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研究

2023-02-14 04:32宝鸡文理学院姜紫涵
办公室业务 2023年2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辅导员心理健康

文/宝鸡文理学院 姜紫涵

“三全育人”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简称。这一理念最早可见于2004年发的十六号文件,至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出台后得到了进一步明确。“三全育人”理念不仅指高校专业学科教育需要实现全员、全过程与全方位,也包括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对大学生开展“三全育人”式的教育引导。长期以来,受到主客观多重因素综合影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来自各方的冲击与挑战,在“三全育人”方面始终存在各种缺陷与不足。这不仅影响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也影响了高校的安全稳定。正因如此,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外需要基于“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三全育人”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助力大学生发展。“三全育人”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的价值与意义就是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譬如有些大一新生在陌生环境下产生的不适应或恐慌心理;有些大学生长期处于人际关系不良状态,会产生紧张与焦虑情绪;有些大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有些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和考研压力产生的迷茫与无助[1]。

对于大学生而言,以上各种不良情绪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负面心理。若任由这些不良情绪肆意发展、扩散蔓延,学生或许会产生抑郁情绪,甚至可能会出现心理疾病。可见,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是防范和化解此类不良心态和负面心理的“防火墙”。利用专业心理健康知识与系统性的教育手段,辅导员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及时察觉负面心理的风险与危害,也能使其悬崖勒马并防患于未然。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更有助于校园的安全稳定。

(二)坚守育人育心原则,践行“三全育人”。“三全育人”理论体系中,全员育人既是指各专业学科教育的任课教师,也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教职员工全体。只有全员共同参与教育实践,高校立德树人才能形成合力,避免出现育人育才的盲点或空白。全程育人不仅指专业学科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发挥育人作用,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重中之重。只有兼顾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德才兼备的高等教育优秀人才。全方位育人则是指课上与课下、课内与课外都需要对大学生思想、心理开展教育引导。

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践行“三全育人”,对于高校辅导员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践行“三全育人”,一方面,可以增强辅导员对“三全育人”的认识,并且运用三全育人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另一方面,在“三全育人”指导下,不仅能够拓宽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路径,形成育人、育心、育才的全方位教育模式,更能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三全育人”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常见问题

(一)人员配置比例失衡,产生教育矛盾。“三全育人”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人员配置比例失衡造成教育矛盾与冲突。特别是在持续扩招的背景下,大学生数量持续增加,但辅导员队伍人员配备比例不足。在人数不足的情况下,辅导员既要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又要及时发现应对学生心理问题或者突发事件,严重影响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2]。

(二)教育方式刻板,内容较为单一。传统模式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是理论知识讲解,且主要依靠教材提供的文字内容,并未充分利用融媒体的便捷性。这不仅产生了教育方式相对刻板,内容较为单一的局限性,也会阻碍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兴趣与热情。尤其对于已经经历一段时期校园生活的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早已失去了新鲜感,一些学生甚至因此而产生反感或抗拒的不良情绪。

(三)专业性职业性不足,无法有效应对危机。当前,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专业性和职业性不足的问题。大部分辅导员并没有接受过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学习,自身对于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掌握较少,素养不高,在面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时,无法有效应对,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患。

三、“三全育人”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化路径

(一)利用现代技术,弥补人员短缺困难。“三全育人”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化,需要充分考虑利用技术克服人员数量短缺的困难。比如充分利用融媒体渠道开展远程教育。传统模式下,高校辅导员通常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线下组织不仅存在场地面积受限的问题,也会存在学生数量众多、辅导员难以开展一对一教育的局限性。相比之下,网络平台上的远程教育就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线下教学的瓶颈。

