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2023-02-19 15:22陆俊潇眭国荣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

陆俊潇 眭国荣

摘 要:对“劳动”观念的认知水平,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劳动技术水平、劳动精神风貌、劳动价值取向;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不仅是一所学校“树德立人”的基本任务与责任,更是实现社会生产力发展、加快国家供给侧改革的一大助力。高职院校肩负着向各大城镇提供技能技术人才和高素质服务者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建设制造业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理论之基、厚植工匠精神内蕴、加强高职院校关于“工匠精神”的价值观培育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高职院校;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4.043

1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整个历史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人的本质、劳动与人的关系、劳动与社会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认知。

1.1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下人的本质:人是唯一拥有创造性、目的性活动的生物

和其他种类的生命相比,人以何为“人”?马克思在其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区分一个种群、种族的根本立足点,在于其生命活动性质,而人的根本生命性质就是劳动。相比于自然界其他动物单纯满足生存本能、束缚于自己的本能欲求,虽然同为自然的一部分,但人类通过劳动,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在满足自身生存的同时,又通过劳动去适应、改造自然,在不断劳动和不断创造的过程中印证了劳动的伟大以及人类存在的意义,赋予了劳动独特的美感,这正是马克思所描述的“人类的存在论”。

劳动是一种自我限制与延迟,但它延展了人的生存尺度,扬弃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实现了理性自我的觉醒”,因为劳动的存在,人类才得以不断发展进步。马克思主义对于劳动的肯定,说明劳动是人类衍生、进步的根本因素,也概括了人和其他生物的类本质区别。

1.2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下人与劳动的关系:劳动是人通往自由国度的必然之路

毋庸置疑,生存以及生活的需要是劳动产生的起源以及归宿,但是劳动又创造了超乎于生存需要以外的东西。

一方面,劳动能力的提高大大降低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人的一切劳动都带有自然属性,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大脑智力都无法超脱于自然限定的尺度,但是劳动能力不单纯取决于自然因素,劳动能力的提高本质是自然因素和思维能力结合程度的提高,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使用工具,逐渐降低了对于自然的依赖,开拓出“属人”的世界,人类实现了从必然到自然的飞跃。

另一方面,随着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独属于人类的“文化世界”。在劳动和发展生产方式的过程中,人类逐渐懂得了在寻找“真”的基础上,诞生了对“美”的审视,从而懂得用“善”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朋友亲人,实现了一个族群从茫然到理性的巨大飞跃。综合上述,正是劳动,让人慢慢从这个世界的表象走近真理、丰富了人存在的形式、充实了人类存在的意义。

1.3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下社会与劳动的关系:人的社会性本质是劳动的社会性

马克思指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在马克思的眼中,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缔结这种组织关系的,则是劳动的社会性:由于各个人使用不同的生产方式、拥有不同的生产资料,所以就产生了社会分工,即各司其职、各取所需。随着人类不断运用劳动创造、改良生活条件,劳动的创造性力量也开始彰显,伴着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的迭代更新,人类社会也开始进步发展,因此可以說人类社会史本质上就是一部劳动史。

2 工匠精神的理论渊源以及现实意蕴

工匠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当代的延续与发展,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核心内蕴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结合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它又是这个“百年未有之大机遇”的宏观背景下国家民族所迫切需要的精神财富。

2.1 工匠精神的理论渊源

发展自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贯彻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理念。

根据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指示,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娴熟技巧之上的精神诉求。”由此可见,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是职业本领、爱岗精神以及职业精神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更进一步地将工匠精神的具体表征归纳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价值都由劳动创造,一个人将他的知识、技巧、精力、价值追求投入到劳动中的过程正是他实现自我价值和印证自我存在的过程,因此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态度投入到劳动中的过程,就是人在生产事件中不断升华自我、实现更高自我价值的过程。

对于“技精”的追求,同样也深深扎根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国古代的优秀匠人们,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一项事业,以“不为事役,不为物惑”作为基本价值追求,最终达到“道技合一”“匠工蕴道”的最高境界,最终才诞生了沈括、蔡伦等世界级的工艺大师,由此可见这种对于工艺、手艺的执着追求,正是中国煌煌五千年历史文明绘卷的底色之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以来,一直将贯彻弘扬“工匠精神”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理念,他在各种会议、讲话中不断强调,要提高“劳模”和“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水平,在这个提倡高质量发展、加快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劳模”和“高技能人才”是加快我国向世界现代化制造业强国奔进的底气与宝贵财富。面向普通群众,他也强调要做一行爱一行,把质量做优、把技术摸透。这些朴实的描述,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期,依靠问题意识,总结时代特点,弘扬人民情怀和实践精神,从而交出的一份优秀答卷,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增添了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

2.2 弘扬工匠精神的当代背景和现实依据

大工业生产背景下劳动的异化以及新时代高质量产业对于高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

劳动的根本目的固然是生存,但是人在劳动中自我创造、精神享受从而生成自我价值认证这一过程也是不可忽视的,正是这种对于塑造自我价值的追求与渴望,才能为国家民族贡献更多的社会价值。根据经济学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当技术水平达到一定临界点后,单一地增加时间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技能提升增量会逐步递减。然而大工业生产背景下重复、枯燥而且单调的机械性劳动掩盖了人在劳动时精神与体力的付出、异化了劳动的本质、浇灭了人对于追求自我价值的热情,所以强调弘扬工匠精神,就是期望各业各界的工作者在自己工作岗位上认真敬业的同时,能够实现从守正到创新、敬业到爱业的突破,揭示劳动是人创造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本质属性。

