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艳
摘 要:谚语是一种文化精神的有效载体。云南民间谚语蕴含了“尚勤戒惰、倡俭抑奢、诚信为本、贵和至上”等价值取向,有着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积极思想和精神与当代企业的精神趋向和道德追求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对当代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谚语;企业;精神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4.034
云南民间谚语在各族民众中世代流传,言简意赅、内容丰富,承载了极其丰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其中有大量积极思想和精神与当代企业的精神文化内涵高度契合,结合时代加以继承和发扬并赋予其新的涵义,能够为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最为核心的体现在尚勤戒惰、倡俭抑奢、诚信为本、贵和至上等方面。
1 尚勤戒惰
云南民间有大量谚语充满了对勤劳的赞美与肯定,对懒惰的憎恶与厌弃。如“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勤劳无人恨,懒惰无人爱”“金子在泥里,幸福在汗水里”“斧快不怕没柴,人勤不怕家贫”“勤起三更,懒睡昼夜”“骏马不怕路遥,人勤不嫌活多”“锄头常用不生锈,石磨常握不生苔”“生意有经一字真,兴业有经一字勤”“摇钱树家家有,就靠自己的一双手”等,传递了勤能兴业、家福在勤等内涵。
尚勤戒惰的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勤”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只要勤劳、不懒惰,就不会出现生产生活物资匮乏的窘况。墨子更是将劳动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勤劳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标志,他还在《墨子·非命下》中表示:“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岂可以为命哉?故以为其力也”,“力”即劳动,唯有辛勤劳动才能拥有衣食得以生存。在对中国文化传承与发扬的过程中,对勤劳的肯定与倡导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优良传统,成为人民大众推崇、遵循的美德。
勤劳能为企业创造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首先从物质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壮大都需要每一位成员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勠力同心、苦干实干才能实现。民间谚语“天生财,地生财,不苦不累不会来”,通俗易懂地强调了只有依靠勤勤恳恳的劳作,不怕辛苦、无惧困难、孜孜以求,才会有所收获、创造财富。其次,“勤”不仅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最重要途径,还是道德层面上的首要美德,具有普世价值,这种价值能够切切实实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为“勤”不僅表现为体力劳动上的拼搏和奋斗,更是脑力劳动中的勤思和创新,企业要进步要实现更快更大的发展,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创新。
尚勤戒惰启迪了艰苦奋斗、勤劳创业的企业精神。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敬事而信”(《论语·学而》),与后来《礼记·学记》中的“敬业乐群”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指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勤劳细致、精益求精,只要崇尚劳动、勤于劳动,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进而达到乐业,自觉地“乐事劝功”,这一自觉在岁月的更迭中逐渐演化为各行各业恪尽职守、全心全意做好自己工作的职业道德,更上升成为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的有关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讲话内涵是一致的,“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一勤天下无难事,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全社会都要热爱劳动,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2 倡俭抑奢
“俭”最基本的含义是节省,不浪费。与“奢”相对。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俭,约也”,“去奢崇约谓之俭”,明确了“俭”就是倡导节约、反对奢侈。节俭首先表现为物质上的节省,强调量入为出、细水长流的财富累积,民谚有云:“丰年俭,灾年足,细水长流最富有”“精打细算,钱粮不断”“不耕不种手中空,不节不省不会富”。另一方面,在道德意识层面,节俭是杜绝奢侈和节制私欲的道德修养。清代语言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俭”进一步阐发:“俭,约也,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意”,认为俭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约束,是对自身欲望的合理节制。“俭”与人的道德修养密不可分,“俭以养德”就是强调通过俭来淳养品德、约束行为,使之提升修养、合乎君子之道。
