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莉萍,朱珊珊,席永琴
抚州市第三医院精神三科,江西 抚州 344000
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坏境因素的影响下,患者出现大脑功能异常,诱发认知、情感、意志及行为等精神活动产生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特征的病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是全球多发的精神疾病之一。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性格变化,生活能力下降,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狂躁、不安、胆怯等现象,同时还会伴有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等症状,且患者自知功能受损,无法意识到自身病症拒绝接受治疗,无法得到有效医治,患者还会出现一些消极的想法,导致最后悲观绝望,严重的话还会使患者产生自杀倾向[1-2]。强制干预是指在违背患者自身意愿的情况下,不同程度的限制患者的人身自由,在特定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一种治疗方式,是控制患者危险性行为的有效手段,又被称为非自愿住院治疗,能够保护精神疾病患者,帮助患者接受治疗,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以免患者进行自我伤害,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但会让患者产生胁迫感,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3-4]。本研究旨在分析强制干预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影响及其应对方式的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6 年1 月—2020 年12 月在抚州市第三医院精神科住院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强制干预。男31 例,女31 例;年龄25~47 岁,平均年龄(35.78±3.58) 岁;病程4~33 月,平均病程(18.47±1.85)月,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纳入标准:经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或诊断标准CCMD-3被确诊为精神疾病,未见其他精神疾病,对于常规治疗表现出明显抗拒,患者及家属知情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伴有肝、肾等恶性肿瘤障碍,因其他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具有器质性精神障碍,在接受治疗前表现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精神障碍,住院时间不超过48 h。
(1)评估工具,首先使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简明精神障碍评分表(BPRS)及胁迫体验量表(CES)。①SAS、SDS量表适用于评估患者的主观感知,分别有20个问题,使用4分制评分法,是原始分数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50分以下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超过70分为重度,分数越高患者的主观感知越差,负性情绪越明显,且SAS 分界指数为50 分,SDS 分界指数为53 分。②SCSQ 含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共20 个项目,使用4 分制评分法,其中12个项目为积极应对,8个项目为消极应对。③BPRS 包含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忌等5个方面,共18个项目,使用7级评分法,其中4个项目为忧郁,4个项目为缺乏活力,4个项目为思维障碍,3个项目为激活性,3个项目为敌对猜忌,分数越高精神障碍越严重。④CES是专门评估精神病性强制干预对患者心理影响的量表,能够评分患者在遭受强迫干预后的体验,如药物使用、隔离、机械约束或躯干受限等,同时能够用于对比不同的强制措施对患者的危害,共35 个项目,含有6 个方面:屈辱感、躯体不良影响、人际分离、负性环境、恐惧、胁迫。其中项目1评估患者对经历的各类强制措施的记忆程度,项目2评估患者受到的胁迫压力总体水平,二者总分为100,项目3~35 测量患者强制措施的具体危害与患者的感受,使用4分制评分法,两部分想加总分为CES得分。(2)人员培训,调查人员需由4 位以上的医护人员组成,护理人员的培训时间为1 d,培训内容需重点对SAS、SDS、SCSQ、BPRS、CES量表情况进行分析和解读,并统一指导语句。(3)现场查看,在门诊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及逆行SDS、SAS 及实际状况评估,在进入病房后对不合作患者实施强制干预,等患者情绪稳定后,分别实施SAS、SDS、SCSQ、BPRS、CES 评估,使用面对面电子或纸质调节,发放问卷62份,剔出不完整问卷5份,合格问卷57份,合格率为91.94%。
