性必修课程是“高配”,指向的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选修课程是“顶配”,指向的是养成兴趣,志在培养成为语文学科方面专业人才。从两个单元选文来看,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主要选择了短篇小说,重在普及,着眼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中阅读策略的学习和技法的借鉴;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都是外国长篇小说的节选,重在提高,着眼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中“研习”——研究学习不同文化中文学特质。由此可见,这两个学习任务群并非并列关系,而是层进关系,这意味着在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应该有所区分。

二、大单元视角下小说单元教学实践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从统编教材编排体系来看,一个单元对应的就是一个学习任务群,所以,“学习任务群”隐含的教学价值取向是要实施大单元教学,改变以往单篇文本的教学模式,将单元文本看作一个整体,从学科大概念出发,找到贯穿单元文本的主题或议题(非单元人文主题),创设教学情境,整合教学内容和资源,开展语文活动,切实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一)转变意识,纠正两个不良教学倾向

在小说类单元教学中,由于专业不自觉,我们往往有以下两个不良倾向:

1.罔顾文本个性特征,进行同质化教学

众所周知,小说作为一种虚构的文学样式,其有许多亚类,亚类既遵循小说文体的共性特征,又呈现出异于他者的鲜明个性特征。教学中,如果只关注小说文本共性内容的学习,一则学习内容有限,二则学习过程会程式化,令学生生厌。比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两篇小说,大多数教者都会遵循如下教学路径: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剖析写作技法—归纳小说主旨。不可否认,这一路径对学习某些小说是实用的,如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类故事情节较强的中国古典小说,但对《装在套子里的人》来说,可能就会捉襟见肘。试想,将单元内所有不同类型的小说都上成一个模样,无视或忽视小说之间的差异,进行同质化教学,学生怎能不心生厌烦?

2.忽视小说知识的引进,进行浅表化教学

之所以出现上述千篇一律的小说教学模式,根本原因在于教者所掌握的关于小说知识的陈旧和有限。孙绍振先生早就指出:“有一种理论,在内地的中学乃至大学课堂上最流行:情节就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1]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我认为这是个非常愚蠢的理论”[2]。事实上,小说发展到今天,其创作理论也不断翻新,很多现代派小说已经淡化或隐去了故事情节。而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小说时,不顾及小说鲜明的篇性特点,仍然在“情节四要素”中兜圈子,这是教学上的乱作为,危害甚重。

在“新课标”中,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内容组织方式,虽然其关键要素中没有包含语文知识,但以学习任务群来组织教学并不排斥知识学习,抛开学科知识谈学科学习无疑是荒唐的。所以,在小说单元教学中及时引进关于小说的相关“新知识”,比如母题、人物类型(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叙述视角、叙述节奏等,如此才能深度学习个性特征鲜明的“这一篇(部)”。

(二)研读教材,提炼单元学科大概念

“新课标”指出:“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学科大概念”与大单元是什么关系呢?“一般来说,语文大单元教学是建立在学科‘大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群文阅读模式,以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3]大单元即是一个学习任务群,所以我们要提取单元中所有篇目的共同主题(或议题),进行整合式、整体性教学,避免单篇逐一分散高耗低效式教学。如何提取“学科大概念”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聚焦教材“单元导语”中关键词;二是研读教材“单元学习任务”中的样例;三是关注“新课标”中对应学习任务群中“学习目标和内容”以及“教学提示”的解读。如此,可以自下而上地提取单元“学科大概念”。

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共有3课,选了5篇小说:《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节选)》。从上述三个维度,细读文本,不难们发现5篇小说中人物命运与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故将本单元的“学科大概念”确定为——环境影响人物命运,并以此来统领单元教学。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共有4课,选了4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复活(节选)》《老人与海(节选)》《百年孤独(节选)》。因为这4篇文章都是节选的片段,并且其位于选择性必修教材之中,所以本单元“学科大概念”的提取,不宜着眼于短篇小说文体元素,要从长篇小说角度出发凝练“学科大概念”,从而凸显选择性必修与必修课程的差异性。鉴于此,笔者认为特级教师余党绪“母题阅读”的观点和实践值得借鉴:“母题阅读,是一个从母题到主题、从共性到个性的探究过程,也是一个关联与思辨的思维过程。以母题切入文本,可提供阅读与理解的方向与目标,可提供理解与研究的框架与路径,以利于便捷高效的读写转化。文学母题具有不同层次的关联性与整合性,是文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也是阅读教学中值得关注的‘大概念’”[4]。既然是对外国作家作品进行研习,显然不能停留在浅表层次的学习,有必要将“人类过去不断重复,今后还会继续重复的精神现象(歌德语)”的文学母题——困境与抗争,作为单元大概念,指导学生进行专题式研习。

