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许锋,陈丹华
(南通瑞慈医院骨科,江苏 南通 226010)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是一类由髋周肌肉群退变、骨质疏松等原因所导致的骨折类型,该疾病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多发,主要表现为下肢活动受限、疼痛畸形等症状。目前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方式为手术治疗,但由于患者多为老年群体,故应全方面考虑并选择更为适合的手术方式。关节置换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可预防股骨头坏死、骨折迁延不愈等各种情况,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操作步骤较少,但由于该术式需将髋关节整体结构进行重构,故患者的术后疼痛感相对较重[1]。全髋关节置换术可通过优化假体与髋臼的贴合性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减轻活动度受限的情况[2]。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南通瑞慈医院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3、17例;年龄75~85岁,平均(79.22±1.11)岁;骨折原因:车祸22例,摔伤18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2、18例;年龄76~86岁,平均(79.23±1.17)岁;骨折原因:车祸20例,摔伤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实用骨科学》[3]中老年性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者;年龄≥ 60周岁者;未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等。排除标准:既往有髋关节置换术史者;重要器官(心、肾等)损伤者;不符合手术指征者等。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行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侧卧位,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手术切口选取在髋关节外侧,切开阔筋膜张肌,将臀中肌、臀小肌前部肌腱自大转子上切断,露出关节囊,将关节囊切开并扩大髓腔,通过股骨头取出器将股骨头取出,并保留约1.3 cm长的残端,冲洗髓腔后将事先测量好的生物型假体插入髓腔固定,连接人工股骨头,测试患者活动是否受限,测试结果满意则对切口进行冲洗,将引流管置入后逐层对伤口进行缝合。观察组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体位、麻醉、切口位置均同于对照组,完全暴露关节囊后行关节囊切除,于小粗隆上缘约2 cm处将股骨颈截断,将股骨头完全取出,对髋臼软骨面进行磨削并选择适合的生物型假体,将髋臼进行充分冲洗后植入假体固定,安装髋臼内衬,扩大髓腔后将适合的假体柄置入股骨髓腔中,安装球头后对髋关节进行复位,同样测试患者活动是否受限,结果满意方可进行伤口的冲洗、引流管的置入及伤口的缝合。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
1.3 观察指标①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通过Rarris[4]评分(总分100分)评定术后1年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优良情况,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标准依次为:>90 分、80~90分、70~79 分、<70分。总优良率 =(优 +良)例数/总例数×100%。②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关节功能恢复时间。③凝血功能指标。于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4 d采集空腹静脉血约5 mL,放置于抗凝管中进行抗凝,经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浆,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浆D- 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④ 炎症因子水平。血液采集方法及血清制备方法同③,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4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⑤ 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术后1年内患者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髋部疼痛、感染)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较对照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总优良率,观察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较对照组患者的手术耗时,观察组延长;较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的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
组别 例数 手术耗时(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引流量(mL) 关节功能恢复时间(d)对照组 40 106.32±6.18 516.28±33.11 146.89±23.71 18.21±2.09观察组 40 121.15±5.23 608.54±26.83 177.21±24.43 15.34±2.12 t值 11.585 13.692 5.633 6.097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与术前比,术后14 d两组患者血浆D-D、FIB水平均降低,较对照组的血浆D-D、FIB水平,观察组降低;两组患者PT均延长,较对照组的PT,观察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血浆D-D、FIB、PT水平比较( )
表3 两组患者血浆D-D、FIB、PT水平比较( )
注:与术前比,*P<0.05。D-D:D-二聚体;FIB:纤维蛋白原;PT:凝血酶原时间。
组别 例数 D-D(μg/L) FIB(g/L) PT(s)术前 术后14 d 术前 术后14 d 术前 术后14 d对照组 40 477.32±6.55 329.44±4.61* 5.32±0.14 3.92±0.05* 10.46±1.34 12.19±0.22*观察组 40 477.35±6.58 230.22±4.35* 5.31±0.15 3.14±0.12* 10.44±1.32 13.56±0.25*t值 0.020 99.004 0.308 37.947 0.067 26.01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较术前,术后14 d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较对照组,观察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
表4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
注:与术前比,*P<0.05。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1:白细胞介素-1;CRP:C-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6。
组别 例数 TNF-α (pg/mL) IL-1(pg/mL) CRP(mg/L) IL-6(pg/mL)术前 术后14 d 术前 术后14 d 术前 术后14 d 术前 术后14 d对照组 40 31.56±2.32 25.21±1.38* 6.46±0.54 5.31±0.29* 45.43±1.06 26.34±3.82* 122.52±11.56 72.94±3.22*观察组 40 31.57±2.35 17.11±1.13* 6.47±0.57 3.46±0.44* 45.41±1.04 16.58±3.66* 122.54±11.59 40.13±3.31*t值 0.019 28.722 0.081 22.203 0.085 11.668 0.008 44.93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1年,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假体松动6例、髋部疼痛2例、感染2例,总发生率为30.00%(12/40);观察组发生静脉血栓1例、假体松动1例,总发生率为5.00%(2/4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8,P<0.05)。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髋关节退行性病变等基础病变。当患者出现股骨颈骨折后,多表现为疼痛、肿胀、患侧大粗隆升高及功能障碍等,影响正常生活。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对周围组织创伤较小、出血量较少等优势,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术后易出现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远期的功能恢复。
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完全匹配股骨假体与髋臼,且因全髋假体中的人工球头多为陶瓷,人工髋臼为陶瓷或高分子聚乙烯所制,此类人工关节稳定性相对较强,可减轻股骨头对髋臼的磨损程度,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使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从而可使患者尽早开始进行功能锻炼,提高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5-6]。经过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而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更优,术后1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表明老年性股骨颈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虽相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较大,但治疗后其髋关节优良率可得到明显提高,且能够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远期疗效显著,与江辉耀[7]研究结果一致。
血浆D-D、FIB、PT均为反映机体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由于骨折患者多伴有机体凝血功能异常、应激损伤等情况,术后易出现深静脉血栓,可通过上述因子水平变化对患者凝血功能进行评定,并可对机体是否出现深静脉血栓进行辅助诊断,若上述因子水平异常,则需高度警惕机体出现深静脉血栓[8]。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患者髋臼、股骨头匹配关系的恢复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并更为有效地恢复髋关节解剖学、生物学的特点,将股骨偏心距进行重建,从而减少髋臼磨损,加快髋部血液供应通路恢复速度,改善机体血液循环;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延长[9]。经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结果发现,术后14 d观察组患者血浆D-D、FIB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血浆PT较对照组延长,提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血清TNF-α、IL-1、CRP、IL-6均为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相关因子,血清TNF-α、IL-6、IL-1均为机体内的巨噬细胞所分泌,可对机体炎症反应起到介导作用,血清CRP属于急性时相蛋白,可调节机体的炎症及免疫反应,其水平升高均可表示机体出现炎症反应,炎症反应越严重表明机体创伤越大,进而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10]。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中的金属离子所引起的机体骨溶解与组织反应相对较轻,并可提高患者股骨外部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假体之间“内外关节”活动被局部瘢痕限制,加快髋部受损组织修复速度,从而抑制患者炎症反应,利于病情恢复;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易发生感染,导致炎症介质快速释放,炎症反应剧烈[11]。经过对比分析两组炎症因子指标结果发现,术后14 d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1、CRP、IL-6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表示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调节机体炎症反应,与郑勇等[12]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虽相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较大,但能够提高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改善凝血功能,调节炎症反应,且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远期效果较好。但由于本研究选取样本量较少,后续可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