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口述史的侗族传统建筑核心技艺及其变迁研究

2023-02-19 16:38:07张婧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口述史传统建筑侗族

课题来源:2019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湘黔桂边区侗族传统建筑老匠师口述史研究”(课题编号:19CMZ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婧红(1987,10-),女,贵州贵阳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建筑学,设计人类学。

摘要:技艺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不同的行业有着各自的技艺。研究技艺,特别研究核心技艺,能把握行业的本质特征,较深入地了解行业的实际状况及动态走向。同其他民间工艺一样,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也有自己的传承方式和“核心技艺”。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营造技艺等文化遗产的存在受到冲击,依靠口口相传、言传身教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面临着技艺的失传。侗族传统建筑的核心技艺在侗族传统建筑营造中占主要地位,起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通过对侗族传统建筑营造的核心技艺研究,对侗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口述史;侗族;传统建筑;营造;核心技艺;变迁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4(b)-0097-06

A Study on the Core Skills of Dong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Their Changes Based on Oral History

ZHANG Jinghong

(College of Fine Arts and Design,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550018, China)

Abstract: Skills exist widely in all walks of life,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skills. By studying skills, especially core skills, we can grasp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 and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dynamic trend of the industry. Just like other folk crafts, Dong people's wooden construction skills also have their own inheritance and "core skill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existence of cultural heritages such as building skills has been impacte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that rely on word-of-mouth transmission and word-of-example transmission are rapidly disappearing, facing the loss of skills. The core skills of Dong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play a key and decisiv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ong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ore skills of Dong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Dong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skills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Oral history; Dong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Build; Core skills; Change

1 侗族传统建筑“核心技艺”相关概念

1.1 “核心技艺”概述

民间工艺包括民间手工艺和民间传统建筑工艺,这两种民间工艺的传承方式几乎都是靠父母对子女、师傅对徒弟口口相授。在学术界,我国民间工艺已经开展了多项研究,从民间手工艺到民间传统建筑工艺,都有不少的论文和专著问世。民间传统建筑工艺方面的研究涉及传统建筑的主体、局部、建筑营造技艺和建筑装饰等。在研究的广度和方法上,部分研究采取了田野调查方法,作者通过问卷、访谈等调研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在研究的深度上,从单一研究向系统研究发展。但是,民间传统建筑工艺的研究相对集中在中原、沿海地区,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民间传统建筑的研究相对较少,从口述史角度进行研究得更为稀缺,需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当前,工艺文化变迁的研究呈现出多角度趋势,由于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别,指具有高度技巧性、艺术性的手工,隐含在各知识主体手中和头腦中[1],体现为技能、技巧、诀窍、经验、洞察力、心智模式、群体成员的默契等文化形态[2],对传统技艺的研究包括了匠师的技能、技巧、诀窍、经验、洞察力、技艺的传承,以及匠师之间的相互配合、民间工艺蕴藏的民族文化等。无论是何种研究,都必须居于“工艺”的基础之上,脱离了对“工艺”的研究,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工艺”是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法、技术等[3]。民间工艺大师将原材料加工制作成产品的过程所展现出的高超技艺,体现了依靠双手及身体其他器官的配合产生的造物能力。这种能力是技巧性的、个性化的,随身心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且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自发性,人具备利用双手进行创造的原始活动能力,这种能力是习得的,可继承的,即可以通过后天人与人之间的经验传授和反复实践获得极大提升,少数人的准确度和精细度甚至可以达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也就是所谓的“绝技”“绝活”[4]。这种“绝技”“绝活”实际上就是某项民间工艺的“核心技艺”,掌握了“核心技艺”,就掌握了该项民间技艺的关键技术和技艺精髓。在民间工艺的传承中,“核心技艺”是师门中的不传之密,不外传,师徒之间的传授也是慎之又慎,要择徒而授。在民间工艺研究上,“核心技艺”的研究应该加大力度,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可以说,对“核心技艺”研究透了,对民间工艺的研究就到位了。正是由于“核心技艺”是民间工艺匠师的不传之秘,其研究难度要大于其他的研究,有时甚至付出了许多努力和汗水,却空手而归,因此,在研究“核心技艺”时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1.2 侗族传统建筑的“核心技艺”

