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生,王荣山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报告中提出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大学生毕业后工作搜寻过程将对他的一生产生很大影响. 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岗位直接影响着他的职业发展并影响其未来的收入和地位[1]. 当毕业生受聘于一个对能力要求相对低的企事业单位时可能使其认知能力下降[2]. 前人认为工作搜寻模型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般原因[3].经济心理学中的心理账户理论为解释大学生工作搜寻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特别是经济结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过程[4]. 工作搜寻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心理账户,但前人很少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有必要从心理账户的构建入手探讨工作搜寻问题. 前人主要从心理账户的角度对非理性经济行为(重点是消费行为)进行描述和解释,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经济行为主要是生活消费和学习消费,而很少注意到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准备及其过程中的心理账户问题. 因此本研究拟从分析工作搜寻与心理账户的关系出发,探讨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的心理账户构建策略,以期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以学校为本位的生涯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通常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工作岗位可分为专业性岗位、非专业性岗位以及居于二者之间的岗位. 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大学毕业生的心目中会相应地对这些岗位进行区分. 内心中的岗位未必对应于客观存在的岗位,表明人们受到某些心理分类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心理账户. 研究发现,中国人的心理账户包括收入账户、开支账户和存储账户三部分,而且是内隐的[5]. 而调查发现,人们可见的外显账户中,收入账户所占比例很大,为70%~85%,其他账户所占比例较小[6]. 因而有关内隐与外显收入的常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如果把求职看作是一种经济行为的话,那么工作搜寻过程中也存在心理账户这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工作搜寻之前需要接受的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方法培训等都需要花费,对行业、职业、专业的预见性准备也需要花费. 行业、职业和具体岗位均有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而学历仅仅是准入的门槛,大学生不仅要有相应的学历,还需要适应本职业、本岗位的技能要求,提前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用于技能培训. 例如教育行业有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初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分类,高等学校存在着行政岗、科研岗、教学岗、教学辅助岗等类型划分. 要胜任这些具体岗位需要诸如资格证、上岗证等各种证书,工作搜寻过程中对这些证书的看法存在着不同的心理账户.
工作搜寻是与当代社会城镇化、人员流动性密不可分的. 城镇化使职业分类更加细致,传统职业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而逐渐消亡,新型职业和岗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从2022 年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数据可知,与2015 年版相比净增158 个新职业,职业呈现出更专业、更细化的特点,不求“大而全”,但求“专精特新”[7]. 要从众多的职业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且从事能够养活自己的岗位,的确需要做很多准备,适应城镇化和社会变迁带来的新要求. 这一准备需要付出时间和经济成本,这些时间和经济成本将给求职的大学生带来心理账户的重大变化.
心理账户一般包含规则性、不可替代性和周期性等三种成分[8]. 据此可以推论,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心理账户也包含类似的三项内容. 第一种成分是对工作搜寻结果的感知和编码,求职者总是采用某种特殊运算规则. 一是大得小失应整合规则,假如求职者有两家单位都有意录用,A 单位为国有企业,B 单位为公务员单位,二者从待遇、个人发展前途等方面均有不同的优势. 求职者将把较多的收益和较小的损失进行整合,这样感受到的总体收益是整全的,获得的心理体验更佳;二是小得大失应分开规则,应用这一规则应该根据不同情况来定. 一种情况是大的损失与小的收益之间相差悬殊,如果整合,感受到的损失并未降低多少,而将两者分开后个人感受到的是至少自己是有赚头的;另外一种情况是大的损失与小的收益之间差距不大,那么既可以分开也可以合并来计算,这样个人感受到的损失大大减少,心理体验也要好很多.
第二种成分是指账户中的时间或金钱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内心已经确定的类似投简历的时间、笔试时间和面试时间均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他的时间均会让位于这些重要时间节点;至于金钱,求职者除了保留基本生活需要的费用外,还有交通费、人情费、中介费(或介绍费)等都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这些比较稳定的支出将受到外显或内隐预算的控制. 例如,求职者为了提升形象可能购买一套西服或正装,尽管平时舍不得购买新衣服.
第三种成分是评估和平衡各个账户的周期. 这一周期在春季和秋季招聘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如果求职者有几个心仪的应聘单位或岗位,其心理账户将根据应聘单位之间的笔试或面试时间进行平衡. 一般来说,求职者用于平衡的周期越短,他们可能越倾向于短视行为,而不是从长远考虑自己的求职决策. 刚毕业的大学生与毕业时间较长的大学生求职者相比,尚未学会平衡各个账户的周期,要么手忙脚乱,要么不知所措.
