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释义商榷二则

2023-02-19 17:34何伟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12期
关键词:鸿门宴

何伟

摘要:《鸿门宴》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然而对其中一些词语的解释也歧解不断,甚至令人费解。如其中“与樊哙”句中的“与”,就可谓百家争鸣,众说纷纭;具体该选用哪一种解释,本文做了细致辨析,并提出新的见解:作“挑选”解释。其次,对“孰与君少长”句中的“少长”,也做了一番辨析,认为此处宜作偏义复词理解。

关键词:鸿门宴 释义 与樊哙 挑选 少长

《鸿门宴》一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经典篇目。多年以来,对其解读数不胜数,也不乏精彩之作。然而,由于时代的久远,某些词语的变化发展,后人学者对其中一些词语的解释,也众说纷纭,歧解不断,甚至令人费解。笔者在此找出其中两处,以此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与樊哙”句的句意与句读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坊间通行的权威版本如岳麓书社2001年版、中华书局2014年版、中华书局2011年版、岳麓书社韩兆琦版,都作如此标点。

学生认为其中有处文句颇难理解,文句大意是:刘邦为首的五个人逃离鸿门宴,取道芷阳,偷偷回到了自己的驻地。但是如果我们细划文句结构,则文句颇难理解。分析此句,整个句子由五个小句组成:前面两小句讲刘邦抛弃大部队车马,自己独身骑马逃脱鸿门宴;第三小句讲他的四个手下拿着剑盾徒步,跟着刘邦逃跑;最后两小句讲刘邦等五个人从郦山下山,逃跑回到自己的驻地。此句难于理解在于,此处文句中“与”,到底该做何种解释?

坊间很多书籍的译文,甚至没有翻译此处的“与”,而是直接照写,似乎此处“与”毫无难处。其实,此处“与”的理解,并不简单,至今可谓众说纷纭,譬如:

(1)“与”:和,连词。[1]

(2)与:和,跟,介词。[2]

(3)这里的“与”,不是介词“和……一起”,而是动词“率领”。[3]

(4)“与”字,应当释为“随,跟从”,句中作使动用法。

(5)此处“与”,就是用的这一本义。即“与,党与也”,亦即第二分句所列沛公的随行人员“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4]

(6)我们认为这个“与”字是个连词,相当于“而”。

(7)与,犹“使”,助动词……谓使樊哙等持剑盾步走也。[5]

(8)“与”是连词,连接的不是几个词语,而是两个句子,即“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这两个句子。如果把这个“与”字换成“同时”之类的词语,大家就很好理解了。[6]

(9)矛盾源于对“与”的理解,若理解成介词“和、跟”时,不合事理就难以避免。笔者翻阅了大量资料,发现此处的“与”应解释为动词“让、令、使”(胡安民《释“与樊哙”之“与”》)。[7]

各家对“与”的理解大不相同,可谓歧解不断,有的认为是“介词”(和),有的认为是“連词”(和、跟;而),有的认为是“动词”(率领;使;随),有的认为是“名词”(党与),有的解说表面似乎说得通,有的则前后矛盾。

笔者按:(1)假如“与”是介词,则“与樊哙等四人”介宾短语作状语,“沛公”是主语,“步走”是谓语,则与前面谓语“独骑”,属于前后矛盾。

(2)“与”,如果是连词,全句“沛公与樊哙等四人”联合短语做主语,与沛公骑马回去(独骑)的说法,依然矛盾。周老师说,如果把这“与”换成“同时”之类的词语,虽好理解。如班固的记载,中间就没用“与”,如此理解虽无不可,但此处“与”,并非可以省略。太史公微言大义,此处会多此一举,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么?

(3)若我们理解为“随、跟从”,在文中作使动用法,貌似可以。然而,如果看作“使……跟从”,则后面再连带着“持剑盾步走”,就会导致前后文理不同。

其实,此处“与”,若看作动词,译为“挑选”,效果会更好。《汉语大字典》中,“与”的义项中,就有“选举”之意。更为详尽的《汉语大词典》[8],“与”yǔ,共25个义项,其24,通“举”,又有义项(5),其(3)推举;选举。参见“与能”。【与能】推荐有才能的人。与,通“举”。《易·系词下》:“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孔颖达疏:“天下百姓与能人,乐推为王也。”《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王引之《经义述闻·礼记中》:“与,当读为举。《大戴礼·王言篇》:‘选贤与能。是也。与、举古字通。”《隋书·高祖纪下》:“始以外戚之尊,受托孤之任,与能之议,未为当时所许,是以周室旧臣,咸怀愤惋。”