侗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手工技艺,侗族匠师用自己的双手建造出一栋栋优美耐用、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木构建筑。同其他民间工艺一样,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也有自己的传承方式和“核心技艺”[5]。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营造技艺等文化遗产的存在受到冲击,依靠口口相传、言传身教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随着匠师一代代的老去、离世,很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侗族传统营造技艺在现代建筑师和建造方式的冲击下,面临失传的风险。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需要加大研究和抢救的力度,使流传千年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不致失传。

就“技艺”而言,一般的解释是“富于技巧性的表演艺术或手艺”[6]。建造侗族建筑的匠师手艺是具有代表性的技巧性手艺,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技艺”。就建筑技藝而言,应该不仅局限于单一“富有技巧性”上,还应该从建筑的特性出发加以更深地理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更是如此[7]。传统建筑的“技艺”是指传统建筑在选址、备料、建造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材料加工及施工技术(工),以及运用材料和技术的技巧、规律、原则和程序(艺)[8]。在这些材料加工和施工技术及运用材料和技术的技巧、规律、原则、程序中,有一些主要的、关键的部分,直接决定着传统建筑的成败,这就是传统建筑的核心技艺。简单地说,“核心技艺”就是指在某项技艺中占主要地位,起关键性、决定性作用的技艺。核心技艺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成败。在民间建筑工艺研究中,注重对核心技艺的研究非常重要,抓住了核心技艺,就抓住了民间建筑工艺的精髓。在民间建筑工艺的传承中,基本是父子相传或是师徒相传,这种相传基本都是口口相授。在历代的相传之中,最为关键的核心技艺基本上都是作为对外不传之密的“绝活”,只传给自己的儿子或者最信任的徒弟。对传统建筑的核心技艺的研究等同于对传统建筑匠师的“绝活”进行研究,从而对民间传统建筑工艺的研究更深入,让民间传统建筑工艺以更真实、更完整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研究侗族传统建筑,不可避免地要研究侗族传统建筑的核心技艺,只有抓住了侗族传统建筑的核心技艺,才能抓住侗族传统建筑的精华。侗族传统建筑的核心技艺就是侗族传统建筑建造中占主要地位,起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的技艺[9]。

2 在口述史中探识侗族传统建筑营造的“核心技艺”

2.1 侗族传统建筑营造工艺的整体与本体

在对侗族匠师的采访中,很难一下子就抓住侗族传统建筑营造设计的“核心技艺”,侗族匠师对核心技艺的描述散见于其对侗族传统建筑营造设计的整个过程,需要从侗族传统建筑营造设计的现象中发现“核心技艺”的本体。从木工制作分类的整体角度看,侗族传统建筑营造属于木作技艺,使用的是木工工具,采用的是木工制作手段。但是,具体细分下来,侗族传统建筑建造属于木作技艺中的大木作技艺,不同于家具、雕刻等细木作技艺,其建造的都是房屋、桥梁等大型木构建筑。就侗族传统建筑本身来看,侗族传统建筑包括了木构房屋和桥梁的所有要素,其营造设计过程同样要经过设计制图、择基、筑基、选择、运送材料,按照拟建造的建筑对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最后总装。透过这些林林总总的工序就会发现侗族传统建筑最关键的是房屋、桥梁的结构,结构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侗族民间建筑的质量好坏。