虽然人们把心理预算看作是心理账户的一个子成分,但从应用效果来看,心理预算可以融入到前面的三种成分之中,能够促进求职者资源的有效利用. 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求职者节约了成本,避免了可以预料的浪费. 如果求职者是比较理性的人,就可以通过心理预算控制之前设定的账户,为成功求职付出必要的金钱,对于额外的支出则严格控制.
与一般经济行为的心理账户相似,大学毕业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形成的心理账户不仅存在着职业分类和期望的问题,还存在着对时间和费用的区分问题.
我国2022 年出台的新版职业分类大典反映的是国家社会职业构成,而某些具体职业,如律师、教师、医师等,还要求从业人员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 现实生活中,人们并非完全按照职业分类大典中职业的功能进行区分,而是根据一个时期的价值观导向确定的. 根据是否体面的价值观,大学生在工作搜寻心理账户中区分了体面职业和其他职业,给予体面职业以重要的位置. 体面职业提供的不仅仅是生存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来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并在日常生活中赢得面子的一种方式. 因而在时间和花费上求职者将更多地关注体面职业,并为此买单. 从调查数据来看,2023 年公务员国考总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250 万,比前一年增长了25%,公务员岗位的考录比达到了5872∶1,各省份最低的也为472∶1[9]. 体面职业未必是高薪职业,当所谓的体面职业带来的不是高质量生活时,跳槽成为最佳选择,因为他们认为“低薪本身就是不体面的”.
在职业分类方面,除了价值观导向外,还有职业刻板印象带来的影响. 例如,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房地产经纪人就是那些学历低、不太需要技能的销售人员,实际上他们需要拥有网络办公技能和房地产经纪相关专业知识,从数据分析、税费精算能力到与客户沟通等都需要相应的能力. 又如殡葬从业人员被认为只要力气好、胆子大就行,其实他们上岗仍然需要从业资格证,有的岗位至少需要专科及以上学历. 有调查发现,大学生看重大学教授、科学家、医生和会计师等职业,而不看好保安、汽车修理工之类的职业[10]. 职业刻板印象还包括性别、地域等方面的刻板印象. 说到工程师、医生、管理岗位均联想到男性,说到护士、非管理岗位就联想到女性. 如认为护士的工作就是护理、打针和发药,是适合女性的职业或岗位. 正因为存在着职业刻板印象,大学生工作搜寻心理账户将为这些偏好的职业准备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经费开支. 事实上,男性从事护士、幼儿教师、小学教师等职业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具有更多的就业优势.
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心理账户中存在着对职业和岗位的期望. 就业岗位期望是在有关经验或内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工作岗位的预测性认知. 就业岗位设置与行业、职业和单位性质紧密相关,因而探讨就业岗位期望离不开对职业相关因素的影响. 岗位期望不仅影响着毕业生自身的工作搜寻行为,而且也影响他人的工作搜寻行为.
从职业期望来说,大学生心目中的职业仍然表现出理想化的倾向. 在对1 553 名大学生的调查[11]中发现,大学生期望的职业选择中,重点考虑因素排在前三位的是薪酬待遇、工作地点和工作是否稳定;有57%的大学生对就业相关政策有较高的关注. 在对2 351 名大学生的调查[12]中发现,占一半比例的人的职业定位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其中近三分之一的人希望可以到党政机关工作. 从就业现状来看,当前大学生的慢就业现状表明职业期望与现实出现了巨大反差. 据统计,2022 届毕业生求稳心态有增无减;选择自由职业、慢就业的比例(分别为18.6%和15.9%)均较2021 年提高3%[13]. 大学生心目中的职业和岗位对应着心理账户类型,导致其愿意为某一期望的职业或岗位支付相应的费用,消耗相应的资源.
从辩证的观点来看,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心理账户中的职业期望表现出理想化与现实化并存、寻求安稳与追求挑战并存的特征. 有人将大学生职业期望区分为理想型、发展型、消极型及受限型等4 种类型,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拥有较高的心理预期,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的能力与心理预期并不完全匹配[14]. 因而需要认真考察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心理账户中的职业期望问题.
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大学毕业生心理账户还存在着时间和费用的区分问题. 依照心理账户理论,工作搜寻首先考虑的是时间账户. 对于处在求职阶段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其时间心理账户大为压缩,主要有工作和社交时间心理账户. 对于待业多年的大学生毕业来说,多个时间心理账户尤其是社交和家庭的时间心理账户冲突,导致他们的幸福感体验变低. 求职大学生往往在工作搜寻与非工作搜寻时间账户中寻找着某种平衡,因而经常会出现有一定波动性的心理体验.
