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前臂旋前、旋后复位术的应用效果

2023-02-16 06:26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牵拉前臂肘关节

夏 天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福建厦门 361021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是指桡骨头向远端滑移,恢复原位时环状韧带的上半部来不及退缩卡压在肱桡关节内造成桡骨头半脱位[1-2]。该疾病多发于婴幼儿,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法复位,包括前臂旋前、旋后复位术[3-4]。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在复位后往往因自我管理能力差出现再次脱位[5]。小儿桡骨头半脱位虽不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但其临床表现多为患儿哭闹,肘部关节疼痛且上肢活动受限。反复脱位不仅会增加患儿痛苦,还会影响其上肢活动功能,降低生活质量[6-7]。故探讨该疾病临床特点及两种复位术的优势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确诊为桡骨头半脱位的120例患儿,旨在分析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临床特点,探讨两种复位术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于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确诊为桡骨头半脱位的120例患儿。纳入标准:①自诉肘部疼痛;②既往有牵拉受伤史或有摔伤史;③前臂旋转受限,无法持物;④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前臂出现红肿热胀等炎症表现;②患有先天性尺桡骨融合症。按不同复位方式分为前臂旋前组(n=56)和前臂旋后组(n=64)。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收集 收集120例患儿ID号,通过医院门诊HIS系统输入患儿ID查询就诊信息,将患儿性别、年龄、受伤部位、脱位时间、既往桡骨头脱位病史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1.2.2 复位手法 ①前臂旋前组:术者左手固定患儿前臂,右手置于桡骨头外侧,缓慢牵引至前臂逐渐旋前屈肘,若复位成功可感受到或听到桡骨头入臼的弹响。完成复位后观察15 min。②前臂旋后组:术者右手固定患儿前臂,左手置于桡骨头外侧,缓慢牵引至前臂逐渐旋后屈肘,若复位成功可感受到或听到桡骨头入臼的弹响。完成复位后观察15 min。以患儿复位观察15 min后可自然进行前臂及肘关节屈伸活动、上举取物、活动不受限制及无疼痛感为复位成功。若患儿仍不能活动上肢,则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复位。若第二次复位失败,则采取绷带屈肘固定48 h后拆除。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临床特点。收集患儿性别、年龄、受伤部位等病史资料,分析两组临床特点。②复位情况。比较两组第一次复位成功率、复位总成功率及复位后关节功能优良率(前臂旋转、肘关节屈伸功能)。第一次复位成功率=第一次复位成功例数/总例数×100%;复位总成功率=复位成功例数/总例数×100%。③关节功能。所有患儿随访3个月后采用Mackay评定标准评估患儿复位后关节功能,其中屈伸功能正常,旋转功能正常,桡骨头复位正常为优;屈伸受限<20°,旋转受限<10°,桡骨头复位正常为良;屈伸受限<50°,旋转受限<50°,桡骨头出现脱位或半脱位为差[8]。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临床特点

120例桡骨头半脱位患儿中,平均年龄(2.54±1.01)岁;女73例(60.83%)高于男47例(39.17%);受伤部位以左侧为主(70.00%);脱位时间多为12~20点(75.83%);101例(84.17%)患儿在发生桡骨头半脱位前均存在上肢被牵拉史;98例(81.67%)患儿无桡骨头半脱位病史;脱位原因主要为牵拉(82.50%)。前臂旋前组和前臂旋后组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脱位时间、上肢牵拉史、既往桡骨头半脱位病史、脱位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临床特点

2.2 两组患儿第一次复位成功率及复位总成功率比较

前臂旋前组第一次复位成功率及复位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前臂旋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第一次复位成功率及复位总成功率比较[n(%)]

2.3 两组患儿复位后关节功能比较

两组患儿前臂旋转功能及肘关节屈伸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复位后关节功能比较[n(%)]

3 讨论

3.1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临床特点

本研究调查数据显示,小儿桡骨头半脱位以0~3岁的较小年龄段儿童为主,占比91.66%。其损伤机制可能与年龄较小儿童的肘关节韧带、关节囊和肌肉均较松弛,发育尚不完善等原因有关[9-11]。本研究中120例桡骨头半脱位患儿中,73例(60.83%)高于男47例(39.17%);患儿受伤部位左侧84例(70.00%)多于右侧36例(30.00%)。表明小儿桡骨头半脱位以女性患儿为主,受伤部位多为左侧。与陈辉等[12-14]的研究一致。本研究发现,导致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主要原因为牵拉(82.50%),且101例(84.17%)患儿在发生桡骨头半脱位前均存在上肢被牵拉史;其脱位发生时间多为12~20点(75.83%)。究其主要原因:①多数小儿在16点进行户外活动。通常由父母搀着小儿学步或上街,而父母在遇有台阶时突然提起小儿之手,易使小儿出现脱位症状;或小儿在游戏追逐过程中互相推拉、跌倒等继而出现桡骨头半脱位症状。故应告诫家长在牵拉小儿时不可突然暴力拉扯其上肢。同时小儿玩耍时应选择空阔平坦的场地,并告知小儿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可过度牵拉彼此肢体。②夜间20点左右为小儿就寝准备阶段,小儿在洗漱或睡前均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进行脱衣或穿衣步骤,此时父母过度牵拉易导致桡骨头半脱位。因此需提醒家长在帮助小儿穿衣脱衣时应动作轻柔,避免暴力拉扯小儿上肢。

3.2 前臂旋前、旋后复位术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采用前臂旋前桡骨头复位法治疗儿童桡骨头半脱位的复位成功率高、效果好[15-16],与本研究结果类似。本研究结果显示,前臂旋前组第一次复位成功率及复位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前臂旋后组,但随访3个月发现,两组患儿前臂旋转功能及肘关节屈伸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桡骨头复位术均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但相比旋后复位,旋前复位的成功率更高。分析其原因:当桡骨头出现半脱位时,肘关节的挤压使环状韧带因嵌顿于肱桡关节中出现痉挛、水肿等现象,而前臂旋后复位术根据桡骨头半脱位逆创伤机制,先旋后前臂屈曲肘关节,与受伤机制相反,会进一步挤压、摩擦并加重环状韧带的痉挛和水肿程度,使疼痛感更明显。因此,相比旋后复位,旋前复位更符合损伤机制。

综上所述,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多以年龄较小的儿童为主,多为牵拉不当导致。手法复位中,前臂旋前复位和旋后复位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相比旋后复位,旋前复位的成功率更高。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日后需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对本研究结论进行论证。

猜你喜欢
牵拉前臂肘关节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成人前臂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运动疗法联合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治疗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