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程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

2023-02-19 05:29陶云萍
求知导刊 2023年34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作用分析策略分析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育已不再是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活动。文章阐释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性,基于相关教学实践,深入分析了五个具体的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要素;作用分析;策略分析

作者简介:陶云萍(1984—),女,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实验小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不能仅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还要实现对学生素养的培养,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化对落实小学语文要素重要性的认识,并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语文要素包括语言知识、技能训练、语文文化,是语文学科核心内容的基石。语文要素的落实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科学习效果,还对他们的思维习惯、文化认同和创新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1]。本文分析了在语文课程中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落实语文要素进行探究,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落实语文要素的作用分析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黄金期,此时的他们对语言的感知与吸收能力比较强。语文学科是小学教育中的核心学科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语言知识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掌握词汇、句型、篇章结构,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各类知识。落实相关教学策略,如知识积累、文化浸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还能让他们在文化的沃土中耕耘,深入探究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的过程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过程,通过朗读、写作等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实施技能培养等策略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其运用语言的自然性和流畅性,更重要的是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创造表达的能力[2]。而渗透语文文化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进行语文文化渗透,有助于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形成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此外,语文要素的落实也需要评价与反馈机制的支持,比如,进行多元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改进学习的依据。

二、小学语文课程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分析

(一)鼓励学生预习课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预习课文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策略。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在正式学习之前对课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初步的感悟,从而在课堂上更主动地参与讨论和交流。

以五四制统编版小学语文中《掌声》的教学为例,在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给学生設计一些导读问题,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如:你认为“掌声”在故事中有何寓意?试想英子上讲台时的场景,并描述她可能的心理活动。这一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主查阅生字、词组,尝试分析课文的结构,使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积累语言知识。例如,学生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标出“文静”“忧郁”等词,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或用这些词造句。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总结,如鼓励学生写下英子走上讲台前后性格的变化,并通过写作来训练学生的表达、归纳和总结能力。在正式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享他们的预习成果,回答导读问题,如引导学生讨论“掌声”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可以通过提问来检验学生对生字词等的掌握情况。而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模拟英子上讲台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如让一名学生扮演英子,在扮演英子的学生走上讲台时,其他学生用掌声来表达对她的支持和鼓励。通过这种互动活动,学生不仅能更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还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同理心。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在预习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文本,还能够在后续的课堂学习中,基于教师的引导,通过交流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实践中提升语言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策略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能使其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语文技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字等基础知识,还在于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激发他们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关于文本深层含义的探讨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向学生简单介绍周恩来的生平经历,使学生对文中的人物有初步的认识。而后,教师可以展示课文中周恩来的伯父说的话——“中华不振哪!”,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不振”的深层含义。通过讨论,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情景。每组需要用自己的话复述所扮演的角色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周恩来在奉天(今辽宁沈阳)的所见所闻以及心中所想。这一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深化其情感体验,而且能够加深他们对于文中人物心理变化的理解。为了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以“是否应该像周恩来那样,对社会现象保持好奇和探究?”为辩题举办一个小型辩论赛,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公共演讲技能。最后,围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如让学生写一篇以“我的读书理由”为题的短文,鼓励他们结合个人经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技能。

(三)创设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是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策略之一[3]。通过创设情境,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言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具体,使技能训练情境化,使学生对语文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更加深刻。

以《落花生》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家庭小故事,创设一个“我们也有个小小的农场”的情境。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学生:“你们家里有没有种过什么植物?种植的过程是怎样的?有没有遇到什么难忘的事情?”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想象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种植场景,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在正式讲解《落花生》之前,教师还可以播放一段花生生长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花生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理解花生成熟的不易。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特别提到花生收获的过程,并让他们在文中寻找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营造氛围,可以模拟课文中的“收获节”,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有茅亭的后园,也可以请学生带一些花生食品来教室,让学生在课上一边品尝,一边进行角色扮演,模仿课文中的对话。比如,教师可以扮演文中的父亲,询问学生:“你们爱吃花生吗?”这样的互动可以让学生置身于故事之中,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花生的用途和象征意义,例如:“花生虽然外表不显眼,但却有很多的用处,你们能不能从身边找到这样‘不起眼但很‘有用的事物或人?”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学生联系实际,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上述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还能使其在实践训练中提升语文综合能力,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实现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四)利用课后练习,落实语文要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后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还能进一步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4]。课后练习题目的设计应围绕语言知识、技能训练和语文文化三大要素展开,从而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

以《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为例,关于课后练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区分文中的详略之处。这一练习题不仅能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章结构分析能力。第一,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使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和结构,感受春节的气氛和传统文化的底蕴。第二,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引导其仔细分析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思考这样安排的目的和效果。例如,在讨论环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北京的春节》中,作者对哪些春节习俗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哪些内容进行简略描写?”学生可以分组讨论,通过对比文中的不同段落,找出文章详细描写北京庙会、家庭团聚、吃年夜饭等内容的段落,并指出详细描写的作用,如营造节日氛围、传达家国情怀等;而后指出文中对于春节前的准备工作等内容略写的原因和意图,如为了突出节日的喜庆和热闹。第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为什么作者要在文中对某些内容进行详写,而对另一些内容进行略写?这种写法对于表达主题有何帮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详略处理给读者的不同阅读体验。第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春节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文中描述的场景,然后再次思考课后习题,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篇有关自己家乡春节的文章,注意介绍时应该详略得当。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学生在完成课后练习的同时,还能加深对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的认识和理解。教师的巧妙引导和恰当的练习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会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五)采用多元评价,帮助学生及时调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效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采用多元评价策略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立体的反馈,帮助他们及时了解自身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使其进一步调整学习方法,优化学习策略[5]。

多元评价包括自评、互评、师评、家评等,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笔试评价模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在语言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语文文化理解上的真实水平。例如,在学习了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后,学生除了要完成传统的填空、选择题等笔试题目,还可以通过陈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进行自评,或与同桌相互讨论,进行互评;教师可以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学生学业水平和学习态度的评价;家长可以基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评价孩子的学习表现。这样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视角了解自己,也能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和全面。同时,多元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个性化表现。通过记录学生在阅读、讨论、表达等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发展情况,及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除此之外,多元评价强调及时性和发展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可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提升。评价不仅是对学生过去学习情况的总结,还是对学生后续学习方向和策略的指导。通过科学的评价和反馈,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元评价还能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面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这对教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能够激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自我提升,优化教学设计。

三、总结

落實小学语文要素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的策略,如鼓励学生预习课文、培养语文技能、创设学习情境、利用课后练习以及采用多元评价等,都已经经过实际教学的验证,可行性强且效果显著。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这些策略,同时创造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张永君.试论“双减”背景下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J].江西教育,2023(38):62-63.

江小琴.单元作业“解锁”学生语文要素生长[J].江西教育,2023(38):14-18.

施怡妮.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3(10):52-55.

李传友,刘夫军.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J].教育艺术,2023(9):65.

张珊.语文要素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建议[J].新课程研究,2023(26):105-107.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作用分析策略分析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基于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对医院人事管理的作用分析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工商管理培训对保障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分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乡镇文化对促进群文建设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