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娟
(岭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48)
马克思指出:“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4]170高校思政课是政治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特别是“显隐统一”教育新方法落实显得尤为重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不统一会出现两种现象:一为重视显性教育、忽视隐性教育,致使“满堂灌输”、枯燥说教、难懂、效果较差,表现为“到课率低、抬头率低”;二为重视隐性教育、忽视显性教育,致使课堂秩序散漫、“不知所云”、效果较差,表现为“课堂热热闹闹、课下无所获”。而“显隐统一”法以同一的教育目标为指向,功能上实现互补、现实上可行,可有效解决“抬头率低”或“无所获”等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师生欢迎和喜爱。思政课教师是“显隐统一”课堂教学的实施者,积极推动“显”“隐”的结合统一,可使课堂教育功能最大化。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要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推进机制建设的主体。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显隐统一”的课堂教学需要以显性教育为主、重视隐性教育、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三者的整体把握。
一般而言,显性教育具有目的性、规范性、灌输性等特征。目的性注重按照教学目标,结合教学方法将意识形态传递给受教育者;规范性注重规范化的方法手段,依据标准展开教育环节和步骤;灌输性注重较单一的方式灌输给受教育者一定的理论知识。形成高校思政教育“显隐统一”的课堂教学机制要以显性教育为主。
首先,高校思政课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授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表现出鲜明的目的性特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展示了显性教育的精神状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不屑于隐瞒”即“理直气壮”陈述观点的显性特征:“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5]435政治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思政课堂教学要以显性教育为主,有明确的培养目的与任务,讲清楚为人民服务、为现代化建设的道理。思政课各门具体的课程教学都需要明确主要的目的,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是“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等[6]11。“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是“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7]6。
其次,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有统一、规范性的要求,表现出规范性特征。思政课教学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文件精神和教学大纲的规定。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标准,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等对于开展思政工作作出较为详尽的部署和安排,思政教学的学分学时、开课时间、地点、教学规模、授课内容和方式、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等按规定开展。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内容方面有很强的规范性,如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等,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等。此外,各门思政课教材使用规范,统一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2023年版),学分设置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3学分,教材由绪论、7章主体内容和后记构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3学分,教材由导言、10章主体内容和后记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3学分,教材由导论、17章主体内容和结语构成等。
再次,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方法有一定的灌输性、注入性特征。习近平提出思政课教学“八个相统一”的先进教育理念,其中“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回答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方法如何改革的问题。由于思政课有明确的理论性、科学性、思想性等特征,具有较多的显性因素,只有一定的显性教育才能讲清楚政治、理论、思想等。灌输论源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宁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8]1595这是较早的介绍灌输论特征的论述。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需要灌输法,但是,隐性教育能摆脱“单纯说教”“晦涩抽象”的弊端,能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达成教育目标。因此,“显隐统一”教育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显、隐教育各自的优点。思政课教师可转“硬灌输”为“软灌输”即启发式、引导式教育。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9]要善于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将显性的政治目标、理论目标、思想目标讲清楚,“显隐统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而言,隐性教育具有主题的暗示性、接受的自主性、结果的持久性特征。暗示性注重在潜移默化中以特定主题影响受教育者,自主性注重相对开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受教育者更自主地接受教育,持久性指的是最终达到的教育效果相对更持久。形成高校思政教育“显隐统一”的课堂教学机制要重视隐性教育。古人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这是强调隐性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思政课除了理直气壮地进行直接的、规范的理论灌输外,还要重视拓展隐性教育,发挥隐性教育自主性、间接性的浸润体验功能。显性教育由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教师通常采用讲授法、灌输法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内容的传统模式。这种侧重供给侧的“灌输”方式易引发受教者厌烦情绪,并因施教者局限于自身视角,使受教者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没有调动受教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其接受效果也大打折扣。隐性教育则是将大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尊重需求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他们的思想状况和不同学科背景设计具有暗示性的主题、素材、案例、问题和场景等教育要素,采用对分课堂、翻转课堂、角色扮演等多样化教育方式,让受教育者处于与施教过程不同的语境化组织结构中,让受教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以此增强教育实效的持久性。