(1)心理情绪,记录对照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变化。(2)应对方式,记录对照干预前后患者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方式变化。(3)记录对照干预前后胁迫体验、精神障碍、自知力因子变化,自知力因子:使用自知力问卷,共7 个项目,0 分表示从不,1 分表示有时,2 分表示经常,分数越高自知力越差;精神障碍:使用简明症状评定量表(BPRS),25 分为标准值,≤25 分为治愈。(4)症状自评量表,记录对照对照干预前后强迫、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变化,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计90个项目,按照5分制评分法进行评估。(5)中间型防御方式,记录对照干预前后回避、理想化、消耗倾向、隔离等变化,使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回避共27 分,理想化共18分,消耗倾向共27分,隔离共36分。(6)病耻感,记录对照干预前后歧视度、病情掩饰、积极效应变化,使用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SSMI),数值越高患者病耻感越重。(7)认知功能,记录对照干预前后吸引和排斥、强制性、依赖性、寻求赞许、脆弱性变化,使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共40 个题目,使用7分值评分法,数值越高患者歪曲认知越多。(8)并发症发生率。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较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情况(±s) 分
表1 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情况(±s) 分
组别干预前(n=62)干预后(n=62)t值P值焦虑51.14±5.11 59.12±5.92 8.035<0.001抑郁53.26±5.32 61.17±6.12 7.681<0.001
干预后,患者积极应对较干预前低,且消极应对较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患者应对方式情况(±s) 分
表2 干预前后患者应对方式情况(±s) 分
组别干预前(n=62)干预后(n=62)t值P值积极应对2.17±0.25 1.14±0.11 29.694<0.001消极应对1.69±0.16 3.33±0.33 35.211<0.001
干预后,患者精神障碍、自知力因子较干预前低,且胁迫体验较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患者胁迫体验、精神障碍、自知力因子情况(±s)分
表3 干预前后患者胁迫体验、精神障碍、自知力因子情况(±s)分
组别干预前(n=62)干预后(n=62)t值P值胁迫体验104.15±8.15 113.17±10.32 5.401<0.001精神障碍31.14±3.14 20.15±2.02 23.177<0.001自知力因子4.33±0.43 1.52±0.15 48.585<0.001
干预后,患者强迫、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临床症状较干预前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情况(±s) 分
表4 干预前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情况(±s) 分
组别干预前(n=62)干预后(n=62)t值P值强迫3.14±0.31 2.17±0.22 61.520<0.001敌对2.13±0.21 1.78±0.18 9.964<0.001偏执4.56±0.45 2.66±0.27 28.508<0.001精神病性4.88±0.48 2.16±0.22 40.562<0.001
干预后,患者回避、消耗倾向、隔离、理想化分数较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干预前后患者中间型防御方式情况(±s) 分
表5 干预前后患者中间型防御方式情况(±s) 分
组别干预前(n=62)干预后(n=62)t值P值回避5.23±0.52 7.14±0.71 17.089<0.001消耗倾向3.23±0.32 4.75±0.48 20.747<0.001隔离3.34±0.33 5.36±0.54 25.133<0.001理想化3.97±0.39 5.47±0.55 17.518<0.001
干预后,患者歧视度、病情掩饰分数较干预前高,且积极效应较干预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干预前后患者病耻感情况(±s) 分
表6 干预前后患者病耻感情况(±s) 分
组别干预前(n=62)干预后(n=62)t值P值歧视度15.78±1.57 22.31±2.23 18.853<0.001病情掩饰15.67±1.57 21.14±2.11 16.377<0.001积极效应14.13±1.41 10.36±1.04 16.943<0.001
干预后,患者吸引和排斥、脆弱性、寻求赞许、依赖性分数较低,且强制性分数较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干预前后患者认知功能情况(±s) 分
表7 干预前后患者认知功能情况(±s) 分
组别干预前(n=62)干预后(n=62)t值P值吸引和排斥18.21±1.82脆弱性17.87±1.79寻求赞许17.68±1.77强制性17.12±1.71依赖性18.25±1.83 14.36±1.43 16.14±1.61 15.79±1.57 18.14±1.81 16.45±1.65 13.097<0.001 5.658<0.001 6.290<0.001 3.226 0.002 5.752<0.001
共62 例患者,无脱落病例,1 例骨折,2 例激越行为,并发症发生率为4.84%(3/62)。
