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口腔癌的临床效果

2023-02-19 08:18赵驰金芮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口腔癌放射治疗生存率

赵驰,金芮竹

作为头颈部恶性肿瘤常见种类之一,口腔癌为发生在口腔内的恶性肿瘤,包括舌癌、牙龈癌、口底癌、唇癌、口咽癌、软硬腭癌、颜面皮肤黏膜的癌症等,其中大部分癌症属鳞状上皮细胞癌[1-2]。一般来说,早期口腔癌经单纯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均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95%,但由于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展为中晚期,单纯手术治疗难以完全清除病灶,且术后复发率或出现淋巴结转移率可至30%~50%,此外,如果术中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晚期口腔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更高,因此,有研究提出,中晚期口腔癌患者应用手术联合计划性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也可经由放疗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达到改善临床病症的目的,但能否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则需进一步深入探讨[3-4]。以往临床针对晚期口腔癌的治疗常用放射疗法,在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抑制癌细胞扩散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相当多研究发现,单用此疗法总体预后质量并不高,若能与化疗同步进行则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本研究观察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口腔癌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收治的晚期口腔癌患者54例,根据双色球自由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男19例,女8例;年龄48~75(61.49±5.62)岁;发病位置:舌9例,唇3例,齿龈7例,口底2例,颊黏膜4例,软硬腭2例。对照组男18例,女9例;年龄46~74(61.31±5.52)岁;发病位置:舌8例,唇2例,齿龈8例,口底3例,颊黏膜5例,软硬腭1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口腔科学》[5]中晚期口腔癌的诊断标准;②均出现口腔不明原因反复出血、溃疡不愈且伴有肿块、结节、白色斑块、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且均经临床病理学等检查确诊为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③临床资料完备;④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剔除标准:①入组前1个月接受过放化疗治疗的患者;②存在放化疗相关治疗禁忌证的患者;③对研究所用药物产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④合并存在严重躯体器质性疾病、其他重要脏器严重功能衰竭、鼻咽部原发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⑤合并存在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重度抑郁症或交流障碍的患者;⑥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中途脱落研究的患者;⑦治疗依从性极低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同步化疗联合放疗的治疗方案:化疗方案全部采用TP方案(化疗前常规预防过敏),即在治疗第1天给予紫杉醇注射液(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25~140 mg/m2静脉滴注,连续滴注3 h;之后给予注射用顺铂(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80 mg/m2静脉滴注,分为2~3 d滴注完成,该化疗方案主要在第1、4、8周进行。在第1周化疗完成后的第2天开始进行放射治疗:常规分割并应用4~8 MV X线进行照射治疗,主要照射患者原发病灶及其周围可能侵犯的部位和转移的淋巴结,颈部应用切线野联合局部电子线补量,控制治疗剂量在60~70 Gy,预防剂量在50~54 Gy。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放射治疗,其放疗方法同观察组。2组疗程均为8周,患者治疗过程中均给予抗炎、升白细胞等支持治疗。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及1年生存率。肿瘤标志物包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良反应包括放射性皮肤病、口腔黏膜炎、胃肠道反应、脱发及白细胞减少[7];随访1年,每隔3个月进行1次电话或门诊随访,统计1年生存率。

1.5 近期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相关标准进行评定。完全缓解(CR):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且无新病灶产生,持续时间≥4周[8];部分缓解(PR):治疗后肿瘤面积缩小范围>50%,未出现新的病灶,持续时间≥4周;稳定(SD):治疗后肿瘤面积增大范围<25%或缩小范围≥50%,未出现新的病灶,持续时间≥4周;进展(PD):治疗后肿瘤面积增大范围≥25%或出现新的病灶。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近期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3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7,P=0.029),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NSE、CEA及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NSE、CEA及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2.3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放射性皮肤病、胃肠道反应、脱发及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2.4 1年生存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59.26%(16/2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9.63%(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8)。

3 讨 论

引发口腔癌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常见的有长期吸烟、饮酒、异物刺激或紫外线照射、营养不良、黏膜红斑或白斑、不良卫生习惯等,其发生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9%~3.5%[9-10]。由于口腔癌早期阶段并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大多无感觉或仅有轻微痛感,待到口腔内出现明显的肿块、结节、白色鳞状斑块、红色斑块或长时间溃疡难以治愈时方有所察觉,然而此时病情多进展至中晚期,患者基本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导致临床病症逐步恶化至影响自身吞咽、说话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安全[11-14]。

放射治疗是当前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适应证广泛、耐受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在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并防止其进一步生长与增殖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解剖结构、功能,减少面部损毁、组织损伤等治疗后遗症,既可提高对肿瘤的局部控制效率,又可保护患者的口腔基本功能,使其维持较高的生存质量[15-17]。化疗主要通过口服、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脊髓腔内注入、静脉注射等将抗癌药物注入患者体内以达到杀灭肿瘤细胞活性的目的,与放射治疗联合使用可取得与手术为主导的综合治疗的相似疗效,并且可尽量保全器官及其功能[18-19]。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放化疗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59.26%,且治疗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下降,提示化疗联合放疗在提升患者近期疗效及延长生存时间方面的优势大于单纯应用放射治疗,这是因为化疗应用的紫杉醇是现今临床已知最有效的天然抗癌药物,在杀灭癌细胞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顺铂则具有广谱抗癌作用,可显著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使其DNA功能遭受破坏进而难以生长繁殖,此外,该药还可增加放射治疗的敏感度,且不会叠加化学及放射毒性,因而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20]。将化疗与放疗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进而加速癌细胞的凋亡,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除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外,放射性皮肤病、胃肠道反应、脱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化疗联合放疗的治疗安全性有一定保障,但相比较单纯放射治疗仍不可避免会引发较多的不良反应,需在治疗的同时积极给予抗炎、升白细胞等支持治疗,以便患者可耐受不良反应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晚期口腔癌患者应用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控制病灶的进展,延长生存时间,但治疗期间需积极对其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以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口腔癌放射治疗生存率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