“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刘邦在率领的百余骑的随从中,挑选了四个最得力的亲信,随从自己逃跑,这非常符合常理。而根据历史史实,随刘邦逃跑的这四个随从,的确是刘邦最为得力的亲信,司马迁《史记》中都有分别交代。

关于鸿门宴此处沛公逃宴的故事,班固的《汉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有记载,但两人可能都洞悉此处“与”,难以详细解释,因此两人避繁就简,皆省略了“与”。

班固《汉书·高帝纪》[9]:“有顷,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置车官属,独骑,樊哙、靳强、滕公、纪成步,从间道走军,使张良留谢羽。”

而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一》[10],则综合《汉书·高帝纪》《史记·项羽本纪》的内容:“鸿门去霸上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趣霸上。”

《汉书》《资治通鉴》如此断句,其实并未体会太史公此处描写的精妙。因为此时形势危急,刘邦生死存亡危急关头,必定心急如焚,但他又心思细腻、疑心重重,如果将“与”,解释为“挑选”,正符合刘邦在逃亡过程中的多疑、缜密的性格。正如在鸿门宴前,当张良帮助刘邦,告知项羽的举动时,刘邦竟然还念念不忘质问张良道:“君安与项伯有故?”

其实,此处我们可以这样断句,标点为:“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五人)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此句凡37字,共有8句,此处停顿11次。此种标点法,与荆轲刺秦(《史记·刺客列传》)中一处,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11]

荆轲刺秦王时,此处多用短句,甚至两字一句,而且几乎句句皆有动词,极力写出当时形势危急、千钧一发的生死存亡时的特殊情形。因此,清代吴见思《史记论文》评论云:“凡二十九字,为十句,作急语,然又详尽如此。”“此时正忙,作者笔不急转,观者眼不及眨之时也,乃偏写‘剑长操室,又写群臣及殿下诸郎中及夏无且,然偏不觉累坠,而一时惶急,神情如见。”

此处沛公逃席,也是生死攸关之际,只有如此标点,才能够表现出刘邦的复杂性格,才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太史公神来之笔中的韵味。如果我们将此处“与”,看作“挑选、选举”,此处也会产生句句皆有动词的效果,还能够表现刘邦险中求稳,在不绝如缕的危急情势下,不按常规操作,最终虎口脱险的能屈能伸的性格。

此外,《史记·吴王濞列传》中也有一段有关“与”的用法,与此处异曲同工:“吴大败,士卒多饥死,乃畔散。于是吴王乃与其麾下壮士数千人夜亡去,度江走丹徒,保东越。东越兵可万余人,乃使人收聚亡卒。汉使人以利啖东越,东越即绐吴王,吴王出劳军,即使人鏦杀吴王,盛其头,驰传以闻。吴王子子华、子驹亡走闽越。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楚王戊军败,自杀。”[12]

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八》的记载,更为简洁:“吴、楚士卒多饥死叛散,乃引而去。二月,亚夫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王濞弃其军,与壮士数千人夜亡走;楚王戊自杀。”[13]此处,正因为吴王刘濞在失败存亡之际,才毅然抛弃了溃散的无心作战的大部队,才会挑选精兵强将突围逃跑而去。而且,此处吴王刘濞“弃其军”“与壮士数千人”“亡走”,与鸿门宴中的刘邦“置(弃置、丢弃)车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等四人”,“步走”,语境何其相似也。因此,此处“与”,翻译为“挑选”,相较于其他各种不同解释,更符合常理,也更为准确。

因此,此处翻译出现种种情况,不仅因为“与”义项繁多,还在于不明句读,因此后人才会歧解不断,导致此处句意费解,使人难以信服。

太史公的很多文章,精彩纷呈的原因之一,正在于他的合理想象与历史在场感,犹如身临其境。正因如此,鲁迅才会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孰与君少长”释义

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必修下教材注【孰与君少长】就是“与君孰少孰长”,人教版全日制高中语文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二册》也如此注解;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译为“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苏教版教材未作注解。

查阅王伯祥的《史记选》[14],释此句为:“问项伯与张良年龄,谁小,谁大”。窃以为,此译法有多此一举之嫌。

其他较权威的注译本,如顾竺解读的《史记十大名篇解读》[15],文下注释“孰与君少长”:项伯与你相比,谁的年龄大。孰,谁。《白话史记》[16],郭立杰翻译此句为:“他和您谁年纪大?”台湾六十教授合译的《白话史记》[17],王静芝译文《项羽本纪》,此句译作:“项伯和你谁年长?”《史记全本新注》[18],文下注释“孰与君少长”:项伯与您相比,谁的年岁大。孰,谁。