(三)依据学情,创设单元学习情境

“新课标”指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在诸多专家对语文学习情境的阐释中,课标组组长王宁先生的观点值得思考:“我把这个真实情境概括为:从所思所想出发,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脱离所思所想,远离能思能想,何谈‘真实’?”[5]在这里,王先生着重强调了一点——“真实情境”设计的立足点是学生,而非其他对象。其中“从所思所想出发”指的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要了解和分析学情,要摸清学生学习之前的已有学习经验、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以能思能想启迪”意为在学生学习遇到瓶颈时,要及时地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助力学生顺利解决疑难,收获新知;“向应思应想前进”指的是学生通过大单元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或者在语文素养提升方面达成的预期结果。概而言之,“‘真实情境’的创设就是根据课标、依托教材、针对学情,为学生的联想、思考和实现学习目标适时提供各种帮助,从而体现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6]

(四)小说单元教学设计活动例举

1.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如上所述,真实语文学习情境的设置从来都不是外在于学生心理认知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发生的关于语言的材料和范例、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则,以及一系列相互关联且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有变化的语言运用的时空场域都是语文学习的真实情境。

鉴于此,在本单元教学中,笔者不再认为设置诸如开展读书推介会等社会生活情境,而是从单元学科大概念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在互动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强调性格对人命运所起的作用。除此之外,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也能影响人物的命运。巧合的是,本单元5篇小说中的主人公都生活在一个个特殊的社会环境里,并因为环境改变了人生的航向。接下来,我们将围绕中心议题——在环境的重压下,人该何去何从——进行学习。

【活动1】(表达与交流)仔细阅读小说《祝福》,请换一种方式重新讲述祥林嫂的故事,并思考:(1)哪种叙述方式效果更好?(2)“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3)说说小说中除了祥林嫂和“我”之外,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设计思路】设计这个活动目的有三:第一,让学生了解倒叙手法的妙处,并能在写作复杂的记叙文中运用;第二,指导学生初步懂得第一人称视角叙事的功能,并思考《祝福》的多义主题;第三,《祝福》中的次要人物,如鲁四老爷、卫老婆子、柳妈等,作者虽然着墨不多,但其个性化的言行在烘托主要人物、推动情节发展、表达主旨等方面的功不可没,同样要细心体会。

【活动2】(阅读与鉴赏)联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思考下列问题:(1)比较两篇小说在情节上的不同。(2)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两篇小说各自成功地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举例加以说明。(3)请结合文本分析:林冲为何能死里逃生?而别里科夫却无法避免丧命的结局?

【设计思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以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建构情节,讲求情节的波澜起伏,从而吸引读者眼球;而《装在套子里的人》是短篇小说,往往采取人物生活的“横截面”,故事情节不强。在塑造人物技法上,前者主要运用细节、环境描写,运用巧合等手法;后者主要通过对人物生活特征和情节的夸张和对比手法,幽默讽刺是其主要特点。林冲能死里逃生、别里科夫无辜丧命,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性格决定命运。

【活动3】(梳理与探究)联读《促织》《变形记(节选)》,思考:(1)比较两篇小说情节结构上的特点。(2)《促织》是一出喜剧,还是一出悲剧?(3)两篇小说都写到了“人化为虫”,请比较两篇小说在艺术表现和主旨上的异同。

【设计思路】《促织》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变形记》是一篇西方现代派小说,在情节上的共同之处都讲述了“人异化为虫”的超现实故事,前者中故事情节的曲折变化,后者淡化情节,注重心理描写。从表面上看,《促织》是一出喜剧,成名一家先因促织倒霉、后因促织收获荣华富贵;但从本质上看,“人不如虫”“人的命运维系在虫上”,这揭示了荒唐的社会生存逻辑,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促织》中“人化为虫”只是部分情节,而《变形记》故事主体是荒诞的。前者批判的矛头指向当时社会黑白颠倒的价值取向,揭示了民不聊生的社会根源。后者则通过人物的生理变形、心理变形以及人际关系变形,通过真实的细节揭示了人与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异化、荒诞。