侗族传统建筑老匠师对建筑的结构高度重视,一致认为结构是侗族建筑营造的关键技术。广西三江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杨求诗师傅(代表作:平寨独柱鼓楼、平懂鼓楼、岩寨鼓楼等)认为鼓楼最关键的技术是结构,他说:“最关键的技术主要是结构合理,它又大又高,结构不合理了它就容易晃动。”贵州黎平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省级传承人陆文礼师傅(代表作:纪堂鼓楼、肇兴侗寨礼团鼓楼、地坪风雨桥修复工程等)认为掌握侗族木构建筑的结构必须要有钻研精神,“你不钻研的话,说不出道理,在结构方面你考虑不到,包括那些协调、美观、受力等你都做不到。风雨桥的内部设计也要根据它的进深跨度和河的宽度来设计,最重要的就是要考虑桥的受力结构。”陆文礼师傅还强调:“鼓楼大小不同结构就不同,要根据鼓楼的大小来考虑结构,怎么安排它的瓜柱?怎么安排它的十字枋?出水枋是每个角度都有,但是它的长短要看实际要求。十字枋的作用是防止风吹的时候房子歪或倒,如果有十字枋卡住,就不容易歪。鼓楼如果楼层高、层数多,就需要看师傅的设计,设计很关键,一般师傅掌不了这个‘墨。它结构不好,风一吹,就会扭,就会偏倒。”贵州省黎平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省级传承人杨应琪师傅(代表作:从江鼓楼、凯里开发区鼓楼、高近鼓楼等)谈到有的寨子的鼓楼风一吹就歪斜的原因时,直接指出是结构出了问题:“有的寨子里的鼓楼风一吹就歪曲了,防止这个问题就是要结构合理。结构不合理就会出问题。有些师傅建的那个鼓楼,歪歪扭扭甚至有的倒塌,就是结构不合理,质量不好才会出现倾斜。木建筑第一要讲究结构合理;第二要讲工艺好,工艺好包括枋要修正,榫眼要打直,枋穿插过去才不会倾斜。”贵州省黎平县侗族古建筑民间工匠师郭宏斌师傅(代表作:平甫鼓楼、上海“中华民族大观园”风雨桥等)认为看懂图纸不稀奇,看出图纸画的建筑结构对不对才是真本事:“鼓楼的内部设计没有一颗钉子,全部是柱子之间相互的穿插结构。看懂图纸不稀奇,我还要看它画的结构合不合理,不合理我还要给他改。”

侗族传统建筑老匠师在谈鼓楼和民居时,常常讲几柱几角,几柱几瓜,实际上这些话讲的是鼓楼、民房的结构。贵州从江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杨光锦师傅(代表作:高增鼓楼、平毫鼓楼、从江二桥头风雨桥等)谈到他画的鼓楼图纸时曾说:“这个鼓楼是八柱,里面也是八柱。外面八柱是四角,里面八柱是八角,中间没有柱子,只有顶上有个雷公柱。”成栋师傅讲建民居时说:“五柱七瓜、七柱九瓜、三柱五瓜,这个是讲房子的进深。一般进深五柱七瓜的房子较多,三柱五瓜的房子太小了,而七柱九瓜的房子住着比较阴森,因为它的进深太深。”

郭宏斌师傅讲建民居时说:“农村搞木房子,讲的是三间五柱。这个三间五柱,中间是客厅,五柱是承重,三间是宽度,五柱就是立起的五根柱子。”侗族木结构建筑的结构方式为穿斗架,无论民居、鼓楼、风雨桥均都采用穿斗架结构方式,最负盛名的鼓楼“从木结构体系上可划分为两大类型:类型一,抬梁穿斗混合式;类型二,穿斗式。”侗族传统建筑老匠师对穿斗架结构方式非常熟悉,在建民居时仅用一根丈杆就可完成房屋的框架建造,但是在修建高层鼓楼时还需要搭建模型来参考。作为老匠师,其“掌墨”实际上就是对房屋结构的把握,这种把握主要体现在房屋的框架上,侗族匠师将其作为房屋的本体加以高度重视。从具体的侗族传统建筑来看,无论是民居还是鼓楼、风雨桥、戏台,从整体上看,它是一栋完整的建筑物,包括了基础、框架、墙体、屋面等,由柱、枋、梁、脊、檩、椽、檐、瓦、装饰物等组成。从侗族传统建筑的本体来看,则主要是建筑的骨架,骨架是整栋建筑的核心部分,骨架建好了就意味着建筑的最主要部分大功告成,所以侗族传统建筑有隆重的立柱、上梁仪式,即使现代建筑也有封顶仪式。在贵州当地有的地区的侗族匠师只负责完成房屋的框架,正是因为房屋的框架是房屋的主体,是房屋的核心部分。

2.2 侗族传统建筑营造者——掌墨师

侗族传统建筑的建造从开始到结束,都有一个核心人物——“掌墨师”。掌墨师主导了侗族传统建筑建造的全过程。可以说:“掌墨”这一技艺贯穿了侗族传统建筑建造过程的始终,是侗族传统建筑营造的“核心技艺”。

