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 水
1939 年,年仅16 岁的父亲周军在老家西安一所中学读书时,便投身到抗日救亡爱国运动之中。在第二战区政治部政工大队演剧三队,他与著名音乐家马可合写的《吕梁山大合唱》歌词,由马可作曲,曾流行于当时国统区大后方。
当时,父亲胸中激荡着抗日救国的热潮,在他多次要求下,中共地下党答应带他去陕北边区。他瞒着家人,在西安与一位拉架子车的中年人接头后,被送到陕北洛川一个联络站。在洛川,他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马可等人相聚,马可先行赴延安与作曲家冼星海取得联系。
父亲回忆说,进入延安几经周折,风险重重,实为不易。他与几位学生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躲过国统区站岗的士兵,打算渡河去延安。一位同学先只身渡河探路,并事前约定他若到了对岸,立即点火为号,大家再集体过河。结果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始终见不到河对岸有火光亮起。大家明白,同伴可能牺牲了。于是,学生们手拉着手,愤然唱起抗战歌曲,一起跳入冰冷的河中,向对面行进,渐渐水快淹到脖子,大家都感到了一种为追求真理而舍生忘死的悲壮。突然,有一位同学停住了脚步,大声说,同学们,我们不能这样白白丧生呀!大家这才醒悟过来,返回岸上,抱头痛哭……
1940 年1 月,父亲终于来到日思夜想的延安,考入延安鲁艺美术系。马可考入音乐系,同期考入鲁艺文学系的还有贺敬之等人。
当年延安生活环境十分艰苦。父亲与几位同伴患了伤寒,俗称打摆子,浑身无力,整天昏昏沉沉,不停打盹。父亲说,患了伤寒很难治愈,也没什么药,有人躺下去就再也没有起来。后来,父亲听人说,早早起来,不停长跑,跑出汗,能赶走病。他就咬紧牙关,坚持每天早晨不停地跑,直到气喘吁吁,浑身冒汗。没想到这个土方子还真管用,坚持跑了一周光景,身体渐渐痊愈了。
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扩大化,鲁艺的学生也未能幸免,人人过关接受审查,紧张的气氛令人窒息。父亲被怀疑是国民党派到延安的特务,被隔离受审。父亲告诉我,当时,多亏有一位好心的教导员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还是个学生娃呀,为抗日救国来到延安,现在搞运动情况复杂,你就先承认自己是CC(国民党一个政治派系,这里指国民党派到延安的特务),等过了关,将来党和组织一定不会冤枉你。否则,有生命危险。学生娃呀,要先保住你的性命。父亲说,我连CC 是什么都不知道,咋承认?教导员帮着出主意:说,组织上怀疑马可是CC,你是与马可一起来延安的,你就说也是CC。就这样,父亲躲过了一难。我问父亲,你冒着生命危险到延安,竟然被莫名其妙审查,怎么能想通呢?父亲说,毛泽东作为一个政党的领袖,穿着补丁衣服,向大家公开道歉,承认了错误。大家也就没什么怨气了。
1943 年,父亲从鲁艺毕业后,分配到陕甘宁边区警备第一旅宣传队任教员。从此,开始从事剧本创作。1949 年,调咸阳军分区文工队任队长。1951 年,调陕西军区文工团任副团长、团长。1955 年,从文工团集体转业为陕西省话剧团任团长。1959 年,任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几十年来,父亲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延安情怀。他一生钟情于文艺事业。他曾对我说,要想当官,就不要搞文艺。文学艺术事业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信念。我的一些战友当大官了,我并不羡慕,因为我选择了文艺事业。
从上世纪40 年代初期到80 年代,父亲先后创作了若干美术作品。他创作的歌词《保卫西北大合唱》,由鲁艺三届音乐系同学作曲并演出。他还创作了话剧、歌剧、眉户、秦腔等大量剧目。其中个人创作或与他人合作的有《吸血者》《惠燕琴》《杨三悔过》《金龙镇》《度荒年》《军民一家人》《打虎记》和大型歌剧《患难之交》、大型话剧《红都儿女》《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保卫延安》《风云漫秦川》《三代人》《情报处长》等在全国各地演出,反响强烈并获奖无数,而且这些作品在各类媒介上发表和出版,在戏剧界产生广泛影响。
父亲以毕生精力为陕西戏剧事业的发展作出显著贡献,并亲手培养出一批戏剧优秀人才。1997 年12 月,获得中国戏剧家协会颁发的“从事话剧事业愈五十年,为中国话剧事业作出历史贡献”的荣誉证书及奖章。
记得1977 年,我与妻子回西安,晚上准备到五四剧院看话剧。母亲对父亲说:“你晚上要去剧场,就让娃顺道坐你的车去剧场。”父亲严肃地说:“不行!那是给我工作配备的车,还是让他们搭公交车去吧。”为此,母亲想不通,对我说:“别计较,你爸就是太认真。如今想来,党的领导干部,如果都一丝不苟,严于律己,就不会有如此多的腐败现象了。”
2002 年元月,我有幸参加了《诗刊》社组织的中国诗人赴延安采风团活动。活动结束返回西安探望父亲,他兴致勃勃地向我询问鲁艺旧址和延安的情况。回想60 多年前,无数热血青年穿越重重险阻,走进延安这块贫瘠的红色根据地,沐浴来自高原的强烈紫外线,父亲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把一张张飞扬的传单,写在急行军的前沿,他用一幅幅质朴的漫画,加固抗日的营盘。
1986 年,父亲正式离休,他与几位老战友专程赴延安回访,说起延安的见闻,感慨万千。我明白,这一代人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为国为民的艰难实践之中,他们的成长过程充满了抹不去的延安情怀,他们不灭的信念从未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