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正散加桂枝治疗初次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意义分析

2023-02-17 06:23赵永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期
关键词:面瘫桂枝神经功能

赵永军

面瘫在现代医学中又名为周围性面神经炎,或称面瘫,是神经内科常见及多发病,经研究是由面神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其临床表现为患者一侧面部僵硬、麻木、松弛、面肌麻痹、额纹变平,患者无法皱眉,鼻唇沟平坦,口角向健康侧倾斜,患侧可见泪水等[1]。少数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出现耳后及面部疼痛。据流行病学统计,该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特别是在中年人,临床发病率为0.287‰~0.495‰[2]。西医认为其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该病常流行于黄种人,中国是该病最严重的地区,发病率高于欧美。中医方面认为,本病多由卫阳不固,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少阳、阳明脉络,致气血运行迟滞,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其发病比较突然。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中医治疗以病因学治疗为主,疗效肯定,但不同患者的预后有很大差异,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汤剂治疗面瘫的疗效是肯定的,但汤剂的用药仍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选择初次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牵正散加桂枝的治疗方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东港市中医院脑病二科的60例初次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2~53岁,平均年龄(45.12±2.40)岁;病程1~3 d,平均病程(1.3±0.2)d。试验组男15例,女 15例;年龄32~53岁,平均年龄(45.11±2.31)岁;病程1~3 d,平均病程(1.3±0.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注:两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性别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d)男女试验组30151545.11±2.311.3±0.1对照组30161445.12±2.401.3±0.2 χ2/t0.0670.0160.000 P 0.7960.9871.000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患者符合神经内科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诊疗标准;患者处于急性期,首次发病,并且临床资料完整,之前未经治疗,均采用临床传统治疗;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继发性面瘫,或中枢性面瘫患者;之前接受相关治疗,可能影响疗效观察指标的患者;存在严重心、肝损害,影响药物代谢的患者;孕妇、哺乳期患者;存在精神病、危重病或晚期疾病患者;不按规定实施干预措施,无法确定疗效患者。存在传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存在肿瘤并侵犯颞骨患者;存在腮腺炎或腮腺肿大患者;不愿意参加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醋酸泼尼松片30 mg/d,口服,5 d后停用;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口服甲钴胺胶囊(北京银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28),0.5 mg/次,治疗1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牵正散加桂枝治疗,方剂组成:白附子10 g、僵蚕5 g、全蝎5 g、地龙10 g、桂枝15 g。以上水煎至200 ml,分2次口服,100 ml/次。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第1、2、3周面部神经功能症状评分。患者临床疗效采用中医病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痊愈:患者主观感觉其面部表情无异常,患者眼睑闭合,鼓腮无异常,双侧鼻唇沟正常;显效:患者外观无异常,无明显不适,面部运动时存在轻微不对称;有效:患者感觉好转,眼睑可以闭合;口角稍微偏左,稍有改善;无效:患者感觉、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面神经功能症状评分根据面神经功能症状评分表,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根据患者鼻唇沟、颊部及面肌痉挛的静止对称角,以及患者的角膜暴露宽度、撅嘴、面神经功能指标进行评价,患者完全正常、正常、瘫痪评分分别为60~79、45~59、20~44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症状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第1、2、3周面部神经功能症状评分分别为(69.1±1.2)、(71.3±5.0)、(75.6±6.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5.0±1.3)、(47.0±4.5)、(49.3±6.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症状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第1周第2周第3周试验组30 69.1±1.2a 71.3±5.0a 75.6±6.4a对照组3045.0±1.347.0±4.549.3±6.3 t 74.61119.78616.040 P 0.0000.0000.000

3 讨论

面瘫为临床高发疾病,多种因素可以导致,发病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一经发病,病情迅速进展,发病1~2 d内面部逐渐出现僵硬瘫痪,5 d内病情达到高峰,严重者面部僵硬,无法作出表情,该病病因复杂,与病毒感染,自主神经紊乱等有关,导致面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神经缺血和水肿等[3,4]。常规的西医治疗主要是抗病毒,营养神经。甲钴胺临床常用于修复神经传导功能,抑制神经递质、调节髓鞘磷脂酰胆碱分泌,对恢复面度神经功能效果明确。该病在中医学中归于“口僻”范畴,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或者内外合因。内因主要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筋脉失去濡养,外因主要由于风寒、风热等六淫之气侵袭络脉,导致脉络受阻[5]。该病在西医学中认识不明确,认为主要与神经、病毒、免疫力低下等有关。牵正散是治疗面瘫的经典方剂,主要由白附子、僵蚕、全蝎三者相结合,白附子为君药,注入阳明经,有毒,可以祛风化痰止痉,尤其对于头面部的邪气,僵蚕、全蝎为臣药,有熄风止痉的作用,全蝎长于通络,僵蚕长于化痰,三药合用,起到化痰熄风的作用,同时配合桂枝,桂枝起到可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之功,《长沙药解》:“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荣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6]。升清阳之脱陷,降浊阴之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可见桂枝可以通络,荣经脉,在治疗面瘫过程中起到引药入经的作用。《本经疏证》论述桂枝云:“盖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可见桂枝用处之多,用法之妙[7-12]。在本试验中可以看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第1、2、3周面部神经功能症状评分分别为(69.1±1.2)、(71.3±5.0)、(75.6± 6.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5.0±1.3)、(47.0±4.5)、(49.3± 6.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取牵正散加桂枝治疗初次周围性面瘫患者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面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面瘫桂枝神经功能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桂枝香
我的发现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