倡俭抑奢是对自身勤劳付出的认可与劳动成果的珍视。一方面,勤与俭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宋代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告诫人们:“克勤克俭,无怠无荒”,既要能够勤劳,又要能够节俭,不要怠慢和松懈下来;荀子也曾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辛勤劳作、节约用度,就不会贫困;好逸恶劳、奢侈无度,就难以富足。勤能开源、俭能节流,更有民谚“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质朴鲜明地讲明勤劳创造财富、节俭积累财富。“勤俭持家”亦是中华民族实践了数千年的生活智慧和经验总结。另一方面,俭的实质是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劳动不易,劳动有收获更不易,正因为如此才更应当珍惜劳动果实。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是自律与自重,珍惜他人的劳动果实是尊重与感恩。谚语“有钱莫乱花,有饭莫乱洒”“不耕不种手中空,不节不省不会富”“只勤快,不节省,漏桶聚水枉用心”当中所传达的节省、节约、节俭意识,与当今社会提倡的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不谋而合。
倡俭抑奢的文化内涵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勤政和廉政建设。“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倡俭抑奢是对修身自律的坚守。不少人在生活困顿之时尚且能够迎难而上,可是一旦境遇有所改变就会变得骄奢淫逸、不可收拾。人生在世,总有欲求,但如果任其无节制的蔓延与泛滥,就会把原有的善行与良心湮灭,生出“恶心”;只有通过理性与德行来对欲望进行有效的限制,才能够保有一种君子不役于物的精神状态。而理智的俭,自觉的俭,能够培养人的各种美好德行,使人不会为外物所累、坚守自持,而且还能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充实的满足感。企业要以多样的教育形式,拓宽教育途径,广泛动员广大干部、党员、职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劳动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活动中。企业管理者、领导者尤其要发挥先锋示范作用,以勤为本,以俭养德、清廉自律,并以俭率人,带动广大职工群众,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风貌,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倡俭抑奢体现了居安思危的清醒。民间谚语“没有用不完的水,没有吃不完的粮”“出门走路看方向,穿衣吃饭量家当”“纵有万石粮,浪费不会长”“会吃吃一年,不会吃吃一天”,朴素的语言传达出居安思危、量体裁衣的清醒意识。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节制有度是一种眼光,更是一份责任。节俭是资源的科学高效配置和应用,可以有效地避免铺张浪费、损害资源,出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状况,使好钢真正用在刀刃上,促进生产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效用,提高企业的运行质量和水平,保持长久的增加财富;另一方面,杜绝浪费、奢侈是一种危机预见意识,在顺利富足之时,不能被一时一地的繁荣蒙住双眼,丧失危机意识,要未雨绸缪,厉行节约积累财富以防备不时之虞,避免事到临头无法渡过难关。没有忧患意识,不知节俭,必定会造成已有成果的迅速流失、已有优势的飞快丧失。这种居安思危的清醒实际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
3 诚信为本
诚信是贯穿古今的精神道德源流。我国古代一直非常重视生产以及流通领域里的诚信,“以量度成贾而征续,以质剂结信而止讼”(《周礼·地官·司市》),周代主张以诚信来平息市场纠纷,通过度量确定价格而招徕购买者,通过质剂结成买卖双方的信任而避免争讼。管子主张“是故非诚贾,不得食于贾”(《管子·乘马》),意思是要做生意首先必须诚实,否则就不允许入这一行,这相当于今天的市场准入。当代市场经济究其本质是信用经济,它有着重视道德特别是诚信的特性。在商业领域中讲诚信能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建立、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云南民间谚语特别强调商业领域里的诚信:“诚招天下客,财从信中来”“好销售货真价实,得买主童叟无欺”“经营要诚,货物要真”“自古买卖有规矩,交情为重价合理”“经营信为本,买卖礼在先”,主张经商者要诚实守信,不做弄虚作假、短斤少两、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事。
诚信是立业之本,是当代企业奉行的生存信条。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它“虽然不像物质产品那样会给企业直接带来利润,但它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是企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无形的原动力”。民间谚语说“生意人讲信誉,栽花人讲节志”“商店信誉胜万金,货真价实有知音”“特产开财源,信誉结人缘”“诚招天下客,财从信中来”,有远见和成功的商人、企业家都将诚信视为企业最基本的经营理念,讲信用重信誉,因为“投机倒把,一回假,二回垮”“做黑买卖吃不了一辈子”。诚信还考量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行业自律。企业不能将单纯的经济利益视作最本质的目标,还要讲社会公德,承担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责任;遵循行业准则,遵守政策法规。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只顾一时得失,失信于民众和社会是自毁前程的短视行为。
