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内卷化”现象的破解路径

2023-02-20 00:25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内卷化竞争孩子

徐 兴 龙

(重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当今时代,“内卷”“打工人”“鸡娃”等网络热词代表着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特别的时代,或者说进入了哈特穆特·罗萨讲的“加速社会”。“内卷化”被认为是过度竞争或一种无效的发展过程。内卷成为如今时代的“幽灵”缠绕着每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但是“内卷化”概念最初是从农业生产领域进入社会生活的,而在引入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时,教育“内卷化”是否可以理解为学习上的过度竞争或无效竞争呢?如果“内卷化”概念引入教育可以很好理解教育现在处于内卷的原因,反之,则需要重新思考为什么如今教育会被认为“内卷化”。首先对“内卷化”的概念进行梳理从而明确其真实内涵,分析教育被认为“内卷化”的主要原因,再回答教育“内卷化”现象的破解之道。

一、“内卷化”概念的历史沿革

“内卷化”能够成为公众时常挂在嘴边的热词,由于它似乎能够描述和解释社会中存在着的客观现象。学界大致从以三个阶段来梳理“内卷化”概念的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以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为代表。他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出了“退行论”[1](involutions theorie),从语言学来看,in 意为向内、在……之内,volution意为变化、改变。因此,“退行论”也被形象表达为“内向演化”或“内卷”,以比较抽象的方式表达了内卷化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个体不断重复地向内复杂化的过程,”[2]而不是向外演化,即与外部因素相结合与适应等。第二阶段,两位人类学家发展了康德的“内向演化”概念,亚历山大·罗维奇·戈登威泽“描述一类文化模式,即当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使自己转变到新的形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3],这一发展路径就是“内卷”。克利福德·格尔茨则在《农业内卷化:印尼的生态变迁过程》一书中谈到“农业内卷化”,格尔茨通过考察发现,在爪哇岛上的有限条件内,投资劳动力的多少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成正比,劳动力的投入分工的精细,但是粮食产出量并未相应的增加。“内卷化”的概念逐渐用来解释社会出现的边际报酬递减现象。第三阶段,黄宗智将格尔茨的“农业内卷化”进行了拓展,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一书中将“内卷化”表达为“劳动力增加情况下的单位工作日劳动报酬递减”或者说是一种“无发展型增长”[4]。

“内卷化”是用来描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非线性关系,因变量并不会随自变量的增加而增加,它体现的是一种事物变化中复杂的向内演化的力量。从量的层面来看“内卷化”是指投入与产出二者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当二者达到一定的比例后,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直至为零,而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投入却没法获得实际的效益的递增也无法实现质的突破,属于无效投入。这是“内卷化”形成的前提条件或特征之一。从质的层面来看,“内卷化”是用以描述一种事物发展的状态,指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无法突破瓶颈引起质变的状态,表征为向内部的不断复杂化、精细化,着眼于内部的修饰性和技术性加工而不是质的突破。这是一事物产生“内卷化”现象的另一前提条件或特征。而一个领域是否会“内卷化”,则可以以其是否符合“内卷化”量与质两个层面的前提来加以判断。

二、教育“内卷化”现象生成的本质分析

根据上述对“内卷化”的分析,如果将其直接延伸到教育领域的话,教育“内卷化”就是在一定的阶段中,随着学生学习或者教师教学精力的投入不断增多,教育活动向内部越来越精细化、复杂化的发展而相互竞争,但是取得的成绩收益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现象。可是问题在于,教育是否符合“内卷化”量与质两个层面的前提呢?因此,我们需要对此进行分析,才能明晰教育“内卷化”的原因。

(一)对人的追求:教育的本质

首先,从语言学来分析教育的本质。在西方,拉丁文educate是教育的词源,而前缀“e”意味着“出”或“向外”,具有“引出”或“由内向外”的意思,也就是说,教育是一种把人本身可能存在的东西引导出来的活动。从词源上说,西方的教育是讲究由内而外,看中人本身的潜在性,认为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

其次,从不同的教育观来领悟教育的本质。比较典型的有三类观点,一是发展能力说,即教育是为了发展人的能力。如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5]苏格拉底认为教育是“使人得到改进”。二是创造生活说,即人接受教育是为了创造未来美好生活。如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认为教育是“帮助人营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可以有效地从事现世的生活并正当地准备未来的生活”的活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了实现完美的生活,给我们将要做出的行为以正确引导。三是人类未来说,即教育的发展决定人类的未来。如马克思指出:“不管怎样,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6]。其中马克思的观点与前面两种观点相比具有综合性,因为不论是人类能力发展还是人类生活的美好,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面向人类未来的发展。

总的来说,教育是一种与人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是作为发展人的能力或指引人面向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社会化活动,而教育的本质就是要面向人本身,不论是为了未来更好的生活还是为了完善和发展自身的能力,而不是为了人之外的别的什么目的。