从时间的视角来看,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心理账户理论上可分为短期和长期账户. 事实上,受到各种外界环境(如家庭、疫情等)因素影响,他们的心理账户存在着更加注重短期投资的问题,随时准备转行或跳槽. 大学毕业生认为“个人发展空间不够”是主要原因,当然还有用人单位薪资福利偏低等因素. 毕业生更加看重短期的投资,而不是长期投资,如果不是有规划的跳槽,在浪费时间的同时将会影响毕业生工作的长远收益.
从费用的视角看,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心理账户应该综合考察计算模式和情感模式,但他们往往更多地考虑计算模式. 计算模式是指个体对诸如单位与家的距离、岗位薪酬、与同龄人薪酬比较等方面特别在意,并注重数量的多少. 例如有调查发现,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在家乡发展,之前有去大城市求职的毕业生开始出现回流现象[15]. 与考察时间账户的逻辑相似,大学毕业生转行或跳槽花费的成本较高. 这是因为,转行或跳槽使原有工作收入化为乌有,工作搜寻的过渡期、试用期等均需要耗费较大的成本,所谓“跳槽穷半年,改行穷三年”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综合时间和费用两个方面的问题可知,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心理账户在评估过程、评估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评估过程中更多考虑计算模式,而非计算与情感相结合模式;评估方式更多采用单独评估而非联合评估.
根据上述分析,在探讨大学生就业相关问题时,需要从指导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心理账户入手开展相关工作,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构建.
前人往往从宏观层面分析,认为大学毕业生应放下架子,先就业后择业. 事实上,正因为客观的职业分类与心理账户中的分类不能完全匹配,导致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大学毕业生可通过清单优选法来理性地分析自己追求的工作到底属于哪几类. 清单优选法是把最重要的三项作为必选项,例如工资收入体面感、社会地位体面感和就业保障体面感等,其余为备择选项. 可以参考前期对曾经入职的员工的调研数据,对这些选项进行打分,最后加权平均,从得分高低来推断自己是否应该从事这一职业或工作. 研究发现,体面职业或工作要考察的项目较多,主要有公平的工资收入、稳定的劳动关系、充足的业余时间、充分的员工民主参与、较高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发展预期等[16]. 一般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不可能对这些项目达到百分之百的满意,因此可以按照四象限法对这些项目进行分类. 依照工作搜寻时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理性分类的一般顺序是,重要与紧急项是第一选择,重要不紧急为第二选择,不重要但紧急为第三选择,不重要且不紧急为最后的选择.
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账户职业分类还要考察行业和专业的差异以及性别差异. 像大数据行业急需研究开发型人才,是否愿意从事研究、将多少精力投入到研究中等均会体现在求职者心理账户中. 大数据行业的发展必将进入到对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之中,因而这方面的变化及岗位需求也会出现在心理账户中.传统求稳的诸如教师、公务员等职业求职者心理账户倾向于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考取证书、接受培训等方面.在性别差异方面,男性求职者往往会通过分出购买代步车的账户等方式提升自己的魅力;女性求职者往往花费较多的时间提升外在形象,把账户分配给购买化妆品、衣服或名牌坤包等上面. 男性把买衣服这类支出放在预算有限的“生活账户”里面,而女性则把这些支出划归在“形象账户”里面.
针对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期望较高的问题,需要引导他们降低职业和岗位期望,赋予各类职业恰当的位置. 在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理想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职业选择呈现多元性与个体性统一,职业目标的明确性与职业取向务实性相统一,强调自我与志趣的统一[17].由于他们并未赋予搜寻的职业以合适的位置,使自己在不恰当的职业中投入较多的资源(花费和时间、人力资本等),从而减少了本应该投入到适合职业中的资源.
鉴于招聘岗位与专业培养不能完全匹配等原因,大学毕业生要认清现实,改变带着专业找对口职业的观念,在心理账户中对各类职业赋予合适的权重,并有针对性地参与各类就业咨询,接受相应的培训. 薪酬高的职业和岗位往往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很高,条件比较苛刻,岗位数量比较少,因此需要调整对这些职业和岗位的心理权重. 要调整心理权重就要确定关键事件. 关键事件一般是指由毕业生个人通过反思,或者由他人通过观察以及调查方式收集毕业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带来经验和教训的事件,通过对关键事件的理性考察确定心理权重,再投放到相应的位置上. 大学毕业生要将权重更多地指向有发展前景的朝阳行业、职业或岗位,当自己干出了成绩,自身的社会价值得到认可,未来薪酬一定是会提高的.