精神障碍是指一种慢性迁延性病症,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与自身性格、受到强烈精神创伤等密切相关,高发人群为25~53 岁人群,其发病率约占0.5%,临床主要症状为神经障碍、人格异常、智力低下等。病症常有起病缓慢、病情延迟等特征,还会具有慢性化和衰退的迹象,如不及时进行治疗,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且发作的持续时间较长,同时患者的病态行为会给家人造成身体及生命创伤,严重的话患者在意识清晰时也会伴有慢性妄想症,导致性格发生转变,容易暴动不安等症状,极易引发自身躯体发生实质性伤害,会给患者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5-6]。
强制干预归属于非自愿住院的治疗范围,但与强制医疗仍有一定差别,不能等同,可以确保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能够在取得最佳疗效的同时,避免患者精神疾病复发,还可以早日矫正患者的心理障碍,同时还能防止患者发病时伤害他人或自己,避免患者出现自杀行为,且强制干预的必要条件是患者自身处于健康要求主动寻求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正确的使用药物,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7-9]。本研究对于精神科住院患者采取强制干预,结果表示,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较干预前高,提示强制干预会增加患者负性情绪。分析原因在于,该方案虽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但在此过程中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影响较大,该方案会刺激患者的自尊心,让患者产生抵触情绪,且经过强制措施进行治疗或诊断,会让患者感到羞耻,长此以往患者的心理负担会逐渐加重,让患者的心理状态越来越差。经进一步研究表示,干预后患者积极应对较干预前低,且消极应对较干预前高,提示强制干预会降低患者积极应对,提高消极应对。分析原因在于,应对方式是在同等压力状况下形成不同的心理或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对应方式。该方案中的强制手段会让患者不愿意需求帮助,下意识排斥就诊,还会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使患者拒绝后续的治疗,给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的困扰。本研究数据还表示,干预后患者精神障碍、自知力因子较干预前低,且胁迫体验较干预前高,提示强制干预可以缓解精神障碍,提高自知力,让患者感到被胁迫。分析原因在于,该方案利用强制方法让患者接受有效的治疗,避免患者的精神疾病发生恶化,保证了患者用药和医治的标准,且情绪稳定后的患者会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加快精神障碍的恢复,使患者尽快恢复神志,提高自知力,但在情绪不稳定的患者中,强制干预会违背患者内心的意愿,让患者感到个人自由和权利被侵犯,并由于自知力受损,患者无法认识到住院治疗的必要性。本研究数据还表示,干预后患者强迫、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临床症状较干预前少,提示强制干预改善临床症状。分析原因在于,该方案能够利用专业的人员和知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在后续的治疗中患者会逐渐认识到强制干预的重要性,患者会被动接受强制干预带来的影响,且有效的治疗会使患者的精神方面得到改善,从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让患者的神经系统恢复正常[11]。本研究数据表示,干预后患者回避、消耗倾向、隔离、理想化分数较干预前高,提示强制干预会提高患者的防御功能。分析原因在于,该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强制干预中采取的强制手段会让患者感到更多的负面压力,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充满排斥和主观胁迫感,且患者感到的胁迫感越多,在治疗阶段的防御状况就越严重。本研究数据还表示,干预后患者歧视度、病情掩饰分数较干预前高,且积极效应较干预前低,提示强制干预让患者感到羞耻。分析原因在于,该方案会提高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让患者感到多数人在贬低自己,从而带来自尊心下降、情绪低下、行为被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且该方案会在病情缓解之后持续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活动。本研究数据还表示,干预后患者吸引和排斥、脆弱性、寻求赞许、依赖性分数较低,且强制性分数较干预前高,提示强制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歪曲认知功能。分析原因在于,该方案使用强制的手法让患者接受治疗,可以让患者有效接受药物治疗和基础治疗,辅助患者稳定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12]。
综上所述,强制干预对精神科住院患者虽可以缓解精神障碍,提高自知力,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歪曲认知功能,但会增加患者负性情绪,让患者处于消极应对状态,出现胁迫体验,提高患者的防御功能,让患者感到羞耻,临床应尽量减少强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