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提炼的几点思考

2023-02-26 21:43:12王鲜忠张姣姣
畜禽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课思政动物

王鲜忠,张姣姣,王 炜

西南大学动物医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0 引言

动物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我国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目标是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动物健康和动物福利,提高动物源性食品质量,维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保护人类健康。面对动物与人类的重大疫病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同一个健康,生态文明”的理念,才能在面对具体专业问题的时候从全人类健康和发展的高度去思考问题。为了培养学生这一核心素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动物医学专业教师必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而思政元素的提炼则是进行课程思政的前提和基础[1]。自202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来,笔者结合本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课程思政元素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课程思政,现将课程思政元素提炼的一些思考进行探讨。

1 课程思政元素必须满足3个层次的需求

“正心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来源于《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论述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人如何才能成就崇高德性和人格,怎样成为经国济世的人才,而且阐述了个人品行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战略这3个层次需求之间的关系,并且明确提出自我修养完善是家庭整顿有序、社会安定和国家繁荣发展的前提。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也必须考虑这3个层次的需求。首先要加强个人品德方面的培养,因为毕业生只有具有高尚的个人品德,才会去关注社会稳定发展的需求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2]。

1.1 个人品行与发展是最基本的需求

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今天,立德树人成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法律意识,并且能正确面对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这一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的前提和基础[2]。如果教育不能让这些学生正确面对各种挑战与挫折,面对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环境,当困难与挑战来临的时候,学生可能退缩、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甚至出现抑郁轻生的现象。从统计数据来讲,大学生抑郁人数有升高的趋势,也说明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课程相关科学家如何面对挫折的故事,激励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同时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各种社会活动,让他们不断地进行挫折训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达到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

除了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专业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必须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目前社会上对于大学专业有很多看法,这些认识有些可能比较片面甚至相互矛盾,这使得许多学生对于前途十分迷茫,也使一些专业的发展陷入困境。面对这一现状,专业课教师有责任将专业的真实情况告诉学生,使学生明确任何一个专业都不可能找到一份收入高、工作环境又好的工作。专业课教师也可以将成功校友的例子告诉学生,让他们知道如何面对竞争和挑战,做好面对各种困难的准备。同时也要告诉学生,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发展,一定要遵循这个领域公认的职业道德,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

综上所述,从个人品德和发展的角度来讲,动物医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元素应该包括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

1.2 社会稳定是非常重要的需求

人是社会的人,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任何人都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学校培养的毕业生首先应该是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这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此外,除了法律的约束,还要强调对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如果培养的学生具有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待人谦和、公平公正等优良品德,那么社会就可能比较稳定安全。相反,如果培养的学生斤斤计较、脾气暴躁、睚眦必报,这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非常不利。大量的事实表明,学生由于生长环境的差异,性格差异很大,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的方式让一部分有性格缺陷的学生学会与人相处,让他们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讲,课程思政元素应该包括遵纪守法、诚信、友善等内容。

1.3 国家战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求

对于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保证国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防止动物源传染性疫病的发生是最重要的国家战略需求。这一需求要求毕业生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各种传染性疫病的发生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以免引发重大疫情。如果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社会和国家责任感的培养,那么毕业生可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就只会关注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不会考虑其对国家和社会带来的结果。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明白“同一健康,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不断强化防治疫病的发生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就能激发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并将这种情怀一直持续到其整个职业生涯。

2 课程思政元素要体现3个面向

2.1 面向动物医学专业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新农科建设要求,农学类专业课程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和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新医科建设则要求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同一健康,生态文明”不仅体现了农学类专业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又体现了医学类“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不仅符合动物医学专业农学类专业特征,也体现了其医学的特性[3]。

2.2 面向畜牧业与宠物行业

目前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畜牧业和宠物行业这2个领域。这2个领域不仅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而且与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对于从事畜牧行业的动医学子,其根本任务就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从事宠物行业的学子,各种药物滥用的问题也很严重。例如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在我国目前还比较严重。临床实践发现,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不仅能减少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促生长,但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隐患。面对这些问题,专业课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耐药性的危害,让他们注意到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人类健康,培养他们“同一健康”理念,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社会的影响,使他们能正确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要让他们认识到在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时,注意保护环境,特别是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保护,以减少野生动物病原微生物传播给人类的概率,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4]。

