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欣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
■徐婧祎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别名有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等。作为可药食两用的佳蔬良药,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
我国自古就有食用生姜的习惯,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早起三片姜,不用开药方”等谚语。以生姜入肴,用其煮汤、炖肉、蒸鱼不仅有助于祛除食材的腥味,其辛辣的味道还能丰富菜品的口味。有名的以生姜制作的特色菜肴有姜母鸭、猪脚姜等,美味小吃姜撞奶也是很多女性朋友喜欢的甜品。
原料:老鸭一只约1.5千克,生姜500克,米酒50克,酱油、糖、盐少许。
做法:老姜去皮切片,老鸭切块后焯水备用。锅热后放少许油,煸炒姜片,然后放入鸭肉块、酱油、糖一起翻炒片刻,加入米酒、清水(需没过食材)。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炖煮至鸭肉软烂,加盐调味即可。
原料:猪脚600克,生姜300克,红糖300克,甜醋600克。
做法:猪脚洗净斩成小块,生姜去皮切片。猪脚冷水下锅焯烫去除血水后备用。把猪脚和生姜放入锅中煸炒出香味,倒入甜醋、红糖,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1个小时至猪脚熟烂即可。
原料:牛奶200毫升,生姜1块或姜汁10毫升,糖10克。
做法:姜去皮切块,用榨汁机榨姜汁,取10毫升姜汁倒入碗里。如果没有榨汁机,可以将姜剁碎,用纱布挤出姜汁。牛奶倒入锅中,加少许糖,小火加热至烫手。迅速将牛奶倒(撞)入盛有姜汁的碗中,倒完后不要搅动奶液,20秒即可凝固成姜撞奶。
原料:核桃30克,鸡蛋3个,姜汁15克,黄酒50克,红糖30克。
做法:用刀将核桃拍碎备用,鸡蛋用筷子打散,加入姜汁、黄酒、红糖、适量水,放核桃碎后搅拌均匀,入蒸锅,用大火蒸熟即可。
需要提醒您的是,用生姜制作的菜肴或甜品一般具有较强的温补作用,体质热、易上火的人不要过多食用。购买时优先选择淡黄色、肉质紧实、大小适中的生姜,这样的姜比较新鲜。若生姜当餐未食用完毕,可用厨房纸包裹后放于阴凉处保存。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生姜性辛温,味辛,入肺、胃、脾经,具备散寒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生姜具有抗氧化、降低胆固醇、抗细菌等作用。历代医家总结出了许多生姜食疗方,其中蜂蜜姜汁、醋泡姜、生姜大枣汤等在改善胃肠道疾病方面有独特的价值和功效。
秋冬季节,不少人会因为外邪、内伤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令胃气上逆,导致呕吐,您可以适当以具有温中止呕之效的生姜进行调养。蜂蜜姜汁的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取一勺姜汁,两勺蜂蜜,加水调和均匀后稍微加热,趁热服下。蜂蜜姜汁能够起到疏散调补的功效,且不伤脾胃,可以很好地缓解恶心呕吐。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姜的止呕作用主要是因为生姜中的辛辣成分6-姜酚和6-姜烯酚具有抑制呕吐作用。同时,生姜中的重要成分姜烯酮、生姜酮,可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加强人体内的中枢神经网络和血液调节作用,减慢胃肠道蠕动,从而止呕。
醋泡姜的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生姜切片,浸泡在醋中1周。直接食用姜片即可,每次2~4片,随餐食用。醋泡姜有助于缓解细菌性肠炎症状和因胃溃疡而导致的疼痛症状。生姜中的姜油酮有镇痛、抗炎、抑菌等作用,而醋中含有醋酸,该物质可以杀灭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在内的多种细菌。
动物实验发现,生姜中所含的生姜油可抑制因无水乙醇引起的胃溃疡小鼠的胃酸分泌,从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对小鼠的胃黏膜损伤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这可能和生姜油内所含的高剂量的抗氧化剂有关,抗氧化剂可增强胃黏膜保护因子。此外,对于小鼠的胃溃疡性疼痛,生姜油可产生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和生姜油能提高动物的疼痛阀值,同时降低血清中致痛物质的含量有关。
《本草纲目》记载:“生姜与枣同用,辛温,益脾胃元气。”用生姜与大枣同煮,制成生姜大枣汤,每日服用1次,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有温养脾胃的功效,适用于胃痛、畏寒肢冷、大便清稀、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证实,生姜所含的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运动中枢有直接兴奋作用,可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进而改善胃寒肢冷的情况,使人感觉全身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