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治疗基因1b型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2023-02-19 08:18陶西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尔巴格拉聚乙二醇

陶西磊

基因1b型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肝脏炎性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体液、吸毒与血液等,患者多是由急性丙型肝炎引起,后期还会出现腹胀、黄疸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症状,严重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1]。约有80%的基因1b型丙型肝炎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而病情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患者占总人数中的70%以上。由于基因1b型丙型肝炎发病机制较复杂,当前临床对基因1b型丙型肝炎的治疗,是以持续抑制或清除患者体内HCV、减轻患者肝脏损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2]。因此,为治疗基因1b型丙型肝炎,做好患者体内HCV清除工作至关重要。为保障患者健康,加强基因1b型丙型肝炎治疗,采取抗病毒治疗十分关键。临床治疗基因1b型丙型肝炎常规采用干扰素α-2b,但由于其生物半衰期较短,需多次给药,难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临床效果[3]。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在2018年才被批准在国内上市使用,其效果虽可人,但由于其在国内临床应用时间较短,缺乏足够经验,因此,需对其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观察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治疗基因1b型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3月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基因1b型丙型肝炎患者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22~67(47.69±2.78)岁;病程2~10.5(5.94±0.76)年。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基因1b型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无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排除标准:(1)参与本研究前接受过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2)患有免疫性疾病及药物使用禁忌患者;(3)难以配合临床研究患者。

1.3 治疗方法 29例患者均在接受护肝、保肝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爱尔兰MSD International GmbH生产)1片口服,每天1次,疗程为12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HCV-RNA载量:比较治疗前、治疗4、8、12周后HCV-RNA载量。(2)治疗情况: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CV-RNA、HCV病毒载量水平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持续应答:治疗12周,患者ALT水平在正常范围内,HCV-RNA为阴性,HCV病毒载量持续减少或未检测出;复发:治疗12周,患者ALT、HCV-RNA水平已恢复正常,HCV病毒数量无减少或反弹,随访患者发现仍存在异常问题;无应答:治疗后与随访期间,患者ALT、HCV-RNA、HCV病毒数量水平均无好转迹象。(3)肝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置于离心机,转速3 000 r/min,保持离心半径为10 cm,离心5 min,检测患者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4)HCV-RNA转阴:观察患者HCV病毒数量、HCV-RNA转阴情况,计算转阴率。(5)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失眠等不良反应。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HCV病毒载量比较 29例患者治疗前HCV-RNA载量为(5.89±0.43)×107U/ml,治疗后4、8、12周,HCV-RNA为未检测出(TND)。

2.2 治疗情况 29例患者中,持续应答29例,复发7例,无应答0例,总应答29例,应答率为100.00%。

2.3 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治疗12周后ALT、AST、TBil、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9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2.4 HCV-RNA转阴情况 治疗12周后,29例患者中HCV-RNA转阴29例,转阴率为100.00%。

2.5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29例患者发生失眠1例、白细胞减少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90%。

3 讨 论

HCV属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其基因较易产生变异,目前已知其至少可分为6个基因型及多个亚型,我国流行的丙型肝炎以基因1b型和基因2a型较常见,其中又以基因1b型最多见,约占56.8%,其次为基因2型和基因3型,基因4型和基因5型非常少见,基因6型则更是相对较少;丙型肝炎患者若HCV病毒血症持续6个月仍未能有效清除者则转变为慢性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慢性化高达55%~8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是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慢性HCV感染20年后,肝硬化发生率为5%~15%,其中肝硬化失代偿年发生率为3%~4%,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一旦发展成为肝硬化,HCC年发生率2%~4%;目前已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一旦发展成为肝硬化,10年生存率约为80%,如患者再出现失代偿,则10年生存率会骤降至25%,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一旦被诊断为HCC,其第1年的病死率更是可能高达33%[4]。

鉴于基因1b型丙型肝炎在我国具有较高发病率,患者患病后,由于病毒不直接损伤患者肝脏细胞,仅在患者机体内持续、快速复制病毒,多数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5]。但如果患者患病后,并未得到及时治疗,极易增加患者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病风险。因此,加强基因1b型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抗病毒治疗,对减轻患者肝脏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6]。以往临床对基因1b型丙型肝炎进行治疗常选用普通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是一种由聚乙二醇与干扰素α-2b合成产生的新型干扰素,由于聚乙二醇具有完整结构,可通过降低蛋白酶水解能力,提升干扰素生物活性[7]。将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经皮注射入患者体内,由于延长了药效吸收时间,进一步减缓了代谢速度,延长了半衰期,可有效避免峰谷效应,从而达到良好抗病毒功效[8]。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可调节患者免疫功能,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达到调节免疫反应、激活肝细胞基因、表达各种抗病毒蛋白目的;配合利巴韦林可达到较高病毒应答率,从而缓解患者病情。但由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具有峰谷效应,仅可间歇性抑制病毒复制,难以维持长久疗效,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9]。

自直接抗病毒药物(DDA)在我国成功上市以来,我国对丙型肝炎的治疗,逐渐由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过渡为非干扰素治疗,揭开了国内丙型肝炎疾病治愈的新篇章。相比于以往常用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作为一种DDA,近年来成功在中国上市,其属一种新型的DAA药物组合制剂,通过口服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显示出优于其他药物的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艾尔巴韦格瑞韦片为一种固定剂量的抗病毒药物,对基因1b型丙型肝炎成年患者疗效更加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29例患者中,总应答29例,应答率高达100.00%,表明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治疗基因1b型丙型肝炎早期应答率更高,具有较高安全性,具有良好应用效果。这与许佳音[10]研究结果一致。

患者口服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被人体吸收后可结合于患者肝细胞膜,对病毒复制具有抑制作用,有助于促进患者AST、ALT等肝功能指标恢复。此外,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还可从根源上阻断炎性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12周后ALT、AST、TBil、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陈瑾等[11]研究结果一致。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相比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经口服给药,更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29例患者经12周的治疗, HCV-RNA转阴29例,转阴率高达100.00%,表明基因1b型丙型肝炎患者经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HCV-RNA转阴率。血清HCV-RNA转移情况对检测患者抗病毒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将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用于基因1b型丙型肝炎患者,患者血清HCV-RNA转阴效果明显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利巴韦林联合治疗。艾尔巴韦对基因1b型丙型肝炎患者具有较高耐受性,而格拉瑞韦是一种丙肝病毒蛋白抑制类药物,除对病毒复制具有抑制作用,还可降低丙型病毒传染性[12]。本研究中29例患者治疗后,发生失眠1例、白细胞减少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6.90%,表明基因1b型丙型肝炎患者接受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治疗患者不良反应更少,用药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治疗基因1b型丙型肝炎的效果较好,早期应答水平高,患者肝功能改善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尔巴格拉聚乙二醇
格拉迪丝·韦斯特:协助开发全球定位系统的隐藏人物
夏尔巴族源与迁徙历史再探
善良带来的好运
夏尔巴人研究综述
意外的好运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猪胰蛋白酶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甘露醇在结肠镜检查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格拉司琼对于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
聚乙二醇嵌段长碳链二酸共聚物的合成与酶降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