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管理护理辅助益生菌对NICU行机械通气早产儿的影响

2023-02-23 10:44周露露张胡爽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益生菌早产儿菌群

张 静,周露露,张胡爽

(南阳市中心医院 河南南阳473000)

早产儿指胎龄达到28周但不满37周的婴儿,由于早产儿出生孕周不足,因此多数早产儿存在器官发育不成熟、呼吸和耳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早产儿在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后常需进行呼吸支持干预与营养支持干预[1-2]。无创机械通气是早产儿呼吸支持的首选干预手段,在新生儿NICU中应用频率较高。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是无创通气中的一种新型方式,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方面有显著效果[3]。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弱,呼吸功能差,在接受呼吸、营养支持后容易出现一系列呼吸道与胃肠道症状。常规护理虽然对病情监测与对症护理有一定作用,但对并发症风险改善效果有限[4]。益生菌能够调节机体黏膜与免疫功能,促进新生儿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5]。2021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我们对153例NICU行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实施气道管理护理辅助益生菌,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前瞻性选取我院同期收入NICU行机械通气的早产儿30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胎龄在28~35周者;②出生时体重>1000 g者;③单胎妊娠,且日龄在72 h以内者;④住院时间>7 d,入院时间在出生12 h以内者;⑤出生后需行机械通气者;⑥家属了解研究内容,知晓利弊,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官先天畸形或缺陷,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②存在有创通气治疗史者;③自身伴随严重并发症状者;④消化道出血,合并严重呼吸中枢抑制或严重呼吸暂停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3例。观察组男86例、女67例,剖宫产32例,顺产121例;胎龄28~35(32.54±1.47)周;出生体重(1792.45±20.63)g。对照组男82例、女71例,剖宫产35例,顺产118例;胎龄28~35(32.50±1.59)周;出生体重(1798.37±21.54)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内容。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BIPAP。设置低压水平在5~6 cm H2O(1 cm H2O=0.098 kPa),高压水平在9~10 cm H2O,将吸氧浓度维持在40%~60%。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辅助益生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气道管理护理干预。益生菌使用方式:于早产儿开奶后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国药准字S10970105,规格1 g×6包),每次0.5 g,2次/d。常规护理干预:保持NICU病房环境,时刻调整患儿至舒适体位,减少侵入性操作,实施抚触护理,对母亲进行早产儿健康教育,允许母亲每日在暖箱旁探视15 min等。气道管理护理:①组建气道管理小组,成员包括3名科室护士与1名护士长、1名责任医师,任命护士长为责任组长,结合科室过往临床经验,查阅文献资料,与责任医师探讨NICU早产儿气道管理要点,对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进行气道管理护理培训,待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②环境护理,做好NICU病房内环境管理,保持温度适宜,将氧流量维持在4 L/min,出现二氧化碳潴留时改变氧浓度至35%左右,气体需经过加温湿化后进入气道,以无菌蒸馏水为湿化液,24 h湿化量应>250 ml,避免气道干燥,保持吸入气体温度在32~37 ℃。③优化质量,召开小组会议,制订相应吸痰、通气、气道湿化与并发症预防护理内容及应对方式,优化气道管理操作,保证每个步骤规范性与严谨性。④吸痰,吸痰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先对气道进行清理,后清理口鼻。开始前调整负压为8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打开负压吸引器,使用浅吸法,插入深度为气导管长度+外接长度,手指捏拿吸痰管,预测深度值。预吸插管后在指导预测深度吸痰,旋转退出,时间控制在10~13 s,负压时间≤5 s,吸痰后连接呼吸机与气管插管。将呼气末正压调整至10 cm H2O,密切监视早产儿生命体征。⑤监督改进,组长定期监督护理人员气道护理工作操作情况,可对其进行实时临床指导,保证操作正确性,定期进行质量审核、追踪审核,评价小组成员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①肠道菌群情况:收集干预前及干预后3、7 d时患儿粪便样本,存放于消毒冷冻试管,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标本内肠道菌群情况。②吸气凹陷、呼吸频率>60次/min发生情况:于干预前、干预7 d后评估患儿吸气凹陷、呼吸频率>60次/min发生情况。③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7 d时通过心电监护仪监测患儿SpO2、心率。④撤机24 h内血气指标,于撤机后24 h内采集患儿动脉血2 ml,用血气分析仪(德国SIEMENS RAPID-Point 500)进行床旁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分析。⑤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接受治疗后14 d内出现肺部感染、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腹泻的概率。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7 d肠道菌群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7 d肠道菌群情况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7 d SpO2、心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7 d SpO2、心率比较

2.3 两组撤机24 h内血气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撤机24 h内血气指标比较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5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7 d吸气凹陷、呼吸频率>60次/min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7 d吸气凹陷、呼吸频率>60次/min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早产儿因孕周不足,多数存在发育不完全等问题,呼吸中枢、呼吸肌发育不完善是早产儿常见症状,此类患儿早期多表现为呼吸浅、快、无规则及内外呼吸交换障碍等[6]。从生命体征监测方面分析,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心率及氧合功能异常在早产儿中较为常见[7]。同时,由于早产儿出生后肠道机能发育不成熟,除呼吸功能障碍外,在喂养过程中还可出现一系列肠道不耐受症状,致使患儿营养不足,引起肠道细菌移位等,为了保障患儿健康,早日实现生理康复,实施人为干预弥补发育不完全带来的损害十分重要[8-9]。

益生菌是一种含有足量活菌的微生物产品,服用后可通过定植方式改善宿主菌落组成。早产儿肠道内菌群存在定植延迟、有益菌缺乏等状况,尤其对于胎龄小的患儿来说,由于发育不完全,往往在出生后直接被送往NICU接受观察与处理,在缺乏有益菌群的情况下更易受到环境影响使致病菌定植,患病风险大幅度升高。在研究益生菌对NICU早产儿的肠道菌群代谢功能及临床疾病的影响时发现,早产儿在得到益生菌干预后,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升高,肠道菌群代谢功能得到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3、7 d,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现相应并发症的概率均未超过10%。推测其原因在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抑制了致病菌的生长,促进了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实现生理体质的尽早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7 d,观察组呼吸频率>60次/mi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3、7 d,观察组SpO2、心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撤机24 h内,观察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0.01),PaCO2低于对照组(P<0.01)。与其他研究者在研究气道管理小组在气道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时所得结论相似。可能是因为,本研究所用气道管理结合了现代化护理理念,且根据早产儿实际需求展开,通过不断回归科室过往经验,结合责任医师建议制订了完善的气道护理流程,在提高气道管理质量的同时,更加人性化。对机械通气易导致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改善,从本质上降低了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结果来看,气道管理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气道压力及吸氧浓度,可以有效改善患儿肺容积与功能残留,且与常规深吸法不同,气道管理所用吸痰操作能够彻底清理气道,增加患儿通气量,在改善呼吸功能的同时,促进机体康复,进一步加快肠道功能恢复,提高益生菌的改善效果。

猜你喜欢
益生菌早产儿菌群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中国益生菌网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