另外,大学毕业生要掌握科学的信息搜集方式和方法,选择合适有效的工作搜寻路径,对相关职业和岗位信息加以整理和综合利用,以提高工作搜寻信息管理的能力. 除了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岗位,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产生的岗位,都应该在大学毕业生的心理账户中占有相应的位置. 例如河南省每年在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开发一批总量达1 100 个左右的基层岗位,这些岗位包括社会保障、民政、卫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岗位[18]. 如果大学毕业生能够赋予这些岗位以相应的权重,就可能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从辩证的观点来看,招聘单位期望“物美价廉”,应聘的大学毕业生期望“物有所值”,这里的关键点在于双方的期望值尤其是供给侧(大学毕业生)能否根据供求关系进行合理的调整. 虽然国家倡导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但要在心理账户中改变父母和自己的高期待,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心理账户中存在的时间和费用区分问题,需要逐个破解. 要明确的是,工作搜寻是需要花费时间的,认真对待时间心理账户将有助于工作搜寻.
一方面,不同类型的招聘涉及的时间心理账户是有较大差异的. 企业招聘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大的招聘阶段,国家选调生计划的时间不定,大多数是在大学生即将毕业的春季,如“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等. 对于国家其他职能部门来说,招聘的时间也是不确定的,但主要还是春季和秋季招聘两个时间段. 从招聘和求职者人员规模来说,可把招聘时间区分为高峰期和非高峰期. 高峰期招聘的岗位比较充足,招聘单位用人心切,求职者此时的心理账户应该分配较多的资源,花费较多的资金和精力;非高峰期招聘的岗位相对比较少,这时求职者的心理账户只能分配较少的资源,花费较少的资金和精力.
另一方面,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工作搜寻时,需要选择好参照点. 求职者一般会选择往年这一时间段同龄人的投入为依据,或者选择本行业同龄人求职的时间段为依据. 这一参照点反映了求职者对于各影响因素的一般认识和期望. 在时间参照点确定之后,求职者会权衡不同时间段工作搜寻的政策优惠力度、企事业单位用人条件等进行决策,时间账户促使求职者追求变化,改变求职之前不切实际的期待,使心理账户更加符合当前的情境.
除了时间账户外,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过程中的心理账户还有费用账户,主要是日常现金账户. 从离校时间段来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待业多年的大学生心理账户存在较大的差异. 刚毕业大学生对各行业和职业充满着较多的期待,用来支付工作搜寻花费的固定心理账户占比较多,而缺少可变性;待业多年的大学生求职多次,碰壁无数,因而可变的心理账户占比增加. 各年龄段在为“在乎”的工作消费时具有不同的特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更容易跳槽,他们更多在乎的是舒适的工作环境,而待业多年的大学生比较珍惜找到的工作,他们在乎的是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此外,与到千里之外的地方求职相比,求职者在本地求职花费较少,他们更愿意在本地进行工作搜寻或者网上投递简历求职. 费用账户促使求职者追求不变性或稳定性,尽可能将工作搜寻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由此可见,时间账户和费用账户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需要求职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 引导大学生求职者将固定的账户或者不愿意转出的账户,放置到工作搜寻必需的账户中. 工作搜寻的确需要花费,因而要将之前上学时固化的心理账户进行调整,以适应工作搜寻的需要.
总之,工作搜寻心理账户要重视时间和花费等账户之间的均衡. 相对于日常现金账户,情感账户预算应该属于投入较多的类型,将工作搜寻与求职者重视的情感账户进行关联,引导他们投入更多的感情,打感情牌. 如果把感情账户设置妥当,求职者就可能将精力专注于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以及心态的调整上. 因为员工流动进入新的单位或岗位后,其心理账户中得付出熟悉业务、提升技能花费的代价. 人员流动导致企事业单位岗位空缺形成的运营成本,有一部分需要离职者或换岗者承担,这也是工作搜寻需要关注的事项. 如果求职者很少在心理账户中进行认真设置,就会导致求职者面对崭新的、突如其来的变化手足无措,无法适应眼前的岗位而面临被裁减的风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心理账户理论为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提供一个理解框架,同时也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心理账户存在着诸如分类不恰当、职业和岗位期望与自身条件不符、轻视时间与费用账户等问题. 因此,大学毕业生要在工作搜寻心理账户中对各类职业进行恰当的分类,在心理账户中赋予各类职业恰当的位置,重视时间与费用等心理账户的动态均衡. 未来研究除了在宏观上把握就业政策外,还要着力于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心理账户,使他们适应不同行业、职业和工作岗位需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