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

2023-02-19 06:13章曦雯
求知导刊 2023年33期
关键词:结构化教学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摘 要: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深入思考、探究和反思,要求学生研究知识背后的原理和内在联系。结构化教学是指以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为目标,通过有组织、有目的地安排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深度学习视域下构建小学数学结构化课堂,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应立足小学数学学情,构建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结构化数学课堂,为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立项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2/LX/02/109/0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章曦雯(1994—),女,江苏省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这要求教师在构建数学课堂时注重数学知识背后数学原理、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深度学习。但部分教师忽视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构建结构化教学课堂时面临一定挑战。对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深度学习为目标,运用有效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以深度学习为指导,建构结构化知识网络

(一)整体教学,建构单元知识网络

单元整体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由于小学数学知识相对零散,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又处在发展过程中,因此学生在构建单元知识网络方面存在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单元整体教学法,通过将相关的数学概念、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整合在一个单元中教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知识的应用方法和意义,构建深度学习的结构化教学课堂。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应整合相关概念,将与方程相关的数学概念整合到学习单元中,包括变量、常数、未知数、等式等,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概念的定义、性质和相互关系。而后,教师需要结合整个单元关于方程的核心要求,从简单的未知数判断入手,逐步引入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方程的应用,循序渐进提高学习难度,在建立单元整体知识网络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学生解方程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通过单元整体化教学方法,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落实深度学习和结构化教学目标。

(二)总结测评,建构课时知识网络

课堂总结测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为教师提供了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机会,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网络。通过合理使用总结测评,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知识运用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以课堂测验的形式进行总结测评,忽视知识网络的结构化构建。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运用概念阐释、原理总结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对课时知识进行总结回顾,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1]。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的教学为例,本课要求学生掌握平面上认识和辨别位置的方法。低年级段的小学生缺乏一定方向感,教师在授课时应立足学生实际,做好总结测评,辅助学生深度学习和构建知识体系。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当天课堂的重要内容,为学生预留3—5分钟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总结关于位置的核心概念和识别方法,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借助数学微课或教学课件展示与本节课知识应用相关的数学案例,结合概念进行简单分析,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通过总结和测评,教师可以深化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其巩固所学内容、建立课时知识网络。这种总结过程不仅强调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还鼓励学生思考和参与,能够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深度学习和结构化教学目标。

二、以深度学习为目标,设计结构化数学项目

(一)问题引导,独立完成数学项目

问题引导法强调通过提出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拓展学生思维。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注重“灌输式”的讲解和指导,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关注度较低,导致学生难以在有限课堂时间内进行深度学习。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设计结构化数学项目,通过问题引导法,培養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深度学习中,自主完成数学项目[2]。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的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解决年、月、日换算的核心问题之前,教师可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一周有几天?”,以指出学习的基本方向,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问题提供适当指导,如指出学生当前解题步骤中存在的错误,帮助学生辨析思维误区,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数学知识、完成数学项目。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正向反馈,以使学生在深度学习的结构化课堂上树立信心,提高数学兴趣。问题引导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组探究,合作完成数学项目

在小学阶段,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在完成数学项目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问题,影响深度学习效果和结构化课堂的构建。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素养发展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思考和解决项目中的问题,通过合作和讨论,相互帮助、分享思路,实现共同发展。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为例,本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混合运算能力,教师可以在授课时将学生分为4—5个小组,结合之前学过的内容为学生布置结构化数学探究课题,如“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技巧”,引导学生小组内部结成互助关系,借助课本中的概念、公式和案例进行探究并整理出成果,最后进行成果分享和讨论。每个小组都要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和发现,其他小组则要提出问题、提供反馈。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共享知识和资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与分数运算的理解。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具有广泛的运用空间。

三、以深度学习为依托,创设结构化知识情境

(一)借助网络,创设数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技能,是构建深度学习视域下结构化教学课堂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创设数学情境,将结构化知识目标融入其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为例,本课由简单图形的面积运算公式向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过渡,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促使其构建相对完备的几何知识框架。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平台和工具,创建学生互动和合作的环境。例如,在虚拟白板上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和讨论,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图形等形式参与线上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或是结合本课知识为学生提供教学微课、与面积测量方式实际运用相关的视频,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化对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建立数学公式学习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能力素养的发展。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深度。通过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将数学概念转化为实物、图形或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触摸、操作和观察等方式来认知数学,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结构化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设计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针对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深度学习体验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丰富课堂活动设计入手进行创新思考。一方面要结合课本知识内容设计结构化目标;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兴趣促进深度学习,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3]。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圆》的教学为例,本课内容丰富,包含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以及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对学生的能力素养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活动创设情境,如在班级里展示圆形玩具车轨道,鼓励学生测量玩具车行进的距离,运用课本中的公式计算玩具车轨道的周长或反推公式。或是提供一些相同大小的饼干,要求学生测量饼干的直径或半径。学生们可以围绕饼干边缘,使用一根细线或软尺测量其周长;也可以使用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计算饼干的周长,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和讨论。这些教学活动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圆的周长概念,并探索周长与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

四、以深度学习为保障,提升结构化课堂效果

(一)思维导图,辅助梳理知识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通过将相关思想和概念以非线性的方式连接起来,帮助学生组织和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小学数学知识相对零散,具有碎片化和抽象性特征,而小学生初步接触系统的数学知识,对知识网络构建缺乏经验。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关联知识点上的重要作用,构建逻辑清晰的结构化教学课堂[4]。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教学为例,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百分数的含义和概念,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换算,以及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课的知识网络相对复杂,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出现概念混淆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立足知识内容,发挥思维导图在建立知识联系上的重要作用,传授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比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展示本课思维导图,明确思维导图中的各个节点代表不同的知识点,直观呈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加深学生对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理解;还可以鼓励学生依靠教辅资料自主设计思维导图,理清知识脉络,进行深度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学生需求,灵活运用思维导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二)翻转课堂,提升运用能力

学生始终是数学课堂的主体,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及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构建深度学习视域下结构化教学课堂的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偏重于知识教学,缺乏测评学生的理解和应用知识能力水平的标准和途径,影响了结构化课堂的构建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翻转课堂入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提供更多提出问题、方法、观点的机会,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深度学习[5]。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认识》的教学为例,本课要求学生初步认知负数概念和应用方法,感知负数的含义。对此,教师在构建翻转课堂时可以在课前将准备好的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观看教学视频或教辅材料,给予学生充足空间,使其在自己的节奏下学习和理解负数的概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做好准备的学生进行一些互动活动,如提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解释和描述负数的含义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仅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建立知识体系,实现结构化教学目标。这种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负数的概念,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

结语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同时,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自主探究。在深度学习视域下,教师要从结构化知识网络、结构化数学项目、结构化知识情境、结构化课堂效果等角度出发,构建内容完备、计划周密的创造性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吴豪.整体关照 高效教学: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艺术,2023(6):12-13.

沈凤飞.把握知识脉络,开展结构化教学:以“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的教学为例[J].教育视界,2023(23):11-14.

李一婷,戴厚祥.基于结构化视角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教学探索:以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整理与练习”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3(13):26-28.

罗立鹏.借助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探究[J].教师博览,2023(12):63-65.

林吓妹.基于结构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路径[J].亚太教育,2023(7):136-138.

猜你喜欢
结构化教学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结构化教学,彰显数学整体系统的教学力量
让语文教学从“碎片化”走向“结构化”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善用关联思维 促进主动思考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