“掌墨”就是掌控和把握出现在木料上的每一根墨线,所有木工墨线,尽在掌控中。从起丈杆开始,侗族老匠师就开始了掌墨,把鼓楼、风雨桥、民居的结构全部画在丈杆上。广西侗族老匠师将丈杆称之为“香杆”。广西三江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杨似玉师傅(代表作:三江鼓楼、三江洞天宫鼓楼、南宁青秀山荔园山庄风雨桥等)说:“香杆,我们叫鲁班的图纸。我们把整栋楼都画在香杆上,整个房子的结构都画在那里的。”在丈杆上确定每根柱子和各个孔眼的高度、角度、尺寸,老匠师要将这些画在柱子上,徒弟根据师傅画的墨进行加工。起好丈杆后,老匠师要套签,通过套签得到各种枋的宽度、厚度、榫头的尺寸,在木料上画好墨后,交给徒弟加工。

广西三江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省级传承人杨玉吉师傅(代表作:三江鼓楼、三江风雨桥、龙吉大桥、荣昌风雨桥等)对“掌墨”作了一个诠释:“掌墨就是把整个房子的每一个地方画出来,柱子的开孔、枋的榫头这些都要画出来,师傅画出来了,徒弟就按照师傅画的墨去做。”贵州榕江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县级传承人杨国英师傅(代表作:下司镇桃花村19层鼓楼)谈自己掌墨的体会时说:“掌墨对师傅的要求很高,不能有一点差错。我就是一个掌墨师傅,枋子怎么拼接,怎么开口,我都要标记在要用的那根木头上,我的徒弟就按照我标记的图和尺寸来做。整个建筑的尺寸、结构、样式都是由掌墨师傅来设计的,我在木材上把所有的东西都画好,标记好了,徒弟就照着做。”

侗族匠师对侗族传统建筑营造设计的“核心技艺”都有共识,一致认为“掌墨”是侗族民间建筑营造设计的“核心技艺”。掌墨是侗族民间建筑营造设计最关键的技艺,也是最难学、最不容易掌握的技藝,只有掌握了这一技艺,能够掌墨,才能算是出师,才有资格承接建筑工程。

杨光锦师傅认为:“打洞眼,推刨子这些不算技术,只有掌墨,才是技术。掌墨师对于榫眼高低、左右、前后、大小的关联要了然于胸;准确无误地计算,才能实现榫栓合缝,建造鼓楼、风雨桥比一般的建筑转弯拐角多,最考验掌墨师的技术。”龙成栋师傅说:“掌墨确实是最难的一步。掌墨难,做那个东西你稍微错一点就全部报废,因为它斗(合)不拢。外人看到你拿个墨签在那里画,就是一些墨线,还以为容易画,其实墨线一根都不能错,如果画都画错,你还去做什么呢?我们画墨的人最重要,画不好就搞得不好,画得好就搞得好,容易把房子立起来。其次做的人也重要,做的也讲究,徒弟的活也要搞得好。”

掌墨是侗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核心技术,是侗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绝活”,能否掌墨就必然成为侗族匠师学艺能否出师的唯一标准。杨求诗师傅就说:“徒弟不能掌墨,就没有出师,”而且在师传谱系里,必须能掌墨才能进这个谱系。同任何技艺一样,掌墨也有技巧。

杨玉吉师傅说:“画线要掌握得非常好才行。有些师傅拿起墨斗随便画,没有耐心,画下来相差半厘米,做出来虽然也可以安装,但时间长了容易松、容易歪,这样做是不行的。”杨国英师傅说:“鼓楼的柱子和枋特别多,枋一般都没有名字,就靠自己心里记。每一根枋怎么穿插的都要记在心里,因为结构实在是太多了。做的时候会在木材上做一些自己的标记,免得出错。起房子主要就是立柱,立柱如果不平、不稳,就没法做整体的结构。木构建筑主要就是柱子拉住枋子,要想柱子稳稳地固定住,就要用墨斗先把柱子弹个中心点,中心点的两边都必须正,不能歪,以中墨为中心点斗枋子,枋子不要斗歪了,枋子斗歪了也是搞不正的。”杨应琪师傅认为,“无论是鼓楼、民居还是风雨桥,关键是起墨要准确,榫头饱满,枋要正,柱眼要严实,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他归纳为“结构合理,榫头饱满,抗风抗扭”。结构合理是从设计的角度对掌墨师提出的标准与要求,以合理的结构保证建筑的稳固。榫头饱满是工艺标准,是对柱、枋制作者的要求,其实也包含着对掌墨师的要求,只有精准的画墨,才能精准地制作施工。抗风抗扭是追求的目标,是营造建筑要达到的效果。通过掌墨师与徒弟的共同努力,最终达到木构建筑能与极端天气对抗。