2.3 面向社会发展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思潮流行,而且整个国际环境风云变化,培养的学生如何看待、面对这些问题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解决目前面临的难题。专业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向学生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例如面对跌倒的老人,而且存在被人敲诈的风险应该怎么办;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德相违背时,应该怎么办;面对利益和良知冲突时,究竟如何选择,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在培养专业人才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专业课的教育中,专业课教师通过引入这些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解决方案,把正确的价值观传授给他们,让他们正确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方能保障社会的健康发展。

3 提炼思政元素的基本思路

3.1 揭示具体知识所蕴含的哲学原理

动物医学专业许多课程都包含了大量哲学的基本原理。例如机体血量的稳定对于机体的功能至关重要。当血管受损时,机体将启动凝血机制,以防止血液的流失。在凝血过程,血栓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形成比较牢固的血栓才能防止血液流失。但当血液凝固后,血栓则会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因此,在凝血的同时机体会启动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从对立统一的规律来讲,血液的凝固和纤维蛋白的溶解是对立的,在血管受损时,防止血液流失是主要矛盾,形成血栓是为了防止血液的流失,这时形成血栓是必须的。当血管修复后,血管中的血栓就成了阻碍血液流动的因素,必须将血栓溶解掉保证血流的畅通无阻,因此必须启动纤维蛋白的溶解,此时纤维蛋白的溶解就成为了主要矛盾。凝血与纤维蛋白这2个对立的过程统一于内环境稳态,二者的对立统一实际反映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以及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的特点。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蕴含的哲学原理告诉学生可以使学生能利用正确的辩证思维去思考问题,提升他们深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2 运用普遍联系的方法找到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点

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联系,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看似不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是认识事物本质的重要方法。例如物质的跨膜转运是生理学中基础知识。对于小分子而言,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是2种常见的方式。从知识的角度来分析,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最主要的差别取决于是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地方转运还是从势能低的地方向势能高的位置转运,这种差别决定了转运过程是否需要消耗能量,这也使二者分别具有顺势而为与迎难而上的特点。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笔者认为对于从事畜牧业的学生而言,如果当地畜牧业产业基础好,地方也将畜牧业作为重要产业,那么在这些地方创业就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与被动转运有类似之处,也体现了顺势而为的特点。另外,在某些传染性疾病防治过程中,每个人都面临风险,但是为了广大群众的安全以及整个畜牧业的发展,必须有人深入疫区了解具体的情况,医务工作者冒着风险深入一线,也是迎难而上精神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怀,这也是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最真实的体现。

3.3 用辩证思维方式确定思政元素的适用范围

笔者根据满足3个层次、体现3个面向,结合农科专业和医学类专业的特点,提炼了以“同一健康,生态文明”为主线的课程思政思维图谱,但是不同的思政元素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知识点。为了防止将课程思政变为说教,专业课教师必须结合具体的知识以及每门课程所要求的核心能力,准确、自然地将思政元素带入到课堂教学。例如迎难而上有助于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但是如果教师过于夸大其作用,就会使学生树立不现实的目标,而不断的挫折会使学生们对前途失去信心;如果教师在强调迎难而上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让学生知道顺势而为对于事业的价值和意义,不仅让学生具备了克服困难的勇气,而且使他们具有捕捉历史机遇的能力,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对具体的知识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能将具体的知识上升到辩证思维与方法论的层面,准确地表达所传授的核心价值。

4 结束语

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它的根是课程[5]。课程质量的好坏是决定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关键。课程思政来源于课程,但是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利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师不但要深刻理解所讲授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和方法论,站在更高的高度去认识知识,发现具体知识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讲授,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专业课思政动物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16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动物捉迷藏
有趣的动物
幼儿园(2015年2期)2015-07-13 08: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