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莹
脑梗死为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血管堵塞,脑组织中断了血液供应而造成脑细胞坏死,出现神经功能的缺损,发生偏瘫和主动感觉异常。该疾病进展过程较慢,但在上述症状发生时可能还会出现头胀痛、四肢乏力和躯干运动不利等情况,极易导致残疾,并诱发死亡,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再次显著上升,尤其是脑梗死正快速增加[1]。导致脑梗死的病因复杂,如动脉内膜损伤、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多重作用会诱发大脑主动脉管腔狭窄,出现部分血管梗阻,导致血液流动受阻,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乏氧,出现不可逆的死亡,从而损害患者的运动神经能力[2]。临床上习惯将脑梗死根据病情进展程度进行划分,主要有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脑梗死恢复期时由脑水肿导致的高颅压症状会逐渐减轻,但神经功能恢复不明显,近年来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使用中药进行治疗,以此对运动神经功能恢复提供条件,同时可缓解病情发展。本次研究对化痰通络加减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辽宁中医悦禾医院综合内科一收治的80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72.40± 6.10)岁;病程2~10个月,平均病程(5.22±1.75)个月。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73.50±7.40)岁;病程3~9个月,平均病程(5.31± 1.3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根据《内科学》、《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3];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4]。
1.3 纳入标准 ①满足诊断标准的患者;②患者均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②属于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③有颅内出血的患者;④既往接受过相关治疗的患者;⑤伴有恶性肿瘤或感染的患者;⑥患有其他血栓性疾病或凝血异常疾病的患者;⑦过敏体质或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⑧妊娠及哺乳期的患者。
1.5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运动治疗,操作过程通过本院专业康复师进行指导安排,具体过程:①体位变化:按时进行翻身,安排合理的床上运动,对有障碍的肢体进行牵引;②上肢运动:通过举重运动,自主活动指关节、肩关节及腕关节;③下肢运动:进行从坐到站的运动并自主保持平衡,台阶上下和平衡杠内行走运动、下肢负重训练、交替屈伸、主动伸膝、屈膝训练等;④指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⑤肌力及肌痉挛康复训练,康复治疗1次/d,45 min/次,5次/周[5]。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加减方治疗,组方:半夏15 g,天麻10 g,白术10 g,川芎10 g,茯苓10 g,当归10 g,桃仁10 g,丹参10 g,陈皮 10 g,赤芍10 g,地龙10 g,石菖蒲10 g,红花6 g,甘草6 g;若心神不宁及夜寐易惊加龙骨、牡蛎各25 g,珍珠母25 g;梦多加合欢皮20 g,夜交藤25 g,远志15 g;烦热不眠及急躁易怒加栀子15 g,柴胡15 g,牡丹皮15 g;心悸胸闷加瓜蒌12 g,薤白l4 g,郁金20 g;1剂/d,水煎至300 ml,分2次早晚服。并嘱患者在治疗期间按时规律进餐,避免烟酒、浓茶、咖啡。连续治疗4周为 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6.1 Fugl-Meyer、ADL、NIHSS评分 通过NIHSS评估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其满分为42分,分数越低证明患者的神经功能越优。通过Fugl-Meyer对患者肢体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其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证明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越优。通过ADL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ADL评分越高证明日常生活能力越优。
1.6.2 治疗效果 判定标准:显效:NIHSS分数减少>40%;有效:NIHSS分数减少15%~40%;无效:NIHSS分数减少<1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Fugl-Meyer、ADL及NIHS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Fugl-Meyer、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Fugl-Meyer、ADL及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Fugl-Meyer、ADL及NIHS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Fugl-Meyer评分ADL评分NIHSS评分观察组40 87.38±15.42a 65.98±5.26a 4.33±2.15a对照组4072.34±14.6156.01±6.727.13±2.04 t 4.47807.38895.9750 P 0.00000.00000.0000
脑梗死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诱发的肢体功能障碍是影响脑血管病患者正常生活的主要原因。因为脑梗死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受损,影响了脑神经控制的高级运动功能和正常的肢体运动,诱发肢体运动障碍。脑血管缺血使动脉管腔变小甚至阻塞,诱发其供应血液的脑神经因血流不足出现缺氧。临床通常通过患者的异常症状,如言语功能缺失、感知能力不全、肢体活动能力低下、精神出现异常,同时出现头晕、眼球偏离等进行初步诊断[6]。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迅速,故中医考虑为虚证(血虚和气虚)、风(外风和肝风)、血(血瘀)、火(内火和肝火)、气(气逆)、痰(湿痰和风痰)等6个与血瘀有关的重要因素,患者有情绪压抑和疲劳症状。该疾病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疗程长。《素问》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脑梗死在中医学上属于“中风”范畴,尤其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中,主要因为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急剧下降。中医认为六脏基本功能失调,或思考过多、工作压力过大等原因均会导致脑梗死[7]。在脑梗死完全恢复期,大多数患者也处于脾虚血瘀状态。血瘀则导致气滞,气滞最终导致血流速度下降,甚至脑静脉瘀滞,大脑失于濡养,出现肢体偏瘫等症状。如果脑组织供血严重不足,会出现局部缺血、缺氧和窒息,导致脑与组织明显缺血、缺氧和坏死,也会影响全身肌肉的基本代谢功能。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当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时颅脑外伤的大小血管都会被阻断,栓子剥离后可能梗阻颈动脉血管和脑部主要动脉。大脑侧支血管还不能供应足量的血液濡养脑组织,所以患者才会发生言语和肢体活动不利的现象。
中医认为,针对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症患者应以祛痰为主,同时活血化瘀通络。化痰通络方由丹参、郁金、茯苓、白术、法半夏、石菖蒲、红花、地龙、川芎等药物组成。方中郁金有行气化瘀、凉血除烦的功能;茯苓有静心养神、健脾利湿的功能;丹参、红花、川芎有活血化瘀的功能;白术有行水燥湿、健脾化痰的功能;法半夏有降逆止呕、燥湿祛痰的功能;石菖蒲有安神提智、醒窍祛湿的功能;地龙有活络定惊的功能。诸药共用有益气行血、化瘀活络、祛痰利湿的功能。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茯苓有控制加速血液流动,迅速改善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白芍对感觉中枢系统有止痛、安神的功能,并可以增加血液供应,改善神经损伤;香附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和血红蛋白生成;川芎能镇静大脑神经系统;地龙在抗心律失常和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重要作用[8]。
现代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症康复过程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修复患者身体各机能。目前临床康复治疗方法有肢体活动和语言康复项目。因为中枢神经受损后功能可以恢复,所以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通过康复运动能够恢复部分甚至全部的神经功能。大量临床经验证明,康复运动可以恢复部分缺失的运动能力。通过合理的运动和理化治疗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恢复其基本功能[9]。因此,经过基本功能恢复的健康运动,可以修复患者部分肢体活动能力,使患者能生活自理。通过康复运动,不但可以加速患者的血液供应,而且可以保持机体的骨骼和肌肉水平,维持其关节能力[10]。大量临床观察发现,脑梗死的发生和血液流变学与血管壁密切相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血脂代谢不平衡[11]。机体血液在高凝状态下会损伤血管内皮,改变其凝血机制,导致血液流变学改变。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表现出稳定的表达状态,导致血流速度普遍降低,脑血流量减少。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ugl-Meyer、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化痰通络汤加减方可对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症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使用化痰通络加减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症患者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可以广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