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存祥
【摘要】文章针对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讨,简要介绍了体验式学习的概念,明确了体验式学习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了实际运用体验式学习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运用对策.根据研究结果可知,教师加强对学生体验感受的重视,合理优化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形式,采取多主体教学评价等措施,能够促使体验式学习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小学数学;运用
引 言
随着当前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重点发生了极大转变,更加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在此情况下,各种新式教学方法被逐渐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而体验式学习由于其本身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丰富性以及趣味性获得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时效性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加强对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际运用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体验式学习概述
体验式学习就是通过实际体验展开学习的教学方式.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通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借助肢体、思维活动展开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个体意识.体验式学习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学生亲身经历;情感生成;师生之间的平等;以学生情感体验为核心;通过情感积累,逐渐探索活动背后的知识.
二、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验式学习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理念之间有着极高的契合度,都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体验,通过主动探究,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更加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和能力.相较于传统刻板、单一的教学方式,体验式学习更加灵活,其课堂氛围也较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其对很多事物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借助体验式学习,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较好的作用.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体验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这就意味着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实际需求.相较于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体验式学习更加重视学生的感受.教師通过体验式学习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二者始终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每名学生的想法,认真解决学生的问题,强化学生的体验感受.
(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基础知识、解题思路和方法等直接告知学生,再指导学生按照其传授的经验、知识等进行解题,这就导致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无法进行主动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成为学习机器,其自主思维和思考能力也会逐渐退化.相比之下,体验式学习则是让学生切实体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探究活动,获得相应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可经历自主探究过程,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这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关注知识传授
确定教学目标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有着指导教学设计的作用.但就当前体验式学习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在教学目标设置过程中,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方法的影响,存在过度关注知识传授、忽视学生体验的情况.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虽然已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但是关于学生情感体验方面的目标相对浅显,或者缺乏指导作用.教师重视知识传授方面的目标,无法实现对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使学生很难产生情感共鸣,严重影响了体验式学习的应用效果.
(二)教学过程重视活动形式
教师在运用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过于重视活动形式、忽视学生实际感悟的情况.为实现对体验式学习的运用,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过于重视活动形式,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在了情境创设、体验流程等方面,缺乏对学生生成性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视.整个学习过程更像是为完成任务而走流程,使得学生的体验感不佳,无法从活动中获得真切感受,无法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反而增加了实际教学负担,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价主体相对单一
教学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教师了解相应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学生实际水平以及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为后续教学设计提供指导.尤其是体验式学习,其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感受以及学习需求,因此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运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无法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且体验式课堂设计仍然是从教师角度出发的,并未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全面了解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
(四)缺乏对学生差异的关注
学生自身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不同,这使得不同学生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在实际开展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所有学生参与体验的情境、活动内容以及面对的任务、问题都是相同的,这就导致只有适合相应情境、节奏以及问题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而其他学生则成为“背景板”或者“观众”.这使得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缺乏体验感和参与感,从而抑制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积极性.
四、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策略
(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重视学生体验
为保障体验式学习的运用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需要结合当前素质教育背景、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及体验式学习特点,确认合理的教学目标,着重强调学生体验感受.对此,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观念,充分理解体验式学习的优势、特点,并在全面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对于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实际生活背景,探寻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所处环境之间的连接点,并将其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启发和引导的角度,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对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作用.对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应着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和参与度.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体验过程中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二)科学运用体验学习,强化学生感受
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体验感受,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学情等,合理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感受,保障体验式学习的效果,避免体验式学习浮于表面.
1.趣味引入,展开体验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为保障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实际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学生生活经验,合理创设生活情境.例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进行知识展示,并以卡通人物为主人公,设计相应的计算题目,以此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投入学习当中.
2.情境创设,氛围体验
情境创设是体验式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式,主要是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环境氛围,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促使学生能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合理进行情境创设.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可将生活用品帶入课堂,并为其标价,通过创设商品买卖情境,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商户和顾客进行交易,以此开展体验式学习,这可有效增强课堂氛围,提高学习过程的丰富性.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学生能够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3.交互活动,投入体验
对于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探究以及讨论的空间,这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和思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并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小组比拼,这样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使学生在游戏中不断获得知识和体验,实现寓教于乐,强化学生体验感受.
(三)展开多样教学评价,提高学生信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十分期待受到教师的关注和认可,因此教师可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展开教学评价,以此发挥教学评价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作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实际开展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一方面,教师应采取多元主体评价措施,将学生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通过考试、课堂提问、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课堂氛围等展开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既能够让学生逐渐明晰自己的实际学习需求,又能够让教师明确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体验、感受以及需求,为后续教学设计的优化、调整提供可靠参考.另一方面,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评价思路,在以学生感受为主的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加强对教学过程评价的重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以此合理进行后续教学活动的调整.同时,教师在开展过程性评价时,应以积极、鼓励的语言为主,对学生表示充分的尊重和肯定,以此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确保学有所得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解能力差异.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想象力,容易产生发散思维,且生活经验较少,因此其对同一事物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过程中,针对“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将其拼成长方体,则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这一问题,不同学生的回答可能会不同,这就是理解能力方面的差异.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这种差异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第二,学生学习兴趣、基础知识以及数学能力方面的差异.不同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不同,对学习的兴趣不同,在教学过程中的配合度不同.因此,在实际开展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这种个体差异,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进行课堂设计,以此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等,合理进行小组划分,确保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切实参与课堂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所有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意见、看法的空间和平台.此外,教师在设计引导问题和课堂任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保证问题的多样化、多层次性,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结 语
体验式学习以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为核心,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肢体、思维的活跃度,使学生逐渐积累情感、经验,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体验式学习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个体差异,从学生的需求、感受出发,合理进行教学目标、流程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相信随着对体验式学习模式、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运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婷.通过学情分析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路径探析[J].甘肃教育研究,2022(8):67-69.
[2]侯元凤.浅谈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8):188-190.
[3]毛世宁.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路径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2):67-69.
[4]孙婧.循循善诱,激发潜能重体验: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