创新隐性教育方式达成显性教育目标。一为讲好政治。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讲理论、以讲透学理的方式讲政治,取代“简单的政治宣传”。如20世纪30年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采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产生很好的政治宣传效果。二为讲好价值观。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以丰富的蕴含价值观的知识性传授,取代“空洞的价值观说教”。如通过近现代史史实资料的讲授,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三为讲好理论。以结合实践的方式讲理论,引导学生立足实际用理论,“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取代“抽象、晦涩难懂的理论”。如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使得理论“接地气”。四为讲好统一性。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等都有统一的要求,以变化的多样性讲好统一性,因材施教,取代单一的“照本宣科”。如近年来思政课创新翻转课堂等方式,达成“显隐统一”教育的目标。
众筹的概念来源于众包,众包是指通过互联网社区平台,以公开发布问题的形式向非特定人民群众公开征集最优解决方案的一种技术创新模式。众筹融资则是指创业者个人或团体利用互联网众筹平台获取广大人民群众资金支持,为创业进行筹集资金的一种互联网融资方式。这种方式综合性较强,不但大幅降低创业门槛,而且使大学生创客在获取资金的同时也对团队产品进行了宣传。
“显隐统一”教学的组织、安排靠教师。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六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3]。教师要具备宽广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做到教育的“显隐统一”,使教育兼具“惊涛拍岸的声势”和“润物无声的效果”[8]1595。广大思政课教师首先要严格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积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全球化时代,受西方价值体系及不良社会思潮影响,有的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甚至传播西方错误思想观念,成为“显隐统一”教育的“短板”。对这些教师要进行教育,并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帮助提高思想认识。教师是“显隐统一”教育的实施者,要“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也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不断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源、培为政之本,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0]67。
其次要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施教。教育对象的禀赋有差异、教育环境有差异、教学条件有差异,要注意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良性互动。课堂教学既要确保政治方向正确、政治立场坚定,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指引大学生健康成长,抓准主体内容、明确概念术语,理顺逻辑脉络,又要突出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学生关切点,善于运用隐性案例开展教学,通过讲道理、学历史、摆事实、用数据的方法,既讲清知识点,又实现价值观融入,把思政课讲得生动透彻。
再次,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思政教师要研究大学生思想特点和认知规律,探索新的教学载体,以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创新运用VR、AR、MR和流媒体、超高清等技术手段[8]1611,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交互式学习体验,创建网络共享、顺应教育技术新趋势、辐射范围广的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推进思政教育“显隐统一”的实效。
此外,思政课教师 “人格要正”,有高尚人格的老师才能感染学生、赢得学生信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为师独尊,师言必从”转变为“交互为师,教学相长”;举止上,教师具有“吐辞为经,举手为法”的魅力,以学术魅力散发的真理力量感召学生;修身修为上,学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担当精神,为学生所喜爱。教师要积极当好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发挥“显隐统一”的教育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8]1596。全方位在校内指的是所有课程的全方位,既包括思政课程,也包括专业课程等,在校外指的是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在内的所有教育资源,隐性的资源、显性的资源,显中有隐、隐中有显,显隐统一,形成同向同行合力,这是“显隐统一”机制的动力。形成机制动力的实现需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学校、家庭、社会同向同行。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1],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8]1114
首先,加强思政课程主渠道的显性教育功能。思政课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为一体。课程不仅讲授知识,更有明确的价值观教育任务,思想政治原则性强、理论性强。显性教育方法辅之以隐性教育方法,使得思政课的显性因素得以彰显,使思政课成为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与思政课在政治性、价值性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史学和文学等诸多学科从学科视角发掘显性思政元素进行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思政课一道发挥显性教育的积极作用。
其次,发掘课程思政隐性教育元素。各门课程都有思政元素。自然科学类课程主要目标是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技术人才,关联政治性不强,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科学信念、人生信仰、工匠精神等人文元素是教师发掘的对象。要深入发掘这些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从“专业课知识点背后的学科发展、重要事件、科学家与大师故事里隐含的精神价值出发”[12]147,发掘其跨学科跨课程跨学院所聚集的育人能量。目前,教育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开发一些好的资源,如课程思政示范高校、示范课程、示范团队等。这些建设成果为思政教育“显隐统一”实施提供了平台。
再次,高校要整体布局,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要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3]。高校在统筹布局中,要主动担当。在学校层面,协调各学院、各职能部门,推动形成有利于各课程同向同行育人的机制。明确“显隐统一”的目标是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融入所有课程、所有教师。高校创新机制建设,将“显隐统一”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使专业课、思政课协同发力,共同当好大学生的引路人。在高校的推动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可形成一些跨融合模式,如跨课程教研室、虚拟学科组、共享实验室等,实现各门课程协同发力、同向同行的育人机制。
