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津 马春宇 刘赪秀
摘 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下,组织育人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党支部建设作为组织育人的关键抓手,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事关育人方向的准确性。本文系统探索了组织育人新机制,结合实践调研,形成强化党支部组织育人实效的工作思路与具体举措。
关键词:“三全育人”;党支部;组织育人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4.058
“三全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育人新标准、新要求,围绕全员、全程、全方位突破了群体、时间、空间限制,整合所有育人资源要素,形成了一套多层次、多角度的育人体系。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的“十大”育人体系提出要构建组织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把组织建设与人才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随着“三全育人”不断推进深化,如何更好发挥组织育人实效,丰富育人载体,对于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与使命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探索了“三全育人”视域下,强化组织育人实效的路径与措施。
1 组织育人内涵与意义
组织育人强调的是将“组织建设”与“育人功能”结合起来。“组织建设”包括校内各级党组织、党组织领导下的群团组织;“育人功能”指通过教育引领、价值引领,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学生。总的来说,就是高校依托各级党组织与各类群团组织开展政治建设思想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组织与群团组织为组织育人提供了重要的育人载体与政治思想保障,育人功能又反哺组织建设,为组织开展工作指明方向,提供遵循,凝聚力量。两者不是简单的加总,而是更深层次的相互渗透、有机融合。两者的关系是立体的,从而达到“1+1>2”的效果,最终形成组织育人的高质量发展。
2 组织育人实施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在全面规范高校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的背景下,各党组织在加强组织建设、推进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三全育人”更是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但是,综合当前组织育人模式,还存在以下一些普遍问题。
2.1 政治功能發挥不充分
部分基层组织缺乏牢固的“站位意识”,对组织生活制度抓得不实,流于形式,“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好,对党员的培养教育重视度不高,学习活动存在简单化、流程化、片面化的情况,学习教育转化为工作实效的程度还不够深,学习形式缺乏针对性,与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结合不够紧密,缺乏专业教学、技能培训、法制实践等方面的培训,距离指导具体工作、服务社会发展还有一定差距。此外,对组织育人的认识不够到位,导致在落实组织育人过程中,对其方式方法、基本要求把握不准确。
2.2 组织育人合力有欠缺
当前组织育人工作体系与专业教育、群团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够协调,组织与组织之间交流不主动、步调不合拍,降低了整体育人的工作效率。一方面,重专业轻思想的问题仍然存在,可能与重技能培养、轻道德培育的育人理念有关;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在数量与类型上不断增加,但部分社团建设目标模糊,一味追求趣味性,不注重深挖活动的思想引领与人格塑造作用,甚至在社团中带入不良的官僚风气,影响了组织育人的实际价值。此外,当前组织育人职责主要由党团组织和学工线全盘承担,其他组织仅仅配合,缺乏主动性,各组织难以形成“同向发力”的凝聚力量。
2.3 工作理念创新不够强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价,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获得成长。青年学生多是由“95后”“00后”构成,新一代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较大,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性较强,更容易受网络热点、短平快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影响。然而,当前部分基层组织往往止步于开展上级部署的常规工作,习惯于通过传统的教育模式来管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及时联网上线、抓住关键时机、革新育人观念,缺乏将组织育人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有机融合的理念,导致学生认为组织活动仅仅是走过场、做虚功,脱离学习生活实际。
3 组织育人构建主要思路
3.1 加强新时代基层党支部建设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是提升组织育人效能和效度的关键要点。高校要积极创建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室,将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强建好,既要促进业务高质量发展,又要发挥好党建引领的中坚力量;积极创建“名辅导员”工作室,把学生支部建设成为朋辈引领的战斗堡垒。健全完善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体系,不断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将学生党建工作落实落细,在青年学生中凸显党支部的政治功能。积极创建“样板支部”,对标对表“样板支部”建设指标,认真审查当前组织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如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到位,党员先锋模范意识不明显等。要从根本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真正做到“七个有力”,凝聚力量激发组织活力,紧紧围绕育人功能,切实完成推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3.2 打造党支部协同育人体系
坚持党建“一盘棋”理念,主动从顶层设计中统筹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差异与共同点,在尊重各类型党支部特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党建引领作用,做到支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打造党支部协同育人体系,既要抓好党的建设,又要突出育人功能,形成纵横双向发展的育人模式。要创新探索“党建+”路径,以“党建+”为“红色引擎”,覆盖高校日常教研、育人工作中各个环节。比如,实施“党建+”创新创业比赛,鼓励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用专业知识指导比赛选题、规划、设计,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实施“党建+”社会实践,将党支部集中学习与实习活动结合起来,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积极创建“一支部一品牌”
党建品牌是将党建工作亮点、特色、经验做法统筹整合后,形成一套可推广工作新方法。通过品牌化的党建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富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组织育人新机制和新策略,为提升组织育人实效提供了传播载体。组织育人要取得创新性发展,就要充分依托“样板支部”创建,对标争先,形成有借鉴意义、辐射价值的党建特色品牌。高校党支部划分通常分为横向划分与纵向划分,横向划分主要指专业条线,纵向划分主要指学生年级,其划分标准决定了各党支部特色鲜明的本质特征。要充分挖掘支部特点、强点,找准党建业务“双融双促”的融合点,将业务优势转化为党建品牌特色,从而形成一系列示范效应好、社会价值高的党建优秀品牌,为组织育人工作赋能增效。
3.4 完善党支部建设保障机制