(二)概念引入前提对照:“内卷化”概念引入教育领域的可能性

教育是一种与人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是作为发展人的能力或指引人面向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人的社会化活动,而教育的本质就是要面向人本身,不论是为了未来更好的生活还是为了完善和发展自身的能力,而不是为了人之外的别的什么目的。

根据对“内卷化”的分析,可以知道在一个领域出现内卷化的表现就是在一定阶中,事物向内精细化、复杂化的发展,但是收益甚微。如果说一个领域发生了“内卷”现象,就必须满足两个前提:一是量的层面上出现边际报酬递减;二是质的层面上向内部精细化、复杂化发展而没有实质突破。而教育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作为发展人的能力或指引人面向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人的社会化活动,从量的层面来看,也无法对教育进行确切的量化,至于出现边际报酬递减更无从谈起;从质的层面来看,教育是否能获得的实质提升在无法量化时也会失去判断标准。从本质上来看“内卷化”概念无法引入教育领域。

(三)对“物”的追求:教育“内卷化”的本质

在一个领域出现内卷化的表现就是在一定阶段中,事物向内精细化、复杂化的发展,但是收益甚微,并符合两个标准。事实上,教育是引导人不断接触新事物,并跟随人的社会化进程,不断指引人们体验新的生活环境和理解新的社会知识的“向外演化”的活动,而不是局限于教育活动内部发展。因此,教育从其本质来看具有非“内卷化”倾向,教育与“内卷化”之间存在着本质矛盾。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以“内卷化”的理论框架去解释当前的教育现象却显得十分契合且具有普遍性。教育领域内,确实存在着过度竞争的现象,具有“向内演化”的特征,教育活动内部越来越精细化、复杂化,但其发展却遭遇了无法突破的瓶颈。究其原因,是由于教育异化了,成绩或薪资等量化物成了教育水平或质量的代名词。从社会现实性来看,我国目前的教育活动在倡导发展人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能力的同时,更多的还是面向社会需要而发展,因为我国虽然迈入了全面小康社会,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依然存在,而为社会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教育的主要方向。

总的来说,从我国现实历史阶段来看,教育对“物”的追求,是符合历史规律的,这是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终将会突破这个历史阶段,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内卷化”不论在社会哪个领域都不存在,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现实的不断改变,终会存在着突破“瓶颈”的现实性。但是就目前来说,教育本质的“物化”以及对“物”的竞争,无疑为教育“内卷化”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三、教育“内卷化”的具体现象分析

教育活动作为人的社会化活动,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教育异化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其中作为教育活动最常见的三大场所,即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它们受社会竞争逻辑的影响成为了教育“内卷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一)教育被量化为分数促使教育“内卷化”

将考试成绩同教育质量挂钩,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一千多年前的隋朝科举制度,以不同的考试成绩将学子划分为三六九等,而发展到今天,这个等级划分延伸到了对学校的水平划分。对于学生而言,从小就会被灌输成绩的重要性,“考个好大学”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目标。虽然国家出台了各项政策要求学校应当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唯分数论”成为了几代人的观念,很难短时间内改变。学生因其成绩的高低被划分为优等生与后进生,并被分配到不同水平的班级。对于老师来说,因学生成绩的高低而被划分为优秀教师与欠佳教师。对于学校而言,因学生总体成绩水平或者升学率使其被划分为重点与非重点。于是,在学校整个教育活动中,对于分数的追求成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目标,不论是否愿意,都被卷入到了追求分数的竞争之中,且形成了传递链条。学校要想发展离不开学生成绩的提高,因此必然会对教师施加压力,如将学生成绩纳入绩效考核等,而最终的压力便落到了学生身上。在极大的“冲分”压力下,出现了教育“内卷化”现象。学校的教育活动会不断精细化、复杂化,学生在追求分数中不断竞争,然而再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也只能将分数维持在一个水平而很难突破,不仅如此,一旦减少学习投入就可能出现成绩的滑坡。而这样的结果就是为了维持这个很难突破的成绩水平,学校教育“内卷化”会越来越严重。

(二)教育被量化为金钱促使教育“内卷化”

教育的本质在社会中被量化为金钱,毕业后的薪资水平则作为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受教育程度的评价标准。在“金本位”思想的影响下,高考后社会上出现了选取“热门专业”的浪潮,所谓热门专业是指就业良好薪资较高的专业,教育目的趋向于对高薪资的追求,而不是趋向于对人的发展的追求,教育的这种异化是教育“内卷化”的另一表现。大量的学子涌入“热门专业”,但是热门专业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吸纳也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竞争。一方面要追求高分数进入大学热门专业;另一方面,要努力把自身规训为热门行业所需要的劳动者以此获得竞争优势。这样一来,在整个社会教育活动内部越来越精细化、复杂化,换句话说就是人们要往专业化、单一化发展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三)教育被量化为“优秀”促使教育“内卷化”