“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合力办教育的论述,为教育领域深层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13]。学校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与家庭、社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发展,市场“逐利”因素影响、网络化智能化带来的不良信息干扰等,迫切需要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力量和育人资源,形成一体化育人的同向同行机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业问题等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具有错综复杂的关系,迫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同向同行。
首先,调动各方育人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同向同行育人合力。毛泽东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14]226习近平强调,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1]71。这些论述说明青年思政工作的重要性,需齐抓共管、共同发力。在教育实践中,作为教育的直接承担方高校应组织谋划,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实现同向同行育人机制。如校园文化布局、课程科学设置、社会实践统筹、学生社团活动、网络资源开发等,需要学校层面做好科学谋划和组织设计。社会层面交往,高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服务社会、合作办学等工作,以邀请校外行政领导、企业精英、专家学者、劳动模范、社会名流等来校交流、讲座等方式将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推动同向同行。
其次,从社会宏观层面来看,要优化教育环境,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社会上崇德向善、勇于变革创新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现代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都是隐性教育资源,整合这些资源可丰富思政课“显隐统一”教育的实践。教育部等十部门倡导要“善用社会大课堂”的丰富资源。设立在基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各种民居、文化馆、牌坊是可利用的资源。各种实践基地,如科学精神专题实践基地,工业文化专题实践基地等是可作为专题利用的资源。利用这些基地契合思政教学的隐性教育点,拓展大思政工作格局。利用社会搭建的大资源平台,共建共享思政课教研系统。此外,教师积极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组织开发一批科学权威实用的课件、讲义、教学素材库,加强资源库建设,打造网络教育云平台等,这些都可拓展“显隐统一”教育的内涵。
再次,从家庭微观来说,家庭教育是为孩子成长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思政课的学习效果和家长、家庭、家风的作用密切相关,要注重家校合作”[8]1597。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5]。良好的家教家风促进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同向发力,会增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合力。家庭、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往、言行举止等表面看与思政教育无关,实质上所有人的言行举止都互相产生影响。好的家教家风,社会上健康的习俗、好的思想道德风尚,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家庭是心灵的港湾、学校是知识的殿堂、社会是梦想的舞台。大学生的成长是精神因素、知识架构和拓展释放多因素互相交织的综合体。家庭、学校和社会所扮演的教育角色不同,体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区别,但异中有同,要促成“显隐统一”,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夯实基础。
习近平指出文化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他说:“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1]实现思政教育“显隐统一”的文化育人功能须融合课程育人与文化育人。课程育人要充分利用学校文化资源育人,达到以文化人、育人的效果。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文化资源是思政教育源源不断的宝藏,当充分发掘利用,实现思政教育“显隐统一”文化育人功能,夯实“显隐统一”机制的底蕴。
思政课教学是主渠道,而校园文化活动、师生交往、专业课学习、学生社团等则构成微循环。只要善于挖掘并打通微循环通道,就能纾解主渠道的“肠梗阻”。打通微循环,也就是激活各类隐性教育资源,从而疏通显性教育的主渠道[16]57,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良效。校内物质文化资源很多,如校园建筑、文化景观设置,工作单位、教学场所、雕塑壁画、名人肖像、宣传标语等,都能起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化作用。校外物质文化资源主要按照由近及远原则,包括学校所在城市、省份、国家的建筑物、雕塑、文化公园、现代企业等。这些以物质文化形态存在的资源很多属于“不动产”,需要我们以显隐统一的方式去激活、去运用,发挥作为潜在教育资源的独特作用。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学校隔壁的寸金桥公园陈列了近代抗法英雄吴邦泽的雕像,呈现“寸土寸金、不畏强暴”的文化精神,记录下曾作为“广州湾”时期湛江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可歌可泣的精神品质,就是很好的隐性教育资源。校内的雷阳书院和雷阳广场、钟楼、问道雕塑、日晷、问渠纪念碑、谭平山纪念园建筑等都记录下岭南师范学院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丰富的文化资源,思政课教师可以此运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促进制度性文化的教育资源的发掘和利用。首先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思政教育“显隐统一”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善于将制度文化的隐性教育资源与显性教育实际结合、统一起来,以身边制度讲好思政教育故事,以科学制度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润物细无声”之效。其次,高校领导和管理者要对隐性教育的内涵、特点在宏观层面有明确的认识,从而调动相关主题教育合作的积极性,对制度文化建设、隐性教育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引进、市场主体要素共同参与等作出更为主动的制度性安排。这是学校制度性文化的“活水源头”。具体而言,学校、学院、班级的规章、纪律、奖罚方案等制度文化具有一定的刚性和约束力,都是很好的隐性教育资源。如奖学金评选,各类评奖评优制度中的平等、公正原则实施,反对徇私舞弊和各种“人情票”“关系票”等,就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不言之教”的隐性教育。校外制度性文化包括学校所在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中心工作布局、地方法规等制度性内容。如湛江打造“红树林之城”,出台相关红树林保护、修复的条例和制度性规定,包括《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湛江市红树林资源保护管理规定》等。这些是学习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隐性教育素材,融入课堂显性授课,显隐统一,必能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精神文化资源主要选择校园精神文化、学校所在城市文化、先锋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要挖掘校内精神文化资源,如校训、校歌、校史、校风、教风、学风,先进事迹、表彰荣誉、杰出榜样等。只有充分发挥课堂显性教育元素、文化隐性教育元素各自功能,推动“显隐统一”,才能起到应有的教育实效,使得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先进事迹发挥激励作用、风清气正的风气扑面而来、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芳香弥漫。如岭南师范学院著名校友谭平山、黄学增等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人物,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贡献。他们的革命事迹和故事成为学校弘扬革命文化的典范。与学校同处于湛江的宝钢、中科炼化等现代企业坚持走绿色发展的新发展路子,呈现了现代企业文化的风貌。自古以来,湛江人民以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精神开辟了古丝绸之路,留下醒狮、石狗、飘色、雷剧、傩舞、粤剧南派艺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湛江地区的精神性文化资源很多,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鹤地水库和雷州青年运河精神在全国反响很大,邓小平、董必武、郭沫若等分别给予题词。这些文化构成隐性教育资源,需要认真发掘和运用。