侗族匠师把握房屋结构的工具是丈杆。通过一根丈杆,可以使不同柱子上的孔眼,准确地共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木枋在同一水平线上穿插进不同的柱眼,把不同的柱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侗族匠师对丈杆是非常重视的,“起丈杆”是侗族匠师的“绝活”,是不轻易外传的秘密。

通过侗族匠师对掌墨的叙述可以看出,侗族传统建筑的成败系于“掌墨”。房屋的结构通过掌墨体现,部件加工的精确由掌墨打下基础,一根墨线错则导致整个部件报废,榫卯契合度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所画的墨线,其次才决定于加工操作的精细。起丈杆之所以关键,是它决定着房屋结构的精准与稳固;套签决定着卯榫是否严丝合缝,从而直接影响房屋的牢固程度。从起丈杆开始,部件加工、组装、立架,掌墨都居于核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如图1所示。

图1   掌墨核心技艺示意图

侗族传统建筑的营造有3个重要的部分:首先是对材料的选择,用优良的材料为建筑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对整体结构的把握,要做到结构合理,对建筑的整体结构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柱枋、枋之间的穿插结构,在掌墨的过程中完美地展现出来,最后是材料加工要精准,通过完美的锯、砍、凿、推等木工加工手段,确保柱、枋之间的结合,使之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在这三者之间,最核心的当推“掌墨”,只有能掌墨,才能说是掌握了侗族民间建筑的核心技艺,才算真正出师,才能出师带徒弟,独立承接并带领徒弟完成一栋侗族民间建筑。

3 从匠师口述史看侗族传统建筑营造工艺的变迁

侗族传统建筑历尽沧桑,延续数千年,保留了浓郁的侗族风情,为侗族世世代代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技术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被重新展现和认识,技术具有多种结构和多种因素影响。技术可以创造出新的需求,技术的设计过程反映了人类、自然和人、工、物之间的关系。”[10]在历史的长河中,侗族传统建筑营造设计工艺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3.1 制图

侗族匠师由于大多数是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较低,且原来建房很少用图纸。郭宏斌师傅说:“以前建房没有图纸,农村搞木房子,讲的是三间五柱。”随着时代的进步,侗族匠师文化程度的提高,这一状况逐步有所改善,建筑施工图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有的侗族匠师还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绘制侗族建筑建造图纸,并将其汇集成册。陆文礼师傅就是一个比较善于学习、爱学习的典型代表人物。陆文礼师傅说:“我就是爱好,我搞了一本《鼓楼绘图册》。在农忙的时节,我一点农活也没有干。都是爱人干农活,爱人没有埋怨我一声。我白天黑夜加班搞了六、七个月,做成了一本书。”在制图方面,三角函数也得到了应用,杨应琪师傅说:“如果是六角的鼓楼,画墨的时候,就要注意它的对称。我是用三角函数来做,它有六角等边形、八角等边形。如果没有文化的,他就是用尺寸来画,我知道了这些算法,算一下就行了。”到了年轻一代,为了承接业务的需要,已经用CAD软件制图,用3D建模。郭宏斌师傅的侄儿郭金陵作为“80后”,不仅传承了侗族建筑营造技艺,还能用CAD制图、3D建模,被黔东南职业技术学院聘为侗族、苗族建筑大师,成立了“郭金陵大师工作室”。

3.2 房屋结构

为了更加实用美观,侗族匠师在确保房屋稳固的前提下,也会对房屋规划做适当的调整。龙成栋师傅说:“建木房必须策划出来,你盖的那个水步一点都不能差,你那个水步是直的也不好看,稍微要有一小点斜。水步就是盖那个房子的水是陡,是平,那个就是水步。水步太平也不好看,它不流水,太陡了又走瓦。水步水面只要搞得好是很好看的,老师傅房子起得好的一眼就看出来了。”贵州天柱县龙宗荣师傅谈他建房子时巧妙地把侗族习俗与实用相结合时说:“一丈六八的房子第一楼就矮,第二楼还碰头,但都还是要搞一丈六八,这个数字吉利,这是我们侗家的风俗,对以前的老人家来说,就只能搞一丈六八。我觉得太呆板了,只要带‘6带‘8就行,两丈一八也可以嘛,两层楼就开两点,起码上去不碰头了。”