许多家长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并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但是,社会并不缺乏优秀的人,许多孩子即使“战胜”了周围的同学依然面对着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这个看不到的对手。这是教育被量化为“优秀”的后果,长此以往,孩子在学习中获得的更多是习得性无助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都会大打折扣。教育的“内卷化”就表现为,无论孩子多努力学习也无法超越“别人家的孩子”,而只要停止或放慢学习就会被别人超越,“落后的结果,就是遭到蔑视,于是,在人们一生当中似乎没有什么比落后于人更恐怖了”[7]。

教育的量化是教育“内卷化”的原因,而教育“内卷化”的结果就是所有的主体都被其支配。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本来目的是为社会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却苦于以成绩高低为标准的评价方式而转向主攻学生分数的提高;教师作为学生人生发展道路上的引领者,却成为了督促学生应试学习的监督者;社会作为人社会化的最持久的场所,本应该为走向社会的学生提供一个增加实践经验的场所,却成为了学生为了金钱而竞争的“战场”;家庭作为孩子思想启蒙的发源地,却成为了学生压力的蓄水池;学生本应该是社会中最新鲜的血液,应该是拥有远大抱负的青年,却成为教育“内卷化”下的牺牲品。

四、教育“内卷化”的纾解路径

教育“内卷化”由社会各主体对其量化所引起,要纾解教育“内卷化”现象,应当追本溯源,具体来看,可以从重构教育评价的方式、落实科学的生涯规划和提倡合理的赏识教育三个方面逐渐消解教育“内卷化”现象。

(一)重构教育评价的方式,摒弃“成绩”本位观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8]。教育评价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工具,其价值应当是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服务,要成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助手。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改变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切实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即“五唯”)的顽瘴痼疾[8]。对学校的评价来看,要打破成绩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予以评级,给予落后地区的学校更多的扶持与帮助,平衡学校间师资力量与基础设施的差距。就对老师的评价来看,应该减少教师绩效与成绩挂钩的比重,让教师把关注点放在立德树人上。对学生的评价是教育活动的重心,国家在政策上已经给予了比较明确的方向,要求提高综合素质评价比重,并用“赋分制”来减少对教育的量化程度,逐步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

(二)落实科学的生涯规划,消解“金钱”本位观

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过程需要物质保障,需要就业来获得物质基础,但是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应该仅有物质基础,需要有更高的人生追求,应当给每一个学生的理想留有余地。我国国情依然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快速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充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但是贫富差距还较大,社会总体上对于物质的追求欲望还很强烈。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的主流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9],中国青年肩上担当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因此,教育应该消解“金钱”本位思想,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并将学生的理想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衔接起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人才。马克思认为人作为通过改造世界来确证自己的存在物,改造世界的理想种子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应该鼓励青年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及时为学生做科学的生涯规划,引导他们走向正确且快乐的人生道路,而不是成为为了赚钱而被迫学习的工具。

(三)提倡赏识教育,杜绝“优秀”本位观

赏识教育就是以孩子为对象,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示尊重与理解,认可孩子的合理想法,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开发孩子潜能的一种教育方法。孩子在学习上的竞争可能会出现两种相反的效果,一方面,适度竞争可以形成学习动力促进双方相互发展;另一方面,过度竞争也会形成巨大的学习压力,严重影响学习的动力与收效。我国的大部分家庭受“优秀”本位观的影响,给孩子造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因为孩子时刻在同一个“假想敌”进行竞争,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补习班,各种严格到每分钟的学习任务规划,稍有懈怠就会遭到批评,这样实际上是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极大破坏。家庭教育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要更多采用“赏识教育理论”肯定孩子的一些行为以此来鼓励孩子学习,多采用肯定而不是否定孩子的努力会激励其学习的信心。不仅如此,还要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尊重教育规律给孩子合理安排补习班减轻孩子学习压力,国家的“双减”政策在这个方面有了一定成效但是并没有消灭校外培训的根源,即家长希望孩子走在别人前面或不能落后的竞争心态而去报补习班。这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沟通,形成家校联合的教育模式减少孩子竞争压力,并加强对校外补习机构的监管,杜绝其恶意传播落后焦虑。

结语

教育在本质上与“内卷化”是一个矛盾的存在,教育出现“内卷化”本质上是由于教育被量化为各种形式的物,教育追求的目的被颠倒了,导致教育活动的内耗。而在现今社会还存在一种同“内卷”相对立的现象,即“躺平”现象。在社会不断“内卷化”的过程中,受竞争压力的胁迫出现了以青年人为主体的“躺平”群体,这种现象在教育活动中同样存在。应该看到,“躺平”背后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依然是社会的“内卷化”,二者作为对立统一的存在且主要矛盾在于“内卷”。因此,教育活动甚至是社会的“内卷化”浅层来看促使我们上进勤奋提高竞争力,从深层来看,这种现象正在消磨着我们的奋斗热情。我们应该逐步消解教育“内卷化”的根基,让教育回归本质,教育追求的是人自身,而不是物,方可纾解“内卷化”现象。

猜你喜欢
内卷化竞争孩子
感谢竞争
中国当代乡村伦理的“内卷化”图景
何以“内卷化”:我国警察权控制格局的审视
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社会服务内卷化及其发生逻辑:一项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