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2023-02-18 19:04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幼小行为习惯幼儿教师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闵 杰

幼儿阶段的教育多是以游戏或者各种活动为媒介,将幼儿一日活动与知识学习有效串联,借助游戏化课程完成幼儿教育。因此,幼儿教育环境相对宽松,同时教学内容具有极强的丰富性,以满足幼儿成长需要。但小学教育对幼儿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应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使每位幼儿能轻松过渡到小学,适应新的环境,同时将幼儿教育整体质量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可见,对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的探讨十分必要,且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价值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助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推动力。在幼小衔接视域下,幼儿教师必须在行为习惯培养环节重视幼儿兴趣的持续激发,使得幼儿能在学习过程中释放出自身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并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大胆创新。在幼小衔接前提下,幼儿教师应借助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帮助幼儿了解探索知识全过程中的乐趣。幼儿伴随着良好行为主动接触与寻找新知识,可以激发新的兴趣点。在此前提下,教师把握住幼儿兴趣培养关键节点,依托多元活动以潜移默化方式培养其行为习惯,助推幼儿兴趣激发,实现学习创造性与积极性的有效提升。

(二)增强适应能力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推动幼儿自主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幼儿自理能力得以不断形成并获得持续磨炼,实现幼儿社会性发展,帮助幼儿塑造出健全人格。在幼小衔接前提下,好的行为与习惯可以确保学龄前幼儿能适应小学生活,同时也会给幼儿情绪的良好发展带来积极作用。幼儿不仅可以凭借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情绪进行有效控制,还能做好及时调节,更好地应对各种环境下的变化情况。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成功培养可以使幼儿环境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帮助幼儿适应新的生活。

(三)提升交往能力

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依托交往能力将自我价值不断实现。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可以帮助幼儿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健康前行,使得幼儿可以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轻松走入社会性发展。在幼小衔接前提下的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能帮助幼儿获得一定的交往能力,增强其情感体验。幼儿将在换位思考的方式下去感受别人的情感,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懂得运用科学方式去处理同伴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更好地处理事情。因此,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不断培养,助推其交往能力持续发展。

二、现阶段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不足之处

(一)缺少系统指导

在幼小衔接前提下,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缺少系统性与指导性。教师是幼儿启蒙教育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直接关系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质量。但目前,部分教师对幼儿需要养成的行为习惯内容不明确,导致培养计划缺少系统性与连续性。例如,语言习惯、交往习惯和生活习惯需要拟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并设计相应实践活动,通过具体实践完成幼儿行为习惯的成功培养。由于部分教师未能在正确方向下开展行为习惯培养,影响幼儿教育的最终效果。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在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多是轻描淡写地对幼儿进行提示,未能运用简练语言传递正确做法与观点,使得幼儿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暴露出习惯培养缺少系统指导的根本问题。

(二)未能长期坚持

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中快速完成,必须持续坚持。部分幼儿在该过程中并不能长期坚持,影响其行为习惯培养效果的提升。部分教师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存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导致断断续续的培养方式给幼儿带来不利影响。幼儿会在学习或者游戏中随便放弃,不利于其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此同时,短期效果让幼儿产生一种错觉,导致幼儿在面对幼小衔接知识时感到困难,很快放弃,无法继续坚持。

(三)针对性不明显

幼儿的成长环境不同,性格特点也存在差异,这会直接影响幼小衔接前提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效果。部分幼儿在周围环境或者家庭等因素下,能很快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却未能在其他方面进行有效提升。还有的幼儿受到内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无法快速形成良好习惯,但其他方面提升效果明显。在此前提下,部分教师未能考虑到幼儿差异特点,采用面向全体幼儿的教学方式,导致幼小衔接下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方案缺少针对性与层次性,使得培养效果无法最优化。

(四)关注程度不高

部分家长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未能足够重视,没有积极配合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成为阻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幼儿教育全过程中,家长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不够重视,多是关注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认为行为习惯养成可以放在小学阶段。但学龄前儿童自身心理发育不够成熟,易出现侥幸心理,易逃避困难。家长未对幼小衔接下的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有全新认识,不重视情况严重,导致幼儿不能带着良好行为习惯走入小学环境,易让幼儿产生升学压力。

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衔接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环境是开展幼小衔接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教育资源,需要幼儿教师对环境资源合理利用,确保幼儿在良好的幼小衔接环境下获得良好行为习惯的成功培养。在衔接环境中,幼儿才能带着浓厚学习兴趣去探索知识并加以运用,强化其知识运用能力,获得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培养。为此,幼儿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成幼小衔接环境创设,对幼儿探索与学习兴趣进行持续激发。

一方面,激发出“上小学”欲望。幼儿教师要保证幼小衔接环境创设应与教育目标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培养方向正确。例如,以“我上小学了”为培养主题,开展主题活动。幼儿在参与过程中会制作小学需要使用的用品,也会借助绘画方式展示出脑中想象的小学生活。教师将幼儿作品放置于主题墙或者手工角的位置,幼儿可以随时观赏,并相互分享制作过程与经验。幼儿会讲述自己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我希望在小学里可以学到更多知识”“我想在小学校园里认识更多的朋友”等,将幼儿想上小学的欲望成功激发。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得幼儿能主动规范自身的行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另一方面,教师创设与幼小衔接相关的学习环境,以“看谁爬得高”为主题,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将主动举手发言、不迟到、认真听讲、看谁坐姿正确等行为习惯培养内容融入主题活动。教师鼓励幼儿相互监督并纠正不足,帮助幼儿在自我管理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组织多元活动,促进习惯养成

