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钠联合益生菌对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儿肥大细胞数量和IL-5表达量的影响

2023-02-16 06:25董自娟陈欣涛吕贞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特钠孟鲁司双歧

董自娟 陈欣涛 吕贞燕▲

1.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儿感染科,江苏无锡 214000;2.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江苏无锡 214000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属于自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可表现为胃肠道黏膜水肿、增厚,局限性或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以排除过敏原、抑制炎症反应、稳定肥大细胞(mast cells,MC)等为治疗原则[1]。孟鲁司特钠属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作为非激素类的抗炎药,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病。高珏雅[2]提出孟鲁司特钠对于治疗EG有一定的疗效,但在缓解症状的同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益生菌可提高人体免疫力,维持肠道平衡,且安全性较高[3]。目前临床尚未有关于两药联合用于小儿EG及对其血清炎性因子及MC影响的研究报道,为提高EG患儿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益生菌对EG患儿MC数量和白介素-5(interleukin-5,IL-5)表达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无锡市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入院的84例EG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2例,其中男女比例为26:16,年龄3~10岁,平均(4.54±0.27)岁;病程0.4~7个月,平均(3.26±0.96)个 月;平 均 体 重 指 数(body mass index,BMI),平 均(15.02±0.95)kg/m2。试 验 组42例,其中男女比例为28∶14,年龄4~9岁,平均(4.61±0.22)岁;病程0.3~7个月,平均(3.18±0.91)个月;平均BMI(15.08±0.87)kg/m2。纳入标准:①符合Talley对EG的诊断标准[4];②伴有腹痛、腹泻和呕吐等临床症状;③年龄均<12岁;④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②合并严重免疫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者;③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④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⑤不愿参与研究或中途退出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ZXLS第62号)。

1.2 方法

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根据患儿病情的缓解程度,酌情减少剂量。治疗期间采用以氨基酸为主的要素饮食,避免进食过敏性食物。

1.2.1 对照组 予以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54;规格:5 mg/片)睡前口服,5 mg/d。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10;规格:0.5 g/片)口服,1.5 g/次,3 次/d。

1.3 症状消失时间

比较两组腹泻、呕吐和发热症状消失时间。

1.4 血清免疫指标检测方法

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抽取两组晨起空腹静脉血约3~4 ml,高速离心后得到血清。采用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IL-5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分析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

1.5 EOS和MC数量检测方法

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经家属同意,在全身麻醉胃镜下取两组胃窦黏膜组织。采用HE染色法在200倍显微镜下,取视野内随机10个EOS数量,密度取其平均值;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在400倍显微镜下取视野内随机10个MC数量,密度取其平均值。

1.6 肠道菌群检测方法

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收集两组大便标本。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后,在恒温环境下,置于培养基上,细菌培养24~36 h,采用定性定量法检测乳酸杆菌、肠球菌等菌群数量。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试验组呕吐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和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

组别 n 呕吐消失时间 腹泻消失时间 发热消失时间对照组42 2.74±0.95 3.61±1.16 4.76±1.29试验组42 2.29±0.51 2.95±0.81 4.18±0.86 t值 2.704 3.023 2.424 P值 0.008 0.003 0.015

2.2 两组血清免疫指标比较

治疗4周后,两组IL-5和IgE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IL-5和IgE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IgM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IgM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免疫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免疫指标比较(±s)

注 IL-5:白介素-5;IgE:免疫球蛋白E;IgM:免疫球蛋白M;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n IL-5(ng/L) IgE(IU/ml) IgM(g/L)治疗前 治疗4周后 治疗前 治疗4周后 治疗前 治疗4周后对照组 42 53.26±14.24 42.48±12.49* 142.28±31.25 105.29±24.54* 0.78±0.24 0.98±0.30*试验组 42 53.59±14.51 34.29±10.51* 140.54±29.61 94.81±22.51* 0.80±0.25 1.15±0.42*t值 0.105 3.251 0.261 2.039 0.374 2.134 P值 0.916 0.002 0.794 0.044 0.709 0.032

2.3 两组EOS和MC数量比较

治疗4周后,两组EOS和MC数量明显少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EOS和MC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EOS和MC数量比较(个/HPF,±s)