侗族民间建筑营造工艺经历了从无图纸到有图纸的变化,经历了从简单的尺寸画图到三角函数计算再到CAD制图的变化。各个匠师按照自己的美学观,不断地修饰着侗族民间建筑,使之日益趋向心目中的美,不断改进房屋的设计,使之更加迎合侗族老百姓生活的需要。在各种变化中唯一不变的是稳定坚实的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屹立百年不倒,这正是侗族民间建筑营造技艺的核心精髓所在。

4 侗族传统建筑营造核心技艺传承与变迁的动因

侗族传统建筑营造核心技艺传承与變迁的根本动因在于“需求”。由于侗族世世代代以木构房屋为居,需要木匠建造,木匠也可建房谋生,于是侗族木匠就应需而生,代代传承。陆文礼师傅说:“我19、20岁从肇兴初中毕业,毕业出来没有升学,就开始学木匠,靠这门手艺找饭吃。”由于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现代工程的要求,侗族匠师掌墨的方式与手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从侗族匠师制图时对三角函数、CAD等的运用就是明证。

4.1 现代科技的发展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木工工具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刨、电锯取代了老式的木工推刨、锯子,既减轻了侗族匠师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杨国英师傅说:“以前出去干活太累了,因为没有机器,全是靠人力,木材都是用斧头砍,用锯子锯,现在稍微好一点,有机器了,柱子抛光都是用机器来做了。”龙成栋师傅说:“我的徒弟有的打眼,有的洗眼,用推刨推,相当累呀。那时候我们做不像现在,电刨也没有,全部是用老刨子,用手用力推出来的。现在都是用推电刨的机子哗哗的就出来了呢。”

4.2 现代材料的运用

现代材料的运用也改变了侗族建筑的用材,钢筋混凝土在侗族建筑上也得到了应用。杨应琪师傅说:“有些风雨桥是建在桥梁上的,过去建鼓楼和风雨桥没有钢筋水泥,打地基用石头垫平就可以了。现在都用钢筋混凝土了,把那些柱子的位置用钢筋混凝土灌好,以前都是用木头架桥。用木头架桥千万要把结构搞牢实,一定要牢固、安全。现在有钢筋水泥了,都很安全。”用现代建材取代了木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侗族传统的木构建筑,少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但是它依然是侗族建筑。陆文礼师傅评价说:“虽然用了钢筋水泥,但是鼓楼、风雨桥仍然是侗族建筑,因为只有侗族有鼓楼和风雨桥。”

现代工具取代了传统的木工工具,成倍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现代建材部分取代了传统木材,这些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带来的必然变化。但是,只要侗族传统建筑营造工艺流程还在,侗族传统建筑的形态还在,传承侗族传统建筑稳固屹立百年的追求还在,侗族匠师的丈杆还在,侗族民间传统建筑依然是侗族自己民族的建筑,依然在世界民族建筑史上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尹锋超.非遗视野下西安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开发[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44-51.

[2] 赵巧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89-94.

[3] 王建华.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成本核算体系应用研究——以宁夏华辉为例[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5.

[4] 邱春林.手工技艺保护论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8.

[5] 侯玉霞,代涵奕.侗族木构建筑创意旅游发展研究——基于文化生态学视域[J].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2020,32(2):61-66.

[6] 顾碧威.著名田径教练洪延庆的成功执教之道[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1.

[7] 杨曼华.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评价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1.

[8] 李新建.苏北传统建筑技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9] 赵巧艳.空间·实践·表征:侗族传统民居的象征人类学阐释[J].红河学院学报,2014,12(3):18-23.

[10]王皓.奥尔堡学派的技术-人类学探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9(4):58.

猜你喜欢
口述史传统建筑侗族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3:46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乡村地理(2017年4期)2017-09-18 02:54:00
探析陕西关中地区“东府”与“西府”传统木窗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37:03
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5:48:36
试论传统建筑的礼制特征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5:26:08
从甘肃庆阳窑洞的发展来看传统建筑文化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23:56:05
黄梅香自苦寒来
戏剧之家(2016年16期)2016-09-28 10:15:31
论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赣剧口述史为例
戏剧之家(2016年13期)2016-07-07 10:47:24
关于口述史的若干问题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46期)2016-06-24 14:13:18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