【活动4】(探究与交流)联读5篇小说,我们发现:面对封建礼教的野蛮无理,祥林嫂反抗乏力,凄惨离世;在以高俅为代表的恶势力再三逼迫下,林冲奋起反抗,重获新生;置身于沙皇专制统治的白色恐怖中,别里科夫懦弱无力,甘当帮凶,走向毁灭;面对无良官员的欺软怕硬,成名一家如履薄冰,最终因祸得福,风光无限;一战后欧洲人普遍面临着生存困境,小职员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异化成一只大甲虫,面对家人对自己厌弃,最终悲惨死去。请以“面对环境的重压,人应该如何做命运的主人”为论题,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分析其表现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设计思路】本单元5篇小说均体现了社会环境对人的重压,主人公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导致不同的命运结局,但具体到各篇章中,环境对人物命运影响的表现又有所区别:《祝福》中封建礼教的观念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背后推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社会环境则直接支配林冲命运的走向;《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社会环境则外化为别里科夫夸张的生活习性,以及保守、迂腐的性格;《变形记》中主要作用于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心理;《促织》中,社会环境则直接造成成名一家的大悲大喜、悲喜交加的悲剧。设计这一活动目的让学生知道,环境(社会和自然)刻画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主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环境是除性格之外,影响人物命运的重要因素,阅读小说不可不关注。

【活动5】(表达与交流)小说中的“突发事件”,往往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内驱力。如《促织》中成名的儿子无意中弄死了促织就是一个“突发事件”,请找出5篇小说中的“突发事件”,总结其共性特点,尝试设置“突发事件”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微型小说。

【设计思路】按照孙绍振先生的观点,小说创作一般是将人物打出正常轨道,从而暴露出其与常态下不同的心灵奥秘,从而立体地全面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发事件”往往就是将人物打出正常轨道的一种方法,在“突发事件”中,人物来不及调整自己的心态,通常将潜意识中的真实想法和盘托出,这恰恰是一个人最为真实的存在。所以,指导学生利用“突发事件”来练笔写一篇微型小说,读写思相结合,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复杂记叙文的能力。

2.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本单元4篇小说均为世界经典名著,经典之所以能跨越时空,流传百代,是因为它所描写的是人类共同的且不断重复的精神现象——文学母题。本课段我们将以专题学习的形式,开启共同母题统摄下的四部经典小说的主题探索之旅。

【专题1】了解母题,概括母题——提供关于文学母题的知识,指导学生联读、概括4篇文章的共同母题。

【点拨】(限于篇幅,以下活动点拨内容从略)作为传世经典的世界名著,其母题一般不是单一的,往往包含诸多母题。考察这四个经典名著,《大卫科波菲尔》包含的母题有:成长、磨难、奋斗、善良等;《复活》包含的母题有:爱情、罪恶、赎罪、道德、宽恕、觉醒等;《老人与海》包含的母题有:逆境、孤独、冲突、抗争、尊严等;《百年孤独》包含的母题有:困境、冲突、孤独、宿命等。从这些母题中,我们可以提取四部名著共同的母题:困境与抗争或冲突与突围,然后在母题的统领下,分别理解四部小说各具特色的主题。

【专题2】引进关于小说典型人物类型的观点(福斯特: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分析本单元4篇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分属哪种类型,结合学过的小说,探究典型人物之于小说的意义。

【专题3】引进叙事视角相关知识,通过示范文段的讲评,指导学生在比较中领悟:叙事视角即讲故事的角度,合理运用叙事视角,能将故事讲生动,从而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专题4】鉴赏小说语言,学习大师语言风格。以《老人与海》为例,引进海明威“电报体”的语言风格,以及用尽可能简洁的文字、追求尽可能深远的思想感情的“冰山理论”,并以此理论修改自己的一篇文章。同时兼顾另外3篇小说或幽默诙谐或生动细腻或变化多端的语言风格。

【专题5】4篇小说分别反映了英国、俄国、美国和哥伦比亚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和民族文化特点,请仔细研读选文(最好能阅读原著),了解上述四个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札记。

三、结语

上述教学实践是笔者最近的一次探索,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笔者没有带领学生一如既往地在“情节四要素”苦苦纠缠,而是力图引进与文本契合且能体现文本特质的小说理论,提供阅读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助力学生找到专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与此同时,兼顾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习要求与梯度,切实将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落到实处。当然,这次教学探索不足之处也很明显,笔者偏执于一味地依据学情,迁就学生的低阶思维,没有倒逼学生思维进阶。比如在学习契诃夫名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只局限于教材改编文本的学习,没有将原著与教材文本做比较阅读。事实上教材的改编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原著的思想内涵,没有体现出契诃夫本初的创作意图,笔者拘泥于教材文本进行教学,自然没有发挥该名篇最核心的教学价值,实属遗憾。

综上所述,在“学习任务群”实施如火如荼的教学现实中,笔者认为,一线教师唯有认真领悟“新课标”的精髓,坚守语文学科本质特征,俯下身子,着力于发展学生思维,适时搭建学习“支架”,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此,我们必将迎来语文教学灿烂的春天。▲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母题小说
论巴尔虎史诗中的提亲母题
图案于社会之中——再析上古时代的“兽面”母题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复仇母题的现代嬗变
浅析《西游记》的两大母题及其象征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