综合各家译文,窃以为此语境中,“少长”应看作偏义复词。宋学农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认为:“偏义合成词两个语素的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并列组成双音词后,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成为该双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却摒弃不用,只是作为一种陪衬。”周本淳主编的《古代汉语》[19],也认为,“所谓偏义复合词是指其词义偏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素之一,也就是说只保留了一个词素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

其实,偏义复词,在古诗文中频频出现,如:

①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偏重“急”,《史记·游侠列传》)

②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偏重“入”,杜甫《石壕吏》)

③呜呼!死生,昼夜事也。(偏重“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偏重“国”“死”“祸”“避”,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即便在高中语文课本中,也有很多例子,尤以《孔雀东南飞》为最,试举几例:

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偏重“作”)

⑥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偏重“姥”)

⑦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重“兄”)

⑧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重“母”、“兄”)

⑨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偏重“马”)

因此,“孰与君少长”,按照现在的语序应为“与君孰少长?”翻译为白话应为:“(项伯)与您相比,誰(的年岁)大?”

根据语素的词性组合来分,偏义复词可以分为名词性偏义复词,动词性偏义复词,形容词性偏义复词三类。现代汉语也有偏义复词。名词“国家”“人物”“质量”“舟楫”“妻子”等两个语素并列,其中一个语素义消失,“国家”偏指“国”;“人物”偏指“人”;“质量”偏指“质”;“舟楫”偏指“舟”;“妻子”偏指“妻”。动词“忘记”“死活”“离合”,形容词“好歹”“缓急”等其义偏向一方也是固定的。“忘记”偏向“忘”;“死活”偏向“死”;“离合”偏指“离”;“好歹”多指“歹”;“缓急”多指“急”。它们的特点是把两个语素并列起来,让一个语素的意义消失,这就造成了所谓偏义词,消失的那个语素在构词上只起陪衬作用。

根据语素的意义搭配关系来分,则可以分为语素意义相近或相类的偏义复词,语素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偏义复词两类。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的,如:“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浅深”反义,此只取“深”意;“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反义,此只取“入”意。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的,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相关,此只取“国”意。

学习文言时,对此类词语的辨析,主要是把它放入语境当中,联系上下文,看它是否符合语境,符合逻辑关系。在辨别偏义复词时一定要把两个语素相近的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区别开来。如:“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恐惧”,同义复词,都有“害怕”之意,故译为“害怕或恐惧”。

順便说一下,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对偏义现象做了一番较为系统的列举,《日知录》卷二七“通鉴注”:举出“爱憎,憎也”“得失,失也”“利害,害也”“缓急,急也”“成败,败也”“同异,异也”“赢缩,缩也”“祸福,祸也”八例,认为“古人之辞宽缓不迫故也”。“宽缓不迫”,也就是说偏义复词起到了“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作用。而清代学者余樾的《古书疑义举例》卷二:“因此以及彼例”,又举“老幼”“车马”“父母”“昆弟”“沿革”等例,丰富了这种偏义复词的事例。

参考文献:

[1]薛儒章等著.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语言分析:高中第二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39.

[2]宁鸿彬主编.新编高中文言文详解:下册[M].北京: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8:15.

[3]中央电大.古代汉语讲义:上册[M].北京:电大教育,1986:114.

[4]王克清.“与”字辨[J].语文学习,1991(5):17.

[5]徐仁甫.广释词[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3.

[6]周德富.刘邦是如何从鸿门逃回霸上的[J].语文月刊,2022(10).

[7]童志国.规范性与开放性:文言文注释应有的姿态——以统编教材《鸿门宴》注释为例[J].语文月刊,2023(4):65.

[8]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缩印本)[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806.

[9]班固.汉书:高帝纪第一[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4.

[10]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汉纪一[M].长沙:岳麓书社,1990:95.

[11][12]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2006:519;619.

[13]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汉纪八[M].长沙:岳麓书社,1990:174.

[14]王伯祥选注.史记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42.

[15]顾竺解读.史记十大名篇解读:《项羽本纪》解读[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15.

[16]杨燕起等译.白话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95:121.

[17]台湾六十教授合译.白话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7:97.

[18]张大可注.史记全本新注:项羽本纪第七[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165.

[19]周本淳主编.古代汉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3.

猜你喜欢
鸿门宴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鸿门宴(二)
鸿门宴(一)
1938年开封“鸿门宴”的历史迷局
九一三后王洪文设“鸿门宴”抓捕林彪死党内情
再析“生彘肩”之“生”字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鸿门宴》中刘邦、项羽人格分析
《鸿门宴》中一个几十年来一直被译错的句子
从《鸿门宴》《项羽之死》看项羽的罪与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