“三全育人”是组织育人的实施指导,在实施组织育人过程中,党组织也要发挥好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组织育人功能。一是思想引领前置。学生党支部在新生入学时就要积极开展入党启蒙教育,选拔好一批品学兼优、有家国情怀的学生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学校要将通过把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式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专业学习中提高思政政治素质。二是选优配强队伍。选举产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支委会成员,扎实推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配备好专兼职组织员,搭建一套完备的党建队伍。三是建立任务清单。完善支部组织育人职责,明确支部委员育人清单,定目标、定职责、定标准。四是进行“柔性”管理。要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培培养,鼓励支持党务工作者进行学历进修,统筹资源申报党建方向课题与项目,从而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激发党务工作者在组织育人方面积极作为、贡献力量。
4 强化党支部组织育人实效的具体措施
高校在开展组织育人工作,要紧紧围绕组织育人功能实现,强化组织育人职责:建强三支主体团队,落实“全员育人”;构建主线体系,落实“全程育人”;压实三级主体责任,落实“全方位育人”。
4.1 建强三支主力团队
一是提升全体党员教职工的育人意识。通过树典型、大宣传、深培训等方式掀起实施组织育人的热潮,从日常工作中将组织育人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着力激发教师党员的育人动力。鼓励教师党员在课堂中、生活中加强与青年学生的沟通交流,用好“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发挥教育引领作用。三是发扬学生党员的朋辈育人优势。学生是育人工作主体,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中展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构建良好形象的同时,组建朋辈互助模式,从思想上吸引同学向其靠拢。
(1)建好一支队伍。要旗帜鲜明强调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职责和班子成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青蓝工程:充分发挥老党员、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一帮一”机制,指导青年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与专业素质,全力促进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培养造就出高水平专业领军人才和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头雁工程:积极申报“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切实抓好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素质提升,及时总结经验,撰写总结报告。每年开展一次经验分享交流会,扩大先进经验的辐射范围与影响力,推进党支部工作全面过硬、全面进步。先锋工程: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为契机设立问题导向型“常态化、多样化、个性化”培訓体系,党团系统以及师生支部结对共建模式,构建人才绿色发展通道,推动教师党员党性修养提升。
(2)建设一批示范。坚持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发挥标杆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形成群体效应。闪亮工程:推出“双线并举”的工作模式,一是“团学干部——团支书——学生个人”,二是“学生支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中树立标杆,形成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4.2 构建一套主线体系
以“立德树人”任务为根本遵循,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为行动指南,紧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目标,增强增值引领力,主动搭建育人平台,明确育人方向,科学统筹推进。在组织育人体系中,政治引领这条主线贯穿于各级党团组织、学生社团,作为桥梁纽带联结各类组织的运行与发展。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类组织开展学术类、实践类活动,促进育人功能内涵不断丰富。
4.2.1 用好一个平台
搭建专题理论学习平台,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引领师生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学习教育。
(1)铸魂工程:用好第一议题学习、专题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常规学习方式,每学期开展一次书记、院长思政第一课,组织红歌合唱比赛、知识竞赛、红色电影鉴赏等红色文化的文体类活动,全方位增强师生的政治意识、理论自觉。
(2)芯火工程:开展经验分享交流会,及时传递党员学习成果,交流分享研究心得,以互动形式面向广大师生,宣传推广党建经验做法,切实提高党务工作者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4.2.2 打造一系列活动
继续用好“主题党日+”党建工作平台,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涵,以党建带团建、带群建,积极探索与业务发展同向聚合的融合式发展路径。校党委要发挥好统筹领导职能,引领各部门、各业务共同参与,凝心聚力,形成快速响应、高效执行的组织育人模式。
沉浸工程:着力打造“主题党日+”系列活动,如与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素质提升等融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服务师生,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涵养良好的文化生态。
4.3 压实三级主体责任
一是校党委高校党委要充分发挥旗帜鲜明的政治引领作用,紧密贴合适应国家需要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明确将培育品学兼优、才用兼备的优秀人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核心,加强职能部门与教研部门的沟通联系,汇聚发展力量。二是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重在抓落实。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要抓手,营造风清气正的教学范围;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在职称评聘、人才引进、教材选用等方面把好政治关,履行政治责任;关心关爱学生,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细微处。三是夯实党支部基础。基层党支部要依托好“样板支部”创建,做到七个有力,不断规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
4.3.1 形成一套制度
梳理基层党建的制度体系,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巩固制度建设成果,打通“最后一公里”。
(1)强基工程:健全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做到支委会先行把关、党政联席会讨论决定。制定成熟有效地1套党建工作制度体系、机制办法(汇编成册),规范支部建设,激发支部活力。打造一支系统成熟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提质工程:健全细化考核机制。一是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科学量化“赋分”。明确各组织育人责任清单,以“扣分制”统计育人成效。二是奖惩挂钩“用分”,对分数排名靠后的支部书记进行约谈,对工作方式提出整改建议,构成反馈闭环。
4.3.2 抓好一项研究
瞄准党团建设研究前沿,探寻课程思政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在实践探索中破解思政进专业、进课堂、进头脑的教学难题。
领航工程:一是开展党建、团建研究,如高校党建新思想研究、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探索、青年大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研究、党建团建特色品牌创建研究等。二是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融合研究,深挖专业特色资源,凝练课程思政教学育人亮点。
参考文献
[1]吴珊.“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样板党支部建设的实践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4):2426.
[2]王俊人,谢拙政.“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组织育人路径探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5(04):5054.
[3]胡吉芬,刘明.高校党支部组织育人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