诚信是促进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谚语云“公平交易有口皆碑,亏心买卖信口瞎吹”“買卖讲公道,顾客做广告”“秤平斗满,顾客心暖”,作为市场交换的一种人际互动关系的准则,诚信不仅维护着消费者的权益,它使利益分歧和冲突在相互的约束和尊重中实现责任和权利的统一,维护每一个个体的合情合理的利益;减少纠纷,缓解和调和人际矛盾,形成互信互惠的市场氛围,保证交易的公平、顺利进行,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
4 贵和至上
“和”有和谐、和合之意,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云南民间谚语关于“和”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合作共赢。
云南民间有相当数量的谚语体现了各族人民对自然的朴素认识,蕴含了保护自然、珍视自然,与自然长久、和谐共存的可贵意识。比如“森林是气候的梳子,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森林是大地之肺,大地是万物之母”“有森林才会有水,有水才会有田地,有田地才会有粮食,有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林好鸟自投,鸟多林更稠”“处处林木常青,年年风调雨顺”,强调了森林对于人类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树美需要有叶,地肥需要有水”“有田有地没有水,好比劲弓少根弦”“水库装满水,不怕田张嘴”,人人皆知水是生命之源,要保护水资源。“心不贪,鱼满缸;心不足,鱼灭族”,告诫人们获取自然资源时要有克制与限度,取用有度是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与自然和谐体现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远见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企业在谋求发展、获取最大化利益的同时要重视和规范环境管理,关注大气污染、废水污染、垃圾污染等问题,自觉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与他人和谐体现的是一种友善、互利的处世态度和道德追求。在商业行为中,和气能生财,谚语说“和气为贵,公平为高”“热情经营堆金积玉,和气买卖进宝生财”。和气首先体现的是经营者的修养,待人热情有礼,大度接受别人的挑剔,在非原则问题上不斤斤计较,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包容,由此换来的是消费者更大的诚意和信任,正如谚语所说“人无笑脸莫开店,好店三年不换客”“挑来拣去平常事,交易不成仁义在”。其次表现为对消费者的尊重,谚语说“货有高低三等价,客无远近一样待”“生意不成仁义在,道声再见客还来”,平等待客,尊重顾客的选择,给顾客留下好的印象,在细水长流的买卖经营中最终成就的是经营者自己。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云南民间也有表达这样意思的谚语,“同槽猪儿猪拱猪,同行生意生嫉妒”“卖螺蛳的恨卖鱼的”,传递的是一种负能量的观念。市场环境中竞争无处不在。传统的贵和思想对企业正确处理竞争关系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首先,要能正视同行间的利益之争,肯定他人价值追求的合理性,不能置他人利益于不顾,做损人利己、恶意竞争的事。其次,要有合作共赢的理念。企业之间、行业之间不仅有竞争,更有交流与合作。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自然也可以成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精诚合作,互惠互利、共生共荣。
企业的生存、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与自然界、与社会、与身处其中的人和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本着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理念处理好这些关系,企业才能行稳致远。
5 结语
云南民间谚语里蕴含了大量优秀的思想和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企业应当在准确把握精神文化建设方向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特点以及地域文化特点等,寻找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挖掘它的当代价值,为自身的精神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途径。
参考文献
[1]潘安成,王莹,常玉凡.“勤俭持家”之下的中国传统企业成长模式研究[J].管理学报,2020,17(6):824832.
[2]杨明辉.中华传统美德丛书.勤俭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詹水源.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勤俭为魂[J].武钢政工,1998,(05):2324.
[4]乔东.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9,33(05):3542.
[5]胡发贵.中华传统美德丛书.诚信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李晏墅.诚信经营:企业经营的信条[J].经济管理,2002,(0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