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枫南幼儿园 黄 柳
教研活动是幼儿教师互相研究探讨、学习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研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在强调“主题跟进式”教研模式的今天,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引发教师多元的深度对话,寻找解决问题的行动策略,组织教师进行“做中研”的探索与实践,教研活动才会在“对话”和“行动”中不断走向深入。
近年来,随着教育观、课程观的革新,以往不受重视的行为观察评价能力已经成为幼儿教师最核心的专业能力之一,教师在主题活动、游戏活动中的观察评价都备受关注。相比之下,教师常常忽略对幼儿生活活动的观察,即使观察,也往往只关注幼儿的生活技能养成或者活动常规。因此,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多地关注幼儿生活的点滴细节,深度了解幼儿行为方式的差异性,作为组织者,我们也在不断挖掘资源,创设主题式教研活动情境。
在国内大环境下,幼儿园生活活动质量是幼儿园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重中之重。复学伊始,我们在半日活动视导的过程中,发现每个班级的盥洗室墙面上都张贴了“七步洗手法”的流程图,每位教师也都在教幼儿唱洗手儿歌——可见洗手是教师非常关注的活动环节。但是关于本班幼儿具体的洗手情况,教师究竟了解多少——幼儿是如何学习洗手的?是不是都掌握了正确洗手的方法?于是,我们在工作群中发布了教师关于班级幼儿洗手情况的话题调研。从话题调研的反馈情况来看,教师对班级幼儿洗手情况的了解是模糊的、笼统的“应该都会吧”“大部分幼儿都会正确洗手”等表述是多数教师的真实反应。基于此,我们确定了9月份教研活动的主题为“我们一起来研‘洗手’”,希望通过对幼儿洗手活动的研讨,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生活行为习惯,并基于对幼儿生活活动的行为观察评价,提供有效的教育支持,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作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首先,我们要关注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了解教师的不同需求,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教研活动能否吸引教师主动参与,而且将影响教研活动开展之后能否持续跟进等问题;其次,我们策划教研主题活动的时候,不仅要对教师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还应掌握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能力。
在设计“我们一起来研‘洗手’”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多次推翻和重构。在初次策划方案时,我们计划分年级组研讨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洗手情况,并商讨支持策略。但在和年级组长、参与教师的对话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样聚焦同一年龄段的研讨是一种平面交流,教师看到的仅仅是某一阶段幼儿的洗手情况,这可能会让教师忽略幼儿的整体发展,无法在教师心目中建构起幼儿学习洗手的整体形象,缺少纵向提升,导致师幼交流的深度不够。因此,我们对原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改年级组研讨为小中大班组的纵向研讨。
在教研活动方案形成的过程中,作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我们要和参与者、智囊小组等多方对话,充分沟通、交流,促使多方了解活动意图,共同参与方案的制定与修改,以便形成更优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话形成的方案更能被教师所接受,教师的参与度更高、积极性更强、效果自然更有效。
共同关注“问题”的甄选,只是活动成功的第一步,我们还将主题进行合理分解,以任务认领的方式让教师们选择,这样每一位教师都能有活可干。任务驱动的方式能让每一位教师真正动起来,并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最终成为研究者、思考者、实践者,而不是旁观者与陪跑者。
我们提前两周在工作群中预告教研主题和任务,告知教师将举行“我们一起来看孩子洗手”的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师重点观察班级幼儿的洗手情况,了解幼儿是怎么洗手的,并提供一些正确洗手的视频。同时,组织者预约教师对个别幼儿进行持续的跟踪观察,记录幼儿不同阶段的典型表现。
由于对教研目的和任务了然于心,在教研活动现场,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侃侃而谈的教师,教师们对于班级幼儿的洗手情况如数家珍。例如,小班的郑老师这样描述:“有的孩子一直开着水龙头;有的孩子只会反复搓手心;有的孩子喜欢玩泡泡;有的孩子洗完手马上去上厕所,上完厕所回来不洗手……”原来,同一个班级的幼儿,洗手表现迥异。从教师的神情和言语中,我们能够感到教师们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兴奋——原来对于洗手这件小事,幼儿竟然也有这么多的不同表现。