表3 两组EOS和MC数量比较(个/HPF,±s)

注 EOS:嗜酸性粒细胞;MC:肥大细胞;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n EOS MC治疗前 治疗4周后 治疗前 治疗4周后对照组4235.26±10.28 6.11±1.12* 14.51±3.28 5.59±2.51*试验组4235.64±10.19 5.26±1.25* 15.08±3.14 4.29±1.29*t值 0.170 3.282 0.813 2.985 P值 0.864 0.002 0.418 0.004

2.4 两组肠道菌群数量比较

治疗4周后,两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肠道菌群数量比较(cfu/g,±s)

表4 两组肠道菌群数量比较(cfu/g,±s)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 0.05

组别 n 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 肠球菌 大肠埃希菌治疗前 治疗4周后 治疗前 治疗4周后 治疗前 治疗4周后 治疗前 治疗4周后对照组 42 7.15±2.05 8.26±2.15* 6.48±1.29 8.27±2.27* 9.48±2.61 7.85±2.18* 10.39±3.24 8.84±2.61*试验组 42 7.12±2.09 9.51±2.34* 6.54±1.50 9.69±2.84* 9.53±2.75 6.64±1.53* 10.50±3.38 7.29±2.48*t值 0.066 2.549 0.196 2.531 0.085 2.944 0.152 2.790 P值 0.947 0.012 0.844 0.013 0.932 0.004 0.879 0.007

3 讨论

目前,EG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已知可能与过敏反应、免疫功能障碍等有关[5]。通过积极治疗后,虽然有一定的复发概率,但预后效果良好,且暂无病变病例相关报道[6]。在治疗上,一方面可控制过敏性食物的摄入,如含蛋白质较高的牛奶、鸡蛋、鱼虾等[7];另一方面进行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类,如泼尼松等,这类药物虽然疗效较为明显,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有临床数据显示,EG的复发率高达55%,且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8]。

有研究得出,在过敏原从外界进入人体胃肠道后,可产生特异性IgE抗体与MC表面抗体结合,导致机体出现过敏反应。在同种过敏原再次进入后,可与胃黏膜过敏表面产生活化反应,大量释放EOS,通过组织浸润使机体组织损伤。EOS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细胞,具有杀伤细菌的功能[9]。钱淑怡等[10]提出,绝大多数EG患者在发病时,EOS呈高表达状态,因此EOS可作为诊断EG的指标之一。MC在整个过敏反应发生过程当中极为关键,亦可作为诊断指标之一[11]。MC在活化后可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物质,IL-5作为其中的细胞因子之一,可刺激EOS增殖和分裂,引起一系列以黏膜组织损伤为主的临床症状[12]。

孟鲁司特钠属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具有抑制和阻断白三烯进行炎性反应的作用,临床上除治疗哮喘病外,也常用于治疗EG,其耐受性良好,但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以及免疫系统紊乱等副作用[13]。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改善胃肠道内环境,减轻腹泻、便秘等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试验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提示孟鲁司特钠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用于EG患儿,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疾病恢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加固肠道屏障的作用。此外,经治疗4周后,两组EOS和MC数量明显少于治疗前,推测与孟鲁司特钠可有效抑制EOS的活性有关。而试验组EOS和MC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提示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后,由于辅助用药降低了孟鲁司特钠的不良反应,更大可能发挥了孟鲁司特钠的药理作用。

尉佳林等[14]提出,过敏引起的EG患者中,绝大多数出现IgE指标升高的情况。本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点,治疗前两组IL-5和IgE指标均呈现升高状态,经治疗4周后,两组指标水平均有下调,试验组更为显著。推测孟鲁司特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后,在抑制体内炎性反应的同时保护了胃肠道功能有关。在比较两组肠道菌群时发现,经治疗4周后,试验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有效促进肠道有益菌繁殖,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维持正常肠道蠕动,从而调节肠道菌群[15]。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钠联合益生菌对EG患者MC数量和IL-5表达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加快临床症状消失,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特钠孟鲁司双歧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孟鲁司特治疗不同病原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9例疗效评价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
孟鲁司特联合平喘汤治疗小儿哮喘39例
H+-ATPase对于双歧杆菌的耐酸性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