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而追求精益求精、质量至上的工匠精神则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精神支柱。习近平鼓励新时代劳动者用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并通过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刷新当代工人阶级精神风貌,推动新时代工人阶级成长进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撑。

3 当代高职院校学校关于工匠精神培育体系建设的相关困境与解决路径

社会和学校是构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主要场所,而高职院校学生则是受教育的客体与践行工匠精神的实践主体,考虑当前构建体系的相关困境以及提出相关解决路径,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3.1 当代高职院校关于工匠精神培育体系建设的相关困境

3.1.1 社会方面:社会氛围不利于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植体系的构建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课业水平不高,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也不如高校毕业生,因此目前大多数人对于高职院校的认知水平还停留在“毕业进厂”“低工资没前途”,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对自身学校、自己专业乃至于自我价值的认可。

随着近些年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发展,拜金主义的泛滥使得当代青年偏离了工作中的价值遵循,一线的工人并没有把手头的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做,技能对他们来说只是“快速变现”的手段,抑或说他们在意的只有技术工艺的经济属性而忽略了其人文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他们职业规划的目标往往都是工资更高、待遇更好地管理岗位,缺乏钻研技艺、打磨技巧、守正创新的内在驱动力。物质决定一切,当前浮躁的社会氛围所引起的人心思变,严重降低了工匠精神在传播培植过程的效能,高职院校的学生面对当前的种种社会现象,往往无法实现观念上的改变与逻辑上的自洽。

3.1.2 校园方面:关于“工匠精神”的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均不完善

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针对自身的社会责任以及义务、专门建立一套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规章制度与话语体系。甚至许多高职院校关于素质教育的管理工作,都下放到学校教务处、学工处乃至于二级学院的教学工作中,并没有做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关于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的培育活动也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往往是某一时间段内,根据政策确定主题、制定活动,至于是否贯彻,是不是常抓不懈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育评价中,技能证书和专业技能成绩往往是最重要的“KPI”。虽然例如“五育”等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早已被普及开来,但是出于对学校就业率和实现工作岗位的需要,学校还是将个人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作为衡量学生优异的最重要标准,对于学生的职业态度和工作理念并无太多考察与关注。由此可见,关于构建工匠精神评价体系尚且不完整。

3.1.3 学生方面: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不足、综合素质水平较低

把学生作为主体来讲,他们面临就业和生存的压力,内卷的社会发展形态,极大程度的遮蔽了工作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展现人生意义的美学属性,因此学生缺乏崇尚技精、笃定信念的责任感,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满足生存而付出的体力和脑力活动,从此别无其他。

而将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客体来讲,高职院校老师这一群体,也在构建工匠精神培育体系这一方面体现出了某些不足。“高学历、少实践、重理论”是当前高职院校老师的典型特征,高职院校老师在知识性和实践性上的失调,是工匠精神养成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于他们来说,工艺革新、工艺美学,这些术语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难以深入具体的培养实践过程中。

3.2 解决路径

(1)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内核,为高职院校构建一套关于传播培育工匠精神的话语体系与评价体系。

各高职院校应当将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作为主要抓手,充实课程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容与解释,藉此加强学生对于劳动本质、人与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关系的了解,培养起学生基础的劳动价值观。此外,根据工匠精神中的“爱岗敬业”“创新思维”“精益求精”等特点,分别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观点做出解释,作为传播培育工匠精神的基本立足点,让培育工匠精神這项工作有的放矢、有理可依。

在构建评价体系方面,要专门设立关于“工艺美学”“职业态度”等方面的课程,并以此设立专门的评价体系与衡量标准,并将此划入到学生优异程度重要评价指标的范畴中去,调动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自觉贯彻工匠精神的主体积极性与内在驱动性。

(2)优化教师结构,丰富工匠精神培育形式,达到知识性与实践性的平衡。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是直面高职院校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一方面,要积极响应国家“双师型”教师的政策,把高职院校老师在具体技术生产岗位的工作经验经历作为教师招聘的重要指标。通过招聘、进修、实习等手段不断丰富学校师资队伍的层次、优化教资队伍结构,并设立“名师堂”等荣誉奖励形式,鼓励教师充分发挥人格魅力,用发扬师风带动学风发展。

在丰富工匠精神培育形式方面,要紧密结合“岗课赛证”相互融通的综合育人机制,坚持职业精神与知识技能并重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构建岗位需求与项目教学相互融合的培养体系,以职业技能和行业素养为核心内容进行完善创新,推动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双提高。要不断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和评价体系,在提倡和培育工匠精神的同时,积极推动职业理念、职业标准、职业理想的融入,让学生全面了解行业实际发展状况,鼓励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和技术岗位参与实训实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技艺与精神的认同内化。

(3)纠正社会不良导向,搭建工匠精神实践平台。

工匠精神的培育和融合离不开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与认同,也离不开培养层面的实践情境与平台。学生只有真正实现专业学习与岗位实践的契合锻炼,经过长期的生产锻炼、工作考验,才能领会内化工匠精神的真谛。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要注重工匠人物宣传、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完善和优化,加强社会舆论宣传、纠正不良价值导向,充分发挥用人评价改革的导向推动作用,让职业院校大学生在招聘录用、职级评定和岗位晋升等方面享受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同的待遇,让技术技能人才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幸福感和成就感。产教融合型企业要充分发挥生产环境、设备资源、行业规范等优势,开展生产工艺革新、能工巧匠展示、技能难题攻关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工作岗位和一带一、一带多的师傅。高职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责任者、实施者,要发挥专业知识、人才资源和科研课题等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案,积极组织工匠精神培育的校内外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张义修.从“劳动塑形”走向现代性批判——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概念的重释[J].哲学研究,2013,(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32.

[3]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高职院校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