高校要积极推动实现“显隐统一”的文化育人功能,创新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的认识载体,对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宣传和利用。如新生开学时,宣传部、党校、团委、学生处等部门可组织新生参观校园、校史馆、陈列馆等活动,听取宣讲员和专家的讲解,传播校园文化。在实现文化育人功能过程中,须避免显、隐割裂的现象:一为重视课程显性育人、忽视文化隐性育人,导致校园文化缺失,或文化“陈列在室内”“挂在墙上”,难以发挥作用;二是重视文化建设、忽视解读,难以体现隐性文化的教育价值。高校思政课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主动了解学校发展史、所在城市发展史,增强对隐性教育资源发现的敏感度,广泛摄取思政教育元素,开拓以隐性教育功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空间。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136“改变世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马克思认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5]134。因此,教育面向实践,这是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拓展实践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2022年,为落实党中央关于思政课建设发展的文件精神,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各高校要建好用好“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同时指出“避免实践教学娱乐化、形式化、表面化。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专门的实践教学课”[8]1728。为以深入实践的方式丰富教学手段,须拓展“显隐统一”的实践教学,从而避免片面理解并运用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而导致的现象:一为重“摆拍”重形式轻内容,效果不理想;二为实践课堂热热闹闹、流于娱乐,课下无所获;三为去实践基地“走马观花”式参观考察,存在表面化倾向;四为去实践基地“背书”,忽略全面领悟基地的文化和教育价值。因此,要拓展思政教育“显隐统一”的实践教学,在显性目的明确的情况下,带着问题去实践、带着方案去落实,从而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实践和社会大课堂实践教育的作用,以拓展思政教育“显隐统一”的实践教学为手段来推进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一段时间以来,教学实践活动存在重视校外实践、重视课堂教学实践不够的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课堂内教学实践能够较大程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提升课堂教学实效非常关键。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明确议题,根据学生接受知识和价值观教育的心理特征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参与的积极性。思政教育让学生不仅要“从听中学”,更要“从实践中学”,重在将政治捍卫、理论掌握以及价值引领等落实到课堂实践中,从而发挥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认知与实践的关系:“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5]134这里说明了思维认知的实践特点。教师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特征和接受心理,创新翻转课堂等形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在课堂实践中探索认知规律,从而解决课堂“抬头率低”“手机控”等问题。在网络化、智能化时代,重视课堂内教学实践、提高思政教学实效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广泛共识。
习近平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18]科学的实践观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高校落实实践教学的任务,要根据学分学时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时间、场所、人员、主题、作业等。思政课教学学分中设置专门实践课学分,目的是通过实践感知、实践活动把握知识点和价值观教育。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网络大课堂结合起来,在实践体悟中接受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让大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感悟、验证理论内容。带领学生参观现代企业、传统村落、美丽中国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情景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接受感染和熏陶,实现以景育人和以文化人。这些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增强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发挥着课堂教学难以起到的独特作用。
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党校、团委、学生处等可协同开展多样化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三下乡”社会实践、考察走访、互联网“虚拟”实践等。近年来,教育部持续开展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等主题教育实践[8]1728,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建设“大思政课”要“善用社会大课堂”。各高校要用好“大思政课”教学基地。教育部等部门设立了多个基地,如美丽中国专题实践教学基地,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等。这些基地的思政教育资源很丰富,高校要联合实际,主动对接各级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发挥好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的实践教学功能”[8]1728-1729。
在“两个大局”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迈进。系统、整体把握高校思政教育“显隐统一”的机制当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主体、以形成同向同行合力为动力、以实现文化育人功能为底色、以拓展实践教学为手段等展开深入探究。通过机制建设来贯彻落实思政教育“显隐统一”新教育理念,推进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