不仅如此,辅导员可以借助融媒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不仅拓宽了受教育对象的覆盖范围,也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与长效性。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也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譬如,仿照企业客服机器人自动应答模式,尽量将有关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预先安装在后台程序[3]。待有师生提问时,机器人首先给出预设答案。若提问者还需要进一步详细解答,系统再连接人工。这种客服机器人首先应答的方式不仅能够大幅减轻人工辅导的作业量,而且可以由系统首先过滤掉基础性和普遍性内容的提问,也有利于辅导员人工答复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多元化教学,丰富形式与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大学生而言同样如此。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大量抽象理论知识,因此更加需要将艰涩的概念或定义以具象化、感性化的解释加以说明。而传统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缺乏从抽象到具象的转换过程。这也是部分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偏见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三全育人”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多元化手段综合利用丰富形式与内容。比如动态化教学。传统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停留在教材、文字的静态层面,高校辅导员往往习惯以大量口头阐释以说明理论内涵或分析抽象逻辑。动态化教学利用生动、形象的视频影像资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具象化、感性化,与学生共情。特别是在视频影像内容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真实场景,其产生的引导力、影响力将远远超越传统静态教学的抽象与刻板[4]。

(三)构建联动机制,深化学科交流。“三全育人”时代背景下,全员育人在本质上重构了高等教育基本架构。即,各专业学科不能仅仅满足于本专业教学的“一亩三分地”,而是需要彼此合作、相互优化,共同在立德树人战略指导下形成合力。这才能在包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等各方面发挥出1+1>2 的超越性作用。因此,“三全育人”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需要构建联动机制,深化学科交流,形成全员合力,以此真正达到全员育人的根本目标。辅导员应当更加积极地联络各专业学科教师,针对各学科特点有机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譬如在汉语言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达观心态就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而哲学专业教学中,“事物的两面性”“存在即必然”等哲学思想也能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思想观。这也有助于学生避免双向情感障碍或偏执型人格障碍等不良心理。艺术类专业则可以着眼于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大众的审美鉴赏意识,通过发现隐藏在身边的真善美对抗情绪、心理上的假恶丑。这也是培养年轻大学生树立健康阳光心态的重要途径。

(四)细分教学对象,完善顶层设计。高校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无论原生家庭还是成长环境都存在差异性。这不仅使每个大学生形成了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性,也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三全育人”时代背景下,辅导员还需要细分教学对象,完善顶层设计。

比如,应在新生入校伊始即开始构建心理健康档案。在新生刚刚进入高校之初,充分利用学期初心理健康测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形成学生心理健康初始数据。此后,与学生进行一对一谈心谈话,针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构建学院心理危机学生情况档案台账。而在定期摸排的基础上,为更加准确地掌握大学生心理变化趋势,辅导员需按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四级网络模式,与心理委员、爱心舍长随时保持联系,动态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和思想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及时干预,有效杜绝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五)强化责任意识,提升专业素养。高校连年扩招,使越来越多适龄学生拥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然而,大学生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却存在滞后。尤其是很多高校将重心放在了学生专业教育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高,造成辅导员心灵引路人角色弱化,使得一些辅导员责任意识不够,专业性和职业性不强。因此,在“三全育人”视角下,辅导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理想成效,还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强化责任意识。一方面,辅导员要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图书馆、网络慕课和参加培训等渠道,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5]。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内化于心,充分认识到自身承担的使命责任,“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培养学生树立理性平和、积极阳光的健康心态,将高校辅导员育人育心工作落到实处。

四、结语

“三全育人”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在高校连年扩招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数量快速增加,但辅导员人数不足,工作压力增大。此外,新生代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活跃的思维与脆弱的心理并存,加之互联网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的传播现状造成了大学生更易在融媒体时代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心生迷惘与困惑。与此同时,网络与信息技术则使高等教育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立体化延伸与拓展,也使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与创新助力。这就使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了更多机会和条件突破瓶颈、减轻压力、提升效能。因此,“三全育人”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积极探索一条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的技术发展路线。高校辅导员既要深刻认识到主客观层面存在的多元因素,也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化解矛盾、弥合缺失。换言之,只有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找到一条富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高校辅导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先进技术的潜在优势,同时尽可能减少负面因素的不利影响。这不仅有助于高校辅导员在“三全育人”时代背景下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也有利于新生代大学生在更加系统和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下健全身心、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辅导员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