时间观念的形成对幼儿一生有着深远影响。为此,幼儿教师应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帮助幼儿形成时间观念,更好地规范自身的行为,促进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幼儿能明白如何珍惜与利用时间,又如何去遵守时间,从而合理安排时间,养成今日事今日毕、不拖拉的好习惯。例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基于幼小衔接工作开展需要,带领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时钟,使得幼儿能初步形成时间观念,了解时间的快慢并尝试去安排与运用时间。首先,教师借助多媒体等设备播放出《淘气的小黄莺》的视频,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小黄莺唱歌那么好听,但是没有获奖呢”,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回答“它迟到了”。此时,教师引入时间概念并出示图文,帮助幼儿理解。其次,教师讲述不按时起床的害处,让幼儿看到白胖胖的小女孩,还有瘦弱的小男孩,鼓励幼儿回答“谁的气色看起来比较好”。幼儿在对比与观察中回答“小女孩”,同时产生疑问“为什么小男孩那么矮”。教师随之引导幼儿对比两个小朋友日常作息时间,幼儿马上意识到“小男孩不按时睡觉,是个夜猫子,早上也不起床”。最后,教师鼓励幼儿思考“什么时候起床比较合适呢”“晚上应该几点睡觉”。幼儿会调动生活经验去回答,从而形成时间观念。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组织相应的社会活动,以“做事不磨蹭”“课间十分钟”“我的周末计划”等为主题,帮助幼儿规划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任务,推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加大教育合力,夯实成长基础

幼儿园教育不仅要重视教师引导,还应与家长深入沟通,借助家园合作方式帮助幼儿更快更好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除此之外,幼儿园、家长与小学之间也要进行相应沟通,确保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与小学教育内容和方法相匹配,夯实幼儿成长基础。教师应依托互联网和软件跟家长实时沟通,采用家长会或者网络沟通等方式引导家长关注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在家时,家长需要引导幼儿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家长可以安排幼儿扫地、收拾餐桌、整理床铺和学习用具,使得幼儿在幼儿园形成的一些习惯可以在家中延续,强化其行为管理意识。幼儿园还应与小学进行沟通,组织大班幼儿去小学参观,让幼儿在真实环境当中感受小学生活,有意识地规范行为,成长为一名优秀小学生。又如,教师考虑到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鼓励幼儿在家长陪同下共同参与社会组织的活动。幼儿在社会宣传与服务活动中获得锻炼并增强体验感,懂得适度规范行为。家长还可以将朋友邀请到家中,鼓励幼儿做小主人来招待家中客人,能灵活运用准确语言去沟通,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获得社会性品质的进一步发展。

(四)增强任务意识,助推习惯培养

幼儿自身任务意识相对薄弱,经常遗忘书包、水杯或者回执单。幼儿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开展行为习惯培养,增强幼儿任务意识,助推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幼儿园中,教师会通过互动了解幼儿遗忘事情的原因,幼儿会回答“我妈妈可能没有把我的水杯装进来”“我奶奶忘记把签好字的回执单给我”“我的书包忘在爸爸车里了”。为此,幼儿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习惯培养内容,引导幼儿带着主人翁精神去整理书包,意识到书包是学习用品,是小学生必须准备好的学习用品,应该在每天写完作业或者睡觉之前整理好,而且要做到自己提醒自己,不能依靠别人。此时,幼儿会意识到“回执单是老师交给我的任务,我一定要完成”“我要提醒爸爸妈妈去签回执单”,保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师在班级中组织“小小值日生”的活动,鼓励幼儿灵活使用工具去劳动,将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技能用于值日任务。教师还可以要求幼儿转述活动任务内容给家长,对幼儿转述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幼儿能根据任务内容去完成,不仅形成任务意识,也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基于幼小衔接,培养语言习惯

首先,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能力,多玩相应的小游戏,例如,“听口令,做动作”,教师说举手,幼儿会高高举起自己的手;教师说坐直,幼儿会调整坐姿完成口令。幼儿听话兴趣得到激发,增强听觉敏锐力并做出正确判断。其次,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设计语言活动。例如,鼓励幼儿讲述出游的经历、编创小故事。在幼儿遇到表达困难时,耐心等待幼儿思考并组织好语言,使其厘清思路并清楚表达。教师组织“故事大赛”“新闻播报”“气象预报”等活动,使得每位幼儿能上台表演。幼儿可以主动收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资料总结与整理,大声并清晰地说出“城市、日期、天气、温度”等重要信息,保证幼儿爱说、想说和会说,实现幼儿语言习惯的成功培养。

四、结语

在幼小衔接视域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幼儿教师从多个角度入手,依托多元实践活动大力开展,确保幼儿能带着良好习惯更轻松、更开心地向小学生活过渡,从根本上将幼儿适应能力全面提升。幼儿教师带着前瞻性思维与先进教育理念,增强幼儿任务意识,加大教育合力,夯实习惯培养之基础,助推幼儿身心健康的持续与健康发展,使得幼儿与小学教育得以深度衔接,让幼儿教育水平迈上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幼小行为习惯幼儿教师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