我们常常说教师对生活活动的指导应在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支持。然而,缺失观察的教师看不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导致对幼儿的评价是模糊和笼统的,更无法依据每个幼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指导策略,进而促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成长与发展。通过对班级幼儿洗手活动的观察,教师们真切地体验到了只要细心专注地观察幼儿,就一定能够发现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事情,从根本上帮助自己转变教育理念——深入了解幼儿,随处皆是机会。
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教授曾说过:“教研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实践性研究’,其内核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策划教研活动的时候,我们应该聚焦能够引发教师讨论的问题,引发教师思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来,培养高阶思维,学会迁移运用,丰富实践经验,这才是我们追寻的最终方向。
在教研活动中,刚入职小班的胡老师提供了9月份她对棒棒小朋友洗手的三次连续观察和支持的案例:小班的棒棒小朋友刚入园的时候洗手只是淋淋湿、打泡泡、搓手心、冲干净、擦擦干,这是棒棒原有的洗手经验。第二周,胡老师利用洗手儿歌引导棒棒学习“七步洗手法”来规范洗手流程,棒棒将洗手儿歌念得非常棒,徒手动作做得也很好,但在实际洗手的时候并不能和儿歌同步,只能同步做到两三个动作。胡老师提出自己的困惑:棒棒已经能够念着儿歌实践“七步洗手法”了,为什么真实情境下又不会了呢?
针对胡老师的问题,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首先,大家都对作为新教师的胡老师能够通过观察捕捉到棒棒如此鲜活的洗手案例表示赞扬;其次,大家参照《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3~4岁幼儿应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提醒下饭前便后能洗手,方法基本正确”,接着,分析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得知幼儿语言和动作的协调一致对于小班的棒棒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大家一致认为幼儿对洗手这一技能的掌握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对于小班幼儿,我们可以引导,但是不必强求一定要用“七步洗手法”。
通过对案例的研讨,老师们对于如何观察评价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观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更好地理解儿童,看见儿童的学习起点,了解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寻找教育跟进的机会。在观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参照《指南》,尝试将幼儿真实的行为表现与《指南》中相应的行为表现建立联系,并看到潜在的发展目标,支持和引导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
一次教研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结束,组织者应该对教研活动成果进行及时梳理,并形成文本,甚至建立对该类问题的认知图式,达到“外化”效果——这样既能让教师看到自己全程参与的教研活动的物化成果,又能够为教师日常的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还能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积累经验,慢慢形成对问题持续探究的良好习惯。所以,如何梳理和提升教研活动的成果,从而扩大教研活动的受益面,也应成为策划者思考的问题。
在教研活动讨论的基础上,我们研发制定了《幼儿洗手观察指引》,梳理了关于幼儿洗手习惯的五个连续发展的水平层级及支持策略,为教师今后的观察评价提供观察指引。当教师们收到《幼儿洗手观察指引》的时候,大家都非常开心。A老师说:“太棒了,我下次观察的时候可以看一看孩子处于哪个台阶。”B老师说:“原来我写观察案例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的评价不够准确,现在我可以参考这个宝典了。”
表1.枫南幼儿园幼儿洗手观察指引
教研活动的目的之一是“举一反三”,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工作中的真实问题。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们一起来研‘洗手’”,我们梳理提炼了洗手环节的观察指引及指导策略,为教师的实践提供可供借鉴的操作范式。之后,教师们智慧地将生活观察评价经验迁移到生活活动的其他环节,接着又陆续制定了进餐活动、午睡活动、喝水活动等其他生活环节的观察指引。
策划教研活动是一项计划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工作,从前期准备、环节安排到成果梳理、后期延伸都需要一个个细节进行保障。教师的观察评价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一次次精心策划的教研活动,激发教师主动追求专业成长的兴趣,逐步看得见儿童,找得到课程,持续地获得专业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